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青年发展

2018-02-06 22:36■张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发展

■张 华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北京 100005)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样也需要当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促进青年成长发展,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和重大战略工程。2017年4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青年发展规划》)面向社会公开颁布。作为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公共政策,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公共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针对青年群体制定和出台发展规划,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举措。《青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国青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义重大,值得大书特书。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制定和出台《青年发展规划》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对联合国在促进青年发展方面所作国家承诺的具体举措”[1]。

早在1995年纪念“国际青年年”十周年之际,联合国就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应对青年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希望各国政府努力推动青年发展。为此,联合国在当年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中提出,各国应“制订跨部门国家青年行动纲领”,同时,“促请尚未制订和通过一项综合性国家青年政策作为解决与青年有关问题的手段的各国政府采取这样的行动”,否则,“《行动纲领》将只不过是一项全球性意向声明和一般行动标准”。青年发展规划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行动纲领》二十多年的执行情况来看,要把工作机制、保障支撑、评估体系等顶层设计落到实处,难点在于缺乏能够满足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准确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可以想见,青年发展问题并不会随着《青年发展规划》的颁布而自动解决,推动青年发展绝非朝夕之事。青年发展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国际性,更具有复杂性。国内外已有的实践经验足以表明,抓住青年发展的本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之中把握方向,颇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青年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支撑

青年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具有许多共性。“人类所遭逢之浩劫中,受害最大、牺牲最多者,厥为青年。”[2]渴望发展是人类的内在追求,虽然青年渴望发展是天性使然,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困难重重。在经历了战争的痛苦之后,人类社会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憧憬空前强烈,维护和平、远离战争也就成为青年的迫切愿望。二战之后,欧洲经济濒临崩溃,曾经是战场主力的青年处境更为堪忧。联合国建立之初,就把加强国际合作作为重要任务,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提出要帮助欧洲复兴并恢复世界经济。“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持续了4个财年之久,有效帮助了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的发展。1948-1952年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已经超过战前水平。“马歇尔计划”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配合这一计划,欧洲国家成立了以促进经济合作为目标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身),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之后的二十余年间,西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一派繁荣,各国青年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面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防止东欧国家的离散,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由于这些协定主要由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负责,因此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的核心是通过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经济上加强与东欧国家的联系与合作,“莫洛托夫计划”也因此而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即“经互会”)的雏形。通常认为,“马歇尔计划”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冷战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但无论怎样,“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客观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青年心中埋下了追求和平和关注经济发展的种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尽管之后东西方进入了严重对峙状态,但青年对发展的渴望已经势不可挡。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037(XX)号决议,高度赞同《关于在青年中培养民族间和平、互相尊重及彼此了解等理想之宣言》,号召培养青年的和平、公道、自由、相互尊重及彼此了解精神,“促进经济及社会进步”。此后,从1965-1975年的十年间,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都始终强调,“参与、发展、和平”是青年发展的基本主题。1979年联合国大会根据罗马尼亚倡议决定把1985年定为“国际青年年”,同时再次把“参与、发展、和平”确定为主题,以期进一步调动各国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响应。

20世纪80年代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曙光,也为青年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战后四十多年的重建、恢复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骤然加速。贫困、战争、瘟疫的减少,直接促进了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空前提高,在物化的生活指数体系形成和建立之后,精神层面的“幸福指数”也成为人类的追求,就业、收入以及获得感、幸福感等,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民生福祉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把青年看成是由各种团体组成的广泛类别而不只是单一的人口实体,大大增强了解决青年问题的整体化水平。国际社会的所有努力,始终围绕着创造和优化青年发展的环境展开,并最终在“国际青年年”十周年之际推动形成了《行动纲领》。《行动纲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刻剖析了青年问题和青年需要,提出了解决青年问题、提高青年参与质量的建议和对策,为推动青年发展的国家行动和国际支持提供了政策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青年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推动青年发展,本质上也是人类对自身和未来的憧憬与展望。早在1968年,巴基斯坦规划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马赫布卜·乌·哈克就曾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质量。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起开始编撰《人类发展报告》,开创性地引入了“人类发展指数”(HDI),并通过对之前几十年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增长与人类进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的结论。总体来看,在过去几十年间,人类社会取得了许多进步,但并非所有变化都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由于宏观政策的失误,一些国家经济出现下滑和倒退,表现在健康领域,几十年的成就往往瞬间就丧失殆尽。而就收入而言,当今世界富裕国家正在变得更加富有,相反许多贫困国家却无法实现持续增长,各国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十分巨大。《人类发展报告》提供了分析挑战的新视角,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为所有人提供一个更加长寿、更加健康、更加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机会”最为重要。否则,人类发展的实际水平无法保持稳定状态,青年发展的质量时常受到影响无疑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如果全球经济缺乏活力和稳定性,又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发展过程就不会有冲劲和动力。”[3]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众的广泛参与是一项基本的先决条件。青年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人类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青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应“考虑把国际、区域和地方青年会议和其他让青年有机会针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及资源管理表示意见的论坛的建议纳入有关政策内”。近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人类发展报告》与《二十一世纪议程》等相互衔接,并与IMF 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世界经济报告》以及《全球竞争力报告》一道,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献。

