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研究

2018-02-04 20:44王欢芳张幸宾厚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

王欢芳,张幸,宾厚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1]。因此,包装产业也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准,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发展。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有:Kenneth E·Boulding“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宇宙飞船上资源的持续、循环利用[2];H·Winkler概述了可持续供应链网络的概念,通过设计闭环生产系统改善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3];Paulo Ferrão等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结合包装废物管理系统的具体案例,分析了其对环境、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影响[4];Andreas Bartl通过不同方面的分析,认为循环经济的提出对于包装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5];Massimiliano Borrello等从循环经济的原则出发,阐述了以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产品供应链的方法[6];Bjorn Koeijer等探讨了包装开发模型,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从生态效益出发,分析了其包装开发、可持续包装的发展和转变[7]。

国内对于循环经济和包装产业的研究有:杨朝丽开始探索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强调了循环经济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建立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发展模式[8];盛忠谊指出要重视研发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等,为包装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9];徐登科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善了包装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10];王润球认为应依据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绿色包装法管理体系[11];侯清麟指出要发展包装强国,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环保的包装新材料替代传统包装材料,并实现包装减量化,提高包装制品的复用率和再生利用率[12];戴铁军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认为提高包装工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包装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迫在眉睫[13];陈敏佳认为国内包装企业属于密集型产业,企业间的合作是一个良性竞争的组织方式,有利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创新活动[14];李小燕研究了循环经济视角下汽车零部件包装的重复利用和标准化,可显著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运输成本,对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存在促进作用[15];周继祥在对循环发展理念、原则、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包装产业发展模式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有关对策[16]。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循环经济背景下包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包装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包装产业集聚测度研究、循环经济与包装产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国外仅有循环经济和包装产业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可借鉴;二是国内对循环经济和包装产业的研究多为针对现状问题的研究和提出各方面提升策略,鲜有关于循环经济背景下包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

1 我国包装产业结构的现状

我国包装产业主要包括包装机械、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产品、包装回收等方面。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高技术陶瓷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在经济发达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慢慢形成了集群发展、集聚发展模式,但我国新材料产业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用体系相互脱节等问题,部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新型材料产能不足的局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市场对纸质广告、报纸等印刷品的需求在不断减少,包装印刷产能过剩,包装机械的产能同样已供大于求,不少包装印刷和包装机械企业同出版物印刷企业一样生活艰难,“去产能”也是其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包装产品和包装回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过度包装问题亟待解决,许多网店商家为了获得买家的好评,不惜使用胶带、编织袋等过度包装;其次,产品包装未能被循环利用,或者降解困难等,会导致资源浪费;另外,缺乏一个完整的绿色包装国际标准,某些标准的制定只针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有新的包装标准陆续出台,但未能涵盖包装行业各个领域;缺乏较为全面、完善的绿色包装标准及评价体系;回收问题较为严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和相关制度,包装回收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很低,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包装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失衡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同,开始实施绿色包装的时间不同步,最早实行绿色包装的大多是出口型企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他们对绿色包装、循环经济接触较多。而在国内对绿色包装的反映则较为缓慢,涉足绿色包装的企业也不是非常多。其次,区域发展失衡,即各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和绿色包装发展较为迅速,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发展缓慢,政府和企业等对循环经济、绿色包装未能足够重视和宣传。另外,在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上,各地区政策规范、法律不一致,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包装污染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例如,提出“全面实行以纸代塑的口号,”将纸包装视为绿色包装,然而塑料包装携带方便并且用途广泛,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全面禁止塑料包装,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17]。

在包装产业中,“绿色包装”常被片面地理解为包装产品本身的“绿色”,而不包括包装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以及产品的循环利用等问题,因而导致了对绿色包装、循环经济的片面性认识。绿色包装本身应该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例如,纸包装在使用过程中是比较环保的,但若回收处理不当就不符合绿色包装的整体要求;相反,如果塑料包装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即达到了绿色包装的目的。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原料造纸的污染问题也很难控制,而且在国外许多实施绿色包装的发达国家,塑料包装材料也是增长最快的,主要通过加强回收利用控制减轻其对环境影响,而非片面禁止。因此,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包装企业和绿色包装的许多重要环节,如包装的简约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2.2 传统产能过剩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市场对纸质广告、报纸等印刷品的需求在不断减少,2011年我国印刷复制业的营业收入为9 305.35亿元,2014年我国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11 740.2亿元,2015年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销售总产值为7 497.48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然而近几年的下滑度远远超过其经营者的估计,印刷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印刷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策略调整,虽然,这几年书刊印刷企业也在不断努力,一些书刊印刷企业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但其改革仍然不够彻底,他们应该以江苏凤凰传媒的新华印刷为榜样,加强创新改革,真正着眼于长远发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视野也更为宽广。

国内包装印刷、包装机械的产能同样已经是供大于求,不少包装印刷和包装机械企业的日子同出版物印刷企业都比较艰难,“去产能”也是其发展的需要。包装产品和包装回收产业已经相对饱和,现代社会早已呈现物资丰富、消费品充足的生活状态。纸包装存在产能过剩、无法合理覆盖客户需求、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需要通过互联网整合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消化过剩产能,设计共享平台等去解决。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膜材料、高技术陶瓷等产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发展规模不断增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开发技术等都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防水材料、陶瓷、黏土等部分新材料行业也面临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局面。

