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2018-02-06 17:34姬信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姬信昌 金 梅

(中共怒江州委党校,云南 怒江 673100)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提出、部署和推进过程

(一)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建国初期,我们总以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因此,我们党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问题。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要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手段,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目的);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发展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周恩来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

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强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2]

1975年,在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强调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步走”设想。尽管当时的特殊条件不允许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两步走”和“四个现代化”还是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的神圣旗帜。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

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党的十二大报告不仅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题,而且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同时,确定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和系列方针政策。

党的十三大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侯,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侯,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部分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6]大会展望21世纪,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原“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7]“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8]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

为了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大会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10]会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1]

党的十八大指出,经过90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新的发展——即到202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都反复强调、规划、部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得以不断推进,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2]

(一)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13]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我们国家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方案。”[14]

(二)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5]这个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将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16]但我们需要清醒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17]全党同志不可有丝毫的动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并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我国最大的实际,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三)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8]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等显著提升。这些历史性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变革,标志着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而且非常艰巨,全党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采取强有力更有效的举措,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1.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党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使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如期实现。

2.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实施好“7大战略”。

3.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19]同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空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积极的支持。

4.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第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地方性债务、信息安全、社会安稳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遏制增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第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工作重要思想,坚持“两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块最大的短板。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持续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党必须以最后冲刺的劲头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

1.准确把握“两个阶段”安排提出的依据。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们党总能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制定伟大目标激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20]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的砥砺奋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及时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新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在党的十九大上及时作出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领导能力,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

2.深刻领会“两个阶段”安排的含义。党的十九大经过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作的战略安排,是对我们党过去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深化和重大发展,是这一战略第三步目标的“升级版”,是一个全新的战略安排。这“两个阶段”紧密衔接,体现了科学缜密的战略谋划。只有深刻把握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和实践逻辑,才能增强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驰而不息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3.深入理解“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意义。第一,“两个阶段”的安排,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分两个15年安排。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就显得更加完整: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2035年,使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2050年,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两个阶段”的安排,实质上是把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过去我们党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到21世纪中叶,党的十九大确定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过去相比提前了15年。一方面说明我国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安排,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

第三,“两个阶段”的安排,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原来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此作了两处小的调整,加上了“美丽”两个字,一方面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另外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实质上是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两个阶段”的安排,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目标。这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质量,所以,才提出高质量发展问题。这不是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来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奋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3]实践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将宏伟的蓝图和美好的目标变为现实,只有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4]要以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全面把握其形成条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武装全党,努力把这一思想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扎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二)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实际,抓实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2位,且在诸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仅工农业产品产量,就有220多种跃居世界首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当下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决定着根本任务,为我们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同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什么问题都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各项任务逐一落到实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于从变化了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谋划发展,把解决不平衡发展与不充分发展问题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6]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实现伟大梦想,必然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建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5大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新时代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