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魁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顺应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精神属性,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一带一路”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分析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相关国家时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仅是中国和平崛起与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世界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而且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说文化是贯穿“一带一路”建设的灵魂,而文化产业便是承载这个灵魂的躯体。因此,怎样制定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 829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文化服务业产业增加值11 641亿元,同比增长15.9%,文化制造业产业增加值9 913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批发零售业产业增加值2 386亿元,同比增长11.2%。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度趋于平缓,但产业结构却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从发展前景上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步由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转向精神产品。在未来10年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上升,而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仅3.86%,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10%的水平,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文化产业的二重性决定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从经济因素上看,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一种产业,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的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如果没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的存在,文化产业也就无从談起了。从社会因素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不同社会受地域、历史、民族、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文化,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就不尽相同。从政治因素上看,由于文化产业还具备精神属性,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本国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对外传播问题。从技术因素上看,技术革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传媒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
二、“一带一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条由我国古都西安向西延伸穿过欧亚大陆的商品贸易之路,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与外界互通有无,相互融合的重要通道。而如今的“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无论是从空间维度还是从时间维度上看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内涵。借助“一带一路”将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向沿线国家输出,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一带一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联通为文化产业“走出去”奠定基础。设施联通除了传统的道路、航路相通外还有通讯光缆等通讯干线网络建设。这意味着除了通过公路、铁路等传统方式将我国的文化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主要以虚拟形式存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快速的销往沿线各国。一旦这条看不见的丝绸之路建成,将打通我国文化产业向外衍生的道路。
2.贸易畅通创造文化贸易空间增加合作潜能。文化产品除具有经济性外还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因此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政治、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因素,政府往往会对文化产品设置一定贸易壁垒。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形式消除贸易壁垒,在沿线区域建立起良好的商业氛围,完善贸易服务体系。贸易壁垒的消除有助于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活力,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3.资金融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活力。任何产业发展的背后都有资本的支撑,没有资本的进入产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资金融通无疑降低了沿线地区资本流动的难度和成本,让资本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这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民心相通为文化产业扫清障碍。“一带一路”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往、媒体合作等形式为沿线国家的多边合作建立良好的民意基础。通过提高沿线各国之间的签证便利程度,打造特色旅游推广周等方式加强各国民众间的了解,从而增加文化认可度,让我国文化产业不仅仅是“走出去”,还“走进去”,最大限度的消除文化隔阂造成的“折扣”。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1.政治风险的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以及沿线国家之间由于政治体制、民族文化以及历史等原因,在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疑虑的。这其中有相互之间的疑虑也有对中国的疑虑。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沿线国家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是有怀疑的。特别是由于担心自身文化产业乃至文化遭到冲击,沿线国家很有可能对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入设置障碍。此外,面沿线许多国家自身政局不稳定,有些地方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渗透严重,产业拓展没有安全保障。
2.文化产业实力的挑战。“一带一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东强西弱。在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得出的最具文化竞争力的42个城市中,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占76%,中部地区占14%,而西部地区仅占6%,而“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覆盖的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带一路”为该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将带来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文化产品的基数仍远超过文化服务,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文化产品出口国,而文化服务的出口量却很小。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而内容需要不断的创新,我国文化产业精品文化不足、草根文化创作量少、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导致了其核心竞争力的不足。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市场开放同样是我国文化产业将要面对的一大挑战。endprint
3.文化距离的挑战。文化距离是指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程度,主要有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社会风俗差异等。文化距离的大小决定了文化需求偏好差异的大小,从而决定了文化贸易的规模。如果两国或者两地区之间的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通,文化距离较短,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品就更容易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接受,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贸易就更为畅通,贸易规模就更大。当然,这种效应是相互作用的,随着文化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距离也会逐步缩短。包括中国在内“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有53种官方语言,涉及多个民族,具有多种社会风俗以及宗教信仰。我国虽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但与其他国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这个文化距离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走出的一大障碍,这种障碍具有天然的排外性,使得输出国文化产品在当地“水土不服”,從而严重影响文化贸易。
四、对接“一带一路”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高层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后提出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条符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不但能有效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精神文明生活需求。
