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会计理论研究观点述要

2018-02-07 04:09
中国会计年鉴 2018年0期
关键词:学者管理企业

一、会计准则研究

有学者按照准则的运行流程和主体权责范围,将会计准则运行主体分为制定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管主体,对主体间互动机制的作用路径与实践表现进行了研究;以证监会的“监管报告”为例着重分析了制定主体与监管主体的互动关系;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运行主体互动机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结合我国会计准则运行主体互动机制的现状,从机构设置、权责安排和对话机制推进上对未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运行主体互动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有学者研究了会计准则变革的非效率投资治理效应,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同时存在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而且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均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均显著下降,即会计准则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缓解融资约束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减轻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约束内部管理人的投资过度行为。

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实际上是在要求企业按照别人的交易价格记自己未参与交易的账,或是按照估值模型记账。类似地,资产减值会计规则为企业管理层随心所欲地计算净利润打开了方便之门。财务报表混合列报会计数据和金融分析数据,导致财务报表的公益作用大为减弱。而财务报表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能够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统计信息,这是它的根本任务和首要社会职责。该学者建议,按照“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的总体思路改进财务报表体系。

有学者对贷款风险按照“已知-未知”理论来进行分类,并利用该理论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贷款减值模型的发展过程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两个机构对于计量“未知的未知”风险的艰难探索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减值模型应该遵循的“度”,重新考虑预期损失模型的适用性。

有学者分析了IFRS9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发现实施IFRS9 会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益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对盈利指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不仅会显著减少债转股资产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利润支持度,而且会扩大利润波动。同时,使用“预期减值模型”计提拨备会导致资产减值短期内快速提升,加大利润压力。

有学者发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资产减值金额确认计量不准确;2.“资产组”的确定和分类不明晰;3.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控的动机依旧存在;4.资产减值信息的列报与披露不透明;5.内部控制略显薄弱。对此,该学者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企业应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这可以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合理运用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入手;2.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3.加大企业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有学者研究了会计准则趋同如何影响财务报告可比性,以及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准则趋同的效果。结果发现:1.准则趋同后,A 股与H 股、港股的可比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且A股与港股的可比性提升水平高于A股与H股;2.A 股公司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准则趋同后可比性提升越大。准则趋同后可比性的提升并没有增加境外机构对A 股的投资,这说明可比性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促进资本跨境配置的预期效果。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政策颁布后,实验组公司相比控制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当企业来自投资者的期望压力较大时以及季度报告的信息含量较低时,强制披露季度报告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会更强;由强制披露季度报告导致的真实盈余管理虽然会在短期内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加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有学者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42 号《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实施作为外生冲击,将管理层预测准确性作为内部信息环境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财务报告变化对企业内部信息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财务报告的变化可以通过对内部信息环境的影响来改善公司决策;内部信息环境的改善是外部财务报告变更影响公司决策和未来业绩的渠道之一。

有学者从理念逻辑、会计目标、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报告体系几个方面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IFRS15 中的应用,认为我国收入会计准则在修订时需要结合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以原则导向为主,规则导向为辅;会计确认准则需要给出更加明确的可供参考的规则;进行会计计量时,其准确性与市场环境紧密相关,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市场环境的完善方面新的收入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有学者指出,企业会计是一个战略控制系统。企业会计的起源、发展和变化都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现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会计准则不是企业财务会计的全部,财务会计也不是企业会计的全部。长期以来,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被忽视了,对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保证合规经营、资产安全、信息可靠等方面的控制作用也因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综合地看,企业会计是一个战略控制系统,在战略形成、战略实施和战略效果反映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控制作用,有效管控企业战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对于所有企业,离开了会计,任何控制都无从谈起。

为了克服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狭隘性,有学者研究了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重新解释了会计本质。该学者认为,会计以可持续性价值为中介,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产生密切关系;会计在本质上是组织主体采用专门方法,通过计量投入的经济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及其各自创造的价值,来综合确定主体可持续性价值的一种工具;会计的基本功能是确定可持续性价值,内容是计量各类资本的投入与产出,核心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报告主体的可持续性价值、优化资源配置;会计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采取多重计量尺度和属性,强化信息的客观公允性和综合性。

有学者探讨了产权保护、双重计量与三重列报问题。该学者指出,有效的产权保护需要准确界定产权,会计计量是界定产权的基础,现代会计计量的对象是财权流。二元经济结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决定了二元经济产权结构和财权结构的发轫。根据财权契约的完备性,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实体经济中的财权以“通用财权为主、剩余财权为辅”,其计量属性应以“历史成本为主、现行价值为辅”;虚拟经济中的财权则以“剩余财权为主、通用财权为辅”,其计量属性应以“现行价值为主、历史成本为辅”。由此形成“双重计量”(对每一项资产或负债同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和现行价值计量)与“三重列报”(财务报表项目同时列示“历史成本”“现行价值”和“现行准则”数据)。该学者分别针对实体经济中的财权和虚拟经济中的财权提出了“三重列报”操作方案,该方案是财务会计适应性变革的可行路径。

有学者对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及会计确认方法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会计确认方法应由“隔离法”转变为“整体法”,其背后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过去供方的单向输出流动被供需双方的双向交换流动替代;2.社群使得过去个体需求向集群需求转变;3.网络平台使过去“渠道为王”的经营模式向价值商店和价值网络的经营模式转变;4.跨界协(合)作使过去厂商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产生巨大连接红利驱动整个企业界,颠覆了以往厂商组织配置交易模式,改变工业经济时代会计确认方法。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与会计业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对于控股股东委托董事会与总经理签约,当控股股东直接与董事长签约时,薪酬契约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大,会计信息的契约作用更强。相对于企业性质的控股股东与董事长签约,行政性质的控股股东与董事长签约下薪酬契约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大,会计信息的契约作用更强。

有学者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增长率正向显著影响未来宏观经济增长率,将股票回报率控制之后,上述此关系依旧存在。2007 年金融危机前后发生的制度化变更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具有的增量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其宏观预测价值。政府干预要素具有削弱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的作用,且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会计盈余宏观预测价值更好。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也很可能随之转为费用化,控股股东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动态调整。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高新技术公司中。

有学者研究了综合收益相关理论问题。资产负债观下总括收益概念要求综合收益全部信息均作为收益项目在收益报表中列示。只有综合收益才能全面反映企业业绩因素引起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要求权及其变动的信息,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产生能力的业绩信息需求。与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及其构成包含更多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信息,提高了收益信息透明度,更具决策有用性,但在分析时应赋予其各构成项目以不同的权重。国际及各国相关准则只规范综合收益的列报而未规范其确认与计量,在我国明确规定在利润表中完整列报综合收益的准则背景下,会计界应打破没有一个财务指标是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局面,将综合收益信息纳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大供应商和大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私下信息沟通,会显著削弱企业发布可比性会计信息以满足供应商、客户信息需求的动机,具体表现为: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差。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制环境能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显著负面影响只在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存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CEO 变更会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表明CEO 的变更会引起离任和继任CEO 的报告动机和背景特征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执行准则的动机和行为。从产权性质的角度,国有企业的CEO 变更比非国有企业对可比性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就继任CEO 的来源而言,相较于内部继任者,外部继任的CEO 对可比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存在高管联结关系的配对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2.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间高管联结和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中介变量,即存在高管联结关系的配对公司之间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更相似,进而产生了相似的应计利润及盈余结构,即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3.与其他职位的高管联结相比,CFO 联结对配对公司之间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更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越强,客户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差;2.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客户重要性对客户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有不利影响;3.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客户重要性在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补充关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强、股东与经理人代理冲突的加剧、企业融资约束水平的提高及经理人职业忧虑程度的增加,二者的正相关更显著。这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且通过降低信息不确定性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关键途径。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均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会抑制投资过度而加剧投资不足;2.融资约束加强了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协同效应;3.融资约束加强了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会计稳健性表现出治理效应。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分析师关注度并不是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不能缓解代理成本、抑制过度投资,但是却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水平,进而促进过度投资;2.在考虑会计稳健性的调节作用之后,过度投资行为并未得到缓和,反而却成为了管理层与分析师合谋的助推器,进一步加剧了过度投资的程度;3.分析师关注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小公司中,而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大公司中。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会计稳健性越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越低,表现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越少,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率越低;2.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会受到管理层短视的影响;3.管理层持股水平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长期负债越多,管理层短视越明显,会计稳健性对公司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以CEO 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相结合为特征的企业表现出卓越的财务业绩,这个卓越的财务业绩不能由过去的表现、公司年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股票回报波动性、诉讼风险、管理层持股、成本粘性、现金流量不对称或企业治理质量来解释;2.当公司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具有内部融资的机会,即融资约束较小时,CEO 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绩效的联合作用更强;3.CEO 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的共同作用适用多种情况,包括对并购决策、现金流下行风险与分析师跟踪较高时的市场反应;4.对处于创新行业公司,CEO 过度自信和会计保守主义对于其创新活动的成功具有更大联合作用。

有学者用案例研究数据,探索在实践中公允价值如何被应用到非金融资产,发现实践中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生成本身并不能构成制度事实这一可能性更占主导;对于核心的经营资产,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因为缺少公允价值计量所依赖的制度性事实。这些案例中,报告主体对公允价值的列报只是为满足准则要求而进行的短期列报,不具有稳定性且最终和市场参与者所预期的公允价值呈相反方向变动。这项研究证实了准则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要依赖一种制度现实,在实务中难以实现。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杠杆率变化和资产价格变化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杠杆是顺周期的;2.对于杠杆率接近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当银行加权平均监管风险权重的变化包括在评估方程中,顺周期关联消失;3.对于低风险权重资产而言,资产变化和杠杆率变化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特别是对于那些杠杆率已经接近监管要求的上市公司,说明银行通过管理监管杠杆率,导致了顺周期杠杆行为;4.没有证据表明公允价值会计会导致顺周期的杠杆行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相比于其他金融行业,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较高,这是因为银行业与保险业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资产规模均值或中位数也明显大于证券业与其他行业;2.公允价值分层计量资产与负债整体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公司采用大数据战略可以显著增强其资产公允价值第一、第二层次的价值相关性,对第三层次无显著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利用季度和年度盈余信息时存在显著差异。投资者一方面对季度盈余信息反应不足,从而导致季度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另一方面对年度盈余信息过度反应,从而导致年度盈余公告后反转现象。业绩预告制度是造成投资者对年度盈余信息过度反应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会计盈余宏观增长率与未来GDP 增长率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将股票回报率控制之后,这种关系依旧成立,这说明企业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中具有明显的盈余增量信息。2007 年前后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准则国际接轨等制度环境的变化可以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中的盈余增量信息,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改善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当经营现金流稳定和/或盈余平滑时,投资者认为风险较低,只有当经营现金流和收益波动时,投资者才会察觉到相对较高的风险;当额外的信息支持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怀疑时,就不再给予经理人疑罪从无的待遇。经理们一旦有机会或者动机去报告平稳的收益时,就足以让投资者对公司管理产生怀疑,进而提高其风险预期。

三、财务呈报与会计信息研究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监督对不同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在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其应计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并不明显,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得到了有效约束,说明上市公司管理层会根据审计情况改变盈余管理方式。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有效地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种抑制作用在审计介入年度和审计公告年度都是显著的。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组合中权重较高的企业发挥了积极监督效应,抑制了该类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同时抑制了该类企业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现有文献主要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忽视了投资组合的权重,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与没有投资者调研的公司相比,调研活动显著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公司被调研次数越多、参与调研的机构数和参与人数越多,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若公司所处的信息环境较差,那么调研活动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更明显;若当年调研上市公司的机构中有声誉较高的,那么调研次数、调研机构数和调研人数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更明显。

有学者研究发现:目标企业和联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趋同,即有高管联结的企业之间盈余管理行为可以通过高管网络进行传播,并且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联结企业,其会计信息质量的趋同性更明显。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抑制关联企业之间的相似性,对会计信息操纵的传播起到一定的“防火墙”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情绪和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银行评估贷款损失准备金时,每元贷款损失准备金所承担的未来坏账损失和管理者情绪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的不确定坏账损失越多,管理者情绪带来的影响越大。考虑到公共银行可能存在应计利润操纵和资本市场激励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准确性的影响,该学者运用私人银行的数据重新测试,最终得出相同的结论,表明管理层情绪造成的偏差是无意的而非盈余操纵。