从《行动纲领》的主题来看,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演进或升华都强烈地影响着青年领域的发展及变化。《行动纲领》坚持在战略发展高度审视和评价青年发展,在国际社会首次提出了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和受害者”的观点,这种多元存在为推动世界范围内青年发展的具体实践及相关研究确立了命题的原点,意义深远。同时,《行动纲领》还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的青年生活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经济环境的国家中,他们都渴望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但通常在“寻求融入现有秩序或成为改变这种秩序的一种力量”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困难。为确保全球青年政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行动纲领》强调,“青年”的概念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波动而在世界各地有所差异,但青年是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对青年人口的厘清可以化解年龄界定差异对全球青年政策造成的影响,因而继续采用了国际青年年确定的15-24岁的年龄划分标准。这种统计定义强调了“作为解决青年‘过渡期’问题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4],为增强国际社会在青年发展政策协调上的一致性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青年发展的实质是解决青年问题,青年问题的背后则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因此,跳出“青年”是青年发展的重大进步。青年发展需要在青年之外来解决,而青年发展的核心实质上又取决于青年参与的有效性。现实社会中,有效性既是青年参与的重要保障,又是青年参与的重要构成。只有把有效性作为衡量青年参与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青年发展。1985年联合国国际青年年世界会议强调了“青年直接参与缔造人类前途的极端重要性”,呼吁“应更加重视青年在当今世界上和他们对明天的世界所提出的要求”。但由于受到包括代际公平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年参与永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说每一个时代都每一个时代的挑战。事实也是如此,全球范围内各类堆积如山的政策设计、项目安排以及各种形式、各个层级的协调与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解决青年发展问题。“青年时代总是意味着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依赖。”[5]青年发展不是简单的自然演进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为此,第64届联大通过的宣布国际青年年的第134号决议,强调国际社会应注重将同青年有关的问题纳入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发展议程,为青年发展努力创造良好条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地区差异、行业差异、群体差异等社会差异仍然比较明显,在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和话语权中,青年群体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青年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青年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青年发展提供了崭新窗口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6]。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所在。同时,还需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红利的同时,不断开拓发展空间,争取和创造与世界各国共同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种背景下,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形成区域大合作。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亚洲国家并指向欧洲,形成对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从海上联通亚欧非大陆,最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海陆闭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达65个,人口超过全球的60%,GDP和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契合了沿线国家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下面我们将从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各个部委发布的政策、新规、通知等方面来总结一下在2018年我国都出台了哪些政策法规。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充分延展了“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新动能。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必将极大地深化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还发挥着纽带作用,在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开辟了进一步畅通不同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有助于“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之间的融通。2015年5月,中俄签署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努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俄罗斯总统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认为,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有利于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7]。实践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沙特阿拉伯“西部规划”、蒙古国“草原之路”、波兰“负责任的发展战略”、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土耳其“中间走廊”倡议、塞尔维亚“再工业化”战略以及欧盟“欧洲投资计划”、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亚欧互联互通合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各类规划开始了对接及合作。可以料想,“一带一路”建设今后还将与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拉共体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俄罗斯《导报》曾经刊文指出:“‘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展示、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含义”,提供了“全球治理新模式”[8]。“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当前,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汇聚国际智慧,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并实现再平衡,无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在全球治理中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继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相关共建文件之后,2016年底,在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下,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这些举动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国际治理价值的高度共识,彰显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全球治理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各国公民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民主协商与合作。”[9]“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与“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等有着本质区别。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联合国愿与中方加强合作,充分挖掘并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效应。”[10]2017年10月,阿富汗正式获得亚投行成员资格,成为第80个成员,这进一步坚定了上述观点的国际共识。“一带一路”建设从探寻经济增长入手,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有助于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也有助于开创地区合作的新模式,“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11]“一带一路”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充分体现了独具一格的长远眼光和战略考量,再次证明中国是开放和多边主义的强有力支柱,价值重大,意义深远。这正是“一带一路”建设写入中共《党章》的根本原因所在。

