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
荼与茶
今天,假如哪个中学生把“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必然会闹得哄堂大笑。殊不知,荼和茶原本是一个字,到中唐时期才开始变化。顾炎武先生《日知录》卷七有一则“荼”,引经据典地加以说明。他的《音学五书·唐韵正》讲述得更加完备,不仅注明了荼的古音为凃,以及音韵变化,他还以亲身经历举例说,当年北游山东,在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发现大历十四年所刻的“荼药”,贞元十四年所刻的“荼宴”,都是“荼”字。而其他地方所刻的“荼毗”、“荼椀”碑也作“荼”字。然而柳公权书《玄秘塔碑》、裴休书《圭峰禅师碑》,就减少一划,成为“茶毗”了,时间已经在中唐以下。
荼,大致有三种解释。顾炎武引了《困学纪闻》、《尔雅·释草》等说法。一是苦菜,吃起来苦,却其甘如荠。二是开放白色花朵的茅草。有女如荼,如火如荼,正是借以形容旺盛、热烈。三是圆叶类植物。“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人们并不是一下子就知道这种叶子是可以取之为茗的。茶茗,显然是亲近大自然的结果。
《唐书·陆羽传》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顾炎武在“羽嗜茶”三字后作了注解:“自此后,荼字减少一划为茶。”随着陆羽《茶经》被人们广泛接受,茶字便在中唐后取代了荼字。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湖南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陆羽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意味着茶陵是一个与茶叶关系十分密切的地方。茶陵俗称荼王城,是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之为荼陵县。长沙曾经出土一枚汉印,刻有“荼陵”两字,这枚石刻印成于汉武帝时,是迄今发现较早的有关“荼”字的实物印证。这证明“荼”字正是“茶”字的初始写法。然而,出土的汉代后期竹简上,却有如是记载:“我灵座上,唯设糕饼,茶饮,果酒可矣。”这段竹简说明,最迟在汉代后期,“茶”字已经正式出现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汉代这个字还处在“荼”、“茶”通用的状态,到了唐代中期才正式定型。
顾炎武还引用了《茶饮》序言的话:“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害远难见?”以及黄庭坚《茶赋》中的观点:“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贼破家。”茶对于人并非都是益处,饮用不当也会损削人的元气,造成终生伤害。他说,南方人往往有茶癖,而不知道它的危害,注意养生的人应该引以为戒。
唐、宋以来,中国不少地方常常在烹茶时加点盐,有“芽茶得盐,不苦而甜”的说法。黄庭坚则在《茶赋》中提出以调味的方法,来解决饮茶产生的副作用。
顾炎武记述了有一个叫常伯熊的人,因袭陆羽的茶论,到处推广饮茶的功效,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很多少数民族开始用马匹做运输工具买卖茶叶。到了明代,还专门设立茶马御史。这不难想见茶叶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马帮的形式,将云南的普洱茶带进了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又将这些地方的特产带回国内,开辟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这条古道曾经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辉煌。如今,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茶叶、茶具、茶文化所承载的功能,仍然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复姓与单姓
姓和氏,秦汉以后合二为一,是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遇见同姓,一声“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最有人情味的话,陌生感随之消散。姓,有单姓,有复姓。复姓的来源比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少数民族改姓。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姓氏也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标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顾炎武先生《日知录》卷二十三,有多则谈及姓氏。其中“二字姓改一字”,读来尤其趣味盎然。他说,“如孙氏有二:卫之良夫,楚之叔敖,并见于《春秋》,而公孙、叔孙、长孙、士孙、上孙之类,今皆去而为孙,与二国之孙合而为一,而其本姓遂亡。公羊、公沙、公乘之类,则去而为公;母丘、母将之类则去而为母,而其本姓遂亡。司徒、司空之类,则去而为司,司马氏则去而或为司,或为马,而司马之仅存于代者惟温公之后。”他认为,这样改,不如北魏孝文帝时代改姓,一一为之条理。
山东章丘,是顾炎武北游时居住过较长时间的地方,对这里的地理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他引《章丘志》的记载说:“洪武初,翰林编修吴沈奉旨撰《千家姓》,得姓一千九百六十八,而此邑如术如傌尚未之录。今访之术姓有三四百丁,自云金丞相术虎高琪之后,盖二字改为一字者而撰姓之时,尚未登于黄册也。以此知单姓之改并在明初以后,而今代山东氏族其出于金、元之裔者多矣。”《千家姓》有姓氏将近两千个,却仍有术姓、傌姓没有录入。术姓,原本是复姓,先祖为金丞相术虎高琪。山东氏族有很多出自金、元后裔。
