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 以江苏的实践为例

2018-02-06 06:58高江宁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江苏省机构中心

高江宁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19)

高校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构建高效运转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既是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需要,更是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转移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大学和企业间架起一座科技桥梁,促进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加速高校科技资源与产业紧密结合、先进实用技术向企业生产领域的转移转化。

作为科技、教育大省,江苏省早在2008年就在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中,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作为专项给予重点支持。经过近十年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指导培育和资金扶持, “江苏特色”的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已经初具雏形,对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快高校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江苏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主要特点

1.市场主体身份基本确立

在江苏省科技厅的大力推动下,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发展较快,数量不断增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体系。在全省立项建设的25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中,有11家作为学校的内设机构独立运行,有13家注册为法人实体单位,实行企业化实体运行。从整体来看,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内部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了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本确立了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竞争,机构市场主体身份的确立,才能使机构以主体身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主动贴近市场、主动了解市场需求,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成为自觉行动。

2.服务业绩显著增强

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发挥其双向服务的功能,使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市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的强力推进器。从服务业绩来看,开展的技术交易活动场次、组织的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成交额等均有大幅的上涨。各机构为技术转移寻找市场、寻找需求、寻找资金,有力促进了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结合,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转移模式上来看,有的机构直接将科技成果向企业进行点对点的直接转移;有的机构将技术转移的工作反向延伸到了科技研发的整个过程,有力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有的机构通过提升专业化技术经营和服务能力,极大地挖掘了技术转移的价值空间;有的机构以区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组建新型平台进行技术转移。

3.各级单位高度重视

据调查统计,全省25家中心共投入建设经费2.1亿元,平均每家每年投入建设经费约16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拨款4950万元,市县科技局匹配3157万元,所在高校和中心自筹经费投入1亿多元。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江苏省科技厅积极开展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在高校技术转移建设初期,投入了专项建设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机构的发展。近几年通过加强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健康发展。各高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有专门人员负责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并出台了机构章程、管理制度、服务流程、激励政策、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制定的促进机构发展与机构开展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等,为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发展空间较大

江苏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期,亟需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开展高校技术转移,集聚高校创新资源,是江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江苏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必定为先进技术提供实现价值的重要机会。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部署,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前瞻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较长,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传统产业升级的,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或为地方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度,并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产业规模占地方GDP份额较高;江苏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好、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较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活跃,有一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校企联盟",每年实施一大批产学研合作项目。这些广阔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后发潜在优势强劲。

二、江苏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发展正呈现日益向上的势头,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相对于江苏省高校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来说,其潜能还远远没有充分激发,还有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亟待解决。

1.专业成长性不够

江苏省25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中虽然有13家注册为独立的法人机构,但包括这13家独立法人机构在内的机构的运营大都是由校内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负责,甚至有的形同虚设,只是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简单“搬家”,保持着很强的“迭合”关系,“官办”、“半官办”的行政化痕迹明显,依附性强且独立性差,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和能力。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成长性的缺失,致使技术转移机构受到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的制约,职能不能彻底定位,也限制了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技术转移的效果。

2.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

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而专业的过程,涉及知识积累、技术提升、商务运作及资本投入等一系列问题,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必须具备强劲的市场运营能力与之匹配。而目前江苏省现有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理念薄弱,市场定位不准,市场意识不强,从市场中寻找发展壮大机遇的能力不高。许多机构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缺乏有特色的技术服务项目和设施,主体业务仅停留在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简单的服务上,没有提供高水平的增值服务,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核心服务能力,创造出本机构的服务品牌。

3.服务资源缺乏共享

江苏省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建设初期都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完善了技术转移服务的洽谈、展示、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基本设施条件,并在省内外建立了数量较多的分支机构。但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技术转移活动过程中存在各自为阵,缺乏有益的分工协作,资源分散重复而封闭低效。一方面单个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在只能完成某项技术转移活动的部分工作时,由于机构间缺乏交流及协作经验,也就很难完成工作内容的分割及分包,阻碍了技术转移活动的协同开展;另一方面,各机构围绕本学校、本地区和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不通畅,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从而导致大量重复劳动,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短缺

技术转移业务范围横跨科技、经济两大领域,业务知识涉及科学工程知识、经济知识、市场知识、法律知识等诸多领域,因此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是搞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的关键。据调查统计,全省25家中心1300多名专兼职人员中,大部分人员实质是学校的科技管理人员,在技术转移服务业务方面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熟悉技术转移业务的跨学科、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缺乏足够的技能来判断某项技术是否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也无法在申请高质量专利方面提供增值服务。

5.挖掘企业技术需求的能力差

目前,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由于运作和经营的能力较差,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业务主要以单向发布本单位科技成果信息,主动挖掘企业的需求比较少。再加上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出于保密的需要,高校技术转移的供需双方都缺乏有效的专业对接平台,尤其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门人才对企业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与挑选,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挖掘真正的技术需求和长期跟踪服务。

三、江苏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思路

1.规模提升

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支持江苏省有较强的技术与成果来源的高校新建或与省外著名高校院所联合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校的发展模式,力争覆盖全省本科以上高校,加快建设覆盖江苏省所有高等学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联盟。

2.功能提升

以企业的创新需求为主导,发挥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技术转移的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使高校的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将供给导向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加强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各主体间的多向活动,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鼓励建立技术评估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结合技术成熟度评估等,开展技术集成、技术资产组合等技术交易增值服务;技术转移进程中着力推动技术与资本的融合;注重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的技术转移与国际技术转移。

3.能力提升

建立和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大力提高技术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高校根据技术转移工作需求,设置专职的技术转移工作岗位,对科技人员和技术转移人员实施分类评价,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及考核或晋升中,充分考虑科研人员开展技术转移情况;注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行业对技术转移带来的影响,建立全省统一的高校技术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发布平台以及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促进技术转移供需有效对接。

4.管理提升

从现行的政府主导设立向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转变,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和规范高校技术转移服务联盟,推进行业规范建设,研究技术转移行业规范、服务标准、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建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社会化评价机制,建立机构社会信用和信誉评价指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申请政策支持的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江苏省机构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