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琦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郑重提出:“在革命胜利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厚的实践意蕴。之后,毛泽东又据此提出了“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2]“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等思想。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以来,国内学界围绕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从不同侧面进行阐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此外,报告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客观评析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研究现状,对于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马克思主义强调“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认为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毛泽东指出:“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7]同样,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的。
1.立足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概述。雷云认为,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蕴含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8]梁柱从“解决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相联结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防止社会主义制度被损害、被复辟”[9]等方面,概括了毛泽东在思想理论和实际运动中的巨大成绩。朱佳木则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角度论述,认为毛泽东“提出和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条件或虽有条件而未能很好解决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和经验积累。”[10]
2.参照“苏联模式”或苏联经验进行考察。李捷认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混乱之际,毛泽东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斯大林的是非功过,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出现了勃勃生机。[11]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建设经验而学习苏联,毛泽东“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2]秦刚认为,当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明确提出要“突破苏联模式,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13]张乾元认为,毛泽东倡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正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迷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条件下”[14]进行的。徐崇温认为,在毛泽东看来要实现“第二次结合”“首先是同苏联进行比较”。[15]
3.借鉴西方国家传统现代化路径进行反思。徐俊忠认为,毛泽东主张,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家持续快速发展,但要“避免重蹈西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覆辙”。[16]杨河认为,毛泽东没有选择“西方国家花了百年时间,从发展轻工业起步的工业化发展战略”,[17]而是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朱佳木认为,正是在借鉴、反思基础上的自主探索,“中华民族与世界先进工业国的差距大大缩短了,而且在很多方面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路。”[18]沙健孙认为,毛泽东既倡导世界眼光和虚心的态度,又反对“贾桂思想”,主张“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19]
总之,已有研究成果,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的基本态势,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对西方传统模式的扬弃和超越。但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等视角的阐发相对薄弱,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上进行论述略显欠缺。
1.关照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刘建武认为,毛泽东这一思想是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在“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前进与倒退、成功与失败”[20]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思想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毕剑横认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探索,为当代中国“朝圆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迅跑”,[21]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经验借鉴。
2.偏重实践的主体能动性。杨河聚焦毛泽东的个体作用,认为“毛泽东强调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搞清楚基本国情”,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方法,这种“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经验和传统”,[22]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沙健孙更关注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他从党的历史、党的事业、党的旗帜的高度进行阐述,论证了“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23]
3.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杨河认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苏联模式”的弊端尚未充分显露。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八大后开启的“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实践充满曲折。[24]秦刚认为,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局限以及计划经济思维的存在,尤其是阶级斗争观念的不断强化,使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整体上产生了缺陷。[25]肖贵清认为,毛泽东“受当时历史条件和自身理论水平的制约,其探索是初步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6]
总之,在近代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艰难的历史课题。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萌芽、发展,它既表现为理论对实践的巨大能动作用,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1.归属说。刘华清从历史延续性的视角论证了“毛泽东的国家梦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认为毛泽东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及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启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关键因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其内容构成了关于中国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整体蓝图,中心思想是把中国建成世界头等强国。[27]
2.特征说。李君如认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扫除发展障碍后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应该是“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现代国防的”,应该是“强大而又可亲的”,应该是“通过自己艰苦奋斗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28]刘华清认为,毛泽东所设想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她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第二,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实力上要超过美国;第三,她是一个让人容易亲近的国家,不会侵略别人,永远不称霸。[29]
3.任务说。孙占元认为,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思想,是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这一思想“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指引,以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它规定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明确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方向,昭示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民族自信和责任担当。[30]
刘华清认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原则上,毛泽东坚持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外国经验;在方针上,毛泽东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勤俭建国,主张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在方法上,毛泽东认为,一方面,应打破常规、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多快好省、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创新路;在时间和步骤上,毛泽东经历了从五十年到一百年的预测转变,提出了“两步走”的目标构想,重点设计了20世纪的战略规划。[31]沙健孙回顾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从“必须勇于实践,勇于总结实践经验”“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总结了毛泽东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2]徐俊忠着重从体制选择、国家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模式、农村现代化路径等方面,研究了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实现路径。[33]肖贵清则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34]
