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8-02-06 02:15文图丨李佳旭
遵义 2018年16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文图丨 赵 松 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从余庆县城往遵义方向驱车一个半时程左右,便见一排排豇豆林立在田野,一片片蔬菜、土豆、辣椒等蔬菜花果也相继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葱绿,生机盎然,步步皆景。这是余庆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关兴镇,给人们的直观印象。

余庆县关兴镇,是遵义市整镇整村脱贫的示范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90户3520人。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最高海拔1359.8米,最低海拔400米,区域小气候十分明显,适宜多种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农业产业便成为关兴镇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

近年来,关兴镇党委把创新“三变”改革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出发点,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富、集体增收为落脚点,以资产股权化、生产集团化、经营市场化、管理民主化、服务智能化“五化”促改革,以“股份制”集体经济走出一条“集体得收入、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实惠”三赢之路。

党建引领 探村企联建“致富路”

关兴镇,是遵义市整镇整村脱贫的示范点,余庆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镇辖3村1社区226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90户3520人,三个村均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

面对农村基础如此之弱,贫困面积如此之大,贫困人口如此之多,按照“地域相连、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关兴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党旗插向了脱贫攻坚的各个角落,探索“股份制经济”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规划实施一体要求,关兴镇建立了镇、村、企业、群众“四方联审联定”工作机制。将落地关兴的10多家企业支部与村级党组织进行优化设置,成立联合党支部、党小组,将企业党员骨干和党员能人聚集在产业链上、项目基地上,联手打造党建扶贫共同体。

去年6月,余庆县委决定将关兴镇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乡镇,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成立了由余庆县兴民公司统筹控股的关兴镇富兴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以富兴公司为平台,关兴镇积极与广东温氏集团、遵义贵三红、遵义卓豪等十余家企业洽谈对接,着力盘活镇域范围内有效集体资源,以资源换资本,整合资源推进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创新以“规划实施一体、项目投向一体、资金捆绑一体、经营路径一体、利益分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十企一体”党建扶贫模式,全力加快整镇脱贫的步伐。

为了保证遵义贵三红公司豇豆种植早日落地,遵义贵三红公司党支部与沙堆村党支部联建联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24小时流转土地600亩的“关兴速度”。 党支部、小组起着为产业落地到发展壮大保驾护航的作用,并协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比如我们狮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必须要在支部的领导下,经济实体才能保证对群众的服务性。”该村支书田友福介绍,镇党委定了发展方向后,党支部主要负责协调发展资金,对接整合上级部门资源,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主体加入,还有寻找市场等。

如今“支部+公司+农户”抱团发展的模式已在关兴镇遍地开花,引导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4个,公司多渠道入股入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吸引农民参与股份合作;全镇4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总量达600万元。

资源整合 走农业产业化“长远路”

产业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为契机,创新“资产股权化、生产集团化、经营市场化、管理民主化、服务智能化”为主要方法的“五化”改革机制,找准了符合自身发展路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开辟了产业发展道路。

关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产业、项目为支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了《2017~2020年产业扶贫规划》,签订了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企业之间的抱团发展机制,搭建起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四梁八柱”。不仅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还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的成立,采取村集体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入股等模式,盘活了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打破农户“单打独斗”生产现状,促进向集中生产经营转变。

狮山村通过组织贫困户与本地的茶叶合作社合作经营,合作社将1000余亩茶叶基地分配给贫困户管理经营,有效促进生产利益无缝联结;高炉村经过食用菌基地成功增收的示范引领,群众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的愿望高达99%;

关兴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公司与遵义贵三红公司合作,新建了1200亩豇豆种植基地,同时,双方达成协议,联合建设豇豆初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

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是如今关兴镇的生动写照。发展起豇豆订单规模化种植1200亩,建成标准化温氏生猪养殖大棚44个,新建茶产业基地3个种植茶叶20000亩,新增红桃、苹果种植3000亩,规模种植花卉苗木3000亩,种植精品水果、蔬菜5000亩,形成建一个基地,成型一个规模,带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态势,逐步向山区农业、立体农业、旅游农业高速迈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安全农业。关兴镇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接市场需求,符合市场规律,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融共生。

“通过对全镇产业统一规划,对农村集体、农户的资产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抱团模式,对农业实行集约化生产,同时又提升农村农民种养技术和保护了生态。”关兴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合股联营创企业、集体、农民“共赢路”

“今年4月,我们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种的30亩莲花7.5万就卖给了贵阳客商,除去约900元一亩的成本,利润在1600一亩左右。”关兴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秀峰饶有兴致地说,“公司今年的运营让我们社区找到了集体增收新模式,步入了集体增收的快车道。”

通过杨秀峰对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透露,关兴镇对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与农户建立起了631利益链接机制,即利润的60%用于群众分红分配,30%用于村集体再发展基金,10%划归村集体积累用着公益事业发展。

按照“发展同向、利益同享、风险同担、抱团经营”的合作理念,关兴镇采取“公司+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探索出了以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主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与入驻关兴的企业合作的改革发展路径。

各村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讨论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群众利益链接、利益分配方式等约束方案制度,将村级集体优势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交由村级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运行中,关兴镇创新推行公司管理层聘任制,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由村党支部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方式,聘任农村懂经营、善管理的村民到公司任职,对公司运营方向进行决策。

在运营过程中,关兴镇还探索“订单合作”“入股分红”“托管保底”三大机制,引导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彻底摆脱传统耕作的低效农业。

“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其目的是把基层堡垒建强起来,把农村资产资源盘活出来,把群众动力激发出来,把社会力量整合起来,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发展新路。”余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体华介绍说。

如今的关兴镇,全镇各村分别组建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4个,聘任4名村民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聘任18人担任公司经理职务;通过村集体独资企业的成立,找准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

如今,关兴镇党委依托富兴公司与温氏集团合作,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大棚44个,新建食用菌大棚100个,建成集体经济产业实体14个,定向选择入股合作社发展产业15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近2000万元,既增强了“造血”功能,又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和群众三方共赢。

通过“股份制”的抱团合作发展,关兴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形成了公司、企业、群众在投入上扭成一股绳、在生产上劲往一处使、在利益分配上同饮一杯羹、在分险防控上共担一份责的良好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袁湖村的“1+X”村级民主管理模式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