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都工匠”培育与评选五年计划调研报告由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联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调研形成,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受此推动,成都市人才办和市总工会正联合起草《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成都工匠”评选管理办法》,并将“成都工匠”培育工作纳入2018年成都市人才工作要点和成都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项目中。本文节选发表该调研报告,供交流借鉴。
产业工人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随着成都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全市从业人员894.38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93.0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57.1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83.9%。与产业工人的分布结构一致,成都市的技能人才也更多地分布于第二、第三产业。
产业工人队伍素质逐步提升。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人才总量为408.43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49.4%。其中技能人才168.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64.5万人,占人才总量的81.48%。在全市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237.22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8.08%。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61.33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98.07%;技能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2.9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5.54%。
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效用明显。职业教育为成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支撑成都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90%的区(市)县有一所国家级示范或省级及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公办学校学生校均规模超过300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该比例指数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产业技能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创新。2017年7月出台《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通过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待遇、激励扶持、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等优惠政策不断吸引和集聚高素质人才。凡是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市域实体经济和新经济领域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才,按其贡献给予不超过其年度个人收入5%的奖励;对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最高3000元/月的安家补贴等。
产业技能人才竞赛评比氛围浓厚。成都市开展了以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成德绵+攀西地区高技能人才交流赛、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成都市青年技能竞赛为主的市级技能竞赛,已成为加快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崇尚劳动、尊重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
产业技能人才晋升通道探索拓展。成都市不少企业在技能人才晋升通道上积极探索。较为成熟的有成飞公司的“长家匠”职业晋升模式。“长”主要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家”主要为技术专业职称人员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匠”主要为一线技能型人才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克服了长期以来“一线技能人才只有进入管理岗位才能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体制弊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以及一些民营企业提出“双通道”发展路径,生产岗位员工可以通过操作技能的不断提升,实现操作技能职务的晋升;管理岗位员工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聘任的操作技能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将享受同级别同等薪酬待遇。
高技能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技能人才(含初中高级工及以上)为168万人,其中第二产业技能人才19万人,占成都市技能人才的比例为11%;第三产业技能人才149万人,占成都市技能人才的比例为8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和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6.91、5.82和4.88,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劳动者技能结构不匹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求矛盾突出。
高技能人才合理梯队尚未形成。成都市45岁以下技能人才占全部技能人才的75.83%,其中35岁以下占53.47%。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青年在技能人才中所占比例较小,青年高技能人才更是匮乏。“干部”与“工人”之间的身份差别依然存在,导致企业职工尤其是青年技术工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走技能职务的晋升通道,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很大,高技能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不同所有制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差异较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加快人才梯队培养。一些私营企业往往忽视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一些企业使用劳务(外包)工比例远远高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因担心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后劳务工流失,不愿意在职工技能培训上投入资金, “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比较突出。
职业院校发展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相对于普教和高教,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较少,在职业教育投入中又更偏向于公办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获得的投入较少,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发展良莠不齐。除此以外,职业教育还存在多头管理、政府职能交叉,各方对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责不协调的状况。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给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工作带来困难,容易出现管理分散、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部门之间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职责不清,既不利于区域职业教育统筹安排和规划,也不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高技能人才经济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一些企业高技能人才已经享受了较高的待遇,但就整体而言,高技能人才在劳动报酬、福利待遇、提职提级等方面远不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调研发现,在很多企业中高技能人才与普通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差距不大,不同技术等级的技能人才收入差距没有拉开,高技能人才对当前薪酬的不满意程度明显偏高。一些企业反映,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不能仅仅停留在奖金,还要在职业技能等级、职称评定、编制、岗位聘任、工资、学习进修、住房、医疗等方面加大激励力度。
高技能人才评选机制有待优化。虽然以职业技能竞赛和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为主要平台,开展了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状)、各类技术能手、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等评选活动,但是对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和评选命名仍存在着主体分散、衔接不够、称谓繁多、激励单一等问题,无法凝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合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技能评价存在“重学历”误区、现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无法跟上社会需要、技术工种和熟练工种评比不平衡等问题。
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职教培训体系。加强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打造与产业匹配的示范性专业,建立工匠示范职业院校。支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教资源。推动普通高校与职业(技师)院校联合办学,运用“互联网+”教学方式,推行“双证书”培养模式,鼓励本科毕业生向技术工人转变。鼓励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兴办职业教育。建立成都工匠进修学院,打造工匠培育示范基地,积极争取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落户成都。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工匠人才成长。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匠培养选树机制,支持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工匠人才培养,开展发现和学习身边的工匠活动,形成企业技术能手、企业首席技师、企业工匠、区域工匠和“成都工匠”的工匠型技能人才梯次结构。强化企校合作,扩大学徒制企业试点。推动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打造一批工匠创新工作室。加大大型企业、重点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力度。
优化技能竞赛体系,促进工匠人才冒尖。做优做强成都技能大赛品牌,推动“成都工匠”选拔与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青年技能竞赛等成都市职业技能竞赛深度融合,紧扣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分级、分类举行竞赛,通过竞赛选拔一批“成都工匠”。强化高层次职业技能大赛牵引,积极参加和争取承办世界技能大赛、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强化技能竞赛项目研发、竞赛质量评估、技能鉴定标准开发,提升竞赛选拔工匠型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拓展国际国内交流,促进高端工匠集聚。设立人才、智力、资金、服务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技能人才试验区。瞄准符合本市现代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引进“大国工匠”和其他省市工匠来蓉创业就业,引进一批国际认可、信誉度高、急需紧缺的国(境)外高层次工匠型技能人才。探索建立工匠型技能人才国内外培训基地,孕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比肩国际先进工艺水平的“成都工匠”。
创新人才政策支撑,完善工匠人才发展机制。把“成都工匠”培育评选与“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等评选结合起来,构建“成都工匠”人才梯次培育体系。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建立企业以用促评、职业教育以考促评、技能竞赛以赛促评以及“成都工匠”人才直接评定机制,推进“成都工匠”越级申报、直接认定,探索工匠人才身份与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转换认定。完善工匠型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开发的政府投入机制,落实保障工匠型技能人才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以岗位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用方式引进高层次工匠人才,符合条件的享受“成都工匠”相应待遇。
建立评选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成立“成都工匠”评选管理领导小组,组建“成都工匠”专家评审委员会,每季度评选一次,在每年“五一”节前集中表彰奖励。“成都工匠”由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享受每月工匠津贴200元,引导鼓励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配套津贴。“成都工匠”享受市政府关于技能人才有关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在蓉可不受学历限制申请政府配套租赁住房。鼓励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为工匠人才提供特殊医疗保险和各类社会礼遇服务。建立“成都工匠”人才与国家、省级工匠人才选拔衔接机制,成都推荐的上级工匠候选人原则上从“成都工匠”中产生。注重在工匠型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动模范以及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推介“成都工匠”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成都工匠”培育评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