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格斗孤儿”“冰花男孩”之后,“快递男孩”又火爆网络。1月15日,有媒体爆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6岁男孩每日送快递30件”,事件引发媒体网络关注。有关部门迅速响应,很快“快递男孩”被送至福利院安置。
《北京青年报》发表评论称,从“冰花男孩”到“快递男孩”,冬日里这样的报道令人心生感伤,好在事件最终都有了相对温暖的结局。艰辛度日的孩子们能被媒体聚焦,是一种幸运,但这样的幸运毕竟是偶然的,更多在生活中奋力挣扎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可靠和稳定的救助办法和机制来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当事件本身的热度和关注褪去,希望人们还能时刻关怀和帮助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澎湃新闻》发表看法:少些悲情,多解决实际困难。他们认为,至少有两大问题仍需妥善处置。一是小男孩的监护问题。虽然其母是法定监护人,但从孩子的表述来看,其母有家暴倾向,母子感情冷漠。两人三年未见面的事实,也证明其并非一位称职的监护人。而送到福利院,虽可以保证孩子的生存与受教育问题,但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与情绪问题,也不能不考虑。 二是小男孩母亲是否犯有遗弃罪,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肃法律问题,也是很多网友辛酸之余念念不忘的关注点。这需要警方等相关部门翔实调查。事件容易让人想到此前“格斗孤儿”事件,最终的解决充分体现了尊重孩子意愿、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并举、遵守法律规则与灵活变通的人性化处事风格。不妨先听取当事人的意愿,给予其选择的自由。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称,“快递男孩”没有像过去那样成为城市人眼中“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励志佳话,其苦难的生活被青岛人关注到,从而有了一场温暖全城的救助。同样让人充满敬意的,还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迅速介入,与当地派出所及孩子母亲取得联系,依法就孩子监护及户口问题进行协商。没有这种官民联动,在他父亲去世、母亲不知所踪、工友又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找人真如大海捞针。问题的圆满解决,不能缺乏政府正视苦难的良知。不少地方官员表示,他们经常遇到这种的问题,媒体和网络报道某个弱者遇到困难,民间已经开始接力救助,这时官方往往会比较尴尬,不迅速介入,会被骂对民众疾苦冷漠无情,政府严重失职;迅速介入的话,又担心这样的救助可能会抬高很多人对政府的期待,类似的救助需求可能无穷无尽,成为政府无法承受之重。因此,一些地方会排斥媒体报道这样的“暖闻”,好像这样的苦难似乎会反衬出政府保障和救助的不力,变成“负能量”。幸运的是,青岛的政府部门没有这样认为。这场接力救助中,没有哪一方拖后腿,没有谁在推卸,政府和民间各尽其职,在自身职责之内尽最大的努力,让快乐男孩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暖。
《法制晚报》则认为,纵观很多有关弱势群体的救助,几乎形成了一种常见的模板:当事者行为吸引关注,舆论热议,部门介入。尽管弱者最后得到了救助,但救助却依赖舆论推动,这其实折射了救助体系的短板。试想,倘若“快递男孩”在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后,基层管理的帮扶能积极跟上,也许就不会出现“快递男孩”的新闻了。因此完善救助体系,补上救助短板是精准扶贫的题内之义。救助弱势,制度应该跑在舆论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