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我们认为,在这几个以“通”贯穿起来的核心概念中,“民心相通”是其他几个方面的前提基础,也是目标所向。而做到民心相通,就要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就要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和效果,就要所有参与对外交流的各领域各专业人士,能够结合本专业本领域的特点,找到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抓手,讲好中国故事。
一、透过文字视角,实现“民心相通”
对外传播工作就是“民心相通”工作的具体化。这项工作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因素很多;也是一项精细的微观工程,小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细小物件,都会对对外传播工作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传播中华文化,进行汉语教学,最为直观也最为有效的抓手,还是汉字。比如,在谈到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一直强调中国人是讲求天人合一,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但是当我们只是从理论上这样讲的时候,说服力并不强。如果我们把汉字里甲骨文中尊天敬地的“人”,把一贯三而沟通天地人的“王”呈现给我们的读者、观众、学生的时候,这样的理念,就有了生动丰富的形象,就能把抽象的观念变成活生生的事实,从而使“中国故事”真的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生动活泼的“故事”。
要做到“民心相通”,就要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强化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共同性、共通性和共融性。众所周知,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是完全不同的语系;如果我们只是强化这种差异性,对于国与国的交往,文明与文明的对话毫无益处。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文字的视角,则完全可以从视觉符号所记录下的语义中,找寻到异源异质的文明之间在历史、社会、文化、制度等诸多相同内容。举例来说,汉字“妻”(用手抓住女子的头发劫掠其为配偶)与英文字“bride”(骑马抢掠得来的女人)之中,记录了中西方共同经历过的抢婚制;汉字“”(木板/木条聚集而成的篱笆)与英文字wall(用枝条编制而成的篱笆)之中,则记录下了中西方的墙都是从篱笆发展而来的历史①。凡此种种,都会让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一种“你我之间原来并没有那么大差距”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民心相通”的传播效果。
因此,在响应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心相通”的号召,深入落实“讲好中国故事”文化战略的过程中,站在国际汉语传播的视角,我们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强化“汉字”这一抓手,来把中国的故事讲好,进而在对外交往中实现“民心相通”的目标。
二、夯实汉字研究,深化对外传播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中,汉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华民族”这个名称是近代才出现的,较之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来说,这个名称是很年轻的。本来民俗传统、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都各不相同的56个民族,能够被整合到一起而被称之为“中华民族”,应该说,汉字是起到了了不起的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字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凝合剂。
反之我们可以看到,同为印欧语系的欧洲,虽然很多语言是同源的,但最终却分裂为诸多的民族国家,这种局面的形成,可能与其语言书写过程中文字形式的分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也是多民族、多语言、多信仰的国家,历史上长期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也使得国家的整合非常困难,这与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缺少“书同文”的传统,恐怕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地域广大,民族复杂,方言众多,生产生活形态多样,但国家层面上的文字记录方式用汉字来加以统一,这就使得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记录方式被统一;历史与文化在文字记录形态上的统一,反过来也必然会对文字使用者的语言思维、认知方式乃至生产生活产生反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这块土地上最主流的历史文化记录方式是汉字,汉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要而言之,汉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汉字是中华民族融合的凝结剂;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视觉记录符号系统;汉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直观记录与反映;汉字是“中国人”自我确认、自我表达的文字形式。
三、加强汉外对比,实现文明对话
在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而塑造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汉字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人类文化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化、聚合化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告诉我们,最初人类个体的力量十分有限,因而受到大自然以及其他物种很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逐漸社会化,社会化的第一个阶段是部落化,此后进入了城邦化,然后是国家化。在此过程中人类的一切发明与创造,其实都是文化。这样的文化,首先由于文化创造社团地域的不同,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谈到的美国文化、中国文化、英国文化等;与此同时,又由于文化创造者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往往也使得文化具有时间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弄清楚文化的时空性差异、民族性差异之后,我们才能来谈一谈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实际上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这里所说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正在形成并不断演进的中国现代文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所理解的文化自信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要对于我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一种自发自觉的创造精神,并对这种源于我们自身民族思维、民族认知、民族特征的创造精神的自我肯定与大胆尝试。这就不能不使得我们对于中国人的思维认知和民族精神,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异同做出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在这个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作为思维方式的符号反映——语言和文字,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参考。举例来说,汉字的“教”直接体现出中国尊师重教的教育理念,以及通过“惩罚”来塑造孩子成长的教育传统。因此中文里会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口语中也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俗语;而英文education这个字,其词根是“duc-”,配上前缀ex-,生发出的是“引导出(内心中的自己)”的意思,这个字体现出的是英语使用者重启发、重引导的教育理念。文字差异,让我们看到了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差异就是不同。我们认为,对于文化不能做价值评判,也就是说,文化没有好坏,只有不同,因为文化的形成机制和制约机制都是不一样的。endprint
