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晓波
湖南省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增加,市政工程管理中涌现出各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其中项目管理是最为常用的,将其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施工中,能综合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投资效益。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点探讨了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多指在项目管理中使用专门技能、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限资源内实现设定目标。项目管理涉及内容多,比如时间管理、沟通管理、范围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同时,项目管理也涉及各种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管理模式,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般来讲,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是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分单位领导位高权重,不按照相关规定建设施工。而且,在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中也未按照要求进行。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常出现开工一段时间仍未签订合同的现象,部分工程未办理许可证,包括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政府部门为追求政绩,常缩短工程的设计周期,导致其出现功能不健全隐患,降低工程质量[1]。
监理机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从我国当前来看,部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未建立健全的监理机制,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没有正确认识监理工作的意义。同时,还存在监理人员身兼数职、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影响着监理工作的开展,无法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市政工程是一项特殊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项目目标高。但是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部分单位为应付上级检查,常出现忽视工程质量、重视施工周期的现象。各责任主体未严格执行强制性的标准,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不熟悉这些标准和制度。某些施工人员认为,工程结构和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无明显关系,认为出现问题后可重新维修,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此外,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技术资料不一致,后补资料严重造假,导致竣工后的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职责不清,导致管理混乱现象频发,主要表现为:随意堆放建筑垃圾,某些可重复使用的材料被当成垃圾,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低,不重视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即便检查也只是表象,为施工现场埋下隐患;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常在出现事故后才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市政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各种无法估量的因素,比如地下管线不明、行政干预等,使得项目部需要重新编制施工方案,影响施工进度;交叉施工使施工队伍相互干扰,甚至多次作业导致返工,增加施工成本,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2]。
项目管理理论是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不但要求工程主体和进度、投资、质量相互协调,还要求将理论用于实践,从而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在项目工程的管理中,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的负责人,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合理选择项目经理尤为重要,应选择一位善于经营、懂技术,且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的人才担任经理。同时,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员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良好的技能水平,在工程施工中实施质量计划,全面监控工程质量。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高标准、严要求的实施,使每项工序都按要求施工,保证整体质量;严格把控工程变更,保证施工图纸的可行性,防止图纸使用中出现问题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
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是预测工程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工程投标是成本管理源头,由于市政工程专业分类多,施工条件复杂,包含内容多,要想保证成本预算的合理性,可使用定量计算的方法计算施工成本。待工程中标后,再进入施工前的准备阶段。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与资源配置有着密切关系,成本估算中所提供的数据直接影响着工程计划和成本管理的可行性[3]。总之,市政工程作为一项特殊工程,项目部经理、公司领导等相关人员要充分了解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施工质量、成本间的关系,在节约施工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其管理经验、施工技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从当前来看,部分施工人员并不具备安全意识,而且施工人员也未按照要求执行,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与此同时,还要增强操作技能,学习新型技术、工艺和知识,预防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从而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
对于市政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管理方案。由于市政工程易受天气影响导致施工中断,影响施工进度,所以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而且,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还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适当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实际施工中应根据施工进展制定进度计划,禁止违章操作,以免影响工程的后期使用。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施工质量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关键。一般来讲,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因此深入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提升工程质量意义重大。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4]:明确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常在任务书中规定,为实现工程目标,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处理;明确质量控制主体,项目经理按工程实际组建管理小组,负责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发现施工偏差,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制定合理措施消除,保证各工序质量满足要求。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具有不确定性,人工操作会导致工序不合理,如果事前不全面了解施工工序,就会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要想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需要加强各施工工序质量的监督和验收,有机结合检查结果和控制流程,从而实现最终的质量控制目标。
第二,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设备和材料是工程施工中的基础部分,保证设备和材料质量,是实现质量管控目标的关键。在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时,需要严格遵循“三把关、四检测”原则,即由质量检验人员、材料供应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进行把关,并对材料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工程要求。虽然施工设备是不用于工程实体的,但却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需要优先施工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性能符合工程要求,预防设备因素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
第三,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包括水文、气象等不可控的因素,同时还包括劳动作业、安全防护等可控因素[5-6]。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环境因素对工程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施工人员密切重视环境因素对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准确预测环境变化,然后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减少环境因素给工程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市政工程管理中,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理机制、管理意识不高等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项目管理是近年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将项目管理理论用于市政工程管理中,从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环境、施工工序、施工成本、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管理,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