总之,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不仅表现为一种理论构想和奋斗目标,而且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向和遵循原则。学界已有成果,为继续深化该项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国清分析了1956年至1966年期间,毛泽东为摆脱“苏联模式”,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的三次探索。第一次探索,是1956年至1957年夏的开始探索时期。毛泽东的注意力开始由社会主义改造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希望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得比苏联更快一些,更好一些。第二次探索,是1958年底至1959年庐山会议前。这次探索初步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些经验教训,但最终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走入误区。第三次探索,是1960年底至1966年。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之前,是毛泽东继续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的时期。在此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集中到政治方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宣告了第三次探索夭折。[35]
刘华清把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时期,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前途、道路、条件等重要思想,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形成时期,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到1956年党的八大。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明确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三阶段是曲折发展时期,从党的八大后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经过对“大跃进”的深刻反思,毛泽东这一思想最终形成。第四阶段是继续发展时期,从“文化大革命”爆发到毛泽东逝世。这一时期,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反修防修的“文化大革命”上,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论述不多,但也提出了一些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36]
此外,李捷聚焦“1958年11月开始纠正察觉到的‘大跃进’的错误,直到三年严重困难时期”,重新审视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历程。李捷认为,由于“对实际情况作了完全错误的判断”,而且“基于这种判断形成了完全脱离实际的理论”,致使这一探索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37]刘召峰以《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为中心,具体论述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思想的变化历程、理论贡献和启示意义。[38]
唐洲雁系统比较了毛泽东时代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在目标模式、内容、道路、时代条件、实践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褒扬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之功。[39]李捷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以苏为鉴’的思想解放运动”“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阐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若干原则”“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整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40]肖贵清认为,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历史经验,这一探索过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41]杨先农则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42]
肖贵清认为,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起到了奠基性作用。[43]金民卿则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七个方面,论证了“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44]陈晋全面地梳理了毛泽东在探索建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十个方面的理论贡献。[45]
肖贵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就是对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延续和深化”。[46]王伟光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创立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47]雷云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毛泽东亲自主持和领导下制定并开始实施的“五四宪法”中已经构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肇始于建国之初和50年代中期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阐发和历史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国内学者也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魏礼群认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探索,为改革开放以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理论准备。[49]王伟光在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论述了“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50]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域阐述了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重大意义。刘华清认为,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价值向度,主要表现在“开辟近代中国梦的新境界、开创中国共产党国家梦的新天地、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51]三个方面。李捷着重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进行了论述。[52]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如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自信的角度,如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辨证统一中,把握毛泽东这一思想的重大价值,仍缺乏必要的研究。
总体而言,学界对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实现路径、演进轨迹、重大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一批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有理论性的归纳推演,也有实践上的具体分析;既有宏观层次的整体概括,也有微观视角的局部探讨;既有历史向度的关联研究,也有立足当下的时代反思,为我们继续拓展和深化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认识基础、参考借鉴和学术支撑。
学者们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基础性论述着墨较多,但围绕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等方面,阐述中国发展道路特殊性、规律性的研究相对不足,在如何回应国内外学界、政界及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疑甚至歪曲,如何通过“古今中外”的深度比较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真理性、优越性的情感认同等方面,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而这些方面,都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然要面对和回答的理论问题。
在研究范式上,应紧密结合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角切入研究,加强对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价值指向、目标追求、逻辑机理上的契合性研究,深入挖掘毛泽东这一思想正反两方面的启示意义。
在研究内容上,既要看到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作为理论探索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又要看到它作为一种实践探索的基础性和创新性,更要从本质上,即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上进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界应更多关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第一,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从具体的历史出发,在与同期资本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横向分析中,揭示毛泽东“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多重意蕴。第二,要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既注重定性研究,也不忽视定量分析,在纵向联系中将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同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研究紧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