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清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能否把握“语用”这一语文教学本质,对于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基于“语用”对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借此帮助小学语文一线教师解决在“语用”教学中束手无策的问题,不仅从思想上对“语用”教学能够重视起来,而且在行动上能够有效实施和不断探索研究教学。
关键词:语用;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还未颁布之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少去关注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更不用说语言文字的运用了。长久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极其低效,导致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语用”的提出将语言文字及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向。
一、“语用”的概念
语文教学中的“语用”与语用学中的语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文教学中的“语用”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简称。汪潮教授这样诠释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语言和文字的合称。语言指口头语言,包括词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文字指书面语言,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以及修辞。教育学意义上的‘学语用不等于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学。本文着重于其教育学上的意义,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并将以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它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1.语文本质的认识不清
新课标的颁布明确规定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到此,语文课程有了权威的定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历史上长期的争论,加上新课标上也只是一句简洁的表述,并没有作具体深入的解释说明,所以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还是缺乏准确的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用”教学,对于年轻的一线语文教师来说,只有牢牢树立“语用”教学意识,明确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品德课、不是科学课、也不是别的什么课,在课程中紧紧抓住“语用”这根标杆,这样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教学中不至于迷失。
2.文本解读的失当
言语能力的提高必须要经过亲身经历内化而来,这种经历就是读,实实在在地读,在读之中实现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在读之中充分感受语言美、情感美。这种言语实践活动是教师代替不了的,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读得充分。同时,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以及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而文本又是对话的中心。要保证对话真实,首先师生都要与文本进行阅读对话,之后才能产生师生、生生等的多重对话;然后,对话要是基于语文的真实,通过“言”了解“意”,再通过“意”品味“言”,这样的不断转换过程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对话。
3.不合理的评价方式
“语用”教学则不追求掌握多少系统的语文知识,也不仅是形成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语用”技能,而是一种经过学习者自身言语建构后的“语用艺术和智慧。它主要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凭借以教材课文为主的文本和母语环境,获得言语技能;第二,运用言语技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第三,运用阅读技能自主阅读新的文本,从中获得信息,学得知识,增长见识,丰富精神,滋养心灵,提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语用”教学定然是与应试化问题相对立的。
三、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提高“语用”意识,为阅读教学注入生机
我们常说理论指导实践,思想领先行动,对于教师来说,他的思想理念意识有多先进,他的教学就会有多精彩。“语用”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这门课程,首先要具有“语用”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精彩的教学行为不一定都是经过条分缕析、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而是常常在意识的驱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语用”意识。“语用”意识的提高,体现在捕捉文章中语言训练点的敏锐度上,如长句、短句对于表达情绪的不同作用;如重叠反复的语言形式对于课文的重点体现;标点符号在表达涵义上的巨大区别以及意义相近的两个词放在同样的一句话产生的细微差异等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语用”意识,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及时捕捉到话语交流的最佳机会,丰富语文课堂的语境,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2.明确语言训练形式,使阅读教学简约扎实
“语用”教学重在学会运用,单纯的以理解为中心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从语义性的理解到学会运用,中间的过程就是言语能力建构的过程。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面对一篇课文,首先是接触文本的文字符号,再根据这些文字符号激活原有知识,从而来把握文本的内涵,这也就是初读的过程。“语用”教学下的初读要求不仅仅是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情感,更重要的关注作者用何种语言形式来
表达这些内容、情感。只有建立在语言形式关注之下的初读感受,才是属于“语用”教学的初读,反过来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可见,在整个小学阶段,“读”都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教学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可以在“读”的上面下功夫。3.遵循“语用”评价,使阅读教学彰显情怀
无论哪种类型的评价都应该从“语用”的角度出发,遵循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是双方主观能动合作的过程,教师施予一定的评价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交际双方,特别是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应遵循话语交际的普遍原则——合作原则,让合作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调。
结束语: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是一项长久的、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是进行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及其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语文课程教学不管是目标还是内容的制定都必须基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及其运用能力为焦点和基本立足点。
参考文献:
[1]陆遂.语用应该成为语文教改的方向[J].上海教育,2003(08).
[2]罗国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J].广西教育学院报,2004(01).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铁路小学 338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