洪武元年,朝廷曾禁不得用胡姓,禁中国人改用胡姓,然而并非禁止胡人使用本姓。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曰:“天生斯民,族属姓氏各有本原,古之圣王尤重之,所以别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为天下主。已尝诏告天下,蒙古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入仕之后,或多更姓名。朕虑岁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本原,非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中书省其告谕之,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顾炎武认为,明太祖不仅任用蒙古人、色目人入仕,并且诏告天下,族属姓氏各有本原,他们若改了姓名的,可听其改正。否则,子孙相传会蒙昧了本原。这样的氏族之道,可谓正大简要。
然而,由于许多蒙古人、色目人纷纷改为汉姓,与华人无异。他们中有登上显要位置的,有成为富商大贾的,出现了某种混乱。有人就提出,应该让他们使用复姓,便于辨识。比如,以火你赤被任命为翰林蒙古编修,他的姓名改为霍庄。这是仿照汉武帝赐日磾姓金的意思。但这个霍姓跟中国原有的霍姓就难以区别了。何况,還有一些不奉旨而自为姓的。明永乐元年九月,有人上书:“各卫鞑靼人多同名,宜赐姓以别之。”于是兵部请求沿袭洪武中期做法,编置勘合,给赐姓氏。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永乐三年七月,赐把都帖木儿名吴允诚,伦都儿灰名柴秉诚,保住名杨效诚。这些少数民族人士都用上了汉人的名字。endprint
对此,顾炎武并不赞同。他感慨道:“当日之君子徒诵用夏变夷之言,而无类族辨物之道。使举籍蕃人之来归者,赐以汉姓所无,不妨如拓跋、字文之类二字为姓,则既不混于古先帝王氏族神明之胄,而又使百世之下,知昭代远服四裔,其得姓于朝者凡若干族,岂非旷代之盛举哉!?”他认为,应该让他们用二字复姓,如拓跋、字文之类,既继承了先王的氏族之道,又体现哪些人得姓于本朝,这不是旷代之盛举吗?
显然,顾炎武看重的,并非简单地让“藩人”、“胡人”改为汉姓,而是各民族文化既保持个性,又实现融合。
阁下与阁老
古人对于男子的尊称,大致有这么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本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皇帝进言时,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渐渐地陛下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含义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殿下,称太子或王子,含义是我只敢看你的宫殿之下。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阁下,含义是我只敢看你的楼阁之下。早先用于称呼宰相,但渐渐地成为对一般人的尊称。足下,其含义是我垂下头,只敢看你的脚下,往往用于称呼尊贵的朋友。
显然,这里的“下”,其实是“上”。中国文化中的称谓,常常需要倒过来解释。戏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也有同样的道理。
关于阁下,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卷二十四中作了专门记述。他引赵璘《因话录》等著作,说明了阁下与节下、执事、足下等称呼在不同场合的相似和相异。当然,主要出现在官府礼仪之地,假如布衣间相互称呼阁下,就是浮薄相戏了。
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叙述了阁的由来:“阁,夹室也,以板为之。《礼记·内则》:‘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盖古人置此以度饮食之所,即今房中之板阁,而后乃广之为楼观之通名,如石渠、天禄、麒麟之类。或以藏书,或以绘像,或以为登眺游览之所。阁者,门旁小户也。因设馆于其旁,即谓之阁。”阁,原本是指夹室、小屋,用以珍藏书籍、绘画,也是登眺游览的场所。《汉书·公孙弘传》曰:“开东阁以迎贤人。”这个阁,是指东向开出的小门,常常在这里接引宾客,相当于不少官署角门旁的延宾馆。
凡是官府都有阁。顾炎武引《汉旧仪》的记述说:“丞相听事门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丞相办公的地方用黄色大门,称作黄阁,而不敢用皇帝的朱红大门。
皇宫自然也有阁。东晋皇宫太极殿有东、西两阁。唐代仿照这个方式,以宣政为前殿,紫宸为便殿。前殿称之为正衙。天子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乃自正衙唤仗,由阁门而入。满朝文武百官在前殿候朝,随时听唤入见,称之为“入阁”。这时候,往往中门不开而开角门。
时至今日,入阁的含义被引申了,指进入内阁,成为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内阁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晋国。秦朝以后,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被长期废除。明朝建文帝重新设立内阁。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参与政事。明朝灭亡后,清朝依旧延续前代,比明朝内阁地位高,正式成为百官之首。内阁最高领导是首辅,其次是次辅,其余皆称群辅,在文渊阁办公。因为文渊阁曾是藏书之地,由大学士主事,所以首辅也称之为“阁老”,算是继承了论经石渠、校书天禄的遗意。顾炎武的同乡昆山人顾鼎臣、太仓人王锡爵、苏州人申时行都在明代当过阁老。
顾炎武还引用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略》、《唐书·职官志》等資料,阐述了兰台、鸾台、凤阁这些名称的演变。比如门下省称鸾台,中书省称凤阁,入阁办事,就是去这些地方。阁下,犹如台下。古今异名,又有什么关系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