作为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章》既是规范和约束全党行为的总章程,也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大约束力。“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又向世界各国开放,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建设载入《党章》,表明了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已经从国家倡议上升为全党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12]20 世纪初,以救亡图存为价值取向的中国青年运动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中国人民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以社会运动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热烈、最具有变革性和创造性的特殊形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历史早已表明,坚持以青年参与为主体,社会运动的力量和意义都将大幅增强。反之,忽视青年动员和青年作用的发挥,任何社会运动都将因缺乏活力而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失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13]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追求青年发展为主要目标指向的青年运动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仍然为各种政治力量所关注和青睐,也始终为中国共产党视为战略发展的前途所在。“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特别是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的国际治理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相互融合、共同繁荣、休戚与共的价值取向,是“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了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赋予了青年发展崭新的富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时代内涵,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溢出效应”,无疑又蕴含了促进青年发展的无限机遇和广阔空间。

三、共青团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主动担当

历史充分表明,青年最少保守思想,特别善于创新和进取,特别勇于知难而上,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生力军、突击队。与此同时,青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天然向往和追求,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青年从以往简单的社会过渡角色转变到从世代传递的角度被视为现实力量,整体的、独立的青年概念已经清晰地呈现出来。把青年视为整体和现实力量并特别强调青年参与在青年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在今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高度共识。《青年发展规划》与《行动纲领》有机呼应,在观念认知、应对措施和具体行动上高度一致,强调了青年的现实作用,夯实了青年发展的实践基础,开辟了在国际社会就青年发展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渠道,提供了国际比较与借鉴对青年发展的研究支撑。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开幕当天通过了一份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将在今后15年内实现消除极端贫穷、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遏制气候变化等三大任务。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几十亿人口仍然处于贫困之中,机会、财富的差异十分悬殊。为实现三大任务,国际社会提出要加强全球团结,在所有国家、所有利益攸关方和全体人民参与的情况下,增强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活力。“全体人民参与”被置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位置,既是现代社会民主意识的充分体现,也是人多力量大的真实反映。“个人行为是以利益与目标为导向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他们会努力追求并促进社会秩序与个人福利的进步。”[14]“一带一路”建设以发展为最大公约数,旨在“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15],并且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向一致,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16],是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为世界经济发展开出的“良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的作用,更需要包括青年在内的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积极参与,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寻求各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

青年参与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必须置身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不能脱离经济社会而虚拟存在。青年参与是青年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从青年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增强青年认同,才能掌握青年工作的主动权。改革开放之初,以“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发挥青联的纽带作用和渠道作用”为先导,共青团开始了推动青年参与的探索与实践。1979年5月,日中青年研修协会、东京青年会议所和日本青年团协议会等组织表示,愿意接收中国研修生赴日研修。1980年,全国青联选派了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6批82名青年研修生赴日学习,开启了青年对外交流史上务实合作的先河,在广大青年中间掀起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热潮。面对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共青团还进一步敏锐地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必须使自己的工作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去,别无选择”[17]。因此,“未来共青团工作发展的走向,应该从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去寻找,应该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中去寻找,应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去寻找。”[18]只有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求发展,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推动青年工作的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将青少年事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下审视和把握青年工作,拓展了青年工作和青年有效参与的广阔空间,对青年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形势的深入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国青年企业管理者协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前身)应运而生,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崭新的平台,经济领域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对青年发展的务实性产生了深远影响。把握中心任务,服务青年需求,为“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插上了翅膀,理顺了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也成为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路径选择。对此,广大青年以立足岗位服务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予以积极回应,地方党政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青年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要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共青团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并深化改革,才是唯一的良药。”[21]上述回顾再次表明,从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中寻找青年参与的切入点并使二者之间保持有机互动,是增强青年参与有效性以及推动青年发展的重要经验。通过有效参与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表达,是当代青年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共青团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要求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同样也要求共青团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经得到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赞誉和响应,“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联结,更多跨地区基建网络开始破土动工,进度和成果均超出预期,并将继续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在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青年在国际合作层面上的获得感将不断增强。青年运动和青年国际合作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降低和杜绝青年参与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零散性,可以有效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够产生明显的成效,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群众运动,需要从全球治理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强调参与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唯有如此,“一带一路”建设的溢出效应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青团首先要以拓宽国际合作网络为重点,建立较为完整的参与全球治理的青年对外交流合作组织体系,引领广大青年积极作为,这既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要求,也是推进坚持以青年为中心、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自身改革的需要。

