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嘉怡
听,那阳澄湖畔传来的笛声,是谁吹出这动人的旋律?听,吹出乡愁之思念,吹动湖水之波;循声而去,又再次见到那道饱经风霜的背影,啊!是我们敬爱的巴城传奇人物——陈东宝老师!聆听,那笛声饱含多少辛酸;细看,那背影又经历多少沧桑。
“当你听到我的笛声,希望能给你带来艺术的享受;当你了解我的经历,希望能增强你的生命厚度。”陈老师封存了太多故事,他一生坎坷,辗转20多个城市,带着这悠悠笛韵,走出一条“笛子长征路”。
据陈老师回忆,他从小家境贫寒,可即便如此,他对笛子的热情依旧,还曾亲手做过一只小竹笛。“还记得那天,我面对那金色的夕阳,吹出了我人生的第一笛曲——《北风吹》。如今想起过去的艰难坎坷,大概就是因这第一首曲奏得太过凄凉。”末了,陈老师还诙谐的加上了一句。在我听来,无非就是苦中作乐罢了。
是的,苦中作樂,我至今不忘陈老师讲述的那次在宁波的经历。年轻时,因经商失败,他破产而四处流浪,曾住过一家五元钱的旅馆。大概是因为太累了,陈老师把自己的衣服蒙在头上,就这么睡下去了,包放在身边,天色微明,陈老师起床穿鞋,一看,鞋没了;在摸索着寻找毛巾,毛巾也不见了。陈老师一惊,慌忙翻找自己的包。不出所料,包中一些值钱的东西和仅有的800多元钱,也不翼而飞。身无分文的他被房东轰了出来,外面正巧下起了倾盆大雨,无奈之下,陈老师只能走到一家饭店屋檐下避雨,可老板娘又像赶苍蝇一般把他赶了出来。陈老师饥寒交迫,赤脚走在大街上。一无所有的他不留神踩碎了一个玻璃瓶,碎片深深扎进了他的脚。唉,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可他却连一个落脚点栖息之所都没有。陈老师踉跄着走向一个桥洞里,看来,今夜只能在此过夜了。那夜,陈老师发了高烧……
“人活在这世上,重要的不是要拥有多少,而是要留下多少。”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陈老师一生恪守的信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故乡巴城,陈老师三次下河救人已成为美谈,是一朵盛放在巴城人心田上的鲜花。
三次下河救人,均是在初春乍暖还寒,寒风依然凛冽之时。面对冰冷刺骨的河水,已是年过六旬的陈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河救人,许多人表示不解。毕竟这三次下河,陈老师落下了不少病根啊!然而,事后被人问起此事,他却只是淡淡的说一句:“当时听到旁人喊救命,也没多想就跳下去了,救人也许是出自本能吧!说着,他微微顿了顿,似乎陷入往昔回忆,沉默良久,又轻轻吐出: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震撼!从内心深处来的震撼!如今细想,人生恰似一枚旋转的铜板,虽只有正反两面,可最后终究会倒下哪一面,却是极难预料的。我只愿能像陈老师一样,在铜板倒下的一瞬间,拼尽全力,使生命绽放夺目光彩!
指导老师:石芬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