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局
2017年11月15日,来自黑龙江省的李先生在北京一家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刷卡时出现报错提示,无法正常入院,李先生十分着急。当日12时39分,医院方将错误信息上报,黑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局工作人员在“京黑异地就医问题”微信群中接到此报错信息,立即提交给黑龙江省人社厅信息中心。经技术人员排查,该问题是哈尔滨市信息系统报错,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哈尔滨市信息部门,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李先生于当日13时19分顺利持卡入院。经过4个部门的协作,仅用时40分钟,让两个相距1200多公里的城市超越了空间距离,这得益于黑龙江省出台的快速应急反应机制。
随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快速推进,黑龙江省各统筹区全部开展了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1年来,相关业务有序开展,参保地为异地就医人员积极备案,就医地为异地就医人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异地就医人员深得实惠。
在异地就医人员方便、无忧就医的背后,是一支管理队伍在默默地为他们保驾护航,这支队伍就是黑龙江省医保经办机构和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点多面广,涉及的主体多、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患者无法持卡入院、出院。为快速解决系统报错问题,保障患者及时、正常持卡入院、出院,省医保局和厅信息中心于2017年8月23日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关于建立异地就医快速应急反应机制的通知》,迅速下发全省各地。
快速反应机制由省医保局、厅信息中心和各市(地)相关机构相互配合,旨在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帮助异地就医人员解决异地就医遇到的问题。省医保局负责接收外省和本省各统筹区经办机构和医院所反映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反映给厅信息中心。厅信息中心负责快速解决信息系统技术问题,各统筹区对应机构为配合单位,听从省级机构任务安排;各异地定点医院负责将患者信息和错误提示(图片),迅速向省医保局上报,并负责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患者;各统筹区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员备案时,要让每位参保人员知晓在就医地就医时,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参保地联络员反映情况。
为保证应急机制高效运行,各单位均指定了联络员并明确第一责任人,设置AB角,公开工作电话和手机号码,并保持实时在线畅通。同时还建立了全省异地就医应急反应微信群,省医保局则与全国31个省分别建立了微信群。
省医保局为全省中枢站,需与各省份、省内各市(地)经办机构、信息部门建立联系,负责沟通、协调,传递信息。每天有专人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接收外省份和省内各统筹区上报的各种问题,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如果是未备案的情况,及时通知患者与参保地经办机构取得联系,进行备案;如果是信息系统问题,则立即反映给厅信息中心,厅信息中心接到上报问题后,在24小时内解决。为了防止问题遗漏,厅信息中心每天下班后将当天已解决问题的异地人员名单在全省群里进行公布,次日省医保局对其进行核对,如发现有遗漏的人员,则再次反馈给厅信息中心。
应急机制出台运行以来,为省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患者解决了入院、出院问题,成为异地就医工作强有力的机制保障。M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局
黑龙江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绩单
◆2017年1月26日,黑龙江省平台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2月20日,作为就医地,实现第一笔跨省直接结算。
◆截至2018年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上线医疗机构248家,其中三级定点医疗机构85家,二级139家,一级及以下24家。
◆作为就医地,直接结算917人次,医保基金支付667万元,人均0.73万元。
◆作为参保地,直接结算7788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1192万元,人均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