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蓉+刘荣才+归柯庭
摘 要:介绍了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的现状,提出了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要有“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健全精品资源共享学科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學习资源课程的支持服务体系,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等举措。
关键词:拓宽;社会成员;终身教育;学习通道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需要。”实现终身学习,是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企盼。而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有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各教育层次和种类之间没有完全衔接、沟通,没有真正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四通八达的终身学习体系,影响了终身学习的有效实现。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则提出,要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互相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由此可见,党和国家解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决心,明确了解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的基本路径。所以,办好继续教育,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四通八达的终身学习体系,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选择。
二、国内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的现状
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体系,也建成了庞大的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通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提升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国现阶段社会成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学习通道大致可划分为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或远程)教育等学历教育,以及社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学院等非学历教育两种类型,这些都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学习通道。
(一)学历教育
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学历教育分为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教育又分为高中阶段的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中等教育。学生修满应修的学分,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学校应发给相应的高中毕业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高等教育又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又分为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或远程)教育三类学习形式。不管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生修满应修的学分,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学校应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
(二)非学历教育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还有各种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目标各异,学制长短不一,招生入学、课程设置和考核灵活多样。完成学业结业发给某种类型的结业证书而不是学历证书。非学历教育在层次上,既有面向全社会的,如老年教育和法律文化科技环境知识普及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也有面向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在职职业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还有为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拓展而进行的大学后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教育对象通常是成人。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单位,既有普通高校,也有各类社会组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慕课、在线课程等发展迅速。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慕课课程和在线课程纷纷上线,课程类型从大学教育扩展至职业教育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建设的在线课程总数已超过1400门,课程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达5600多门次,累计1700多所学校在平台上选用或定制课程,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次已超过3000万。在线课程慕课等互联网手段的应用普及与发展,为每个愿意学习的普通人提供了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也成为全民学习的一个重要通道。
三、国内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存在的问题
(一)各类教育相互隔离,学习成果互不认可
我国现有各类教育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多种教育质量标准并存,水平参差不齐;各种学习方式之间的互相隔离,学习成果的互不认可,给社会成员通过不同通道取得的学习成果的认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以职业教育为例,目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分离的,学历证书有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个等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两者之间由于缺乏一个共同评价的参照系,无法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无法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互认与衔接。第二个例子是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四者之间各自特征和相互关系是模糊的,尤其是概念上的模糊和教育对象的重叠,造成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在管理机构和办学主体上并存。虽然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学习者最关心的学习成果却不能互认与衔接,更不能跨校兑换毕业证书。学习者只能重复学习考试,重复选修相同专业课程等。这不仅浪费了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了社会成员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给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带来了困难。
(二)学分银行建设困难较大,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建构终身学习体系,畅通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借鉴发达国家学分银行的经验,我国也开始尝试推行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困难和问题较多,表现为局部地区、部分高校的学分银行试点,没有形成国家层面统一的学分银行体系;学分银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很不完善;学分的认定和积累与转换机制没有形成富有成效的普遍公认的制度;学分银行登记、注册、查询、转换、认定等统一的框架和标准网络平台没有建成;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国家资历框架没有形成,导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之间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不能很好地进行转换。即便是同类型的学历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同学校、远程高等教育的不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学校,由于我国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规定,学生的学籍是与所录取的学校绑定的,学生想要兑换非录取学校的毕业证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在不同类型同一层次的学校跨校兑换毕业证书可能性是零。这极大地伤害了社会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开展与推进,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更是无法畅通。endprint
四、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的建议
(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
改革现有一考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逐步实行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逐步打破现有的教育体系被各种考试和学校按考分录取的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畅通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通道。
(二)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学分银行是能让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学习管理模式。要想拓宽社会成员学习通道,必须为每个自愿申请终身学习帐户的社会成员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学分银行制度。个人学习账号用来记录学习者终身学习经历和成果,进行学分累计,进而对多样的终身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与核算,为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进行累计和转换。同时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的平台、标准和程序,为各类学习成果、各種教育机构的学分认定和转换,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奠定基础。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构建统一的终身教育体系标准
资格是个人根据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标准,通过审核获得的学习成果。资格框架是根据一定的学习成果标准建立的统一的国家标准与层次。依据资格框架,可以对各个资格进行分类,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完成各个资格之间的互认、转化,从而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等值融通,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国家资格框架,是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共同参照系,可以将终身学习的各种办学体制、各种教学地点、各种学习时间、各种学历层次、各种培训内容整合统一的体系标准,用统一的体系来满足继续教育社会化、终身化、个性化的需求。
通过研究发现,国际上搭建国家资格框架主要有两种模式:自下而上式,即先建立局部的资格框架然后再从国家层面将各类框架整合起来,形成国家资格框架;自上而下式,即先建立国家层面的资格框架,然后再将各级各类教育都整合到这一框架之下,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互相融通。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任何层次的资格框架或者是成果框架,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建议直接从国家层面对资格框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各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各级各类部门按照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和能力标准执行,同时建立完善的资格框架的质量监督与评审机制,从而实现各类教育之间资格与学分的互认与转化,为人们提供灵活的学习通道和发展空间。
(四)健全精品资源共享学科课程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
教育部自2011年分四批建设完成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叫中国大学MOOC课程(包括教师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课程),已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供社会成员免费学习。另外,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如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也在学校的网站上开放了精品共享资源课程。这些共享课程为每一个有提升自我愿望的人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部分满足了社会成员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需要。但由于这些共享课程是由各个高校根据学校的学科及师资优势等自身特点进行建设的,因此存在课程覆盖面缺乏广泛性,学科体系缺少系统性,各高校建设课程重复雷同等弊端。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规划,进一步丰富现有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将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行业与企业资源、社区公共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统筹集成,建设终身学习平台向社会成员开放,满足大家对各类学习资源的需求。
(五)建立健全学习资源课程的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
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是打通学分银行拓宽社会学员终身学习通道的主要条件之一,将直接影响到远程学习的质量。目前,无论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还是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缺少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支持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各类社会成员自主学习的需要。为此,需要配备高素质网上学习的教师及教辅团队;完善现有学习支持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线同步或异步的互动;实现学习者学习过程记录自动保存,完成不间断的学习;开展网上教学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活动。完善学习资源课程的支持服务体系,为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六)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保障畅通学习通道的各项制度顺利实施
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证明,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职责定位清晰的专门组织机构,是克服存在困难,畅通学习通道的基本前提。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终身教育法、资格框架法、学分银行制度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同时成立国家层面的相应管理机构,统筹决策和指导我国终身学习成果的管理、审定和认证工作。建立由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非正式三种学习类型学习成果构成的认证资格框架;制定学习成果积累、转换的认定标准体系;成立标准实施的机构;建立学习成果储存、认证、积累和转换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各级教育的开放、沟通和衔接,保障公民学习通道畅通。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行,将大大拓宽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通道,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作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伟远,段承贵,傅璇卿.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国际的发展和比较[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2]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3]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4]陈涛,赵枝琳.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路径探析——基于韩国学分银行体系的发展与运作[J].成人教育,2011(9).
[5]卢玉梅等.从资格框架看我国“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框架的建立[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6]倪艳.我国建设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