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中见真,微中见爱

2018-02-05 16:21孙鸿飞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特写神态姥姥

孙鸿飞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主要表达方式。而很多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于描写处却缺少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描摹,记叙事件虽完整详实却难以生动,抒情议论虽按部就班却索然无味。

记叙文,写人记事,写人需抓住特征,不可千人一面,脸谱式的人物描写不足以表现其人物特点,也无法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写事的文章要突出重点,画面式的定格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而这些重点的表现非细节描写不足以显现。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细胞,正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增添了不朽的魅力。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我们再将其简化,我们在写作中,在叙事中总有一个情景或情境最能表现主题,如同学们经常写父母雨中送伞的事件,那么这一事件中哪个瞬间最令作者及读者感动,一定是接过伞时或与父母在雨中撑伞回家时的情节最为典型,那么叙述中早晨天气如何,一会儿天气变化怎样,同学们怎么都撑伞回家,自己在雨中多么焦急等等情节,可以写,但没有必要过多叙述,而那个瞬间,那个刹那,怦然心动,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的时间,一定要泼墨如水,浓墨重彩,反复渲染,细节描摹,不绚烂其语言不足以传其意,不深刻其思想不足以言其志,不抒发其感动不足以表其情。这样的画面描写之后,情感的议论抒情自然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我们姑且将这样的细节描写称之为“典型瞬间”,而我们无论是一事行文,还是多事行文,都要在写作构思中自己确定写作中的“典型瞬间”,这是文章中的亮点,也是行文中重点之所在,一个美好画面的呈现,在呈现中将真善美的主题展露与升华。很多作文的题目就要求这种“典型瞬间”画面美的呈现,如《难忘的一瞬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怦然心动的一句话》等。

能够确定一件事情中哪个瞬间哪个情景描摹画面、放大画面、突出画面是个前提,这个确定的判断要由学生个人的理解差异而定,但这个画面的定格、描摹、放大,必须要与作者所表达的中心主题一致,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在确定后需要进行具体的方法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写作效果,现列举一下基本的方法,愿给一些同学们以启发:

一、特写法:特写(面部、形体、物体等),设定一个场景,渲染一定的气氛,使人物出场。特写表现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一定的情感表现性。

如:……夜幕降临,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走进家门,一束暖洋洋的灯光映入眼帘,只见餐桌上已摆好了可口的饭菜和整齐的碗筷,却不见姥姥的人影,却听见一阵阵呻吟声。我寻声到姥姥的房间,见姥姥难受地躺在床上。她见我来了,还支起身子,关切地询问我:“吃饭了没?快去吃,可别凉了。”听着姥姥干哑的声音,望着姥姥憔悴的面容,纵横交错的皱纹,我心里不知怎的竟泛起一阵莫名的愧疚。——《姥姥,对不起》

……我看到她的头发被汗水粘在额头上,鼻子上沁出细细密密的汗珠,岁月的流逝在她的脸上留下条条印记。那一条条攀爬的皱纹记载了她的辛苦,她的付出。还记得那天,她照着镜子,拔下那星星点点的白头发……——《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这种特写的方法最好设在与人物近距离相处的高潮时,可结合运用神态再现法及动作连贯法等,以作为自己情感的触发点,要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不能千人一面。从而为后文的描写小单元(细节浓缩)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作为产生联想的载体,引发高密度细节。

如:《奶奶,对不起》

伴着厨房抽油烟机的轰鸣,我睁开蒙眬的睡眼,是奶奶在做早饭吧,我想。我支起身子,坐在床边,抬头一看,见我的书本已被奶奶摞得整整齐齐,卷子都夹在一起,笔也被安稳地插进了笔筒里。每天都是这样,已经很久了吧。我翻身下床,穿上奶奶早在床边摆好的拖鞋,套上奶奶早就叠好的衣服,洗漱,之后奔向厨房。

奶奶已做好饭,坐在桌边,桌上是一碗蛋炒饭,莹白的饭粒,嫩黄的蛋花,还泛着晶亮的光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抄起筷子,这时,耳边又响起了奶奶特有的唠叨声,“今天考试吧?好好考呀,别紧张呀,答不上的题就先放一放……”不知怎的,今天听来,这唠叨却并不令我如往日那般厌烦。“咳咳”,奶奶一阵干咳。一定是炒饭呛的。我抬头看看奶奶,灰白的头发,干瘦的面颊,纵横交织的皱纹,像干枯禾苗一样单薄的身躯。莫名地,我心底泛上一阵愧疚……

奶奶很关心我,我却几时关心过奶奶呢?

“奶奶,拿两个橘子!”我常常端坐在书桌前摇控奶奶,八十二岁的身躯就这样踉跄地为我而在各个房间内穿行。“奶奶,帮我把那摞书拿来”,其实,我只要一伸手,就能拿到那几本书。“奶奶,我来不及了,把被子叠了”,其实我还有十分钟的空闲。“奶奶,今天菜真难吃”,我总是将心里的不快发泄在奶奶做的菜上,奶奶无语,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苍老的皱纹化成一朵花。

我又几时在乎过奶奶的感受呢?

