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新疆兵团第四师党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众所周知,在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兵团以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在维护新疆发展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成立和发展无不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对兵团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给予兵团更多的关心与支持。然而兵团的特殊作用发挥也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普通职工群众对当前改革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不理解不支持。因此在团场长期开展团情教育很有必要。在兵团众多基层农牧团场各自坚苦卓绝的创业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团场情况团场风貌,以及在兵团创立和发展中经历的曲折历程,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培育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兵团历史、兵团管理体制和兵团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兵团文化。把这些素材纳入到团情教育中,都能成为新时期兵团继续完成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实现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巩固边防、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兵团在过去60多年的发展中,不但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钢铁卫士,更是建设新疆的生态卫士,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要想让兵团的作用、功能继续得到发挥,就必须及时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就是当前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弱化,职工政治意识淡化、思想道德滑坡、组织纪律松散和职工队伍不稳的问题。职工是团场发展的主体,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风尚良好、组织纪律严明、生产技能全面、军事素质合格的新型职工队伍,加强以兵团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团情教育,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团场职工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精神,是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更好完成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兵团成立之初,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内外严峻形势,其主要任务是戍边,屯垦是为了促进戍边。事业顺利完成的保障和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经济致富职工群众上升到比较突出的位置,突出强调发展经济,使兵团团场职工群众产生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错觉,对新疆周边复杂形势缺乏清醒认识,放松了警惕,更对兵团体制下团场职工负担过重难以理解。特别是此次团场深化改革,团场对职工应尽的履职义务会缺乏制约性,所以,强化团情教育有利于团场职工认清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对戍边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肩负的责任重大的认同感,并由这种一致的认同感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进而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居安思危,绷紧戍边这根弦,全力做好这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出现了很多新政策、新措施、新变化,这些新的政策、措施、变化关乎每一位团场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兵团团场主要支柱产业多为农业,以农工居多,对改革后出现的变化和新的分配方式真正了解进而理解的很少。虽然媒体等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大量的宣传讲解,由于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年龄档次职工群众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不能完全的掌握。更对目前较重的负担和暂时的困难不愿承受,所以,以群众的语言进行团情教育有利于对职工及时全面阐释各项改革措施,使职工对团场的体制机制、组织结构、发展状况的转变做全面的了解,帮助职工消除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困惑和疑虑,进一步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使职工群众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各项改革措施的积极意义。同时随着团场改革不断的深入,会对团场各部门进行全面的调整,必然打破现有的利益关系,产生新旧观念的冲撞和摩擦,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团情教育解除职工群众思想中的种种落后观念。
如今在兵团基层农牧团场的青年职工队伍中,80%是近年来支边或自流来疆的内地青年,他们对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和责任知之甚少。职工队伍不断更新,兵团意识淡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其中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就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化解的方法,他们适应了市场竞争规律,对团场严明的组织纪律、较高的政治觉悟难以迅速转变,甚至产生误解和困惑、对前途悲观失望,不利于团场的可持续发展。把他们从农民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兵团职工,本身就需要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再由职工身份向农民转变,对他们加强以兵团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团情教育十分重要。所以,强化团情教育有利于将新进入青年人最终的价值及行为取向引导到团场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新进入青年人进入团场具有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成为团场的一员后能够很快融入到团场的建设中,建设创造性的、积极性的、极富个性和特色的团场。
兵团农牧团场自然环境差、条件艰苦,一部分内地大中专毕业生来疆参加兵团的建设,团场的发展需要留下大批的建设者,正确的团情教育对他们树立扎根团场、热爱团场、献身团场,实现人生理想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所以,强化团情教育有利于毕业生了解一个团场的成长和发展内涵,认识团场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质量。同时,它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任职团场的文化认同感,完成由青年学生向团场一员的角色转换,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和对团场建设作贡献。此外,对团情的学习,有利于新进入毕业生深入了解兵团精神,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
