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技报告质量 服务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书评

2018-02-05 23:22:56陈传夫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报告体系

陈传夫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科技报告是对科研活动实际过程、进展与具体成果的记录,是一种重要的国家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科技报告制度建设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基础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受重视。近几年来,学者们对科技报告的关注主要在科技报告内涵、制度与体系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对科技报告有了较多的认识和见解。然而,对于具有复杂系统性特征的科技报告价值转化及其应用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盲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孙建军教授等编著的《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与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探究,既是对科技报告基础理论体系的一次有效扩充,也是对国家科技报告长效性质量管理与建设的学理性回答。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9章,研究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案例与实证、国外与国内、当前与长远,重点关注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质量分类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问题。笔者有幸成为该书的首批阅读者,感觉很有必要向读者推介此书,并分享关于该书的重要内容以及一些看法。

第一,理论融合基础上的内涵式创新:此前的研究多关注科技报告的文献属性,该书进一步剖析了科技报告的双重属性内涵,认为科技报告的内涵应兼具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并认为科技报告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文献形态,发展为一种科技资源治理机制与制度安排。同时指出,科技报告质量是科技活动质量的直接反映,包括文献论述、专业内容和应用效益3个方面。该书将质量管理相关理论融入到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中,提出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模型,呈现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主体依照相应的控制流程对科技报告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

第二,比较研究基础上的特色体系建构:该书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与应用框架,参考和观察了国际上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的经验、模式、技术和实践,从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的组织保障、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监督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机制与运转体系,为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南。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标准设置、质量评价、质量反馈与质量改进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该书部分内容既借鉴了发达国家技术报告质量管理的经验,也考虑到了我国的国情,对推进我国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凸显以本土为导向的评价与实证研究:现今科技报告质量评价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和完善的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该书开展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的综合评价研究,结合信息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考虑到科技报告撰写阶段、提交检测与验收阶段、后期评估阶段的差异性特点,构建了科技报告分类评价体系,并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从而便于诊断和鉴定国内已有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弥补了国内关于科技报告质量评价实证研究的不足。

第四,面向需求与问题的策略组合设计:当前,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和分类评价体系在建设、实施和落实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关键问题与挑战,需要考虑科技报告价值认知、科技报告质量源控制、科技报告质量控制主体与方法等。该书系统地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推进策略。从综合治理的宏观、中观与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了科技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质量规范策略、事中质量控制策略、事后质量控制策略等,可作为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建设实施与落实的策略体系参考。

《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从不同学科视角进一步探讨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的问世响应了国家关于推动科技报告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战略规划。相关的研究思想、研究观点与策略体系等可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科技报告呈报、存储、管理乃至开放共享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是情报学领域面向决策层面的一次智库式“发声”。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报告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南风窗(2016年26期)2016-12-24 21:48:09
报告
南风窗(2015年22期)2015-09-10 07:22:44
报告
南风窗(2015年7期)2015-04-03 01:21:48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