我有多少次在奶奶正在灯下看报时,“啪”的一声关上了灯,和被而眠。多少次因做题兴奋而忘乎所以地拍打桌子,全然不顾一旁熟睡的奶奶。我又有多少次因找东西而将奶奶的柜子翻得和我的一样乱。多少次将奶奶为我辛辛苦苦擦干净的桌子写满字迹……

奶奶,一位历经八十二年风霜的老人,每天为她十几岁的孙子而早三点起床,晚十一点睡觉,日夜操劳。我却不知道体谅她……

我埋下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的蛋炒饭,这旷世的珍馐。我在心底默念,“奶奶,对不起!”这一声,浸满了我浓浓的愧疚。

二、神态再现法:设置一个场景,一定气氛,使人物神态的表现有一定的合理性,一定的情感表现性,通过神态表现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一般情况下神态再现作为一个瞬间的表现,如果想实现放大特写,需要有静止的画面,那必须有一定的修辞、描写、抒情与之配合,需要精心设计。

如:触动我心的是与春风吹拂的温柔相媲美的母亲的微笑。(提引语,确定抓住的神态是微笑来表现爱的主题。)一个春天,我拽着一个蝴蝶风筝顺着风奔跑,年幼的我笑得欢畅,年轻的母亲也笑着跟在我身后。(设计场景温馨而幸福)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重心不稳的我“啪”地一声跌倒在地上,母亲上前扶起我,看着我因跌倒哭花的小脸,母亲突然绽开了一个微笑,(出现神态画面)温柔地拭去我的泪水。那微笑像一阵徐徐吹过的春风,抚过我的心田。唇角上扬的弧度吹散了我心里的阴霾,微微眯起的眼睛冲散了我内心的悲伤,那熟悉的梨涡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运用比喻修辞定格画面,用描写放大画面,抓住微笑的唇角、眼睛、梨涡等特征表达情感)我止住了泪水,也对母亲露出了一个笑容。那微笑直到现在我也记忆犹新,那清丽的眉眼中对我的关爱比放风筝时从耳边跑过的春风还要温柔,这温柔深深地刻到了我的心中,这触动牢牢地被我铭刻在心田。我希望永远拉着母亲的手,看她的如花笑靥。(运用比喻、描写、抒情再现神态,深刻情感)

三、动作連贯法:将记叙节奏放慢,将画面放慢速度以突出表现主题,要点是将动作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点,并适当加入修饰词,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及中心主题。

如:儿时的冬天,大雪漫天飞舞,天总是异常的冷。而我还喜欢在雪地里玩耍,因为雪带给我那一份纯洁而美好,我爱雪,所以我经常玩到双手通红才回到家,一回到家,一股暖意顿时涌上心头,一种特殊的香味让我感到十分舒适。我回到房间,刚刚坐定,妈妈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黄桃水走来了,一手托着杯底,一手拿在杯顶的边缘,之后轻轻地放在我的桌上。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说:“喝吧,我刚刚煮的。”随后慢慢地把手放在我那冰凉的手上,合上了掌心。顿时,暖流一下充斥了我的全身,伴着黄桃水还散发着的氤氲水汽,我感觉到了在这冬天的绵绵雪中情。

当我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呜咽时,有一个焦急的身影在门外,柔声细语地劝慰我;当我在奋笔疾书后疲倦地躺在床上时,一个带着香气的身影静静地进入了房间,轻轻地按下台灯按钮,拉上窗帘,最后又为我把衣服整理出来放在床头上,又轻轻拉上了门。我发现,每一个黑暗的夜里,母亲都为我做这些事,母爱是无声的。

晚上,奶奶盯着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得知要降温,捶着腰,揉揉干涩的眼睛,疲倦地站起身。“咔嚓咔嚓”,奶奶把自己缩水的旧绒衣剪下几大块,取来针线,把我的厚裤子里外翻了个儿,她在干嘛?只见奶奶戴上眼镜,用手在裤子上比量着,眯着眼,聚精会神地以熟练的针法把剪下的布缝在裤子上膝盖的位置。她用手摸一摸裤子:“这裤子透风,万一冻着可毁了,腿就不能冻啊……”奶奶看着我:“快去睡觉,现在是长个儿的时候,多睡才能长高……”我轻轻应了一声,感觉有什么在眼中流动……

古人云:“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细节描写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要求作者从生活中选取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细节,使其起到“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的作用,希望以上的方法能给同学们以写作上的启发,在写作中细中自然见真,微中定可见情,定格在一个个美丽的画面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爱的记忆。

责编:胡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写神态姥姥
细致刻画神态,生动塑造人物
聪聪的信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大红斑的特写
写给一群羊
绣花高手姥姥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