有学者基于语言对时间的标记方式将语言分为两种:较强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如英语;较弱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如德语,进而研究了应计利润/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语言的时间标记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使用较强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的企业,使用较弱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的企业的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程度更低;2.相对于使用较强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的企业,使用较弱的未来时间参考语言的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活动更低。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无论是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都与企业的债务期限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3.企业为了获得期限更长的贷款具有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动机,而银行在制定长期信贷决策时,通常会将款项借给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是否发生连续亏损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大;净利润率、外资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会产生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如连续亏损因素;上市年限对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审计资源投入越多,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就越低,表明审计师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机制,其通过审计资源投入来履行审计契约,是降低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相比“十大”“非十大”投入的审计资源能够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说明小规模事务所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并不悲观;相比继任审计师,初始审计师的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减弱,这主要是因为初始审计师相比继任审计师,还需要时间去熟悉公司治理、财务情况等,而且公司是出于各种动机去更换审计师,所以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初始审计。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财务重述对信任损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财务重述(时滞性、会计原因、表内数据重述和表外信息重述)都与信任损害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对于表外信息重述,表内数据重述对信任损害产生更强的影响,技术原因与信任损害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信任损害对投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财务重述都通过信任损害间接影响了投资意愿。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与创业型民营企业相比,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较低;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当民营企业家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以及《国有资产法》颁布之后,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下降更多。这表明,民营企业家背负的“原罪”嫌疑会降低其所经营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是这些企业为了降低外界公众关注所可能导致的政治成本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应用衍生工具企业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增加,并且市场做出负向反应,盈余反应系数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包括管理层的投机行为及套期保值会计制度的影响;衍生工具对盈余质量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这一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差的企业应用衍生工具更倾向于投机,或者在套保认定为无效的情况下操纵盈余,对盈余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公司总部所在地区的平均劳动力教育水平和应计质量正相关,和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可能性负相关,说明员工水平高的公司强制披露信息质量更高;2.公司员工的平均教育水平和管理层盈利预测的频率正相关,和预测偏误的绝对值负相关,表明员工水平和自愿披露报告质量正相关;3.当一家公司的总部从一个劳动力平均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迁移到一个劳动力平均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时,公司强制及自愿披露的报告质量都会提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CFO 自恋与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较低的会计稳健性、较弱的内部控制质量相关,还会使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增加。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决策会隐性观察市场的波动态势及其幅度,基于披露法定的时滞裁量空间,利用短期市场行情波动性选择较优的披露时机。具体体现在管理层倾向选择市场行情上升期披露更多坏消息,在市场行情下降期披露更多好消息;与不使用该策略的公司相比,使用该策略的公司能获得更好市场反应。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持股变化时,其更可能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当监管机构监督、分析师监督或媒体监督力度较强时,管理层持股变化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正向影响较弱。这意味着,主管部门应将目前孤立进行的预测信息监管和内部人交易监管联系起来一并监管。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官员变更的当年,管理层会更倾向于自愿发布业绩预告,并且业绩预告的精确度也会提高。政治不确定性对业绩预告自愿披露倾向和精确度的影响在民营企业、新任官员为外部调任时、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的公司中更为显著。市场在政治不确定性更高时对业绩预告的反应也更强烈。

有学者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被激进投资者盯住的风险时,公司管理层会更频繁地发布业绩和销售预测,这些额外的信息披露降低了公司成为激进投资者目标的可能性。而且,这些额外的披露也会带来积极的股价反应,包括提供更准确的指导、更乐观的市场预期。这些发现表明,股东的激进主义是自愿披露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以及管理层会利用信息披露来抢占先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公司前期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期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正相关关系;2.高质量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仅在前期业绩预告为乐观偏差时显著存在,同时业绩预告偏离度与下一期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同样能够对此起到调节作用;3.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离度是一个有助于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警示讯号,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中小板公司的预期利润相比上年的变化幅度,业绩预告偏差和误差都显著高于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后1 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质量更差。相比主板公司在年度结束前10 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小板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不相伯仲,质量同样低。这表明将主板的强制业绩预告制度推广到所有中小板公司未能得到高质量的业绩预告,也没有规避主板公司过早在10 月份发布业绩预告的负面后果。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风险信息披露频率越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而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盈余质量较高及公司治理较好组。风险信息披露频率越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非明星、行业专长较低、对公司追踪时间较少的分析师中。这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异质性较弱,有助于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从而支持了风险信息披露的信息观。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分析披露中信息含量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且只有展望部分的信息含量能够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回顾部分则不能。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确实会约束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意愿不同的企业中约束程度有明显差异,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相比,在应规披露社会责任的企业中,社会责任表现对税收激进的约束作用更加明显;最终控制人性质对社会责任表现与税收激进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贷款银行参与合并和收购活动时,借贷公司的信息披露显著增加。对于那些更容易受到并购后的市场影响力和银行监管风格变化影响的借款人而言,这种效应更加显著。银行市场结构的变化对公共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溢出效应,银行业整合促使借款人提高透明度来改善公共融资渠道以满足外部资本提供者在变化的监管环境中的信息需求,在该环境下,公共资本提供者和银行都更多地依赖于公共信息进行监控。

四、内部控制研究

有学者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企业角度的对策包括: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2.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3.确立广泛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交流途径;4.加强企业的内外监督、评审机制;5.营造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基于政府角度的对策包括:1.扩大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体系实施范围;2.严格规范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3.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的监督,加快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有学者对完善小微典当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七点建议:1.营造良好的内控微环境;2.聘请职业经理人;3.梳理优化核心业务流程;4.引入第三方评估人制度;5.完善重要经营环节的会计控制;6.利用信息技术对接公共信用平台;7.建立风险准备金和内控自检制度。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导致了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下降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所下降,但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上升的幅度大于国有企业;国企面临更多的政府干预,同时能获得多重政策性优惠,因此,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弱于民营企业。

有学者以*ST盈方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为例,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1.针对控制环境差的问题,应合理配置高层权力,完善治理结构,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实现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的职责分离,避免高层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减少高层管理人员在关联公司的交叉任职,防范大股东利用自身控制权攫取上市公司利益,并加强监事会的作用;2.针对风险评估未受重视的问题,应加强风险评估,安排专人负责关键控制点,如跨境并购项目;3.针对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应规范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监督,并对重要的内部控制流程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同时赋予独立董事监督职权以强化内部监督。

有学者将神经网络技术(BP)运用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探讨通过建立BP 内控缺陷识别模型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诊断,解决目前缺陷认定过度依赖评价人员职业素养且主要集中在事后判断,缺少事中识别和预警的问题。该学者构建了BP 缺陷识别模型,分析了利用模型识别缺陷程度的基本原理,并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识别检验。为研究和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动化识别跟踪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也为人工智能与内部控制结合探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例。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新任管理层的首个完整任职年份,内控缺陷标准更可能向宽松方向调整。这意味着给定同样的内控缺陷后果,管理层更不需要将有关缺陷披露为重大或重要缺陷。这一证据支持新任管理层的卸责假说,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假说。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持股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大于3%)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更强,验证了机构持股的“有效监督”假说;与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更大;与短期机构投资者相比,长期机构投资者更能抑制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此外,终极产权性质会影响机构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治理监督作用,总之,机构持股对内控缺陷抑制作用在非国企中更为明显,且不同类型机构持股对内控缺陷抑制作用在国企与非国企中存在差异。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对内控缺陷修复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融资成本,而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明显提升了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降低企业外部风险和债务融资成本。这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与政府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强化,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有助于建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地发挥其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风险管控作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有学者就内部控制缺陷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报告舞弊揭露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该学者对此提出三种解释:1.内部控制缺陷为管理层针对特定账户实施欺诈提供机会;2.特定的内部控制缺陷为管理层实施欺诈提供了更大的机会;3.内部控制缺陷容忍度可能反应出较差的财务报告诚信倾向和/或公司对欺诈和其他不当行为有较大容忍度的文化。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而这种效应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比国有控股公司更显著。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负责人资质对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监管环境更严格,尤其是当公司实施CSOX 后、有更高的机构持股比率或是更加重视内控建设时,内部控制负责人资质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更加明显。这表明内部控制负责人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高学历的审计委员会主任能够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2.高薪酬有利于保证审计委员会主任工作积极性,增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3.声誉较好的主任委员能力较强,同时为了维持声誉会有效监督内部控制运行,防范风险;4.审计委员会主任日常办公地与管理层办公地一致能更多地参与信息沟通,使得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自2008 年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其有效性逐步提高;2.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与盈余持续性的提高显著正相关;3.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带来应计持续性和现金流持续性的显著提高;4.与民营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中内部控制越有效,盈余持续性也越高;但是当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时,民营控股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提升,而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并无明显变化。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2.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3.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过程中也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有学者对我国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后的执行成本进行研究表明,自2012 年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后,审计费用保持高位增长,带来了执行成本的增加,还未像国外一样出现随着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最终在未来减少外部审计费用的情况。

有学者量化了得到《萨班斯法案》404(b)条款豁免,非强制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公司的成本和效益情况。豁免公司成本主要源于其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错报的情况,内部控制错报至少会对豁免公司当前或未来股东产生两种可测量的成本:1.由于内部控制缺陷未能得到修正导致经营业绩下降;2.公司市值难以反映公司现在的内部控制状态。披露了内控无效的上市公司在随后的3 年里,盈余有显著提升。而“预期内控错报公司”的盈余平均来讲则没有提升。

有学者就《萨班斯法案》404(a)条款的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否能有效替代404(b)条款的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规则一时期(对加速申报公司开始生效)到规则二时期(对非加速申报公司生效),相较于小型加速申报公司,非加速申报公司的财务错报发生率的降低幅度更大;在规则一时期,非加速申报公司比小型加速申报公司财务错报发生的可能性更高;然而,在规则二时期,小型加速申报公司和非加速申报公司错报发生的概率无显著差异;这一效应存在于非故意的财务错报中,而对于故意实施的财务错报没有影响。这说明对于小规模上市公司,只需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可能就已足够。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截止日压力和压力来源会对控制缺陷重要性的评估产生交互影响:当事务所造成了审计截止日压力时,审计师倾向于将识别到的内部控制缺陷评估为不重大;而一旦过了审计截止日,审计师对控制缺陷重要性的评估将提到最高,表明避免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及审计截止日压力共同作用影响对控制缺陷重要性的判断;如果事务所造成了审计截止日压力,当测试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正是否有效时,审计师会抽取更少的样本并且容忍更多的错误。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内控审计越规范、监督越科学,越有利于提高盈余质量;2.上市公司聘请的事务所如果是“大所”,那么其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相比于聘请“小所”的上市公司来说更为显著;3.企业的内控审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具有巨大影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使得相关报告更加客观、真实。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并且相比于国际“四大”,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加强了非国际“四大”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经营战略中的“探索者”特征越明显,管理层或者审计报告中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高。但是“探索者”特征越明显,对应的重大缺陷修正的可能性越低。更明显的“探索者”特征与不适时的重大缺陷正相关,即“探索者”特征越明显,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越低。这表明审计师不能根据审计客户的商业战略调整审计程序,其在对“探索者”客户识别与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方面遇到更大困难。

五、审计研究

有学者提出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1.完善关联方交易的具体会计审计准则和法规,加强对企业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2.正确评估被审计单位关联方交易的内部控制,重点关注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以及有效运行;3.合理运用大数据、智能审计、云计算等新技术,努力降低关联方交易的检查风险;4.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教育,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有学者对富有FVMs(公允价值计量和复杂估计)审计经验的合伙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调查结果提供了一些关于审计高风险的FVMs 的实质性方法的新见解,比如,随着复杂性和相关的风险评估的增加,审计师更有可能采用实质性方法的结合进行审计;2.关于审计FVMs 时对定价服务和评估专家的选择,审计人员在审计FVMs 时更多是使用内部评估结果,而不是来自第三方估值专家的评估结果;3.审计人员在审计金融与非金融企业FVMs 时遇到的挑战是不同的,因后者缺乏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因此审计非金融企业FVMs 对审计方法有更高的挑战与要求。

有学者对我国非现场审计工作提出建议:1.区分非现场审计目标为长期和现实目标,并根据不同阶段目标,制定不同的工作规划;2.强化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配合义务,对非现场审计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流程再造;3.加强资源运用的联动和整合,统一共享数据资源,有效沟通监督成果;4.从审前、审中、审后三阶段探索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结合的组织模式。

有学者认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增加是审计报告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高了审计透明度,同时在披露形式和方法上也出现了实践创新。例如,对关键审计事项由总体描述入手,使用表格分点具体列示审计应对方法,从行文逻辑和形式上提升了报告的可理解性;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针对企业自身特点披露了特殊事项,增加了报告的信息含量。

有学者研究了职业怀疑的中性假定和怀疑假定与审计师工作的影响,发现职业怀疑的中性假定会受到更大程度的审计合伙人支持,进而会产生更高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更低的离职倾向。职业怀疑的怀疑假定由于更不受审计合伙人的支持,从而导致了更低的组织公民行为和更高的离职倾向。这表明审计职业怀疑过程中存在困境:怀疑假定会提高审计质量,但其却导致了更低的组织公民行为,而且在审计职业中难以保持下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股权质押的风险水平也会影响审计收费,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同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会受到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程度的影响,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公司中。国有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审计师决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水平越高,审计师越可能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可能性更大和审计费用也更高。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只有在盈余为负的样本中,与投资相关的压力才能被观察到;2.对于长期任职的CEO 来说,审计风险与投资相关的压力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更低;3.因为高度透明的并购交易更有可能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这无疑提高了审计机构降低报告风险的动机;4.当股票价格中包含更多的信息时,审计费用和审计延迟对产生负向盈余的并购更为敏感;5.存在投资方面压力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在投资后期也会出现更长的审计延迟。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战略越偏离行业常规战略,审计师在为其提供审计服务时就越谨慎,表现为更加严格的审计意见和更高的审计收费,说明审计师会关注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带来的审计风险。在国有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小于非国有企业;在2007 年实施新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及新的诉讼法规之后,战略差异度对审计意见和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大于上述制度背景改善之前。这表明,战略差异度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审计风险低于非国有企业,而制度环境的改善增加了审计师对客户风险的关注程度。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异常审计收费降低了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而并不会降低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同时,异常审计收费也不影响外地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表明本地审计师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之间存在合谋行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更可能选择本地审计师进行审计,从而为本地审计师的合谋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输入型替代变量国际“四大”和输出型替代变量财务重述、“非标”审计意见适用于我国A 股市场;2.联合使用输入型替代变量和输出型替代变量度量审计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任何一个替代变量的度量效果;3.以国际“四大”审计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度量审计高质量指标的同时,在“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和“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中,以财务重述作为度量审计低质量的补充指标是最佳选择;4.我国A 股市场,收费较低的小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负相关,收费较高的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国内“十大”审计与审计质量不具有相关性。所以,审计费用、国内“十大”审计和公司盈余管理在我国A 股市场不能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如果上市公司不披露审计费用信息,那么会弱化可控应计与非标审计意见之间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不披露审计费用可能会有损审计独立性;2.不披露审计费用的公司所披露的超预期盈余的盈余反应系数较低,即投资者对这类公司的感知审计质量较低。