1.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一方面,基于文化距离进行文化产品布局。文化距离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文化距离的存在使得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无法融合,形成文化产品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文化距离的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不同,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基于文化资源互补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的跨地区转移融合。表面上看,文化距离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只要根据文化距离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是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在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上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输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从文化产品“走进去”的角度来考量,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分割出不同的目标市场,通过调查研究或与当地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方式了解不同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习惯、审美接受情况等,从而设计开发相应的文化产品,满足各地区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从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角度来考量,要求同存异,对文化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以文化价值观相通或最相近的地方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我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悠久的历史沉淀,输出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核心文化产品。例如,我国新疆与中亚、欧亚,内蒙古与蒙古国,语言相近、习俗相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向外输出文化产品。对于文化距离较大,难以基于相同或相近文化价值观输出文化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生产输出国际公认度较高,民族及区域文化元素较少的文化产品,这类文化产品受文化距离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少文化距离对文化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基于文化资源进行产业链布局。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长而杂,包括了产品创意、产品设计等众多环节,且与其他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主要以虚拟的形式存在。除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外,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链的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国内文化产业链布局上看,对于新疆、内蒙古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相近的语言、风俗或历史渊源的地区,文化距离较小,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作为文化产业链的上游,主要进行特色文化创意,而将产业的中游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将文化创意进行产业化“包装”,而将文化产业下游布局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对于文化距离较大的国际和地区,将文化产业的上游布局在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东南沿海地区,一是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文化聚集优势,二是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出海口,充分利用其在对外贸易中的“窗口”作用。
2.加强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开放地区,是“一带一路”西线的起点,而恰恰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应该将发展中西部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突破点。长江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为基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均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其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重庆、四川等11个省市,人口和GDP超过了全国总量的40%。利用长江经济带这一走廊,连接东西部的文化资源,让中西部地区充分享受到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红利,一方面能够带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加速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动力带,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的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
3.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路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因此建立一条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路径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基金的引导。政府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动力。其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二,文化产业出来具备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巨大的外部效益,一方面能够向外输出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从国家文化战略上看意义重大。同时,与市场资本相比较政府性基金的介入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政府基金除了发挥其本身的拉动作用外,还能起到杠杆的作用撬动更多的市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其中,政府性基金应该更加向文化产业链的上游偏向。文化产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类似于科技产业,其核心在产业上游的创意的研发,一旦创意形成,后面将出现一系列丰富的产业。因此,政府基金在进入文化产业时应该更加注重在创意研发上的投入,而在后续产业链的投融资上则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endprint
其次,建立文化投融资平台,推动文化金融创新。一方面是基于文化产权交易,建立文化投融资平台,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能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尝试开展基于文化资源收益的资产证券化,这在国内外也有一些尝试,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产业,无论是从供给端还是从需求端上看,互联网让分散的大量文化创意和文化需求摆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限制,由于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在互联网中文化创意和需求能够零成本的进行对接,结合大数据的运用,互联网金融将推动文化众筹迈向文化众创。
4.健全完善文化产权制度。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许多学者便提出了完善文化产权、知识产权制度的问题。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文化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我国对于这种无形资产或知识成果的保护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执行上仍存在差距,这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完善文化产权法律法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完善对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保护,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意,而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市场中山寨、复制、模仿现象突出,以一些卫视制作的综艺节目为例,个别节目大同小异,除了名字略有不同,无论从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节目风格上基本相同。二是,建立健全文化产权的评估体系,对无形的文化资源产权化的关键在于对其价值的评定,一套具有统一标准的文化产权评估体系不仅有利于文化产权的认定,也有利于对文化产权的保护,还是文化产权资本化的前提条件。
5.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创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而创新的载体是人才。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对文化内容人才的培养,这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新兴文化的创造,这也涉及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内容的学习和融合。另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运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文化内容的创新能力外,还要具备商业运作的能力。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后一种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目前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6.加大技术创新。作为以内容产品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从历史上看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在VR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上的進一步突破,更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有文化内容本身的创新,而没有一个合适的利于推广的载体,是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力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加大文化产业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总的来看,文化产业作为“一带一路”的先行战略具有天生的优势,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共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了需要从文化本身入手,加强文化交流外,还需要从融投资渠道、产业布局、产权制度、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多元化考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