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8-02-05 04:47王江竹宛立王伟刘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渔业资源海洋生物海域

王江竹宛 立王 伟刘 峰

(1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2 2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辽宁大连 116600)

关键字:围填海;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引言

围填海工程减少并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迫使近岸海洋生物迁移,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数量及生态结构造成影响,使近海渔业资源锐减。同时,填料会污染近海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物健康造成危害[1]。辽宁庄河附近海域素有“中华蚬库”之称,由于连岛大堤的修建破坏了海域生态系统,“中华蚬库”不复存在[2]。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导致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结构功能指数由原来的100%衰减到现在的61.65%[3]。

1 生物多样性

葛宝明[4]指出水文环境和沉积环境变化是引起堤外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底栖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差,围填海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强烈的扰动影响[5]。随着曹妃甸围填海面积显著增加,大型底栖动物种数、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5]。长江口南岸围垦后,甲壳动物种类从7种减少为1种,且随着围垦时间长短和方式的不同,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程度也不同,多毛类种类从4种下降到3种,直到最后消失[6]。

围垦和海岸带的开发导致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内已没有它们的踪影[7]。苏北竹港围垦后沙蚕在一、二月内便全部死亡,适应能力较强的蟛蜞7年内也几乎全部消失[8]。靠近灵昆岛围垦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及密度比远离围垦区的少,且底栖动物优势种也发生演变[4]。2004-2014年间南沙湿地邻近海域围填海面积增加了16.2km2[9],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头足类和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都明显减少;大型底栖动物、甲壳类和潮间带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幅度降低。

2 渔业资源

围填海也可导致渔业资源急剧衰退[1],工程引发的泥沙淤积导致渤海海域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破坏退化严重,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减少近60种。天津海域2003-2012年头足类资源下降91%、鱼类资源下降40%、底栖贝类资源量下降63%、甲壳类资源下降57%[10]。20世纪60年代日本蛤蜊捕获量达到10×104t,1984年捕获量开始下降,1994年捕获量降至5×104t,围填海是导致捕捞量下降的原因之一[11]。2013-2016年浙江省围填海实施面积由2917.23公顷下降至912.76公顷,鱼类捕捞量由2108083吨增加至2333293吨。

3 浮游生物

围填海工程是造成沿岸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会导致浮游生物优势种发生演替。椒江口围填海施工前的2005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为桡足类;施工过程中的2008年水母成为第一优势种;施工后的2011年和2012年,桡足类重新成为第一优势种。

结语

为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2018年国家海洋局将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取消区域建设用海、养殖用海规划制度,已批准的,停止执行。目前,海洋环境逐步向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海洋生物海域
神奇的海洋生物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海洋生物动起来
遗落海域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海洋生物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