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华
【摘要】目的 研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眼科收治的基本型间接性外斜视并经过手术治疗的患儿106例146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3例,均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结果 术后一个月内乙组采用单眼一退一截术整体疗效高于甲组采用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两组术后六月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的进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早期发现时应当及时做手术,防止进化到颞测性暗点,制止视力进一步下降,使双眼视功能恢复正常。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患儿采用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关键词】儿童;间揭性外斜视;手术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在眼科最为常见,最大特点是斜视角变化大。目前间接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案较为复杂,每位患儿的斜视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目前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P-rec)和单眼一退一截术(R&R)是国内外认可治疗基本型间接外斜视的手术方式。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部分人群更适用于基本型间接性外斜视的矫正[1]。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眼科收治的基本型间接性外斜视并经过手术治疗的患儿106例146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3例,年龄4~16岁,均符合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特征,远斜视度与看近斜视度均<10 PD,在手术之前的矫正视力相差≤2行;斜视度为15~50 PD。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要常规行视力、屈光状态及眼底检查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运用三凌镜加遮盖法测量斜视度,测定患儿戴镜注视6 m及32 cm调节性视标时第一眼位的斜视度[2]。经过三凌镜加遮盖法1 h诊断之后,再次检测6 m及32 cm时第一眼位的斜视度。双眼外直肌后徙术针对双眼交替注视者治疗,单眼一退一截术针对的是单眼注视者在非视眼患者治疗。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均取Parks切口,双臂套环缝线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肌止端后
1 mm置入,肌肉沿肌端剪短,慢慢平行后退,将肌肉缝合巩膜;运用内直肌截除术剪除多余肌肉,将缝线固定于肌止端,均由一名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其中甲组53例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乙组53例采用单眼一退一截术。在术后的三天内、一个月及六个月中进行跟踪随访,往后每半年随访一次。
1.3 疗效评价
-10 PD~+8 PD为正位,>+8 PD为过矫,>-10 PD为欠矫。立体视锐度≤60〞为正常近视体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一个月内乙组采用单眼一退一截术整体疗效高于甲组采用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见表1。
3 讨 论
儿童在前期经常发生间歇性外斜视,病情会随着时间越长外斜视的次数多会有所增加,直到最严重的时候发生近视。其发病原因是集合和外展功能的不均衡,导致眼位有偏斜的方向[3]。临床上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疲倦等为表现。根据目前的报道,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成功率在70%以内,单眼一退一截术的成功率达到了85%。经过诊断性遮盖试验测得最大看远斜视度得出,单眼一退一截术整体疗效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但在远期两组的效果无明显区别。
综上所述,病情的进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早期发现时应当及时做手术,防止进化到颞测性暗点,制止视力进一步下降,使双眼视功能恢复正常。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患儿采用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何 芳,谭华霞,宋伟琼,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4(6):524-526.
[2] 郑树锋,王建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07-2410.
[3] 韓明磊,刘桂香,牟丽丽.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变化及手术方式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2):127-129.
本文编辑:刘欣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