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萱 杨彬彬
(1.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北京 100048;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显著成就,2016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980元,GDP总量从1978年的326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4.41万亿元[1]。改革开放迄今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领导政府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拥有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决定,任何重大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自身历史发展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其不同目标,改革开放也有其阶段性目标。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梳理改革开放各阶段的目标,总结中国共产党自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决定,中国自此迎来深刻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具体的国情设定符合国情的改革目标。改革的目标围绕农业和经济体制领域设定,以这两个领域的改革为契机推动中国改革的发展。
改革开放肇始于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改革,以农业生产的产权所有制为改革对象,产权制度由集体所有制转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权制度,至此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策略,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1978年到1992年,改革目标围绕着农业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这一阶段是改革的起点与破题的阶段。
中国自秦汉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大,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高,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应首先从农业着手,一方面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现代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现代化不仅包含生产资料的现代化,更包含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发展农业需要进行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生产力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农业产值为 1018.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亿元)[2],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1%,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权所有制限制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需要解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稍显滞后,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讨论农业改革问题,此时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农业生产力。“‘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农业现代化从农业生产中的“以粮为纲”切入,农业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初期改革目标设定的关键目标。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改革开放初期“以粮为纲”政策促使农业生产领域获得初步发展,农业在农业总产值上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总值为2095.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 7206.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769.8(亿元)[4],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国内总产值仅为24.55%,发展国内生产力要全方位的提升国内生产总值,此时第三产业的相对滞后已经较为明显,发展生产力的重点转为经济体制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国情正确判断,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改革。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制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现实情况,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并未获得完全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旧有的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依旧存在,经济体制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改变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是十二届三中全会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后,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把价值规律原则纳入公有制改革目标中,促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988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经过四年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经济领域活力增强,但配套措施尚未跟上。十三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根据现实情况,将改革目标重点调整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作为改革和建设的重点”[6]。相较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除经济体制改革外,更涉及经济发展环境和配套措施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基础,这次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改革,改革目标的设置围绕经济领域,目标设置的范围更为明确与具体。
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破题,1992年邓小平进行“南巡讲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2年以前的改革,目标设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解放生产力,以农业领域和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农业生产力的解放需要相对较长过程,短期成果显现需要一段时间,从短期看,经济体制改革从制度上改革,取得成效速度较快,应作为后续改革的重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体制改革不局限于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改革,开始摸索构建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从1992年到2002年,这十年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此次会议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制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方案。十四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侧重点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7]。十四届三中全会设定的改革目标一方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使市场起到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改革目标明确,以经济体制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为重点,把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明确化。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8]。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从经济体制的改革扩宽到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上,改革开放总目标不仅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且深入发展改革的外部条件,用综合化与体系化的方式促使改革深化。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六大后的改革着力点放在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外,改革目标回归农业领域改革,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阶段是改革的接续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将改革目标设定在农业和市场经济体制两个领域深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走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
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策略中的重要领域。2008年10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规定重新将改革重点放到农业领域。这个阶段的改革目标为“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9]。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是主要目标,符合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与发展中对改革重点领域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论规律,对农业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具体指标设定,同时也注重在市场经济领域改革,改革的目标在农业和经济领域并举,推动生产力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体代表大会于2012年召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重视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的目标围绕既有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外,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机构改革。十八大以来的改革不仅针对某一领域,而是纵深发展,从农业领域和经济体制领域改革转移到社会各领域。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是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10]。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经济的改革重点在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运行环境,创造良序的市场配套体系,顺应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改革目标的设定更加全面。
十八大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需要改变中国政治的上层建筑,构建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式,十八大之后的改革目标设定围绕在构建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环境。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11]。十九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机构改革中的纵深,标志着改革目标在农业领域与经济体制领域的扩展,进一步向配套的国家机构领域改革推进。
改革开放的历史演变有其自身逻辑,梳理改革目标演变发展的历程发现,改革开放的目标重点放在农业和市场经济领域,改革目标从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着手,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诉求,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目标设定从农业和经济体制领域入手,符合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历史与现实需要。一般而言,改革需要涉及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就可行性与迫切性而言,农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稳中求进,“实事求是”是改革目标设定中的主线。
改革开放秉承“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改革目标的设定路径采取渐进的方式,集中在农业与市场经济领域这两块相对薄弱但又十分重要的领域。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力发展不成熟,农业生产力亟待解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12]。从城镇化水平来说,中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改革开放在农业领域的成就逐步缩小中国的城乡差异,改革目标的设定模式卓有成效。“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13]。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目标符合“事实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城乡生产力得到提高,符合实践发展需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改革的目标围绕农业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遵循改革开放以来改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状的实践逻辑,适应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轨迹。
纵观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是最鲜明标志。“与时俱进”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论创新是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化、大众化。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反作用于理论创新,形成理论创新的上升式螺旋。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重要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实践创新的举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改革以农业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为依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目标在经济领域实现以公有制为核心转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农业领域改革重点改变农业生产关系,理论创新逻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农业领域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理论创新目标设定的重要落脚点。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回应人民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责任与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据人民的利益推进改革,四个阶段的改革目标推进都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回应人民的诉求,探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的利益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也是改革开放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回应人民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的体现,也是改革目标设定的重要逻辑。
改革目标设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目标的设定根据中国不同阶段发展国情具体制定。从价值上言,与中国共产党历代核心领导人的战略部署有直接联系;从认识上言,秉承深化认识、依靠群众的基本认知方式;从方法论上,采取渐进的改革模式。改革开放迄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改革目标的更迭应围绕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矛盾深化。
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实践中建立新中国,对内实行改革对外进行开放,九十九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与实践的选择,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加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能没有党的领导。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保障;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民主化的前提”[14]。从方法论上讲,改革要取得成功,解决主要矛盾是关键,拥有强大执政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巩固的执政地位,能集中社会力量解决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维护改革的稳定。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共产党是改革的“总舵手”,中国共产党同时代表人民的利益,改革的目标设定依照人民的利益,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保证改革符合人民利益,有利人民的长远发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认识指导实践发展,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改革开放历程是实践和认识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扩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中国的改革需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集中优势解决主要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解放,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目标设定依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加深中国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略。列宁在俄国革命的历史发展中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16]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在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时期,生产力提升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发展政治。“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赋予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17]。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群众路线,是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必然的体现。从农业措施上讲,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农业人口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农业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历次改革的重点,农业的改革在中国共产党改革目标设定中占据重中之重的位置,改革开放目标设定在农业领域的措施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直接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政治改革不照搬西方理论体系,改革目标设定立足中国国情,采取渐进式的方式稳步推进。“中国思想解放与体制转型具有显明的特点,即尊重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连续性,在这一原则基础上走小步、走稳步、不停步,稳健地推进中国式渐进改革之路”[18]。中国有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路线,西方的理论体系有其存在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但同时要放到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中检视。改革目标设定应遵循渐进发展的道路,按照中国历史与改革的国情设定可行的改革目标,这是改革目标设定成功最重要的底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深化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改革决定。从农业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齐头并进的到推行社会全方位的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改革目标演进遵循渐进式的发展路径,以目标为导向的改革依据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推进。激进改革不会成功,抽象理论不一定符合现实,不应抽象地看待中国的“改革”,改革开放根据国情推进,改革目标设定要按照现实情况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要切实际地设定改革目标,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方式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