有学者研究表明:签字审计师保持稳定搭档关系可以强化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知,促进团队协同效应发挥,提高审计质量。但“年龄代沟”易导致审计师搭档的认知差异并削弱这一积极效应。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行政处罚并不能显著改善审计质量,受罚会计师事务所并未因为声誉受损受到市场的惩罚,审计监管效果有限。

有学者实证研究表明:A 股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审计收费有了显著提高,国际“四大”、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以及行业景气度低迷的公司,审计收费增加更为显著;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A 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中,标准审计意见有了显著增加。这说明增加审计收费后,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有了提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整合审计较非整合审计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这主要源于整合审计下规模协同效应带来的审计交易效率的提升。与"非十大"相比,"十大"实施整合审计的规模协同效应更加显著;随着客户规模的增大,整合审计的规模协同效应也更加显著,但审计师对超大型客户实施整合审计的能力仍显不足。没有发现不同审计模式下审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证据。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不存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两权分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上市公司弹性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审计收费越低;两权分离的存在会削弱弹性信息披露程度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复核会计师会计年度之前对客户的签字数量(签字年限)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而项目负责人会计年度对客户的签字数量与审计收费负相关。该研究结论支持:复核会计师较可能参与到初始审计收费的确定中,从而其会计年度之前的经验能够获取审计收费溢价;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项目执行,其会计年度的签字数量越多,审计投入下降,从而客户愿意支付的审计收费下降。因此,事务所在配置人员时,要避免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多的审计项目,否则较难保证审计质量。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收费呈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在审计收费模型中包含了MSA(城市统计区域)的水平指标变量,在控制了模型中MSA 水平变量的固定效应后,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收费关系由显著为负变为显著为正。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正向相关,而这种正相关关系仅在更换审计师后的第一年中才会出现。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的警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即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定价有提高作用;2.考虑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差异,国家审计的警示效应在“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更强;3.国家审计涉及财务收支的处罚严重程度越高,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定价的提高作用越强,佐证了国家审计警示效应的主导地位;4.国家审计介入当年社会审计定价出现显著上升。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母子公司统一审计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2.母子公司关联交易越多,母子公司统一审计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越显著;3.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母子公司统一审计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相关关系越显著;4.母子公司统一审计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

有学者研究认为: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会抑制企业投资过度,缓解企业投资不足;2.管理层自信会导致企业投资过度,恶化投资不足;3.作为外部监督工具之一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其对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明显强于发挥内部治理作用的管理层自信对投资效率的作用;4.国有企业存在较大程度的过度投资,验证了持续经营能力受限的国有上市公司的保壳动机。

有学者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后,银行会认为信用风险变更,从而收取更高的贷款利差。银行是不支持审计师变更的,无论是由公司发起的审计师变更或审计师主动辞职均会受到银行的惩罚,银行会在审计师变更后收取更高的预付金和年费,并增设抵押条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水平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有可能发生公司违规;管理层权力加剧了关联交易与公司违规的正相关关系;高质量审计师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管理层利用关联交易从事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公司违规风险;随着关联交易资金流向、公司违规类型的不同,关联交易、管理层权力以及高质量审计师对于公司违规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感知的会计信息可信性在不同的约谈方式下会有差异,同时采用书面加当面约谈方式进行约谈做出风险提示时,投资者感知的会计信息可信性最高,其次是当面约谈方式,是最低书面约谈方式。约谈方式显著影响投资者感知的审计人员的谨慎性,当把约谈方式和投资者感知的审计人员谨慎性包括在同一个模型中时,约谈方式对投资者感知的会计信息可信性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投资者感知的审计人员谨慎性完全中和了约谈方式与投资者感知的会计信息可信性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异常审计费用传递了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差的信号,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较低,导致财务报告信息预测价值的下降,影响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异常审计费用越大,会计盈余持续性越差,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越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越大。这表明,异常审计费用是证券分析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预测时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信号。

有学者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整合效果良好,其中有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合并的案例,其整合效果更为明显。在有国内“十大”参与的合并中,整合效果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小所提升较多而大所没有显著变化。同时,地理距离带来天然的整合难度,对事务所整合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的合并方式下,事务所的整合效果未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政策执行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合并后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可比性显著高于合并前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可比性。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程度会影响合并的效果。合并后事务所对签字会计师重新配置的比例越高,则事务所合并对报表可比性的提升作用越明显。该研究为监管层更全面地评价和改进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提供实证支持。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定期轮换审计合伙人之后审计费用明显增加,并且审计报告滞后时间大大延长;对于规模较大的客户、规模小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事务所,审计费用增加幅度更大且审计报告滞后时间更长;事务所在长时间持续参与某一公司的审计业务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弥补项目合伙人层面轮换造成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损失。

有学者通过研究总分所治理与客户重要性对分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分所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能提高总所对分所的治理水平,促进分所审计质量的提高;分所存在向重要客户盈余操纵行为妥协的现象,总分所治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客户重要性对分所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在区分“四大”与“本土所”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分所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总所对分所的管理、提高分所审计质量的这种改善效果在“本土所”中更为明显,且来自行业监管制度的约束对抑制“本土所”分所向重要客户妥协的行为更有效。研究还发现对上市公司采取总所与分所共同审计的方式,事务所会加强自身的独立性而拒绝向客户输送利益,有利于分所审计质量的提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国家能够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但与一次审计相比,二次审计对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在区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后,在一次审计中,国家审计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十大”的小所审计的公司中,而对大所审计的公司无显著影响。在二次审计中,国家审计能够进一步抑制小所审计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六、会计新领域研究

有学者就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进行研究。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保设施的投入和环保运营费用。环保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建设环保项目支出。环保运营费用主要包括环保设施运行费、环保技术引进费、废弃物处理及再利用成本等。以钢铁企业为例,建议采取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实施清洁生产、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等措施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控制环境成本,应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环境控制理念,摒弃被动的、事后治理的传统控制理念,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成本支出,预防环境风险,提升环境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重视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利用生态学思想,在产品研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2.实施清洁生产。导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理念,以优化生产流程、技术革新、工艺改造、材料替代、内部循环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3.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避免企业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行为,加大环境预防成本投入,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重视环保运营效果,实现环保指标与监管机关实时在线监控,保证环保达标;5.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利用已上的或新上一些国家鼓励的项目,争取项目奖励或补助,降低环境成本。

有学者就企业环境预算框架设计与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企业环境预算的编制离不开环境会计核算体制的构建。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稀缺理论和外部性理论,选取造纸企业为案例研究背景。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和资源消耗对环境带来外部性影响,使得私人利益、环境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共属性,这使得环境资源的产权和财务责任界定存在很多争议。环境预算的编制旨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其目标服从于全面预算大局。基于环境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目标成本法为起点,并从污染物“三废”和林木资源消耗出发解析企业的环境会计活动,提出“水环境预算”“大气环境预算”“土地环境预算”和“原材料环境预算”的编制设想,对其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计量展开分析,搭建企业环境预算的框架体系且嵌入全面预算体系中。

有学者就支持工业碳足迹管理的管理会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进行研究。支持工业碳足迹管理的管理会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是从管理会计评价功能、方法和指标三个方面,对工业生产活动未来碳排放成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评价。它将工业碳足迹因素融入原有的管理会计绩效体系中,客观地对工业碳足迹管理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工业碳足迹管理的水平。支持工业碳足迹管理的管理会计绩效评价功能,是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碳排放收集与会计核算为基础,运用平衡计分卡(BSC)这种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从财务、顾客、业务流程及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进行工业碳足迹管理的绩效评价。对工业碳足迹管理的绩效评价采用BSC绩效评价方法,把企业战略目标细化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具体目标,并将其分解成多项指标的多元绩效评价系统,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及评价值,最后从企业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创新与学习的多个层面综合审视自身业绩,进行全方位衡量,实现战略目标与绩效指标的有机结合。在BSC的基础上,工业碳足迹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财务维度,对工业碳足迹管理进行财务评价;2.客户维度,从顾客角度考核工业企业碳足迹管理绩效;3.业务流程维度,实施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防控;4.创新与学习维度,把低碳经营理念深入贯彻到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中。工业企业碳足迹管理运作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碳足迹管理的绩效评价内嵌于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运用BSC业绩评价工具,从评价功能、方法和指标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是对管理会计支持工业碳足迹计量、分析、规划、控制四个管理功能和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同样对于工业企业合理构建管理会计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碳足迹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就持有意图的碳排放权会计模式进行研究认为:缺乏国际公认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导致碳排放权会计信息的不可比。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下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发布的解释公告,以及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排放权会计处理,都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被取消。在对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基础上,分析现有排放权会计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碳排放权配额持有意图的混合确认和计量方法,将碳排放权资产分别按照自用、交易性和可供出售三类核算,可以解决原有IFRIC3 的计量不匹配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不完整确认碳排放权的问题,从而提高碳排放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制定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提供参考。基于持有意图的碳排放权混合计量模式能够反映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质和原则。按照持有目的采用不同计量属性,在自用模式下利润不会受到由于排放权价格波动带来的计量不匹配的影响,交易商持有的碳排放权配额则采用与金融资产类似的计量属性,市价波动分别影响利润或者综合收益。与现有的碳排放权会计实务和计量方法相比,混合计量模式可以满足所有参与交易企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制定相关准则的三点建议:1.需要单独设立“碳排放权”资产科目,并分别设置自用碳排放权资产、交易性碳排放权资产和可供出售碳排放权资产明细科目,在保持原有准则体系的同时将碳排放权纳入准则规范体系,同时需要明确不同明细科目之间转换的限制条件,避免企业利用重分类进行盈余管理;2.明确“碳排放权准则”的适用范围;3.规范“碳排放权”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

有学者就碳成本属性分析及其决策进行研究。从经济内容对碳成本属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碳政策成本、碳排放权成本、低碳投资成本及其他碳成本。从决策相关性来分析,碳成本又可分为包括边际碳成本、增量碳成本及差量碳成本在内的碳决策相关成本和其他碳决策无关成本。在上述划分基础上,构建了碳成本折现与非折现决策模型,以期对我国企业碳成本决策提供理论参考。1.通过差量碳成本对多项互斥低碳设备方案之间进行碳成本折现决策,其中与决策相关的现金流量包括低碳设备投资成本、年运营成本、碳税、超排罚金、出售碳排放权收入、预计设备净残值等,低碳设备更新方案的差量净现值越高,成本越高;2.通过边际碳成本对碳成本非折现决策加以讨论,具体考虑企业自身低碳设备投资数量、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设备投资数量、能源价格、碳排放权出售收入等参数,对购置设备与外购碳权、更新与不更新决策进行分析。购置设备与外购碳权决策包括以下两种模型:1.购置设备与外购碳权决策模型,如果边际低碳设备更新成本大于边际碳权成本,则企业应当选择到市场购买碳排放权,放弃更换全新设备的方案;2.CDM 项目投入新设备与外购碳权决策模型,如果边际CDM 低碳设备成本大于边际碳权成本,则企业会选择通过CDM 项目获得碳权或抵消自身减排义务,放弃外购碳权。更换与不更换决策包括以下两种模型:1.更换全新低碳设备决策模型,如果购置全新低碳设备而发生的单位减排投资净成本小于社会平均减排成本,则企业会积极选择购置全新低碳设备的低碳改造,既能获得低碳效益,又能减少碳排放避免碳超标罚款;2.CDM 项目更换全新低碳设备决策模型,如果CDM 项目购置新设备的单位减排投资成本低于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企业会选择CDM 项目从而抵免其减排义务,降低碳成本。

有学者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问题进行研究。自然资源负债核算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亟需攻关的重点。一部分学者依据负债的定义认为,当期经济活动消耗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即为负债,具体项目包括应付治污成本、应付生态恢复成本、应付生态维护成本、应付补偿成本等。但是也有人认为,按照自然资源消耗确认负债放入经典资产负债表的框架中,存在诸多概念混淆和严重不匹配问题,主张基于资源过度耗减来定义自然资源负债。他们认为第二种是对自然资源负债较为科学的界定。“公共产权资源”的特征是确认自然资源负债的一种理论契合点。虽然经济主体对公共产权资源的使用、消耗具备了会计学上负债定义的理论要件,但是作为非金融资产的“公共产权资源”与负债确认条件间存在理论沟壑,需具备一些理论假设来搭建确认的桥梁。他们从会计学上负债的定义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的性质,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确认的理论契合点,给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框架的逻辑思路。从资源配置原理角度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确认的条件、计量及责任分摊,并通过包含资产负债变动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其予以披露,整体上实现了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三大关键性问题与经典资产负债核算理论一脉相承的要求。

