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财务管理和文化资产监管工作

2018-02-07 04:09
中国会计年鉴 2018年0期
关键词:中央改革文化

2017 年,文化财务管理和文化资产监督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规范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监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统筹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推动改革创新,支持文化繁荣发展

(一)参与推进文化领域重大改革。参与起草并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确定文化发展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参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参与起草并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会同相关部门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工程项目。联合相关部门起草并报请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文物安全的批示指示精神,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

(二)加强文化事业与产业政策和资金统筹。系统梳理文化领域事业资金、产业资金支持对象、目标、范围、效果,加强资金和政策统筹,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持重点,探索建立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的财政文化投入体系和系统综合的财政文化政策体系,既避免重复交叉,又形成有效合力。完善文化领域事业资金管理机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支持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和服务能力,落实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措施,推动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支持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建设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等一批文化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外部性和辐射性的平台,统筹利用文化事业和产业资源。

(三)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地方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积极研究支持加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均衡发展。做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与保障重大项目评估相关工作,研究政策项目退出机制。指导文化部编制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范本,督促指导有关中央文化部门做好政府性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编制工作,持续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力度,研究完善国家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机制。重点支持景德镇御窑厂、雄安新区、长城、大运河等文物保护项目以及传统工艺、传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支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继续实施平安故宫工程。支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研究启动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等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大项目。

(五)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完善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资金管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支持海外文化中心建设及开展政府间文化交流、“一带一路”等文化交流活动,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选址和财务巡查工作。

(六)支持旅游、体育事业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支持旅游“厕所革命”和地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足球改革,支持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备战2020 年东京奥运会。

二、抓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一)加强预算管理基础性工作。一是按照中央部门2018—2020 年支出规划和2018 年部门预算测算审核流程要求,认真做好部门预算“两上两下”相关测算审核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部门预算支出结构。二是做好决算审核相关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强化部门预决算公开主体责任,提高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加强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加强预算评审结果和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结果作为安排2018 年预算的重要依据。四是督促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相关部门预算调剂工作,加大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金。

(二)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一是认真做好2016 年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核及批复工作。二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以及清产核资、资产处置等审核批复工作。三是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做好相关部门新增资产配置审核工作。

三、加强文化企业资产监管,促进文化产业改革发展

(一)完善国有文化企业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会同中宣部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如期完成公司制改制、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文化企业2018 年底前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与中宣部联合印发《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重大事项管理、负责人管理等工作。印发《关于推动中央文化企业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企业章程的通知》,进一步巩固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二)推进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放管服”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则,印发《财政部关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补充通知》《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的通知》《财政部关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的补充通知》。在“放”的方面,中央文化企业各级子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评估、资产交易等事项,由财政部管理下放到中央文化企业管理,以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在“管”的方面,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央各有关部门、中央文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管理流程,财政部以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为主,职权下放后监管不放松。在“服”的方面,支持建设覆盖全国、规范统一、功能齐全的文化国有资产交易平台,促进文化领域竞争公平有序、价值充分实现。健全文化领域资产评估评审专家库制度,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从专家库中自行选聘专家。

(三)开展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为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启动中央文化企业国资预算全面改革工作,从项目管理向国有资本金注入方式转型,核心是以管资本为主,集中力量办大事,由直接分配变为间接分配,在顶层设计上既体现国家引导作用又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实现“支持有重点、编制有规划、执行有监管、绩效有反馈”的闭环式管理要求。2017 年,以国有资本金注入方式向58 户中央文化企业增资12 亿元,用于落实国家重点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不断提高国资预算使用效益。

(四)切实履行中央文化企业监管职责。一是开展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清产核资、财务决算、季度快报等基础管理工作。指导部分中央文化企业完成资产交易工作。二是全力推进中央文化企业改制,鼓励各主管部门整合本部门企业资源,组建文化集团公司。支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 年8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加强企业章程变更审批、注册资本增减、工商变更登记注册等管理工作。三是按照中央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中央文化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审批工作。对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四是发布《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报告》,从多角度分析我国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现状,提升国有文化企业国资监管水平,推动文化企业改革发展。五是完成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国资预算、基础管理、重大事项和人事管理四大模块26 个子系统全面建设工作。

(五)研究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改革。2017 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1.53 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投入模式方面,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市场化配置”双驱动模式,同时,调整资金投入结构,降低直接补助比例,相应提高基金、贷款贴息等市场化配置比例,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效应。二是支持重点方面,“重大项目”主要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体育领域重要政策文件,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等十大领域,首次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支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纳入支持重点。“市场化配置”主要支持文化产业基金和省级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发展。三是按照“退后一步,站高一层”的要求,财政部不直接参与重大项目具体项目遴选,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分别牵头完成相关项目遴选和评审工作。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督促、指导中央宣传文化体育部门加强项目库建设,强化项目申报、入库、评审等相关工作。全面推进绩效评价,形成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参与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丰富新闻出版业产品形态,提升其服务能力。配合文化部研究创建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促进文化与金融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新启动19 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

猜你喜欢
中央改革文化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改革之路
谁远谁近?
改革备忘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