就上文所举的文字记录的教育理念而言,我们要怀有文化自信。我们要知道,文化与文化之间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前一阶段英国BBC播放了一个纪录片,就讨论了中国教育方式的积极意义;而美国也对Tiger Mother问题做了很热烈的讨论,甚至Tiger Mother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这都说明,中国文化是有着自身独特价值的。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这种文化的再创造,首先就源于对于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汉字与其他文字的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深入地领悟并发现中华文明自身的独特性价值;我们能够通过汉字,把具有这种独特性价值的文化,充分地跟世界讲清楚,也就能够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所以我们认为,汉字,在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明之间对话的过程中是可以承担并一定能够承担起一定作用的。
四、挖掘汉字内涵,讲好中国故事
对外传播的目的之一,是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离不开中国自我良好形象的展现和塑造。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中国文化所记录和反映的民族性格和思维认知特点,传递中国发展的正面意义,展示中国人善良美好热爱生活的良好形象,减少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恐惧感,消解仇华排华敌对势力对中国国际形象的丑化,进而赢得更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的支持,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在此过程中,直接通过语言陈述来展现和塑造中国无疑显得比较刻板,如果利用汉字来进行民族性格的阐释则会显得比较柔和,比较亲切,比较感性,比较让人易于接受。
深入挖掘汉字的内涵,也离不开汉字与其他文字的比较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能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能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这样的文字比较,其本质也是文化比较;这样的文化比较,使得我们既能知己知彼,也能美美与共。而且,这种比较研究工作越深入,我们就越能发现汉语社团与其他语言社团在思维、文化、历史、社会、民俗等诸多方面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共同性、共通性和共融性②。
举例来说,汉字的“笔”从竹从毛会意,这是毛笔的符号化表达方式。同样道理,英文的pen这个字,实际上来自于拉丁字penna,而penna又来自于feather“羽毛”。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欧人,其写字所使用的工具,在历史上都与“毛”有关系;再比如汉字里的“著”,从草者声。我们知道,作为声符的“者”,往往具有“附着”义,如“诸”,意为“以言语附着于天子的人”;“箸”是“附着于手的竹子”,也就是筷子;“煮”是“附着于火的加工方式”;“猪”也与“豕”(野猪)不同,是“附着于人的,被豢养的牲畜”。所以“著”是“附着于草”之义,其所记录的,是我们中国人以“草”为书写载体的历史。我们知道,英文字Paper来源于papyrus,这个papyrus的词源义是“莎草”,是大约六千年前古代埃及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③。由此可见,无论东西方,我们人类最早的书写载体都起源于“草”。今天缅甸、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等寺庙中仍然在使用的“贝叶经”,其实就是这一历史的生动记录。这样的文字对比,让异源异质的文字之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使用异源异质文字的人,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在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基础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也就亲切得多,容易得多,由此也就能够真正地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五、利用科技手段,用汉字“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学习并利用好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强化汉字抓手,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化的宣传工作。
我们认为,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汉字教学、学习和对外传播方面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第一,利用动画方式,全景式地展現汉字语义演变的历史,通过意象语境,形象生动地演示汉字所记录的词语的义项内容,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
第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汉字的背景性知识内容放到网络上,并配有相应的多语言多文字说明,如建设“数字汉字博物馆”“数字汉字故事馆”“数字汉字游戏馆”等,为汉字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资源。
第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汉字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在笔者所参与的《汉字里的中国》全球巡展试展中,我们就增加了这个观众互动参与项目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外国观众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需要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努力;也需要我们能够利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和形式等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对外交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汉语国际传播而言,汉字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汉字的对外传播,也要进一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形式,运用好汉字这个抓手,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课题“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字词语义对比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ZW060)
「注释」
①孟德宏:《从七组汉英词语的对比分析看词理的物理与心理共性》,《汉字文化》2011年第1期。
②孟德宏:《论文字视域下汉英隐喻映射的共通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③孟德宏:《其有词理:第二语言教学汉英字词语义对比42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