2.3 新型产能不足

目前,我国的绿色包装材料技术装备水平有限,研发技术较低,新型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尚不能提供多品种、高质量、符合国际绿色包装标准的包装原辅材料。例如,美国广泛运用于食品包装的PVDC,它属于无毒、安全、健康环保的材料,而我国PVDC的产量却一直偏低,没有办法生产出大量的原材料以供使用。在包装辅料方面,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美国,软包装粘合剂已经开始转向水性或无溶剂的绿色环保产品,而在国内市场使用最普遍的却是副作用严重的聚氨酯粘合剂和甲苯油墨产品,这些溶剂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6],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导致包装产业新型产能不足。

国内包装设备行业仍然存在诸如单机自动化、稳定性较差、造型不美观、寿命短等问题,使国产装备在竞争中落于下风。客户需求是市场发展的源动力,包装机械的市场也不例外,现在国际上包装机械的发展大多都是以大客户的要求为目标,进而带动相关机械的发展。国内大多企业忙于低端仿制而不愿投资研发,研发能力和经费不足是包装机械行业的一大瓶颈。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于设备使用寿命很短,变更产品及包装比更换昂贵的包装生产线更节省资金,所以多数企业选择把精力投入到低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在开发新产品、更换设备等方面舍不得投入资金和技术人员,最终使我国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总是处于仿制阶段,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导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新型产能也不足,包装机械行业难出新产品。

3 包装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3.1 坚持转变生产方式

3.1.1 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变

传统包装产业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首先,传统包装产业发展方式过分依赖资源,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破坏严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地区仍以资源消耗型、污染型产业为主,为了保持其低成本性,不断持续消耗资源,从而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其次,传统包装产业发展方式中,有些偏远地区通过降低环境准入标准等有关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自身资源优势生产中低水平产品,赚取微薄的利润收入,但承受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由此可见,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和绿色发展,而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是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其通过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并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流转,形成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3.1.2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包装产业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着力解决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当所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从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包装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产业间共生模式、物资共生模式、绿色制造模式等[18]。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努力引进项目和配套企业落户,努力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降低开采、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的循环模式,实现包装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绿色化。包装产业内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可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必然会带动包装产业的集群发展,还可能形成高度关联的产业集群,进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包装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所以,构建包装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其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3.2 坚持优化供给结构

3.2.1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产品质量

十九大报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即必须从质量上提升,通过制定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去落实、去执行,提高供给质量。”因此,为优化供给结构和促进我国包装产业的发展,要求在保障包装材料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包装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另外,加强新的包装材料的研发,可以从安全性、防水功能等不同方面考虑,研发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以满足包装商品的不同需求,使其在生产、医疗、消费等领域中更好地应用。

3.2.2 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包装产业以创新为动力,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引领产业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全面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大举措。同时,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立足现有基础,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要素优化配置、发展模式转变和包装产业集群发展建设。构建包装产业与制造业、包装产业上下游、包装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包装各子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积极建立包装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服务等平台,加快包装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与相互匹配[19]。

3.2.3 建立健全包装产业体系,制定完善的产业制度

在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贯彻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包装产业制度体系,促进包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匹配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包装产业的资源,促进我国包装产业的发展。另外,制定完善的产业制度,通过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的方式,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监督,以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包装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大众需求。

3.3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会上提出的。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对于包装产业,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和包装回收等。绿色消费是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也缺乏规范、完善的包装法规体系。虽然对产品和包装设计、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包装等作了相关规定,但并没有对包装废弃物的规范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3.3.1 坚持清洁生产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清洁生产”,其强调从源头抓起,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而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目前,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施包装产业清洁生产应依据我国包装产业的现实,先从单个的工序或流程开始着手,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生产的废弃物,改善劳动生产条件,使整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达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坚持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

3.3.2 实施简约化包装

简约化是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产包装产品的过程中,可采用不同包装简约化的方法实现,如材料选配轻量化、包装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包装层数、体积减量化等。在瓦楞纸箱业,生产商通过对原纸配方、工艺技术等改进后,楞纸板的强度指数增加,从而使材料消耗减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化解过剩产能”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提出构建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推行简约化、精细化、循环化的包装技术等,引导包装产业向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及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3.3.3 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并不健全,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有偏差,因此,建立循环再利用体系非常必要。首先,对包装废弃物分类堆放,统一回收处理,日常生活中要求居民按包装材料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并放进指定的堆放点,再安排回收处理;然后成立专门的企业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预处理和加工;最后,通过智能回收机、互联网、云计算数据平台的建设,实现包装废弃物回收、分拣、循环利用的互联,真正建立起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

