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辉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政治与党建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目前,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必须立足实际,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2017年,河南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16%。这同我国58.52%的城镇化率仍然相差8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底,河南全省总人口为10852.85万人,农村人口突破5000万人,是全国农村人口最多的省份。这就意味着河南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积累了农村发展的经验,夯实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压器”和“压舱石”,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1]
1.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先进、产品安全、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济源市按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使结构、产业、产品、业态不断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模式,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科技支撑不足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2015年以来,河南着力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构建科研院校、农牧企业、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为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力。扶沟县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集无公害蔬菜生产研究、蔬菜种子研发、新品种实验、大学生实习、农民培训为一体的产业基地。通过补齐科技短板,扶沟县引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蔬菜大棚亩均增收400余元。
3.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坚持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生机活力。襄城县大力发展农业创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建设集创意农业、循环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孟州市按照“产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能人+合作社+农户”“园区+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创新合作社经营机制,增强了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不断向现代化转型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铸魂工程,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文化条件、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河南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生产生活,收到良好效果。光山县晏河乡利用“三·八”妇女节和“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五好家庭户”“好婆婆”“好妻子”“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引导教育群众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形成了讲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
2.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西平县在示范村建娱乐广场、绘制文化墙和二十四孝图等,成立广场舞队、大铜器队、秧歌队、小剧团等文艺团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湛河区大力扶持农村业余剧团这些“草根”基层文化团体,鼓励他们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中,送到田间地头,传承优秀文化,繁荣乡村文艺,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把破除陈规陋习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封丘县李庄镇农村盛行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为了破除这些陋习,李庄镇在辖区22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凡有红白喜事,理事会便派人上门宣传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新风尚。他们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开展农村婚丧新风专题讲座,使村民逐步树立起崇尚节俭的新理念,渐渐形成了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习近平强调:“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3]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支部建设工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领导核心。鹿邑县着力优化基层队伍,选派乡镇正职5名、班子成员97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按照“多室一站一中心”标准,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50个,修缮改扩建村室35个。2015年以来,在基层组织的领导下,鹿邑县发展致富项目233个,修建村级公路300余千米,打机井1266眼,改建桥梁218座,安装路灯6076盏,新建村室47个。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在河南省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邓州市裴营乡胡丁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建了1个养牛场、2个养鸡养鸭场,打了12眼机井,修了5条道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新乡市传承创新乡贤文化,着力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涵育了农村的文明风气。
3.坚持法治德治并举。把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村民树立了法治理念,形成了崇德向善的风尚。汝州市着力推进乡村法治和德治建设,确保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汝州市在农村大力推进普法教育的同时,组建了“德治汝州”讲师团,实现了德治讲堂全覆盖。他们将“德治大讲堂”“新时代讲习所”“道德讲堂”“党员学习日”“法治普及日”等有机结合,既增强了村民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又弘扬了向善向好的道德风尚。
建设美丽乡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习近平立足中国发展的现阶段特征,提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重要论断。[4]他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1.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之策,从源头上防止出现生态恶化现象。洛阳市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实施方案》,出台了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新安县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开展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活动,全县森林面积达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1%,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125万立方米,城区绿化率达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
2.治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污染治理。2017年,河南省划定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1209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924个,完成28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济源市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动专车专人对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全天候督导,对各村工作严格标准,确保整治效果,全面扭转各村的脏乱差局面,收到了美化家园的效果。
3.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浚县白寺乡切实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解决好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各村按照统一规划,明确柴草堆放地点,清除村道和村内街路边建筑废料,清除废弃的农用车和木头疙瘩,清除庭院外乱搭乱建多余的建筑物,拆除废弃的棚架、圈舍和仓房等,使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没有农村全面脱贫,就谈不上乡村振兴。
1.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精准扶贫方略,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保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兰考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综合施策,实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伊川县通过“政府+金融+公司(农场) +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2017年,伊川县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各项扶贫贷款1125笔,惠及贫困人口4170余人。
2.推进产业扶贫。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息县包信镇积极推进产业脱贫工作,以四通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依托,3个贫困村35户贫困户进场务工,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同时,还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各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蔬菜、甘蔗、弱筋小麦等特色农业,采取合作帮扶的形式帮助无劳力贫困户脱贫。
3.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家致富能力。信阳市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熟练工人和高技能实用人才,推动贫困人口实现自强自立、脱贫致富。
1.人的“空心化”。据统计,河南省农村户籍人口5171万人,是我国农村人口唯一突破5000万人的省份。然而,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高达2900多万人,超过农村户籍人口的1/2。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是青壮年,而留守农村的则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他们被形象地称为“386199”部队。还有部分家庭举家外出谋生,仅逢年过节才回到村里,可以说是人去楼空。
2.村的“空心化”。村的“空心化”,是指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乡村人口进城致使村庄住宅闲置,以及因“建新不拆旧”所导致的旧宅基地废弃和村庄形态发展的“空心化”现象。[5]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村子住宅用地规模急剧扩张。不少农民把新房建在了村外临近公路等较为便利的可耕地中,原有住宅和房屋被抛荒。这就导致一户多宅、村庄布局混乱,村中原有宅基地大量闲置,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不利于农村聚落的持续发展。