团场一年的发展靠领导,三年发展靠制度,十年的发展靠文化,团场的发展有赖于生生不息的优秀文化延续。进入市场经济后,职工群众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旧价值观念的交融,既有继承和弘扬,又有冲突与碰撞,急需积极引导和疏通。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也使职工群众的价值取向随时发生着变化,但是兵团所肩负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没有改变,而且变得更加突出与繁重,这些都对团场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用制度规范约束职工的行为外,还要有良好的软环境,以兵团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职工的行为,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团结和凝聚在屯垦戍边、建设新型团场的大旗下,是团情教育成为培养良好兵团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团情教育教材编写。结合团场实际,编写一套适合团场团情团貌的团情教育教材是做好团情教育的前提。在兵团屯垦戍边大的历史背景中所产生的兵团精神,与其在艰苦创业、曲折发展中形成的兵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但是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基层团场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所以结合团场实际编写一套高质量、适合团情教育,能引起职工共鸣,从中受到教益和熏陶的教材是搞好团情教育的前提。团情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旋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贴进团场实际、释疑解惑事例生动感人,贯穿团场历代屯垦戍边史,总结屯垦在维稳戍边中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深刻剖析屯垦戍边历史的经验得失,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屯垦戍边理论和内涵,激发职工群众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其自觉融入到屯垦戍边大业中去,自觉克服当前及今后遇到的困难。教材应增加周边国际形势教育,突显屯垦戍边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我是兵团人的意识,运用感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所处的团场的人、事、物用兵团文化去衡量并做出有利于兵团发展的觉知。
(二)强化团情教育人才培养。一是要培养一批热爱兵团、有相当理论功底的团情教育理论研究者。团情教育需要相当丰富的理论材料作支撑,并且团情教育必须符合团场当前的发展,服务于团场发展,需要不断的充实团情教育的理论材料,所以需要培养一批团情教育理论研究者,及时对团场的发展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有理论高度的文字材料。二是培养一批团情教育的教育人员,团情教育不但要求理论功底深,对屯垦戍边史有一定的研究和见解,而且熟知党的社会主义屯垦戍边政策、理论,经得起职工群众的检验,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要掌握方式技巧,用职工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教育形式,就如春风化雨给人以精神享受,促使职工对兵团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且深入人心。每个团场至少一名团情教育工作者,上级部门要定期培训,提高教育水平。
(三)强化团情教育问题导向。团情教育要正视现实,不回避问题,要与时俱进。目前,兵团基层农牧团场职工负担重、收入低,特别对此次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有诸多疑惑和不解。面对这些问题,在团情教育中要正视现实,不回避问题,坦诚交流,是取信于职工的重要基础。任何理论和经济运行机制都不是现成的,有探索就会有失误,甚至是失败。兵团的管理特征具有时代的烙印,对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在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和修正,才能不断推进兵团事业的发展。目前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各级党委包括中央都在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也需要团场职工共同面对、共同克服、携手共度难关,最终迎来团场事业新的发展和职工的幸福生活。2018年兵团新的体制机制开始运转,虽然会有媒体大量的宣传,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利民惠民政策需要团情教育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宣传讲解,职工群众才可能理解明白。团情教育工作者要站在理论和政策的前沿,用群众的语言宣传解读,成为团结和带领职工群众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的“利器”。
(四)强化团情教育形式创新。团情教育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团情教育要严格围绕兵团新的体制机制进行,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做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和内涵,团情教育要深入持久,深入人心,促进职工对兵团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团情教育要融于眼,处处有醒目的标语、横幅;团情教育要融于职工之手,宣传读本人手一份;团情教育要融于职工之行,热爱团场、以场为家。并通过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得以执行。在团场文化活动中注意侧重团情教育内容,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参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五)提高团情教育科技含量。团情教育需要同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开展团情教育,为团情教育形式多元化提供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将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团场发展相关的最新信息传递到职工群众中去,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进一步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团情的平台,为拓展团情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渠道。
团情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团场的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中要认真实践以兵团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兵团文化教育,阐释兵团文化、传播兵团文化,唤起职工群众热爱团场、献身团场的热情,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对兵团文化的认同和兵团情结,提高思想觉悟;要结合实际长抓不懈,按照统一思想、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法,积极探索、精心打造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软环境,从而推动新型团场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