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驱动力主要是政策,而不是市场需求。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高额的补贴。尽管补贴在递减,但是今年大部分纯电动车仍然能拿到4.5万补贴。除此之外,还有省、市、甚至是县的地方补贴。补贴额度最高的城市辆车补9.5万。这是目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各地的牌照和限行的优惠。北京新能源汽车是单独摇号的而传统汽车摇概率大概为0.138%。很多消费者没有传统车的牌照,无奈之下才买新能源汽车。因此,限行、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影响非常大。
第三,政府在特定领域的直接推动。比如现在的公交车,换车比率很高,出租车也是一样,这都是特定领域的政策红利因素。
靠政策驱动的市场是不可持续的。首先,限购、限行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有限。其次,财政补贴压力比较大。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大,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现在中央已经在改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门槛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地方财政压力也比较大。调查显示,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虽然有补贴标准,但是存在补贴延迟,实际上就是财政压力大导致。
但是要完成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市场驱动,必须要做到环境改善和车辆本身改进。消费者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集中在两个万面:一是对质量不满意;二是对充电设施不满意。政府跟企业下一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提高新能源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让市场需求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只有依靠市场需求,市场规模才能够扩大,才能形成有效竞争,才能出来世界级品牌。
文章源自《2017新能源汽车蓝皮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