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东 袁白鹤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保险局结算支付中心
“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可以直接结算了,真是太方便啦!”安徽省滁州市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卞先生高兴地说。2017年6月23日,卞先生在南京市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医后,结算住院费用时不必由个人先行垫付,再返回滁州市报销,可以在就医医院直接结算,这样既省心又省力。从100多公里以外的滁州市来到南京市看病,结算住院费用却像本地医保病人一样方便、快捷,这得益于医保实现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时光倒回至2016年12月20日,在人社部召开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视频会上,安徽省人社厅与人社部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推进步骤等。安徽省作为全国首批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22个省份之一,从此按下工作“快进键”。
为了回应百姓期盼,让参保人真正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方便快捷,安徽省把服务工作贯穿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这条“高速公路”的搭建、使用、修缮的全过程中,让百姓使用起来更便捷、更放心、更顺心。
做好“通行维护”。按照人社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安徽省实际,切实做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等有关工作。安徽省一律取消就医地的备案审批盖章,简化参保地对转诊备案人员的签字盖章,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省份,采取服务窗口、线上线下、电话传真、手机APP等多种备案方式。各医保经办服务窗口及时向参保人员宣传异地就医政策和办事流程,发放宣传册和办事指南,在参保人员备案时进行“温馨提示”,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让群众听明白、会办理,切实把好事办好。
对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各经办机构提前上传备案信息,不设置终止期,可随时持卡就医。安徽省跨省异地安置的存量备案信息有8万多条,由于历史原因,各统筹区信息不完整、标准不统一,大量备案信息需要手工录入。省结算支付中心领导带业务经办人员和信息人员深入进度明显偏慢的市(县)一线窗口调研,了解原因、鼓舞士气、现场指导操作,探讨创新优化上传方式。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合肥、淮南、安庆等地开发信息系统批量上传功能,大大提高了备案信息上传的效率,超额完成任务。
让“高速公路”更通畅。跨省直接结算执行的是“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随着结算量的大幅度增长,参保人反映的待遇差问题日益增多。待遇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安徽省人社厅要求各级经办机构认真对照项目明细,具体分析各省份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耗材等政策差异,核实待遇差产生的原因和金额,对待遇明显偏低的尝试政策性补偿,尽量避免影响参保人的实际待遇。
2017年11月,安徽省社保局结算支付中心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赴上海市医保中心,针对待遇差的问题开展对接交流,研究解决办法,并提请人社部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安徽省经办人员多次赴北京、江苏、湖北、四川、广东等外出就医集中地,主动对接当地医保部门和定点医院,了解当地医保政策,掌握参保人跨省结算的实际待遇,探索解决待遇差的补偿办法,解除参保人后顾之忧,让跨省结算的“高速公路”跑得更平稳,让百姓更放心。
安徽省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条“高速公路”跑起来更顺畅!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保险局结算支付中心
安徽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绩单
◆2017年2月14日,安徽省平台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3月2日,作为就医地,实现第一笔跨省直接结算。
◆截至2018年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上线医疗机构240家,其中三级定点医疗机构64家,二级175家,一级及以下1家。
◆作为就医地,直接结算308人次,医保基金支付321万元,人均1.04万元。
◆作为参保地,直接结算14181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5059万元,人均1.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