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针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治理领域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与互联网金融风险,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扶贫脱贫失信问题,无证行医、非法医疗,假药,拖欠工资,“不合理低价游”,逃税骗税和“假发票”,法院判决不执行,交通运输失信,论文造假、考试作弊,骗取保险,非法社会组织,慈善捐助失信,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假彩票”,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等19项。
工信部、最高检、教育部、公安部等13部门近日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自今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包括全面清理各类骚扰软件、严格规范金融类电话营销行为等,并将违法违规行为列入相关信用记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建成运行后,涉企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信息不对称痼疾得到有效破解。企业信息公示查询便利化水平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共归集涉企信息5.95亿条,公示系统累计查询量488.7亿人次,对“老赖”进行任职资格限制近28万人次。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机制,深入推动企业信用监管,构建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惩戒力度,推动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