4 包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

4.1 包装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包装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创新发展,是包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点。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包装产业也不例外,现代包装以保护产品、便捷运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为目的,从循环系统的观点解决产品包装的生产与设计、研发与销售、储运与管理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的有关技术和管理等综合问题。目前,我国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包装产业高科技人才紧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小。在当前循环经济和国际包装行业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下,包装产业技术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中具有显著作用,是实施“低碳经济”与“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材料、机械、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为推动纸包装行业创新发展,2017年6月,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主办和参与的“创新包装纸展示活动”,对具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新技术等特点的优秀的创新纸包装作品进行多渠道宣传,实施中国包装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再如,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聘请许多具有研发经验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专家,组建团队,共同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并积极培养人才,提升印刷、绿色包装、科技研发水平。通过协同创新,形成开放、共享、高效的团队模式,提升团队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包装产业应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研究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关键共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等。

4.2 包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战略

基于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是在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基础上,形成同一区域内不同产业的代谢和共生关系,进而形成不同产业领域的资源共享。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日趋复杂,包装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国包装行业发展迅猛,构建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联战略,通过建立企业联盟,进行分工合作,扬长避短,获得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优势。包装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战略关联方式有横向战略关联、纵向联盟方式、混合联盟方式等,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例如,组建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包装产业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包装产业的发展,联盟开始探索绿色包装评价体系,为包装产业构建循环经济新的产业模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建立产业关联战略,依据包装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产业关联战略方式,选择有效的产业进行产业关联进而建立产业联盟,然后建立健全产业联盟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完善的组织机构各管理制度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再次,要加强协同共享平台的建立,并吸纳优秀个人、高校、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等加入,实现平台成员间的合作和互动,坚持共同努力,发挥共享平台的优势,有效地整合资源和共享资源;另外,时刻关注市场发展趋势,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点。通过产业关联战略,合作开发新型、绿色、安全的材料,提升我国在绿色包装领域的权威性,推动知识技术协同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4.3 包装产业的服务型发展战略

包装产业属于服务型制造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增强我国包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包装强国的建设进程,依据《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发展包装产业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开始发展服务型包装产业。《意见》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包装产业的系统性文件,对其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实现更高质量、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首次明确将包装产业定位为“服务型制造业”,使包装产业有了清晰的定位,并且从总体要求、发展任务、实施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转型原则和技术路径,为包装产业服务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电子商务是当下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对于包装产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实现供需匹配、资源共享和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促进电商包装的快速发展。首先,随着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电商包装模式开始受人们欢迎,旧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开始被电子商务模式慢慢替代,电商包装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化协同制造、专业化包装、私人订制、个性化设计、绿色包装以及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包装产业适应服务型发展模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其次,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吸引优秀的人才、用户、龙头企业、研究院等相关主体在平台内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市场与需求的匹配,增强创新能力。另外,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构建包装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产业、相关产业的关联和合作,协同创新共享发展,培育发展新业态,建立包装产业发展新平台,拓展产业发展领域。进而推动包装产业转向主动服务,坚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供给方式,按照服务型制造业的产业定位,实现十九大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全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晏维龙,刘旺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笔谈纪要[J/OL].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6)[2017-11-03].

[2]Kenneth E Boulding.Application of Presumptive Formula for Damp-Proofing to Packing Green Tea[J].Chagyo Kenkyu Hokoku(Tea Research Journal),1966,1973(38):72-79.

[3]H Winkler.Closed-loop production systems—A sus tainable supply chain approach[J].CIRP Journal of Man 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3):243-246.

[4]PauloFerrão,Paulo Ribeiro,João Rodrigues,AlexandraMarques,MiguelPreto,MiguelAmaral,TiagoDomingos,AnaLopes,eInâs Costa.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a packaging waste management system:A Portuguese case study[J].Resources,Conservation&Recycling,2014,85:67-78.

[5]Andreas Bartl.Withdrawal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package:A wasted opportunity ora new challenge?[J].Waste Management,2015,44:1-2.

[6]Massimiliano Borrello,Alessia Lombardi,Stefano Pascucci,Luigi Cembalo.The Seven Challenges for Transitioning into a Bio-based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Agri-food Sector[J].Recent Patents on Food,Nutrition&Agriculture,2016,8(1):724-733.

[7]Bjorn Koeijer,Renee Wever,Järg Henseler.Realizing Product-Packaging Combinations in Circular Systems: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J].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17,30(8):443-460.

[8]杨朝丽.包装产业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J].昆明大学学报,2007(1):47-49.

[9]盛忠谊.绿色包装探究[J].包装世界,2009(4):12-13.

[10]徐登科,熊春,林正辉.长株潭包装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研究[J].包装学报,2011,3(02):72-77.

[11]王润球,李元初,彭金平.关于推进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6):99-100.

[12]侯清麟,刘文良.自我超越:建设包装强国之路[J].开放导报,2013(2):61-64.

[13]戴铁军,高新昕.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14,30(2):150-153.

[14]陈敏佳.包装可持续发展在BBY公司的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

[15]李小燕.信息技术在汽车零件产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J/OL].中国包装工业,2016(2):33-35.

[16]周继祥,刘安民.循环发展理念下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7):227-232.

[17]赵娜,程茜,徐晓云,等.食品轻质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63-367.

[18]陈德敏,谭志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61-164.

[19]《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晰“十三五”方向[J].绿色包装,2017(1):60-65.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