有学者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体系中总分类账应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按自然资源资产分设账簿,用价值量计量,而各明细分类账则用实物量体现质量。自然资源资产是国家或地区拥有,能用货币计量,预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核算其价值增减的变化,最终目的是反映各级政府负责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督促政府有效行使保护资源的职能。负债是指为恢复自然资源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过度开采和使用形成的费用、对资源破坏形成的治理费用、对环境污染而发生的修复费及为现在或未来恢复生态环境而作的努力等。所有者权益是政府对自然资源权益要求。通过确定净资产值倒挤出负债,可以对任职期间领导干部进行责任鉴定,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种明确资源产权制度体现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编制自然资源报表提出以下建议:1.尽快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2.确立独立的自然资源监管部门,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3.各个部门需配合进行信息资料的整理,以弥补数据资料缺乏问题。编制自然资源报表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调整的过程,应形成中国特色的核算方法,建立一套动静结合的报表体系,为优化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有学者就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下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进行研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作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政府整体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他们基于国际上现行国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成果和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状的分析,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下,探讨公开透明、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问题;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目标与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界定、信息质量与合并方法选取等角度,研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统一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政策是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合并主体和被合并实体实行统一会计政策,确保报表合并产生的数据真实可比,并且资产的确认标准要有合理理论依据和估价方法;2.准确界定合并范围,这是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3.选择恰当的合并方法,不仅要考虑报告主体与被合并实体之间的本质关系,还要考虑被合并实体与财政之间是否存在缴拨款关系,以及报告主体对被合并实体控制程度、是否负有债务兜底责任;4.做好内部交易调整抵销合并工作;5.完善报表附注披露,做到全面覆盖,并重点突出。同时,要提高附注披露信息质量,信息要真实可靠,具有前瞻性、预测性;6.充分考虑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与政府财政统计的协调衔接。

有学者就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结转与分类进行研究。其他综合收益是资产负债观净利润拓展下的产物,是传统损益的外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有着类似的来源,但IASB 与FASB 两大准则机构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区分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本质差异。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界定首先可以从概念框架与具体准则两个层面着手,IASB 倾向于淡化概念框架层面其他综合收益的讨论,反而将其作为具体准则和列报披露的内容进行研究。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界定的具体途径有三种:1.在概念框架层面通过定义净利润的概念,再倒挤出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2.以其他综合收益外在特征作为切入点,但受限于难以区分其他综合收益与净利润内在实质差异;3.以具体准则和列报披露为基础,将提高当期盈余信息决策相关性和透明度作为界定标准。其他综合收益是否需要经过净利润结转是争议较大的另一问题,现行其他综合收益结转选择有三种可行的方法:不结转、部分结转和全部结转。其他综合收益某些具体项目损益结转可能并不能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全部结转反而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判断,因此采取何种结转标准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我国准则制定机构与学者需要认识到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会计问题的重要性,在关注IASB 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披露的讨论时,应广泛了解我国市场投资者的阅读习惯以及对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在现有列举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构成的基础上,小范围地调研其他综合收益分类的可行性与基础,为未来的列报改革提前做好准备。

有学者就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及会计确认方法选择进行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人权会计主体使社群、网络平台以及跨界协作三种不同逻辑下的交易或事项确认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从“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各自内涵与思维特点对比不同经济时代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确认方法选择,认为在工业经济时代,品牌或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单向价值传递。无论价值转移,还是价值创造,厂商组织借助单一价值链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单向社会财富积累。然后对于社会财富的价值实现,遵循着“渠道为王”的经销理念,借助各种分销渠道单向传递给各自消费者被动地实现各自产品或服务的自身价值,在追求“体验化”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人的价值创造更离不开环境对人价值创造的作用。显然,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源配置交易过程符合“隔离法”的思维特点。对于厂商组织而言,对互联网配置交易模式下的具体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确认方法应该选择还原论的“隔离法”。值得注意的是,“隔离法”是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是从局部到全局的双向思维过程。他们认为会计确认方法应由“隔离法”转变为“整体法”,其背后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过去供方的单向输出流动被供需双方的双向交换流动替代;2.社群使得过去个体需求向集群需求转变;3.网络平台使过去“渠道为王”的经营模式向价值商店和价值网络的经营模式转变;4.跨界协作使过去厂商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产生巨大连接红利驱动整个企业界,颠覆了以往厂商组织配置交易模式,改变工业经济时代会计确认方法。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地履行社会责任时,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而非国有企业则相反。供应商、客户及消费者权益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质量是国有企业择时披露的重要原因,而非国有企业则重点基于员工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质量选择披露时间。不同的择时披露行为引发了不同的经济后果:非国有企业择时披露得到了资本市场显著的正向反馈,国有企业的反向择时披露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负向反馈,但不够显著。在我国现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下,上市公司披露形式单一,披露对象受限,但在披露时间、内容上享有过多“自由”。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通过披露时间的灵活选择以提高投资者注意力或加深投资者关注,不仅加剧了企业投机性信息披露行为,还阻碍了投资者理性判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质量及其价值。因此,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原则下,应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约束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披露行为;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渠道,利用大数据等科学技术丰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使更多利益相关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七、成本管理会计研究

有学者就供应链管理的定制部件采购成本控制进行研究。认为定制部件采购成本管理不宜采用传统采购管理模式,而应当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采购价格管理应以优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为基础,重点把握利用成本解构方法对供应商提供合理的报价,通过信息共享、沟通反馈达到降低定制部件成本的目的。对于采购费用的控制,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将供应商的专用部件与采购方的生产做到无缝衔接,即双方实现“零存货”,整体成本最低。但这种情况通常是难以实现的,采供双方应寻求最优的生产进度和订货安排,使得整个供应链采购环节的费用支出最小。利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用数学方法证明供应链角度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采购费用,并提出供应链成本降低的利益共享机制,从而降低定制部件的采购费用。通过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得出结论:1.供应链经济订货批量可以使供应链购销总费用最低;2.虽然供应链经济订货批量会提高采购方的采购费用,但会更大程度地降低供应商的销售费用;3.为激励采供双方达成经济采购批量,供应商应当在采购价格等方面适当让步,以使采购方分享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带来的收益。总之,从供应链角度对采供双方在专用部件的设计、生产以及订货环节进行信息共享、沟通与合作,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最终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有学者就最优质量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纯粹的成本竞争,也不是纯粹的质量竞争,而是同等质量下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和同样成本下如何实现产品质量最优的竞争,即质量成本竞争。在这种大背景下,最优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而最优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误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诠释。理论上最佳质量成本水平的存在性不可否认,因为西方质量管理学家和财务学家利用企业数据计算得出了这一最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但是使用数学方法的前提是忽略了实际应用中的很多问题:1.割裂了质量成本四项构成成本的内在变动规律,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上看,质量成本的四项构成成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忽略了质量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因为不同质量要求下的质量成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忽略了质量前提的质量成本管理以及忽略了“产品、质量和标准”的最佳质量成本管理是没有意义的;3.忽略了分类和统计方法差异的影响,因为成本项目分类难以明确以及统计方法存在差异,也会影响到最佳质量成本的实际应用价值;4.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比如原材料质量、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导致的质量成本的外延也远大于传统企业,高质量产品存在的诱导消费者等将导致确定质量一定的前提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质量成本管理也日趋复杂。针对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聘请专家学者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2.分析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制定改进目标,明确职责;3.明确质量成本项目分类,统一统计方法和口径;4.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

有学者就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案例研究。他们对V 公司的T 产品运用作业成本法,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深度剖析来寻求解决V 公司T 产品成本过高问题的具体措施。首先,通过认定T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作业和作业中心,以此为基础归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并对各层次的资源耗费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与传统成本法的结果相比较。其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利用约翰逊原则优化作业流程;2.整合供应资源,降低材料采购成本;3.改进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最后,对T产品的成本管理改进后发现,单位成本下降明显,让各相关部门重新认识了产品的成本结构,并对支持销售人员的工作起着积极的配合作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结果更接近产品的实际成本,它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定量分析结果不准确的缺陷。同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改善公司流程,各部门可从不同的立足点审视被细分到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总之,成本核算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出发点就是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作业的划分和合理成本动因的选择,归集间接费用,据此核算产品成本,对于销售和内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就作业成本法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1.作业成本法和公共预算绩效评价的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业绩衡量是监督和改进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预算管理中需要有效测度公共支出成本;2.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公共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3.作业成本法有助于推动预算决策方式的变革,逐步走向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但是,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也面临困难和局限性:1.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绩效评价会引起利益格局的调整,出于官僚惰性和地方保护主义,许多政府管理者对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持保守态度;2.成本动因的确定方法可能并非唯一,运用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人为的主观分配;3.作业成本法的初期构建成本可能会非常大,包括设计、维护和更新作业成本管理软件的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实行成本较为高昂,其构建过程需要足够的政治支持和资源保障,因而我国在考虑推行作业成本法时,需要仔细权衡引入这项技术工具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借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经验,通过“快速成型技术”来实施作业成本法,即由政府主持成立项目小组,并聘请外部专家或中介机构来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并构建恰当规模的作业成本模型。

有学者就作业成本法在快递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作业成本法案例应用的分析,证明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归集和核算物流行业发生的成本。在归集物流行业发生的间接成本方面,作业成本法更加精确,从而更加准确核算单位产品成本,进而为物流企业的整体成本核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对快递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提出三点建议:实现作业成本法管理与价值链管理有机结合;强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对车辆成本进行控制。

有学者就劳动力成本、产业转移与企业价值进行案例研究。他们以深圳富士康内迁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内迁前后富士康劳动力成本及经营绩效的变化和市场在长、短期窗口内对内迁事件做出的反应,探讨制造业企业迫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做出的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以此来评价企业内迁决策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企业在内迁完成后所承担的劳动力成本压力逐渐变小,并且内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富士康劳动生产率低的境况;2.从短期时间窗口(前后5 个交易日)内市场累计超额回报率(CAR)来看,内迁措施(宣布内迁、与成都市签约合作、内迁至南宁、内迁至河南鹤壁、内迁至贵州)使得富士康的CAR 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3.考察富士康从内迁前18 个月至内迁完成后18 个月的较长窗口的长期CAR,发现在内迁后的一至两年时间内,富士康CAR 上升最为明显,之后又呈现内迁前的波动趋势。说明内迁对富士康的积极影响维持在两年左右,长期逐步减弱;4.从内迁对企业会计业绩的影响来看,内迁发生前,富士康的利润率等各方面的盈利指标已经开始呈下滑态势,内迁完成后,富士康的各项盈利指标都有大幅度回升。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成本粘性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先逐渐减弱,随后又逐渐增强,两者之间呈现U 型的非线性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2.当第一大客户为民营企业时,第一大客户销售份额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负相关性有所增强。

有学者就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体系设计进行研究。成本体系由业务支撑层、核算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构成。业务支撑层主要包括技术系统、物资物流系统、人工及制造资源等其他系统。核算层主要包括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应用层主要包括报价、审价及分析、考核等环节。该体系要点包括:1.细化工作中心;2.完全采用统一的核算口径,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可用性、不变性和权威性;3.在具体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度组合,保证数据针对性和清晰明确;4.基于最明细的项目,区分不同的成本属性。标准成本的核心是规划核算单元和费用要素的结构体系,通过事前设定控制目标,事中收集实际数据,事后根据各核算单元费用要素的数量单价等进行差异分析,揭示数量、单价等因素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其实现要点有:1.成本中心设置不能过粗也不能太细;2.成本动因的确定要更加符合实际,也可以考虑多动因;3.成本项目的确定尽量按照明细和动因一致的原则;4.成本需要及时更新。基于上述特点引入作业成本法的部分思路,建立了一套基于标准成本的实际成本核算方法,基本思路如下:1.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一体化设计,采用相同的成本数据结构,按照相同口径核算,保证数据可比性;2.选择标准成本作为优先分配方式;3.通过细化成本中心,将动因相似、组织稳定、信息可采集的小单元作为成本核算单元;4.通过细化后的单元跟踪,将长期处于在制状态的产品、零部件按照持有状态和核算口径进行核算,完成内部持有成本分析;5.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偏离情况,为下一步合理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客户“合作效应”起主导作用,即客户采购比例越高,越可能通过合作降低成本粘性,即使控制了样本自选择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但是客户“合作效应”仅在需求不确定性较高或者行业竞争激烈时显著存在,这进一步证实客户“合作效应”的同时也表明企业间合作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之,客户采购比例衡量的客户关系通过合作降低调整成本或降低管理者乐观预期,进而降低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客户“敲竹杠效应”在关系专用性投资较高时存在,客户的“敲竹杠效应”可能提高成本粘性。

