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追求

2018-02-07 08:39张荣华司会敏
治理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张荣华 司会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多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与领导人讲话中。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把“增进人民幸福”“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的内涵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最终还是为了人民幸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些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围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这一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幸福为根本价值追求。

什么是“人民幸福”?如何增进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为追求人民幸福提出的施政纲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严密性,体现了鲜明的问题自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从民生角度理解是筑牢民生基础、破解民生难题、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范式。*韩喜平、巩瑞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民生导向解析》,《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它“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2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民生为目标,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为人民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以共享为目标,着力解决利益固化问题,为人民幸福提供持久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以保障民权为目标,着力解决治理方式中存在的人治问题,为人民幸福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目标,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和官员腐败问题,为人民幸福提供根本保证。“四个全面”内在统一、有机联系,是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内在体现着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向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追求人民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起着统帅和引领作用”。*肖贵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战略地位和制度保障》,《光明日报》,2015年12月7日,第16版。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社会理想,表达了普通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理想生活的追求,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朴素表达。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小康”“小康之家”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的目标是实现温饱,第二步的目标是实现总体小康。到2000年,前两步目标都如期实现。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对小康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经济指标为主。虽然我国政府在2000年宣布总体上实现小康,但那时的小康是水平不高的、非全面的、存在着很多不平衡的小康。为此,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大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经过十年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小康社会内涵日益丰富;从“建设”到“建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始终把小康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呢?是因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长。正如习近平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党建》,2017年第8期。

人民幸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的重要指标。*刘先春、李朵朵:《人民观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人民幸福不是少数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标早已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必须解决贫富不均、城乡差异、地域差距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口号,而是必须要实现的承诺。在十八大规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基础上,中共中央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制定了衡量小康社会的详细标准,并及时修改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小康社会”,受益总人口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和,人类发展指数(HDI)达到世界高水平(0.76)。*胡鞍钢:《党中央大战略大布局:“三个全面”与“三个中国”》,《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人民幸福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现象严重,人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因此,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再是经济的单方面发展,而是“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脱贫、提升文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确保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能依靠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创新驱动增加经济发展活力,用创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走科技创新道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内涵式发展。

实现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9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带领下,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壮举。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小康,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资源极度匮乏,解决贫困问题绝非易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下愚公移山志,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提出精准扶贫之策,围绕“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制定实施了“五个一批”工程,国务院组织编制印发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全年减少了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办回应脱贫攻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3月8日,第2版。,实现了开局良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的脱贫攻坚战既强化顶层设计,又加固“四梁八柱”,坚持稳中求进,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下“绣花”功夫,不“留锅底”、不留死角。我们坚信党民同心、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升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发展教育,有效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其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认同会更加科学和理性,更能自觉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自觉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城乡文化发展呈现极大反差,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而农村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却非常落后。因此,必须尽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最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第2版。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实现人民高质量有内涵的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事实证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现象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之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自然会下降。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当务之急。空气污染、生态恶化,已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的短板。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做引领:就国家政府层面来说,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经济GDP主义转向绿色GDP;就企业而言,必须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就社会而言,必须树立绿色生态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碧水蓝天的美丽中国,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一个诗意的栖息地。

二、 全面深化改革:为追求人民幸福提供持久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9页。,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和关键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追求人民幸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向度,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国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极大提高。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依然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几个要义》,《党的文献》,2015年第2期。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9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改革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容忽视。利益固化、阶层固化、官员腐败、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空气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是追求人民幸福前进道路上的极大障碍,尤其是少数既得利益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社会财富据为己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优势或资本优势占有绝大部分社会资源,是造成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既得利益者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占有和享用着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挤占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空间。邓小平曾告诫说:“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为此,习近平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旨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追求人民幸福的中级目标;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追求人民幸福的高级目标。这两个目标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是确保实现人民幸福的强大推力。如果说过去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做大蛋糕”,那么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把“蛋糕”做的更大,还要“分好蛋糕”。全面深化改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这是“民本性”和“治本性”改革。*韩庆祥:《人民共创共享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系统阐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人民幸福主要体现在民生建设上,而民生建设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树立问题意识、破解民生难题、健全制度体系。

树立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问题是时代的最强音,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刘云山:《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党建》,2014年第6期。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动力转换期,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叠加,使改革开放面临前着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树立世界眼光,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现当前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不掩盖回避问题,不推脱责任,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让人们群众更好地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破解民生难题、解决民生问题,应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民生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精神生活质量的优劣都体现在民生领域,只有民生建设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幸福感才会增强。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民生建设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习近平:《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保、收入、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7页。通过民生领域改革为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才能为改革凝聚最广泛的共识,为改革提供持久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健全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也包含各种体制机制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贺方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民生价值意蕴》,《中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安排及法律法规设置上存在着缺失、虚置、错位、滞后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坚持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存在的体制问题进行系统性改革,构建一套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破除原有体制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全面深化改革,还包括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铸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只有强大的国防和顽强的军队才能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铸造一道坚固的城墙。

三、全面依法治国:为追求人民幸福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5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完成,都必须依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从建国以来的历史和经验教训中得出来的。十年“文革”浩劫,使党和国家认识到“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走上快车道,我国经济社会才能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改革红利一去,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前更多、更复杂,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各种矛盾、风险和挑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利益的平衡、社会关系的调节、社会行为的规范、社会力量的凝聚等等,都要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人民幸福以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权利为前提,人民幸福离不开一个秩序良好、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离开这些前提,人民幸福也就无从谈起。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以人民幸福安康为价值关怀,“人民的福祉是制定一切法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一切司法活动的主轴”*王利明:《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法制日报》,2012年6月27日,第9版。。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6版。近些年来,利益分化、阶层分化,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不公正现象屡见不鲜,诚信危机严重,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相关。要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解决“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才能打破利益固化之藩篱,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

