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玲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八个“明确”,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科学阐释了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并对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全面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略。从其本质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两大发现之一,主要体现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是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和探索过程中日渐形成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应该坚持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不仅要立足于客观事实,同时也要注重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发挥正确的意识能动作用。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通过解剖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认识到物质生产的方式制约着我们整个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91-592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才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开始的地方”[2]526,因此,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不断探索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并用于指导实践。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八个“明确”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提出了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这是科学的理论,它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艰辛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出来的。首先,坚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要求,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我国在不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长期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坚持的总任务。其次,我国现阶段仍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脱贫问题、社会保障医疗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地解决。因此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现状,即社会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继续将“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并继续作为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我们不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转化的现实体现,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过程,习近平指出我国现阶段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人们对温饱问题即物质需求的追求已经逐步满足,在马克思需要层次理论的指导下,党中央认识到人们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了“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所处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决定了主要矛盾的转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由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而成;由现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而成;由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决定而成。这些构成了新思想的客观基础,是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新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原理创新运用,是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533-535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主要包含理论、神学、哲学与道德等,并指出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是适应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它具有满足这些需要的功能和价值,但是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首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先进社会意识不断深化的总体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坚持并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着的思想,是综合过去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指导,并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总结和深化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因此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表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要发扬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新时代下通过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积极抵制错误的社会意识,保障社会有序向前发展。其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坚持先进社会意识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成果和优秀的文化,发挥对我国理论与文化的自信之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客观实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而新思想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坚持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即既要坚持社会客观规律,遵循时代特点,实事求是;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研究主要追溯到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向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1]591-592因此他将研究目标转向了市民社会,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后期的大量著作中,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是我们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考量依据,是我们理解和认识新思想中关于“四个全面”思想的基本原理。
我国现阶段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体制带动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3]3,人民对物质增长的需求逐步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是我国现阶段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在政治体制方面,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仍旧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仍然面临新的挑战,政治民主还不健全,政治体制的发展脉络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存在着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强市场准入清单制度等制度的实施需要一个更为民主法治的国家为依托。列宁曾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13-1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向。这就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建设,改善经济和政治不相协调的问题,保障在良好的政治体制下经济的不断运行和发展。十九大强调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和发展政治上层建筑,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以经济改革作为主轴,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态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三位一体”到十八大提出并在十九大中继续贯彻的 “五位一体”,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建立健全良好的上层建筑体系,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固发展。上层建筑既包含政治上层建筑,也包含思想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正确发挥上层建筑的能动性作用,需要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发挥国家在社会中的作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以及国家职能的不断发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重中之重,该思想是指导党和国家不断发挥作用的行动指南。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申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这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首要任务。党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结合和统一,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加强思想建设,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武装全党,并强调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坚持把理想信念作为党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党和国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不断发挥“四个自信”的现实指导作用。第三,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因此发挥上层建筑的能动性作用,要求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国家职能,管理社会事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5]189国家是为了缓和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产生的,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赋予了国家新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主要是社会管理和统治职能,对外表现在保护国家安全和交往的职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都是国家对内职能的体现;国家发挥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持等。总之,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有利于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顺利运行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运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考量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创新性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坚持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和国家职能的充分发挥,坚持贯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依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深刻运用和践行了唯物史观中的群众观点。
对于人民群众的理解,首先要归结于对“人”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史观的根本着眼点归结为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519这种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处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人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形成历史性的活动,而这种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因而决定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应该是具有能动性的人组成的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巴黎公社的实践证明,“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6]15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我国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民生建设等各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明确指出,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21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主要通过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其次,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强调党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65在民生建设方面,十九大报告强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比十七大中所提出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思想更为丰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更为全面。我党将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精准扶贫,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坚持一切工作都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而对积极性、主动性,将社会发展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结合,才能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曾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有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1]53。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属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没有足够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3]23。
所谓“全面”的发展,是指人自身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等得到发展,以及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7]264从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可以认识到,国家现在的主要工作目标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8],当人们满足生存需要即衣食住行在内的物质资料需要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9]412。在我国,当温饱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物质生产资料的需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追求享受的需要,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物质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的需要,是需要层次在内容上的不断提升,人民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的需要,国家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已经从物质需要提升为对政治的需要、对公平正义的需要以及对良好生态的需要等。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通过加强教育改革可以促进人们智力的发展,满足人们追求教育公平的需要。在这个需求满足的过程中人民将逐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上对“初心”和“使命”作出如下解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1。人民始终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民的根本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