有学者就单生产商—多客户供应链提前订货行为进行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将各个成员的库存管理置于供应链之中,以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为目的。特点是需要各个成员服从联合决策,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将各阶段库存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削减库存管理成本,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使供应链上的整体库存成本降至最低。对由一个生产商和多个客户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研究,假设客户可以提前订货和允许客户存在缺货现象,并假设生产商采用“最早开始生产”的策略方法,建立了由重订货点、订货次数和生产时间间隔为变量的供应链提前订货库存成本管理模型。联合优化决策方法表明目标函数存在这些变量的最优估计值,保证目标函数是最优的,即供应链联合库存成本是最小的。他们讨论分散优化决策和联合优化决策条件下订货提前期约束条件的差异性。仿真表明,在相同的库存参数条件下,联合优化决策条件下的重订货点库存水平要明显低于分散优化决策。通过对重订货点客户库存成本和供应链库存成本的仿真分析,了解存在唯一的最优重订货点估计值,保证客户库存成本和供应链库存成本最低,这种现象与理论推导估计结果一致,验证了他们提出的联合优化方法是正确的。他们采用“最早开始生产”的策略,只要生产商的生产率大于所有客户的总需求率,就能保证生产商不出现缺货现象,从而简化了供应链提前订货库存成本管理模型和优化求解的方法。但是“最早开始生产”的策略相比不允许生产商缺货现象的“最迟开始生产”的策略,生产商或者整个供应链需要支付更多的库存成本。

有学者就考虑损失规避的温度敏感型产品定价与订货联合决策进行研究。现实中,存在一些温度敏感型产品,其市场需求往往会受到销售季内温度变化的影响。在针对温度敏感型产品的定价与订货联合决策中,温度的不确定性与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构建考虑零售商损失规避的温度敏感型产品定价与订货联合决策模型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产品对温度的敏感类型,主要关注高温适用型和低温适用型两类产品。考虑温度变化对两类温度敏感型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了两类温度敏感型产品的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考虑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对零售商效用的影响,构建了以零售商期望效用最大为目标的决策模型;依据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求解模型确定了零售商的最优价格和最优订货量;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不同温度敏感系数下销售季内平均温度和损失规避系数对零售商最优决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损失规避行为与销售季内平均温度均会影响零售商的最优策略,且针对具有不同损失规避程度的零售商,其最优零售价格与最优订货量往往不同,针对具有不同平均温度的销售季,同一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与最优订货量也会存在差异。考虑产品温度敏感性的温度敏感型产品零售商最优策略往往更加保守。该研究成果有以下管理启示:销售季内平均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温度敏感型产品的市场需求,针对不同温度适用型产品,其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对于不考虑产品温度敏感性的温度敏感型产品销售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考虑温度敏感性的该类产品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会更加保守;考虑损失规避行为的温度敏感型产品零售商的订货量往往会高于损失中性的该类产品零售商的订货量。

有学者就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在研发环节的质量成本管理中,常用工具是AQP(先进质量计划)。AQP管理目标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降低因不合格产品带来的内外部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AQP 管理严格控制新产品研发相关的各个环节。AQP 管理主要由项目小组实施,质量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加,实行矩阵式管理。在制造环节成本管理中,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管理理念,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体检”工作,有效保持设备使用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将设备修理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有机结合。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树立全员产品质量意识、端正员工的质量态度。在售后服务质量成本管理中,企业将承担质保期内产品的“三包”,若能对客户投诉快速回应,迅速解决问题,就可以减少客户损失和赔偿,降低外部质量损失。因此要做好用户使用情况调查,及时跟踪用户的产品使用情况,对顾客投诉和售后诉求深入分析,对反应问题集中、涉及面大的产品及时改进。为提升工作效率,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搜集相应的信息进行分析,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将分散在不同价值链中的质量职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和高效,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持续生产质量合格、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

有学者就企业成本内外转嫁与企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提出将过去扭曲的成本转嫁结构调整回来的几点建议:1.全面深化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降低企业过高的制度成本;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激励企业创新的契约机制,探索创新驱动下企业成本降低的新途径,解决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问题;3.开展与成本相关的政策研究,促进制度成本下降和创新驱动战略相关政策实施,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学者就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管理会计咨询服务进行研究。1.注册会计师需要由专业人员向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转变,而管理会计改革正是实现这种转型的工具之一。随着管理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可以将企业的会计和业务恰当结合在一起,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水平;2.在中小企业的管理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明显,可以将管理会计充分融入到商业运营和战略实施当中进行服务;3.管理会计咨询服务拓展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的领域,能够助力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转型,帮助事务所扩大规模;4.从内部管理提升方面来看,管理会计能够在一体化战略和成本管理方面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帮助。从外部发展要求方面来看,管理会计应用的舞台更是广阔。

有学者就文化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进行研究。管理会计在文化企业中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1.管理会计受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管理会计出现较晚,文化企业更重视对财务会计的应用,管理层未明确二者的区别,从而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文化企业的发展;2.理论与方法体系不完整,文化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存在机械套用相关分析工具、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两大误区,在这种环境下应用管理会计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3.缺乏专业管理会计人才,文化企业会计人员准入门槛低、整体知识水平不高、大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难以顺利实现向管理会计的转型;4.与财务信息匹配度低,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信息输出时只考虑经济事实,未对管理会计进行相关设置,从而影响管理会计决策的有效性;5.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我国大部分文化企业未形成以财务中心为主,关联企业各个部门以及经营各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提供以经营决策为目的的管理会计所需相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树立管理会计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增强信息匹配度;注重外引内培,保证人才输送;开发综合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等。

有学者就CIMA“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进行研究。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借鉴:1.借鉴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的“四个大类”技能要求,从专业能力、素质能力的角度,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商业技能(素质能力)、人际技能(素质能力)、领导技能(素质能力)四个方面,根据我国的企业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尽快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体系;2.借鉴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的“四等级”能力要求,以23 项具体职业技能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管理会计人员能力体系的“四个等级”;3.借鉴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优化高校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4.借鉴注册管理会计师会员制度,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会员管理制度。

有学者就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绩效管理和管理控制都普遍重视,但我国学者更关注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价值链管理、EVA以及预算管理的研究,而国外已形成激励机制、供应链管理等主题研究的新趋势。另外,成本黏性、环境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新的研究话题已出现,但尚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这为我国未来的管理会计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有学者就环境变迁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优化途径进行研究。认为行为动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优化,可以在行为导向维度下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依据行为构成理论,从“满意情境”和“动机构成”两个方面对企业会计控制系统加以分析,并结合理性化分析理论,认为企业控制系统的行为选择需要顺应的是自我决策的需求,一旦“动机构成”满足了客户的欲望需求,便可以说明是顺应“满意情境”的企业控制系统。研究发现,行为动机理论体系与管理会计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强化企业组织的满意程度与自我决策能力的前提下,为客户创造所需的价值,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目标。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需要始终坚持价值增值理念。宏观环境变迁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体系是企业管理者执行价值增值责任的主要路径,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认知能够提升管理会计的可视化程度,强化管理会计体系的效率及实用性。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进程中,需要将行为自我决策理论导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行为动机与企业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作用,使企业在宏观环境变迁背景下,实现管理会计系统的自我管控与优化。

有学者基于产业价值链的“3C”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进行研究。“3C”管理会计体系是指围绕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价值最大化为中心,以夯实财务基础和内部控制基础为主线,基于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这条产业全价值链,通过涵盖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全价值链成本管理、内部管理报告、EVA 评价体系等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形成一个业务与财务相结合(Combine)、管理控制与决策支持相结合(Combine)、风险与价值相结合(Combine)的良性经济循环生态系统。“3C”管理会计体系。首先在产品核算基础之上,基于产业全价值链对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双向梳理,找到关键衔接点,通过表单设计、流程改造等手段,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1C);其次,该系统通过ERP 信息系统的数据精准传递/汇总/统计/分析功能,使得产业全价值链管控过程透明化,增强决策支持力,实现管理控制与决策支持相结合(2C);最后,在实现前2C 过程中夯实内控基础,以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业绩评价的度量标尺,寻找关键驱动因素,在风险可控状态下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风险与价值相结合(3C)。“3C”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得到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理清了合同和产品两条主线,除此之外,在建立“3C”管理会计体系的同时,通过表单设计、流程梳理、制度完善等措施,结合ERP 信息系统的运用,固化制度流程,消除信息孤岛,完善了以风险管理为目标的产业内部控制体系。

有学者就运用管理会计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研究。认为执行管理会计的核心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而不同环境下所采取的具体工具又有所侧重。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来说,可以从预算编制、核算流程服务和数据服务方面应用于科研经费管理:1.编制预算突出参与性。编制预算时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到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中,按照科研项目目标—任务—需要的经费支出—编制预算需求的流程,加强财务与业务沟通;2.信息系统助力核算流程控制。对高校来说,引入财务共享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便捷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经费的使用和监管效率。基于共享理论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财务、科研、资产、人事等部门必要的信息共享,辅之于电子票据管理系统、OA 系统审批,将科研人员从繁重的立项、财务对账、报销、决算数据采集中解脱出来,设立预算执行分析子模块,及时向科研人员适时推送预算执行动态数据,协助科研预算执行;3.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对项目承担单位来说,制定适合于单位自身的绩效评价系统更为重要,财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评价支持。

有学者就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国内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仍然是理论为主,实务欠缺,特别是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都显不足。同时,预算管理虽然已经引起了实务界的重视,但仍未寻求到适宜于我国企业特征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脱离企业战略目标、重编制轻执行、编制科学性不强、缺乏事后监督以及信息化建设不足等方面。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1.企业应加强战略管理思维,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2.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使全面预算管理得以顺利运行;3.规范编制程序、科学选择编制方法以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建立必要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和监督;5.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

有学者就全面预算管理落地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实践中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常常被打折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俗称“两张皮”。预算“两张皮”形成的主要原因:1.预算编制与战略目标脱节;2.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脱节;3.预算目标与考核兑现脱节;4.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脱节;5.预算执行与控制制度脱节。实践中,当某些目标不能实现时,就会对预算管理产生质疑甚至失去信心,这时就会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预算寄予的希望太高,而事实上它仅仅是管理工具之一,很难同时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和重点,应有针对性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发挥好预算管理功能要注意以下事项:1.管理层主导编制,特别是一把手;2.各职能部门实质性参与;3.考核指标结构合理;4.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到位;5.预算分析形成制度;6.各年度预算保持连续性。

有学者就信息系统整合、预算程序公平与企业业绩在国有企业进行调查研究。预算管理现已成为中国企业应用最广泛的管理会计工具,但是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可能会对企业的预算管理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权力距离会强化“虚假参与预算”效应;2.“关系”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不信任。随着精细化的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企业对准确、实时的数据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系统整合也应运而生,信息系统整合是指将企业各个分部的数据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已有的研究表明信息系统整合能够提升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透明度。信息系统整合能够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使得企业能够使用更准确的信息去进行预算管理,因此信息系统整合能够提升程序公平中的准确性维度。预算程序公平能够提升个人工作绩效和提升管理者的管理绩效,进而提升组织层面的业绩,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业绩。研究中国情境下信息系统整合对预算程序公平的影响以及预算程序公平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人员收回266 份来自国有企业的有效问卷,问卷用反映型方法来构建信息系统整合变量、员工对系统成功的感受、财务业绩。采用形成型方法构建预算程序公平变量、非财务业绩。采用结构方程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来估计结构方程。研究发现:1.信息系统整合能提升企业的预算程序公平,而预算程序公平不仅对企业业绩有直接影响,而且能够通过员工对系统成功的感受间接影响企业业绩;2.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程序公平是企业设计和应用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加强企业内部各类信息系统的整合有利于促进程序公平并提升业绩。

有学者就项目决策管理会计构建进行研究。项目决策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决策数据的来源问题。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决策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按各项决策可能需要用到的数据项建立多张表,每个月或定期将ERP 系统和其它数据库的数据整理后导入到决策数据库的相关表的对应数据项中;2.决策分析方法体系问题。各种项目的决策分析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模型;3.管理会计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方式问题。要跳出“报表思维”模式;管理会计要在平时用足功夫,注意各种决策信息的归集,深入研究决策分析方法。管理会计的决策作用也要因重大项目决策的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重大项目决策对信息的依赖非常宽泛,这就要求管理会计除了建有本企业的决策数据库之外,还应建立和外部相关网站信息链接的通道。要借助管理会计来进行项目决策,就要有一个用于项目决策的实施流程。大多企业都启用了先进的ERP 管理系统或其它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用ERP系统作为决策的平台,同时还可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工具来进行决策,大体上可按以下流程进行:设立项目决策责任机构、设置多个大项、布局ERP 系统、外挂对外数据接口。

有学者就新常态下高校构建管理会计进行SWOT 分析。高校可借助SWOT 分析法运用系统、立体的分析机制,对高校管理会计的各个内部外部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厘清我国高校构建管理会计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而为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战略。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借助SWOT 的分析法列出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SO、WO、ST、WT 进行组合构造出SWOT矩阵模型进行具体分析。高校面临的机遇是财政部的大力推进和新会计制度的改革,而信息系统不完善以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较少则是高校面临的问题。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促进全面预算实施是优势,劣势则是领导认知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高校可以采取的策略有:SO 策略,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开发会计信息系统;WO 策略,引入战略管理会计、引入总会计师制度;ST 战略,建立责任中心、科学核算办学成本;WT 策略,加强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有学者就管理会计报告构建体系进行研究。通过考察管理会计实践,总结提炼出“225 体系”管理会计报告的运用,对如何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来构建与运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本。具体而言,“225 体系”主要是指“两制、两个中心与五个体系”。其中,“两制”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础,具体是指模拟法人制与研产供运销用快速联动机制。“两个中心” 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单位,具体是指利润中心与成本费用中心。“五个体系”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体系,具体是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同时,为进一步提升“225 体系”管理会计报告的实践效果,结合组织层级等相关理论,提炼出基于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体系与运行机制图。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三层次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必须在明确各层次的管理重点与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报告符合各层次信息需求的核心内容与重点信息,相互结合、有效配合、共同报告,有效地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在一条报告主线、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信息生成与传递形成有机整体三个方面的创新,不仅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我国企业构建与经营决策、管理控制息息相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供了良好借鉴。