四、“一带一路”框架下青年发展呼唤新举措

“必须更广泛和更大胆地、更大胆和更广泛地、再更广泛和更大胆地吸收青年参加工作,不要对青年不放心。”[22]以青年广泛有效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为突破口,让青年享有保持人类尊严的必要条件和充分发展的公平机会,帮助青年一代成为合格且有担当的公民,是国际社会推动青年发展的共识和努力方向。早在1985年,国际青年年就把“参与”列为三大主题之首,并强调青年的“经济参与”优先于“政治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参与”。2001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大发表关于《行动纲领》执行情况的报告,开启了联合国秘书长发表青年发展报告的先河。在此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周期性发布《世界青年报告》,先后就青年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特别强调,社会对青年参与的限制是青年发展最大的障碍,青年的经济地位薄弱影响了有效参与的能力并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包容产生长期的负面后果。同时,还特别指出,青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全球化进程有着巨大的关联,要考虑社会与经济全球化对青年的影响。“青年及其发展亟须得到各种物质、精神资源的大力支持,从资源支持入手可以有效破解与满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促进青年优先发展,首先就是‘资源分配上的优先’。”[2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也认为,中国有机会引领世界实现包容性发展,机会公平是主要推动力。实际上,《青年发展规划》是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制定施行《青年法》及配套法规”的国家政策体现。而“从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的建设看,该规划只是迈出了第一步。《青年规划》只是奠定了政策体系的起点”[24]。从《青年发展规划》发布之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青年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对这一命题的关注似乎并未走出传统范式,许多地方还需要真正破题。

“国际社会必须继续共同努力扩展这些青年男女的各种机会空间……不对青年进行投资将是失败的经济。投资于青年将带来丰厚的回报,从而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25]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青年参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指标。2016年10月,英联邦秘书处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青年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青年发展指数为0.578,低于0.616的全球青年发展平均指数,位居第118位,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公民参与指数居第179位,政治参与指数则排在最后一位。诚然,“公民参与指数与政治参与指数与中国青年发展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相关统计数据以及我们在国际青年发展指数方面话语权微弱等。”[26]但应该看到,“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公民参与的范围比政治参与更大。除了政治生活外,公民参与还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27]从公民参与的内涵来看,青年参与的相对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

