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增强公众科学素质 促进科学成果共享

2018-02-04 23:19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众素质人类

◎ 本刊记者 周 烨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9月17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开放合作,是让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希望各位嘉宾在本次大会期间就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交流互鉴,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王沪宁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强调科技创新有赖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颁布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便捷的科普服务。他指出,当今时代,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助推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需要人类共同应对,科技创新必须扎根在公众科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沃土中。中国愿意为增强世界公众科学素质贡献力量,积极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携手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诺丁汉大学教授马丁•波利亚科夫,英国皇家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汤姆•麦克利什,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拉什•霍尔特,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所长尼尔斯•瓦格斯塔德等数十个国家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23个国际科技组织、38个国家的58个国别科技组织和机构的有关方面代表1000 余人欢聚一堂,围绕“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和展开互动交流,共商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大计,促进知识成果与科技文明全人类共享。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和代表围绕“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奉献了4个主旨报告、3场高峰论坛、6场高端对话、1场圆桌会议以及30场专题论坛,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科学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对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广泛共识。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新闻发言人王挺表示,这次大会实际上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全世界的人们来共同关注科学素质这样一个话题,能够让全世界的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成果的共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指出,民众不愿意接受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这些技术不能得到很好应用,从根本上讲就是科学素质的问题。只有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才能保障中国农业走上科技支撑之路和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农业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应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科技界做出创新成果,二是农民能够接受并应用这些技术,三是民众能够接受这些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表示,科学是无国界的,所有的科学家都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国家,他们是要为这个国家来服务的。但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活动都是在全球开展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在科学界之间开展起来,这对于科学发展整体而言是有益的。而媒体作为桥梁要保证科学报道的科学性,与科学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对于如何保护人类免受灭顶之灾,从天文学的视角给出了独到的分析。在他看来,政治家们列举的一系列地球面临的灾难,包括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这些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地球面临的比以上灾难更要严重的灾难则并非由地球本身引起,而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使然。因为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和数不清的小行星汇集而成,这个环境对地球是很不安全的,虽然不能毁灭地球,但是可以毁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一次小行星或者慧星的撞击可能造成地球上整个人种的毁灭。

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斯扎克谈到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他说,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素养?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很好地理解我们的地球,只有更好地了解地球,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具备科学素养能够帮助你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科学能够促进研发。

美国物理联合会媒体总监杰森•索克茨•巴蒂指出,媒体可以发挥作用提高科学素养。首先,记者可以成为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能够非常好地与公众沟通,记者可以帮助科学家与公众进行交流。其次,媒体可以进行大众化的报道,体现出科学的进步,而不仅仅是罗列新的事实,应该向公众揭示科学探索的有趣情节,除了告诉公众科学成果本身,还应向公众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

核桃微纳有限公司CEO陈晓薇认为,科学对中国来说历史并不悠久。众所周知西方哲学有历史渊源、以逻辑为基础,中国哲学则以智慧为基础,西方哲学科学和智慧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回顾30、40年前,发现中国在那时就开始考虑到科学和智慧的重要性。她同时指出,科学发展需要全球的解决方案与合作,希望贸易战能够马上结束,恢复全球的科学交流。

大会国际程序委员会副主任马丁•波利亚科夫、袁亚湘共同宣读发布《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北京宣言》。宣言指出,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增进人类理解包容、理性平和的思想基础。与会各方充分理解促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使命与责任,赞同在最广义的范围内促进科技与社会良性互动,一致同意共同弥合科学素质鸿沟,坚持不懈促进普惠公平,开展密切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安排,共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公众素质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公众号5月热榜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