1.农业结构存在“一粮独大”的现象。河南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但优势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是劣势,“一粮独大”意味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农民增收乏力。如何在打好粮食“这张王牌”的同时优化农业结构,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2.农业机械化受到耕地“碎块化”的制约。河南省耕地有12288万亩,居全国第3位,但人均耕地仅为1.23亩,低于全国水平。考虑到位置、肥力等因素,土地承包经营时每户都分得几小块土地。这就使河南省耕地处于“碎块化”状态,不利于大型农具进行机械化作业。
3.农技支撑乏力。河南省农业科技的研发处于先进水平,但在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方面缺少有力举措。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老化、农技资金支持不足,农科教协同推广缺少有效路径。不少农技人员转行从事其他职业,“留下来的工作人员都是岁数较大的,他们的知识相对来说较少,”[6]不能很好地完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任务。
1.土地流转缓慢。土地实际上肩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性质问题一直是农村争论的热点问题。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但是,“农民害怕土地流转、不敢土地流转,宁可抛荒,不可失田。”[7]尽管国家出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促进了土地流转。但是,从加快乡村振兴的视角看,仍需探索既能保护农民利益,又能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土地制度。
2.劳动力持续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呈现持续性流出状态。这是农业生产低收益带来的必然结果。据统计,2017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2939万人,居全国第一位。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年事高、女性多、文化程度低、受专业培训少的特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建立农村发展必须的高素质劳动力蓄水池,是亟须提到解决日程的课题。
3.资本流入不足。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河南省在农村金融支撑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一定效果。但资本持续向农村流动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乡村振兴的资金缺口较大,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这既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又对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现实约束。
1.优秀传统文化断层现象突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很多优秀文化资源,农村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由于在特殊历史时期,“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使乡村文化遭受严重冲击。加之“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是农业生产性和农民的生活性,它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上的。”[8]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动摇了乡村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下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家风家训家规等传统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有待提高。农村基层存在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公共文化活动匮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不力,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宗教势力影响扩大。
3.利己主义等庸俗文化影响不容小觑。一些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具有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面对城镇化和现代化这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少农民茫然失措、价值观扭曲,以至于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因利益而父子兄弟反目成仇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老人生存状况堪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经济在这个工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从河南省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调高产业结构、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培育品牌农产品,不断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的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积极推广循环发展模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调动农民现代化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3.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业兴旺是重点,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进程,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努力形成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的示范效应,引领农民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
文化建设是铸魂工程,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持久影响。习近平对乡村文化振兴高度重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10]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紧紧抓住文化这个灵魂,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1.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以文化人,注重潜移默化,推进诚信建设,培育诚实守信、负责担当的新农民。
2.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系,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保护和传承中创新优秀农耕文化的载体和形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效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优秀文化,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3.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以相声、小品、戏曲、豫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为抓手,努力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切实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把“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与“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性活动,引导群众参与,陶冶群众情操,推动形成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1]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具有决定性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大批人才,包括农村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以及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在当下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尤其需要在培育人才、利用人才、引进人才上下功夫。
1.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育机制。坚持课堂授课教育与生产实践教育相结合,开展常态化的岗位培训、技术指导以及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活动,形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准确把握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农村人才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呈现的不同特点,精确培训对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升人才培育的实际效果。
2.探索健康的人才储备路径。在人才持续向城市流动的形势下,农村人才和劳动力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无疑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评价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打造事业发展平台,开辟多种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3.出台符合实际的人才引进办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让人才流动起来,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充分涌流。仅仅是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是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让有意愿到农村创业的人员举家、稳定、长久地进入农村,使他们在这片广阔天地里看到希望、有美好预期,进而自觉自愿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治理制度。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的治理制度。推广和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选择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正当程序将“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乡村能人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土地制度。尽管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使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大大降低,但土地依然是农民最关心的根本性利益问题。探索建立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土地制度,既出台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相关制度,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利用大型农机器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3.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真正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强化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教育、医疗、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使人们愿意居住在农村,进而把事业和项目拓展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