有学者就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会计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突出特征是外部驱动为主导,内部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1.人们对管理会计在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界过于夸大,忽视了管理会计应更重视业绩评价与激励制度;2.企业对管理会计在理论上的认知存在偏差,只是将管理会计能力单一化为管理会计师或管理会计人员的能力,忽视了管理会计能力的整体性;3.企业在管理会计实践路径上存在偏向,更加重视财务会计核算而使管理会计边缘化。对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会计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管理层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用传统文化指导管理会计,从追求营业收入增长到注重价值创造转型,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先进理念的导向作用,更新员工思想观念;2.转变财务职能定位,从“成本中心”转为“价值中心”,提升财务部门的角色定位和话语权,建立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支付中心,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使财务与业务高度融合;3.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财务人员进行多岗位锻炼,鼓励其参加管理会计相关资格认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4.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大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从阶段性信息报告向实时报告转变。

有学者就“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行研究。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所关注的重点行业。而我国制造业由于历史因素、行业特征等原因,其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重视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经营机制不匹配、会计人员水平不一、管理会计人才缺乏、配套设施与制度体系不健全及以下问题:1.制造业管理会计数据供应水平偏低,数据供应范围模糊不清,供应时效性差,供应质量差;2.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生成能力差,信息流程设计不合理,分析能力差;3.缺乏专用软件,集群企业系统融合难度大;4.制造业管理会计人才短缺,制约其功效发挥;5.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待进一步深掘,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功效发挥受限。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对策是:1.提高数据供应水平,增强信息生产能力;2.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核心能力”为中心,转变制造业管理会计目标定位;3.借力“互联网+”,由工具化转变为平台化,提高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处理效率;4.由业务流程重组到流程重分类再到流程集成,增强制造业系统融合度;5.立足“互联网+”,产学研合作推进制造业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人才培养。

八、财务管理研究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大,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显著。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并不会显著减弱股价崩盘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资本市场上信息传递的作用,改善信息披露环境,增加信息披露,作为信息披露质量外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其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可显著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2.相对于地方国企而言,上述影响在央企中并不显著;3.市场化进程在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的上述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报告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鉴证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相对较低。在信息透明度较低、财务业绩较差的公司中,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具有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性质以及控股比例可以显著影响债务资本成本,尤其在国家控股居于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主体地位的背景之下,较于非国有控股,国有控股更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水平,提高企业价值。这与我国特有政治背景与经济环境有紧密关系。但是,数据也反映国有控股比例的持续提高会给债务资本成本的下降趋势造成明显的阻碍,直至会提高债务资本成本。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当管理层采取保守或一致预告策略时,公司隐含资本成本显著低于其采取乐观预告策略;与自愿预告相比,强制预告情形下管理层预告策略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更显著;好消息预告下,保守预告策略是最优策略;坏消息预告下,一致预告策略是最优策略。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学术经历能够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约6.4%;同时,高管学术经历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会计稳健性水平,表明高管学术经历可以通过降低信息风险来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高管学术经历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在小事务所审计的、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公司中更为明显,表明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降低高管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风险来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高管学术经历在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等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高管学术经历也有助于企业更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企业间资本结构决策具有显著相关性,同伴企业(竞争对手)资本结构决策行为对焦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2.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在方向、范围上具有不对称性属性。即同伴企业降低负债水平会引起焦点企业降低负债,但同伴企业增加负债却不会引起焦点企业增加负债;当同伴企业负债水平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焦点企业负债水平不再会受到同伴企业的影响;3.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具有乘数效应属性,即某一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行业资本结构若干倍的变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会出现下滑,而择时融资企业的下滑更加严重;2.择时融资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在大股东参与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中更加显著,说明过高的认购价格在削弱大股东的支持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私利动机,降低了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3.资金的使用方式也会影响业绩变化,进行并购的定向增发企业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业绩滑坡。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相比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债务水平较高,其获取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较多,且借款综合成本较低,这表明产业政策有效促进了相关行业企业的债务融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产业政策对债务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地税局征管企业,国税局征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显著性更高,说明随着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企业总体负债率显著上升。但是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同时由企业避税的“现金流效应”与“非债务税盾效应”解释。企业避税难度增加并未导致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正规金融融资的增加,这一结果不支持企业避税行为的“非债务税盾效应”假说,也与Graham 和Tucker(2006)的开创性研究不符。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会导致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负债的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获取正规金融难度较大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支持了企业避税行为的“现金流效应”假说。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契约环境能够通过事前、事后以及“信号弱化”效应等多重机制对企业债务融资产生影响,契约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缓解企业债务融资约束,并且这种作用对中小企业与非国有(含外资)企业更为明显,即存在“信号弱化”效应。这是因为银行在进行授信决策时将不再重点考虑企业所有制类型等“信号保障”因素,而是基于企业的会计信息以及项目自身发展前景等客观因素进行授信评估,缩小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融资难度上的差距。伴随着企业所处行业契约密集度的提高,契约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呈现高度正相关。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寻租行为并未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反而通过增加融资成本,降低创新利润,挤出和替代了企业的创新投入。信贷寻租的这种“攫取之手”效应,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的研发支持有助于我国高科技企业获取长期信贷融资,认证效应对上市高科技企业进行短期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而对于新三板非上市高科技企业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外部制度环境尤其是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资产价值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政府的认证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越薄弱的情境中,投资者越依赖于政府的筛选结果,其认证效应越显著,这种调节作用在政府研发支持影响企业长期信贷融资中更为突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公司有着较低的融资约束水平。其他大股东通过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为多个大股东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与监督假设一致,在其他大股东具有较强的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时,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更低。此外,当公司处于更好的外部环境时,多个大股东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负向关系也更加明显。这些发现在逻辑上为其他大股东的监督假说提供证据支持的同时,也表明大股东发挥监督作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需要一定的动机和能力以及处于较好的外部环境之中。

有学者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进行研究发现:1.新三板市场影响融资效率的主因是规模效率,且大部分企业规模效率较低;同时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对资金仍然存在很大需求;2.代表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在各企业之间差别不大。市场实际情况表明企业对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都不高,自身融资盲目性、融资目的不纯、新三板市场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3.传统DEA 模型存在缺陷,通过三阶段DEA 模型的测算,能够有效剔除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更为准确地测度各效率值来分析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效率。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可能存在“交叉补贴”和“平均主义”导致资金低效配置,并且财务公司自身业务素质和人才结构可能还不够完善,导致资金归集职能和委托业务职能的发挥并没有很好地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资金结算职能发挥降低资金冗余、盘活资金存量、监督资金流入流出的效应,贷款业务职能带来的低成本、便捷式贷款以及担保业务职能对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的改善能够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且这种效应在金融景气度较差时更加明显,而集团终极股权结构层级的增加则会抑制财务公司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此外,资金归集职能、资金结算职能对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控股的样本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显著强于国有控股样本公司,但贷款业务职能和担保业务职能能够更加显著地缓解国有控股样本公司的融资约束。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产生负面影响,即随着股权激励强度增加,公司面临较紧的融资约束,且结果稳健;2.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非对称影响,即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加会导致非国有企业更紧的融资约束,但不影响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3.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对融资约束水平高于门限值企业的强化作用较明显,但对受较弱融资约束的企业不存在显著影响;4.股权激励究竟主要通过影响高管风险承担还是自利行为而作用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后者的影响更为重要。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允许卖空的企业其新增的外部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外部融资总额均显著减少了。且新增债务融资的减少程度要比新增外部权益融资的减少程度更大,并引起了财务杠杆的下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同正式制度一样,非正式制度方面的约束也会驱动新兴经济体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2.企业政治关联则削弱了企业在制度约束下进行OFDI 的动力;3.企业创新能力是其在制度约束下成功实现OFDI 开发国际创业机会的驱动力。该研究验证了制度是企业OFDI 的重要因素,而非创新驱动,这拓展和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制度逃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民营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高官落马会遏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但是,这种遏制效应在投资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高官落马主要是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无显著影响。本地高级官员落马确实导致了国有企业投资步伐的减缓,并且主要遏制了投资管制较强的领域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官落马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且对投资效率具有促进效应。当地方出现高官落马后,投资效率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增长机会,即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投资效率高的企业当中。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尽管董事会资本的监督效应对于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关键还是在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在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中,既包括直接的资金获取,如企业能够依靠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等获取政策性扶持资金、财政拨款以及更多的银行贷款,也有包括政府的政策性信息以及市场准入等。同时,董事会资本也有助于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提升企业的合法性和声誉,赢得资金供给方的信任等。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非效率投资的程度越大,越易导致腐败曝光。对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过度投资越严重,腐败曝光越多;投资不足作为软性腐败和不作为的一种,与腐败曝光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但是统计意义上不显著;2.考虑政府审计对非效率投资的监督作用后,政府审计更易促进非效率投资企业的腐败曝光;3.考虑反腐力度的影响。反腐力度越强,政府审计越能够提高非效率投资企业的腐败曝光概率。反腐力度较弱的年份,政府审计不能影响非效率投资企业的腐败曝光概率。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技术投资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投资方式的贡献程度有差异。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均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当前,自主研发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度相对更大;2.环境不确定性对不同技术投资方式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环境不确定性越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价值创造作用的约束越大,但对技术引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没有实质性影响;3.企业不同技术投资方式的结合对自身价值提升具有放大效应,且其效应受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低环境风险不确定性不会对技术投资组合的协同效应产生影响,而高环境风险不确定性会放大企业技术投资组合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一省的僵尸企业比例越高,当地非僵尸企业的投资规模越小,且这一挤出效应对私有企业尤为明显,而对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另外,僵尸企业对私有非僵尸企业投资的挤出在国家干预程度更强的地区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僵尸企业可能是造成近年民间投资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减弱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因此,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消除僵尸企业形成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果断措施处置僵尸企业。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处显著不连续,说明研发操纵现象的存在;2.相比其他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达到或刚刚超过法规门槛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3.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企业的减税激励更强,更偏好进行研发操纵;4.针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达到或刚刚超过法规门槛的公司,其研发投入与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即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绩效更差。本研究具有理论价值:1.作为对张维迎和林毅夫掀起的“产业政策之争”的回应,从公司会计针对产业政策做出策略性应对视角为这一争论提供了微观证据;2.与已有研究关注公司“整体盈余”门槛不同,重点分析“研发投入”这一具体会计科目门槛;3.已有文献多认为研发投入可以提高公司创新水平,但通过会计科目调整或实际业务活动操纵而增加的研发投入无助于提升公司创新产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受产业政策鼓励或重点支持公司的政府补助、长期负债较多,且该结果在省委书记或省长任期较长条件下更为显著;2.公司政府补助、长期负债越多,其投资水平越高,投资效率越低,过度投资程度越高;3.受产业政策鼓励或重点支持阶段的公司政府补助、长期负债与投资水平(投资效率)的正(负)相关关系更强,过度投资也更为严重。总之,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偏好基于国家产业政策,为本地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然而,政府与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公司过度投资,影响产业政策实施效果。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普遍存在,投资不足问题常见,但是投资过度问题的程度更为严重;2.过度投资问题主要集中于成长期,投资不足问题主要集中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而且过度投资问题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投资不足问题呈现下降趋势;3.对于成长期企业,管理层权利中的两职兼任、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加重过度投资问题;4.对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权利中的管理层任职时间能够显著缓解过度投资问题,但两职兼任、管理层任职时间和管理层持股会加重投资不足问题;5.对于衰退期企业,管理层权力各变量没有显著作用;6.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抑制成长期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加重成熟期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7.管理层任职期间能显著削弱成熟期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投资不足的加重问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媒体负面关注会显著增加公司环保投资;环境规制强度增强了媒体关注这一环境治理作用,就具体规制工具而言,在直接性规制程度较强的情况下,媒体关注进一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并形成市场压力;相反,在经济性规制较弱的环境中,媒体关注发挥替代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调研报告及评级调整事件发生后,投资者根据推荐上市公司进行买卖的相对行业超额收益率、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都显著为正,特别是相对大盘超额收益率在事件发生前后有一个显著逆转,表明上市公司调研有一定投资决策价值且分析师在挖掘行业内有价值股票方面具有独特能力。然而与深度报告的超额收益率对比发现,调研报告的超额收益率并未优于深度报告,评级调整事件后,深度报告超额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调研报告超额收益率的波动幅度。明星分析师、实力靠前的券商选股评级、分析师实施调研的时点、分析师调研活动特征以及公司规模、透明度都会对调研报告超额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调研有效性的发挥,需要上市公司、券商以及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短期研发投资的力度低于非家族企业,长期研发投资的力度高于非家族企业,并且,这种行为特点受两种相反力量的调节,充裕的内部研发资源放大了这种特性,动态的外部行业技术抑制了这种特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与未受处罚的公司相比,违规公司被处罚后倾向于过度投资,通过激进的投资行为对冲处罚的负面影响,借以修复公司受损形象,但导致公司投资效率下降,损害投资者利益;2.CEO 学历水平越高,上述现象越严重;3.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未能有效约束高学历CEO 的刺激反应。行为金融理论为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即高学历CEO 具有更强的自尊心,也更加过度自信,在面对监管处罚这种负向的外部冲击时,更急切地希望通过投资活动修复受损声誉。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创新投入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投资者超额收益;2.创业板市场上投资者对“创新”的关注对企业创新投入资本市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3.面对创新投入产生的良好市场表现,管理层倾向于策略性地调增研究与发展(R&D)投入以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借机减持套现;4.当股市是“牛市”或者企业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较高时,研发投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超额收益的作用更为显著。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基于供应商关系的营运资金管理更能为弱势企业“雪中送炭”,这表现在那些市场地位低的企业、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以及民营企业更倾向利用供应商关系进行营运资金管理;2.从经济后果看,基于供应商关系的营运资金管理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持续增长能力,且企业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作用对于高融资约束企业来说尤为明显。这意味着在“雪中送炭”式供应商关系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协助下,整个供应链企业趋向于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客户关系集中度会对企业的现金持有产生积极影响,客户关系集中度越高,对应的客户关系越重要,企业的现金储备就会越多;2.不同的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动态性以及市场不确定性会影响客户关系集中度与企业现金持有之间的联系。当企业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时,客户关系集中度对企业现金持有的正向作用会更大更显著。当企业面临高市场动态性或高市场不确定性时,客户关系集中度对企业现金持有的积极影响同样会更大更显著;3.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会对客户关系集中度与企业现金持有间的关系产生作用,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客户关系集中度对现金持有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强于市场地位高的企业。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影响力”越大,企业越容易进行跨市并购,但跨省并购却减少;企业家的政治关联层级越高、影响力越大,企业越倾向进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基于政治关联的政策套利型扩张行为明显;但如果并购方来自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时,这种意愿则会有所降低。

