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敏
在这个复杂而艰难的年份,内外矛盾交织带来预期的模糊甚至改变。从国际到国内,质疑、犹疑的情绪在蔓延,给国家、社会这个庞大机器的运转增加了“摩擦力”。而主动释疑,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是减小摩擦力使之顺畅如初,乃至增强动力的润滑剂。最近的两场重要活动可谓及时。
一是民营企业座谈会,解开民营企业家心中的“疙瘩”。这样的高规格座谈会,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总书记亲自出席并全面、完整地阐释中央的政策精神,让民营企业家“吃上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我们观察到,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态势出现新变化,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平台,谓之“新常态”。一些不适应的企业,开始出现困难甚至停产、关门。这些困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企业自身盲目铺摊子,高杠杆资本运作,遇到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导致资金链紧张或断裂,有的还让联保企业一起遭殃。习近平总书记引述民营企业家形容其遭遇的“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并客观分析其原因,除了提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给占我国出口总额45%的民营企业带来影响,以及转型升级和长期调整压力外,还公开提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他表示,近年来,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有些政策制定过程中前期调研不够,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有些政策相互不协调,政策效应同向叠加,或者是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作用。
这种坦诚的表态,实事求是,非常重要,让广大民企有如“受委屈的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理解。我们看到,民营企业家遭遇困境时,有过埋怨,却又没有办法释放,只能努力适应政策要求,实在撑不住了只能“认命”,甚至怀疑政府的态度变了,“转向了”,“国有企业是亲儿子,不再需要民营企业了”,尤其是有人鼓吹“民营经济离场论”,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民企安全感受挫,信心遭打击,投资热情减退,甚至“转移财产避险”的不在少数。像总书记提到的银行惜贷抽贷断贷等行为,压垮企业的事例确实很多,但实际上,不少优质企业是遭遇“三角债”而出现资金紧张,并非企业真的不行了,账户动不动被冻结,不但无法组织生产,而且想同样通过法律途径去“讨债”时,连诉讼费都无法支付,只能承受企业停摆、失信的困局。还有被基层政府、国有企业“打白条”而搞垮的。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阐明了非公经济的地位,着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表示这些写进了宪法和党章的原则不会变,从根本上对各种疑惑作出了最权威的解答。随即,各部门开始揽责纠偏,积极行动,与之前一些涉及民营企业家的大案要案被“平反”相结合,切实体现“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出现了一股久违的“暖流”,民营经济迎来新的春天,这是企业之幸,更是国家之幸。
二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解开外国政府、组织和外企心中的“疙瘩”。中国在许多领域不断出现新突破,从追赶、并跑向领跑角色转变,外界对中国开始“警觉”乃至“敌视”,以为中国不再需要外资、不再对外资开放了,对中国的批评也更多、更激烈了,指责中国通过“不公平”的办法在贸易中占尽便宜,“中国变得更强硬而不妥协了”,等等。这些疑华言论,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美国特朗普政府更是直接挑起贸易争端并持续加码,背后隐含着对我们政策的担忧,试图藉由贸易对抗来迫使中国“妥协”。其实,对于中国的这些判断大都是缺乏事实支撑和长远眼光的臆测,但这种言行很有传染性,容易造成“有样学样”,给我们对外交往带来很大困扰。尽管我们一再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主席在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随后公布的自贸区“负面清单”也大幅缩短,赢得了许多赞誉,但还是有人在疑虑。
而首届“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大海不拒细流,中国永远开放,这是最新的宣示,要让世界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实现共同繁荣,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懈奋进。
从内到外,主动释疑解惑,并付诸切实的行动,使各方安心放心,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夯实发展基础,则可望开辟一个全新局面,不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