就在《青年发展规划》颁布不久,2017年8月,东盟秘书处首次发布了《东盟青年发展指数报告》,其中包括发展机会、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接纳度等多项指标。该报告提出:“为更好地反映现实、评估未来,东盟青年发展指数下一阶段将纳入性别公平、包容发展、代际公平等新的指标,更全面、更科学地反映东盟青年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28]印尼青年和体育部秘书长兼东盟青年高官会主席嘎多表示,强化东盟青年的创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对应对全球市场快速变化和确保东南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印尼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企业家群体的投入和培养,大力推动青年参与和青年发展。同期举行的“东盟青年奖”还授予缅甸青年企业家协会特别奖项,表彰该协会为促进青年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以此来鼓励各成员国青年企业家组织更好地带领青年参与东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抓住社会变革带来的机遇,支持青年的经济参与并切实提高青年参与的有效性,是国际社会推动青年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作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离不开青年的广泛、有效参与。与此同时,青年发展也可以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取丰富资源及丰厚收益,二者之间高度关联。2017年1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要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为根本,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为宗旨,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将人文交流寓于中外民众日常交往中。“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核心,以民心相通为基础。认真做好青年人文交流这篇基础文章,培植民心相通的青年互信基础进而实现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对青年参与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更高层次青年发展的应有之义。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9]“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为导向,在全球宏观政策框架中突出强调发展问题,在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展示大国担当,是中国协调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有机互动,体现了为全球提供有效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为比肩国际社会的青年发展搭桥铺路,创造条件,才能切实提高推动青年发展的水平。“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内外联动,在具体参与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切入点,以重点青年群体为突破,努力形成“以强带弱”“以高领低”的青年发展工作新格局。当前,要以推进青年创新创业为带动,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企业家为导向,深化青年发展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知和把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找动力支撑和发展空间,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创新创业的思维自觉和行为模式,有效增强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的能力。要通过具体的切身实践和国际比较,帮助青年在更多获得感中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进而引领全球青年的心理认同,不断深化青年发展的中国特色核心内涵和战略考量。

2017年3月,印尼总统佐科在出席印尼青企协(HIPMI)第16届全国工作会议时表示,到2045年印尼经济增长将达5%-6%,人均收入将达2.9万美元(目前只有3500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谁将扮演未来的主角?我认为是印尼青年企业家协会。请记住我这段话!”[30]实际上,许多国家的青企协组织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青年发展国际化的浪潮中,组织成员的单一性极大地提高了各国青企协的组织行动力,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从推动青年发展的实际效果来看,各国青企协在众多社会组织中基本上都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在中国,青企协是青年企业家的群众组织,是共青团联系青年企业家的桥梁和纽带。30多年来,青企协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发展,有效延伸了青年工作的手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青年骨干,积极推动了青年成长和发展。实际上,早在成立之初,青企协就以促进青年学习成长、提高青年素质、引导树立全球思维和国际眼光为己任,不断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面对新形势,青企协更应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1989年10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共青团的改革》一文中提出:“如果能在共青团组织的支持帮助下,多出几个青年企业家,我想我们的工作就有成绩了。”[31]青企协组织要积极顺应当代青年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呼声和意愿,自觉增强以青年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立足发展,整合资源,积极拓展带领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渠道和途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企业家组织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共享合作,搭建各国青年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平台。同时,酝酿建立以服务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国际组织,通过更加务实的设计和举措,争取更多的“制度性话语权”,提高在青年发展国际合作领域中的“塑造力”,在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彰显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在促进世界包容性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推动实现青年“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24][26]邓希泉:《为青年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5期。

[2]《关于在青年中培养民族间和平、互相尊重及彼此了解等理想之宣言》,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docs/a-res-2037.pdf

[3]《二十一世纪议程》,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chap2.htm

[4]朱 峰:《我国青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的基本历程考察》,载《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9期。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八十年代青年的动向》,雷永光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5页。

[6]《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

[7]《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载《经济日报》,2017年12月18日。

[8]《俄媒:“一带一路”展中国全球治理新理念》,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6/0120/1057911.shtml

[9]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10]《“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平衡包容和谐发展》,载《北京晚报》,2017年5月14日。

[11][16]《多国政要点赞“一带一路”:超越亚洲、面向全球》,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5月15日。

[12][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7页。

[13]习近平:《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光荣》,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21日。

[14]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15]《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载《人民日报》,2016年8月18日。

[17][18]宋德福:《共青团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433页。

[19]《关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决定》,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2464##1

[20]刘延东:《在团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ccyl.org.cn/search/zuzhi/documents/1985/0110.htm

[21][31]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144页。

[22]《列宁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23]刘宏森:《“青年发展规划”资源意义解读》,载《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5日。

[25]《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1年“国际青年日”致辞》,http://www.un.org/chinese/sg/2011/youth.shtml

[27]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载《学习时报》,2006年12月20日。

[28]《东盟首次发布青年发展指数:强化职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载《经济日报》,2017年8月21日。

[30]《佐科总统称2045年人均收入2万9千美元》,载《印度尼西亚商报》,2017年3月28日。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