有学者就OEM(贴牌企业、代工企业)逆向并购与企业升级——台升集团及万向集团的比较进行案例研究。OEM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很大,但由于其业务活动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OEM 日益丧失成本优势,利润愈趋微薄,抗风险能力极低,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改变其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地位。金融危机后,不少生存下来的OEM 开始向价值链两端升级,尤其一些最初从事 OEM 通过海外收购实现了向OBM 的升级。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下,逆向并购海外战略性资产实现升级成为OEM 升级的路径选择。然而,新兴经济体的OEM 通过逆向并购获取战略性资产,从而提升资源能力并实现升级的现象很少受到关注,更缺乏相关的研究。将国际化视角和企业升级视角相结合,在梳理相关重要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嵌套式比较案例研究方法,选择台升集团和万向集团两家企业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逆向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OEM 逆向并购这条跨越式升级路径的前因、过程和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构建了基于升级的OEM 逆向并购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战略性资产缺口、国际化经验、环境因素及变动、企业家精神是基于升级的OEM 逆向并购战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逆向并购的过程中,OEM 围绕战略性资产这一核心要素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分为战略性资产识别与获取、战略性资产转移与重构两个阶段。OEM 逆向并购使企业从外部获取了新的战略性资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能力的更新。随着资源的补充和能力的更新,企业利润率、产品附加值、市场份额、技术含量得到了提高,企业实现了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流程升级乃至跨产业升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主并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并购交易主体之间通过信任与互惠降低机会主义和免费搭车行为,督促交易双方彼此的诚实守信合作行为,减少不确定性,最终促进并购合作行为的产生,提高并购价值创造能力。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和地区法律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在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方面,法律制度和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会减少主并企业选聘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降低交易成本。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动产抵押法律改革带来的抵押品清单扩大,有助于可移动固定资产密集型行业拓宽融资渠道,导致杠杆率上升;这种信用增进导致企业预防性动机下降,资本结构中现金留存减少;企业破产风险显著上升。研究结果揭示了这次改革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有显著的信用增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放大公司破产风险的负面作用。对企业可移动固定资产指数的计算,有助于明晰可移动固定资产的行业分布和对企业融资影响的演化过程。这次法律改革冲击的影响很显著。应多措并举,除了针对政策中已经提到的产能过剩企业以及“僵尸企业”加强“去杠杆”的力度以外,还要针对可移动固定资产密集型企业加强债务存量监管,避免其因为融资渠道扩展而过度加大财务杠杆的非理性行为。我国的可移动固定资产指数超过0.40的行业占比和公司年度观测值占比分别为28.57%、32.8%,而Campello and Larrain(2016)的研究显示东欧国家的可移动固定资产指数均低于0.40,我国该指数过高不免让人担忧是否存在重复抵押。所幸的是,这一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工商、银监等多部门应通力合作,建设统一的可移动固定资产抵押登记系统,以便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下属公司提供的关联担保越多,面临的连带责任越大,越容易被债权人提起负有连带责任的债务诉讼。这表明子公司或下属公司的债务风险转移给了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作为担保提供者,并未对下属公司的债务风险进行控制和约束。在公司治理较好或外部约束较强的环境下,关联担保与诉讼之间的关系较弱,甚至负相关。外部约束机制如地区法制化程度和审计质量、内部治理因素如财务杠杆、投资机会和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会影响上述关系。而更完善的约束机制能使关联担保发挥更多的正面效果,降低债务风险,使担保双方实现共赢与发展。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非正规金融提升了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强度,说明非正规金融具有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融资功能;2.非正规金融便于缓解创新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降低小企业创新与融资的信息非对称问题,且在创新企业面临现金减少时,能够较好替代现金以平滑研发波动,最终非正规金融因融资信息优势和现金替换优势等促进企业产品创新;3.结合所有制与企业规模特征研究后还发现,我国非正规金融领域也存在针对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创新的融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其显著抑制了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建议:1.当前我国以银行体系为主导的正规金融系统存在失灵和低效问题,没有担负起促进企业创新的应有功能和重任,对此应该加速深化我国的正规金融体系改革;2.非正规金融领域也存在抑制民营企业创新的融资所有制歧视,说明应该高度重视我国非正规金融领域的金融改革。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薪酬差距对创新产出存在正向影响;2.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但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有负向作用。3.薪酬差距对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由管理层薪酬溢价驱动,员工薪酬溢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产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创新动力对高管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高管创新动力在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能力中有中介作用;创新型文化能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动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创新动力与高管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而官僚性文化对以上两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破产法》和《物权法》实施后,在外源融资需求程度大的企业中,企业创新水平显著增强,表明债权人保护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企业创新需求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差时,上述关系更为显著;同时,长期借款及商业信用的增加是债权人保护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因官员变更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同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Tobin Q)之间的敏感性。其可能的原因是,当面临新政府的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时,上市公司灵活选择投资时机,做出科学投资决策的难度会增强,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会下降。在地方行政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具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中,政策不确定性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在不同来源的变更中,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这种作用在地区一把手来自于非正常变更和来自于外地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提高了公司股票价格同步性,降低股价信息含量,其经济后果是,当企业面对着较高的政策不确定性时,会倾向于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减少投资规模,未能充分利用好的投资机会实现企业成长,降低了企业业绩。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高管权力与股利分配倾向、股利分配力度负相关。高管权力越大,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力度越低;2.高管权力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损害了公司价值,高管权力越大,这种价值损害越严重。