全面依法治国,要增强法治观念、健全法律体系、注重法治保障。增强法治观念,就是要摒弃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确立法治信仰。随着时代发展,人治作为一种制度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观念形态,人治思想却以不同形式存留在当代人的头脑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在人治思想影响下,如果制度设计难以形成对国家机关及党政干部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就会出现公权侵犯私权的现象。人治思想不仅侵蚀着部分官员,也严重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思维意识,比如对“清官的膜拜”、对法律不信任、认为靠法律不如靠关系、找法院不如找领导、“明规则”不如“潜规则”、“信访不信诉,信上不信下”等。当前,社会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这与人们的法治观念淡薄不无关系。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从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入手,使人们敬法、信法、用法,学会运用法治思维、确立法治信仰。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治,健全法律体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健全法律体系,就必须科学立法。法治的精神是实现公正和平等,科学立法是实现机会公正和平等的第一步。只有在法律的限制和约束下,普通人的尊严及平等权利才有保障。法律制度建设,需要把人民幸福作为重要价值尺度,通过法治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科学立法必须着眼于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又十分迫切的问题,及时解决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化解人们心中的种种困惑,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科学立法还必须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立法,针对社会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填补立法真空,编织一个严密的法律之网。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得以运用,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成为死法。因此,全面依法治国,重在法律实施,也即法治保障。其中,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是法治保障的核心和重点。严格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行政,如果出现行政违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目的是建成法治政府。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也是执法的重要主体。行政机关掌握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承担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义务。然而,现实中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侵害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严格执法重在治理公权力,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到约束、受到监督、规范行使。建设法治政府还必须加强法治反腐,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取得了很大成果,对腐败分子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反腐成果主要是靠党内反腐取得的。如何由党内反腐变成法治反腐,这是我国反腐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面对的问题。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的天职,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有效引领社会公正;如果司法不公,社会公正就难以建立。如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不能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有效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不仅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更损害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要做到公正司法,必须保证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能依法独立行使其职权,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1版。要做到公正司法,还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这里包括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司法机关的监督,也包括党的政法委员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如果没有给司法公正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人民的各种合法利益得不到法律的正确保护,其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也很难实现。最后,全面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第1版。法治好比高楼大厦的钢筋,没有它,大楼的主体框架就难以形成。而德治就好比水泥,是一种细腻的凝聚剂,只有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整个大厦才会既有型又坚固。

四、全面从严治党:为追求人民幸福提供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2页。“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和壮大的历程告诉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立党和执政的宗旨,自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不断推动实现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巩固立党和执政根基。*张荣华、常春:《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理论学刊》,2014年第12期。人民幸福的实现离不开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才站了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在党的带领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富了起来,中华民族才再次强了起来,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价值追求。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能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然而,在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危险和考验。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置若罔闻,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失了自己的人民立场,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断为自己捞取利益,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严重侵蚀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降低了党的执政能力,也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狠抓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进行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狠抓思想建设,既抓关键少数又抓全体党员,注重制度建党。

党的思想建设是根本,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位。从党的组织建设看,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前提,只有思想上统一才能保证组织上统一,只有思想正确,才能保证组织行动高效;从党的作风建设看,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最直接的体现,党的思想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党的作风建设状况,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有良好的作风,只有思想坚定,才会作风优良;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看,思想上腐化堕落是腐败产生的最深层原因,部分党政干部的腐化堕落首先是从思想上腐化开始的。因此,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全党进行思想上的反腐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和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铸就党员干部反腐拒变的能力。从党的制度建设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基础,只有正确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才能制定出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全面从严治党,既抓关键少数又抓全体党员。“关键少数”主要是指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从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践行“三严三实”,正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出的种种要求。只有铸造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才能带领人民奔向幸福之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牵住了牛鼻子。中国共产党现有8900多万党员,除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还有绝大多数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普通党员。如果绝大多数普通党员的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出现问题,缺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认同,奉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这对于党的组织来说无异于危如累卵。因此,党中央在2016年初号召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走向常态化,既及时又必要。从抓“关键少数”到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体现了我们党既抓主要矛盾、又注重整体的问题意识和全局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必须不断加强以党内法规建设为核心的党的制度建设,这既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党内反腐建设的首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据统计,近5年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至少55部,包括党章1部、准则1部、条例9部、规则6部、规定21部、办法9部、细则8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边扎牢制度篱笆,一边剑指沉疴顽疾,“老虎”“苍蝇”一起打,落实党要管党,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巨大决心。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8日,第1版。只有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五、结 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增进人民幸福的大棋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民幸福描绘了清晰的图景,人民幸福不仅要物质富足,还要求精神丰富、社会公正,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实现人民幸福的种种障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合法权利,维护人民尊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党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恪守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带领人民奔向幸福生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回应人民愿望心声,以人民利益为经纬谋篇布局,是新形势下党执政为民的集中表达。*颜晓峰:《“四个全面”是凝聚人心与积聚力量的统一》,《党建》,2015年第11期。“四个全面”中每一个“全面”的提出,不管是战略目标还是战略举措,都深刻体现着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情怀。□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