九、公司治理研究

有学者就家族成员在董事会中的角色进行研究发现:1.家族非执行董事具有监督职能,能够监督高管提高投资效率、实现更好的会计业绩,但是家族执行董事没有表现出上述监督的作用;2.随着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家族企业可能让出股权以换取资本,或让出管理权以换取科学治理;3.家族持股比例较低或CEO 由非家族成员担任时,家族非执行董事的治理效果更能突显,说明合理配置家族非执行董事能够抵御股权与经营权逐渐向家族外分散;4.当机构持股比例较低时,家族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更强,说明家族非执行董事对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起到补充作用;5.将与家族持股不匹配的超额董事席位细分为超额家族非执行董事与超额家族执行董事,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仅体现于超额家族执行董事,而超额家族非执行董事没有显示出负面效果。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对于中小家族企业而言,家族管理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执行效率,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但也会降低决策效率,对企业价值产生负向影响;行业竞争减弱了家族管理对决策效率的阻碍效应,且放大了家族管理对降低代理成本和提升执行效率的促进效应;在高竞争行业中,家族管理对降低代理成本,提升执行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决策效率的阻碍作用更微弱,使得家族管理迹象越明显的中小家族企业,其价值越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与家族董事长企业相比,非家族董事长企业的业绩较差,公司治理水平较低,资本支出和创新产出较少,负债比例较高,债务期限结构较长,现金持有较多,股利支付的意愿和股利支付率均较低。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创始人政治身份能够给家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补助等经济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支持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的证据;2.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继承人而非家族外人士的职业经理人更可能获得政治身份,企业家政治身份“代际接力”成为维护衍生于创始人政治身份的社会情感财富的途径,这提供了支持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的证据。因此,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锁定的两种机制是并存的。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央企董事会试点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两类代理成本。董事会试点对控股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缓解效应仅在持股比例较低的样本中显著,而在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不显著。相对未纳入试点范围的央企,那些试点央企的控股上市公司在试点后3 年内拥有显著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和股票回报率。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内部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在高环境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在低环境不确定情景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并不显著。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董事会过度自信的公司发起的国际并购,其长期绩效显著低于非过度自信董事会的公司。在实施国际并购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倾向的负面影响,其认知偏差的特征不仅会通过并购交易环节,还会在并购后整合过程降低企业并购的长期绩效;2.并购双方文化距离能够显著减弱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过度自信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更强的开拓性和学习性,使得他们更易于从文化差异大的东道国学习有价值的组织惯例和行为规范,从而在长期内提高并购绩效;3.董事会的海外经历能够调节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海外背景人员的比例越高,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受到过度自信的负向影响越小。海外背景可以使董事会成员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国际经验,从而降低信息不充分导致的过度自信影响。这意味着改变董事会的治理结构能够遏制决策偏差造成的经济损失。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随着股权制衡水平的提升,大股东掏空呈现“U”型变化规律,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最优的股权制衡度水平能够最大程度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2.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异质性在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方面具有相互调节效应,且股权制衡能够增强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应;3.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总影响效应小于非国有企业,即国有产权性质对董事会异质性在抑制大股东掏空方面的影响低于非国有产权性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战略、提供资源禀赋、缓解创新活动的消极影响来提升创新效率,即创新效率是技术专家型董事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变量与传导机制;同时,该传导作用兼具时滞效应与当期效应,并且在时滞效应中创新效率的传导效果更加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也更高。不同技术专家型董事对创新效率皆有提升作用;但不同董事间的作用路径或许具有“重叠效应”,使技术专家型独立董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遮掩。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兼任能够发挥信号作用,无论其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兼任都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企业合法性的评价、降低发行抑价,而内部董事的兼任没有降低抑价的信号作用。无论独立董事还是内部董事的兼任都具有实质价值,能给企业运营带来实质资源和优势从而提高企业上市后的财务绩效,但是,这种积极作用仅限于在非上市公司的兼任。由于董事兼任资本不同,不同类型的董事兼任的价值有很大区别。合法性信号的外来性、兼任背后资源的可利用性会影响董事兼任资本转换为企业资本的有效性。由于企业在不同情境和阶段下对董事会资本的需求不同,同一种类型的董事兼任在两种情境下所具有的信号价值和实质价值也并不完全一致。这种认知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离和特定认知情境下信号接收方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标准的局限性有关。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实施国际化过程中,海归背景董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海归在境外学习和工作中所积累的社会资本所致;2.尽管政治关联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政治关联的有效性存在一定范围限制、可以帮助获取的资源通常仅限于国内,因此,当企业存在政治关联时,将会致使海归背景董事更少关注企业国际化,政治关联弱化了海归背景董事和企业国际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沿海地区和非沿海地区在创业环境和地域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已经直接影响到海归背景董事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在沿海地区海归背景董事和企业国际化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增强;4.关键职位高管在企业决策中的话语权更大,相应地体现在海归背景董事和企业国际化的关系方面,海归背景关键职位董事的促进效用更为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两个公司之间存在董事连锁网络关系,两个公司可以通过董事连锁网络关系进行与投资相关的信息传递,促进公司间投资的趋同。公司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越好,对董事连锁网络关系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渠道的需求越低,董事连锁网络关系对公司间投资趋同的影响能力越弱;正式信息传递渠道越差,对董事连锁网络关系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渠道的需求越高,董事连锁网络关系对公司间投资趋同的影响能力越强,公司董事连锁网络关系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渠道与分析师等正式信息传递渠道呈现的是替代的关系而非互补的关系。当两个公司处于同一行业时,董事连锁网络关系对公司间投资趋同的作用更明显;非独立董事连锁网络关系对公司间投资趋同的作用强于独立董事连锁网络关系。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CFO兼任董事能够提高其所在公司的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公司所面对的外部信息环境越差,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CFO进入董事会后的第2~3年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将达到最大,5年以后抑制作用开始逐渐显现;现阶段投资效率越低的公司,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任上市公司的家数越多,独立董事监督效率越低,支持了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或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较高时,会减弱独立董事兼任的忙碌假说效应,兼任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督功能。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任期的延长,独立董事在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异常关联购销、对外关联担保比率以及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治理作用,同时,这种治理的有效性随着任期延长,总体上以边际递减的方式上升。独立董事的财务背景及其兼职家数的多少会对其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有效性随任期的变化。考虑到独立董事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适当延长独立董事任期,以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换届难”以及“辞职潮”导致的独立董事供给结构性减少。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论资排辈与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概率以及数量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论资排辈抑制了独立董事的进谏行为,损害其监督职能,揭示了儒家文化消极的一面。CEO任期越长,论资排辈对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负向影响越明显,即论资排辈所造成的影响因CEO 掌握的权力大小而存在差异。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的现状不容乐观。建议:1.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消除阻碍独立董事进谏的论资排辈文化,例如尽量消除等级观念,减少信息沟通环节等;2.在关键高管选聘方面,上市公司有必要对CEO 进行定期轮换;3.公司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组织内文化的权力距离,广泛征求和吸纳来自独立董事的建议,重视来自于独立董事的反对票,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和咨询作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虽然企业成本会因独董薪酬的提高而增加,但激励充分的独董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水平,进而提高股东收益;而差别化的独董薪酬政策并非总能奏效,只有在独董激励相对充分(高的平均薪酬)时才发挥作用;独董薪酬激励增强带来企业绩效改善的原因在于:1.独董积极参与制定经理人薪酬契约,提高薪酬绩效敏感性以加强经理人激励,进而改善企业业绩;2.激励充分的独董将更为勤勉地参加董事会会议,并提高针对董事会议案发表否定意见的可能性,以此来积极履行监督职能。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 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 迎合投资;2.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 迎合投资;3.股权激励计划对R&D 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两者关系的传导路径上,真实盈余管理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操纵性盈余管理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调增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调减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股权激励起到双向作用,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定价产生了影响。另外,调减方向的两类盈余管理都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审计机构更加注重调减方向的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审计定价也随之提高。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政策整体上能够提升企业绩效;2.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控股股东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但控股股东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国有控股股东的涉入程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并无显著影响,控股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合谋现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中;4.在控股股东涉入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5.授予激励力度更大、行权价格和条件更低、有效期更短的激励合约,是控股股东对管理层进行赎买,进而达成合谋的内在方式。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竞争类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均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能够促进公司绩效;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竞争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增加,政府控制力的增强,竞争类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受到抑制;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和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不显著,高管薪酬激励不能起到促进公司绩效的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企业整体层面还是总经理个人层面“限薪令2009”在统计上都是无效的。“限薪令2009”未能限制央企负责人薪酬过快增长。“八项规定”和“限薪令2015”政策有效抑制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的过快增长,限薪效果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薪酬下降幅度约为3%—6%。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控制链较长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较高,其机制在于通过提高高管薪酬水平缓解较长的控制链可能给公司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证据表明高管的薪酬寻租行为是导致控制链长度与高管薪酬水平呈正向关系的原因。控制链较长公司的高管薪酬敏感性较低,其机制在于较长的控制链通过增加公司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规模,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另一方面,盈余操纵会给控制链较长的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控制链长的公司有较强动机降低高管薪酬敏感性,弱化高管盈余操纵动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高管的现金薪酬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股权代理成本呈U 型关系;而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股权代理成本;公司发展、规模增大和债务融资增加都会降低企业股权代理成本。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货币化薪酬呈现积极的治理效应,但是高管持股却容易诱发代理问题,并且弱化货币化薪酬的激励效果。高管期权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化薪酬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中,并且主要见于民营企业和高科技行业。中国情境下更为有效的高管显性激励组合应该是充分考虑实际控制人的潜在影响,构建货币化薪酬与期权激励的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兼顾高管持股的负面治理效应和期权激励的适用情境,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高管显性激励的制度安排。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信任环境越好,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越强,说明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能够显著提升公司激励性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信任对公司激励性薪酬契约的影响仅在公司治理机制较差时发挥作用,表明信任是正式制度的替代,在正式制度不健全时发挥替代作用。信任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仅在小规模经营阶段显著,而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信任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逐渐减弱,此时更加正式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成为提升高管薪酬激励的关键所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确实因为股价崩盘风险而受到了惩罚,这意味着,公司董事会在确定公司高管薪酬时,会充分利用各种可获得的有助于考量高管表现的信息。当高管权力较大时,会削弱股价崩盘风险的惩罚效应;而在不同公司性质、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制度环境的公司中,股价崩盘风险的惩罚效应都存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股东持股较多的股票反而表现出更高的股价异常回报。此结果表明中小股东不能有效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即管理层可通过盈余管理迎合中小股东而不被识破。较高的中小投资者参与程度将促使管理层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当企业存在再融资或内部交易需求、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投资者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时,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更显著,即公司更有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来迎合中小股东。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微信媒体关注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代理成本,即微信媒体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关注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以及管理层的消极工作和在职消费支出,而且对在职消费支出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等三个方面;2.相对于报纸媒体,微信媒体对上市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即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微信这样的新媒体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及管理层不正常的在职消费行为发挥了更为及时、有效的监督作用;3.微信媒体关注可以显著抑制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行为,缓解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即对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发挥了针对性的治理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债权银行在贷款定价时考虑了公司避税因素并整体上对其予以负面评价,具体通过索取更高贷款利率及缩短贷款期限的方式反映于其契约制定之中。对此,良好的信息透明度缓解了银行评估的避税风险,故有助于调节公司避税对银行信贷配给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处于税收监管力度强的地区,信息透明度的调节作用表现得不明显,而随着地方税收监管的弱化,其调节作用更加显著,这意味着政府税收监管发挥了替代性的治理效果并体现在了公司避税的契约后果中。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政府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所在地政府质量越高,企业净利润中用于投资活动的比例越高;2.企业投资决策不仅仅依赖于政府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各自的单独影响,而且依赖于政府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互动影响关系。在既定的政府质量水平下,企业越是倾向于向“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时,越能够激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目标函数不变时,自2008年应证监会(交易所)要求采用XBRL 技术同步披露财务报告以来,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下降1.5%,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升5.8%,公司会在两种操纵方法间权衡,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以达到特定的盈余基准。2010 年财政部以部分上市公司为试点介入监管,由于两个部委颁布的XBRL 分类标准不同,增加了公司的转换成本和学习成本。双重管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高于其他公司4.0%,不具有资源优势的非国有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上升更显著(比国有公司高6.9%),治理效应下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非国有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及技术支持,双重标准给这些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和负担,多重监管只加强了政府的责任意识,并未改善公司治理。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和风险投资在公司风险投资(CVC)项目层面形成了独特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CVC 项目治理,CVC 项目治理会对CVC 信息披露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在CVC 项目治理中,上市公司占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被授予优先收购权和投资否决权越会促进信息披露制度作用的发挥。原因是投委会由风险投资和企业指派的人员组成。企业所占比例越高,对CVC 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力越大,风险投资对于CVC 信息披露的抵制相应就越小。在受到外部信息披露制度的合法性压力后,企业管理者更容易说服风险投资提供更多的CVC 信息,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2.内部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制度作用的发挥要考虑所处具体的信息披露情境。这是由于不同的信息披露情境下,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存在明显差异。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成长型公司,成熟型公司的股利支付倾向和股利支付率明显较高,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呈现出生命周期特征。同时,成熟型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高,这反映了现金股利对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作用。在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成熟型公司中,控股股东提高股利分配力度的意愿受到抑制,股利生命周期特征被弱化。对成熟型公司而言,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降低,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减小。现金股利既不是大股东掏空公司利益的主要手段,也并非公司用来降低代理成本的方式之一,控股股东发放现金股利的真正动机可能在于掩饰其掠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提升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不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从而支持了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假说。当两权分离度高、内外部治理水平较低、股权制衡水平较低时,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非国有企业、业绩较好的样本组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非国有企业、业绩较好时,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更加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当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其家乡任职时,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说明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管的个人特质(性别、年龄和学历)和家乡特征(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和公众环保意识)对上述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上述关系在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的治理作用不受正式制度的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对采用多因素多变量耦合分析下的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存在正向影响;2.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调节作用较明显,同时说明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程度的量度方法的有效性和自适应性;3.在上市公司产权性质方面,媒体关注的数量对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会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尤其是对政府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调节;4.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学者就企业社会双重股权结构下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进行研究:1.创始人与外部股东在投资目的、资源基础以及风险承担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股东同质性假定的“一股一票”投票权制度将无法适应企业现实,而双重股权结构作为适应股东异质性现实的制度创新,能通过制度化控制权来保持创始人控制权,并通过维持和保护独特的企业文化、贯彻企业长期战略、提升管理层抗压能力、提高管理层决策效率路径产生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2.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的稳定功能,弱化了传统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控制权市场的监督和约束,但其基于心理所有权和资产专用性投入的创始人自我约束机制和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可以替代传统公司治理机制,约束创始人的控制行为,并通过维持和保护独特的企业文化、贯彻企业长期战略、提升管理层抗压能力、提高管理层决策效率路径提升企业价值,产生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财务多元化有损股东价值,相比第一大股东持股,全样本控制机制中的董事会独立性和CEO 两职性能够显著降低财务多元化水平,这在主板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2.全样本中,利益一致设计中的高管薪酬敏感度显著增加了财务多元化水平,高管持股比例显著降低财务多元化水平。这说明,一定水平之上的高管可变薪酬增加了高管可感知的风险,其实施财务多元化战略进行风险规避的“效价”满足更高,进而实施财务多元化的动机更强;3.当自由现金流水平高的时候,董事会的独立性在降低财务多元化水平时更为有效,高管薪酬敏感度更显著增加了财务多元化水平。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层级间晋升激励能够降低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发挥抑制财务舞弊的作用;2.同一层级间的晋升激励也能降低财务舞弊的概率;3.晋升激励能降低财务舞弊的次数。当晋升概率大(没有发生CEO变更)时,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高管变更引起了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有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了高管变更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负面影响,处于高竞争性行业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利用高管更换事件发生机会主义行为。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时,企业会减少高管变更;如果发生了高管变更,企业更倾向于从内部选拔继任高管。在风险承受能力更弱的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高管变更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并且这种现象在高管非正常变更时更加明显。

有学者就CEO 如何促进高管团队(TMT)行为整合进行研究发现:CEO 可以从资源、规划两方面构建良好的团队结构促进TMT 行为整合。以吉登斯对规则和资源的分类为基础,分析CEO 构建团队结构与TMT 行为之间的紧密关联,得出了CEO 构建团队结构的六种有效策略,分别为:1.引导TMT 形成战略共识,CEO 能否引导TMT 形成战略共识往往决定着TMT 行为整合的水平;2.激发TMT 成员的探索式学习意识,包括CEO 自身的学习意识和鼓励TMT 成员学习两个维度。在行为整合好的团队中,CEO 非常善于激发TMT成员的探索式学习意识;3.培育TMT成员间的信任氛围,包括CEO 对TMT 成员具有人际初始信任和CEO 对TMT 成员提供感情支持两个维度;4.为TMT 成员界定清晰的岗位职责。行为整合程度较高的团队,其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界定;5.授予信任的TMT成员结构性权利,CEO 授予胜任的TMT 成员结构性权利对TMT 的行为整合具有正向影响;6.设计公平的“事业型”薪酬体系,所谓内部公平的事业型薪酬体系,是指TMT 成员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和成长性,这为TMT行为整合提供动力。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会导致辖内企业并购交易的加速,表现为推高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施并完成并购交易的概率、缩短并购交易从宣告到完成经历的时间,且距离政治相对较远的民营企业受官员政治晋升的影响更为显著;从长远来看,政治晋升期间推进的并购交易表现出经济上的低效率,企业并购绩效显著恶化。地方官员晋升推动的企业并购加速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而政治晋升与企业并购加速的关系不受党委换届等因素的影响。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公平可以有效地预测员工沉默得分,在高度公平的组织环境中,员工感受到情境是安全的,其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倾向于选择建言而非沉默。上下属关系中介了组织公平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其中上下属关系中情感连带维度完全中介了分配公平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而在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两个维度与员工沉默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1.反腐倡廉会显著降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且国有企业反腐后具有更低的业务招待费;2.反腐倡廉前后,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下降幅度更大(或上升幅度更小)。同时,业务招待费用的下降与消费性现金支出、其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存货的下降之间显著正相关,排除了业务招待费用下降是费用操纵归类的可能;3.反腐倡廉后当期业务招待费用下降的企业,经营效率和业绩较之未下降企业均显著改善,且国有企业在反腐倡廉后这种关系更为显著,业绩改善程度更大。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旋转门”现象发生前,跳槽审计师审计与雇主公司的费用粘性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这是因为跳槽审计师审计未来雇主时,潜在雇佣关系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不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当跳槽审计师来自小事务所时,跳槽审计师审计与雇主公司费用粘性的正向作用更明显。

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若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则这一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公司内外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相比于市场导向的媒体关注,政策导向的媒体关注对费用粘性具有更强的治理效果。

猜你喜欢
学者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企业
企业
学者介绍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学者介绍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