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8-02-04 05:28:29谭本海
智能城市 2018年15期
关键词:湖南省节水灌溉

谭本海

麻阳苗族自治县水利局,湖南麻阳 419400

湖南省有效灌溉面积5130万亩,农业用水总量约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是第一用水大户。近年来,湖南省把实施农业节水灌溉作为推进农业节水行动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大大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严格水资源考核制度,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了农业节水。例如,湘潭市把转变农民用水观念、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及美丽乡村示范片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不利于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所以,实际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问题出现的关键所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1 当前国家发展高效节水的背景及重要性

发展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更是农田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批涌现,也对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要求“十三五”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我省150万亩)。2016年开始,国务院将每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考核指标。同时纳入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并建立约谈、通报、问责机制。水利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将高效节水灌溉任务完成情况列入了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分配绩效因子,倒逼各地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湖南省坚持节水优先,切实把推进农业节水、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细化实化措施,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节水、节能、节地、省工,促进了农业高产、高效、高品质,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农业用水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2 湖南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2016年,湖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农业、烟草等部门共同努力,省实际完成16万亩,其中水利部门完成10万亩,国土整治、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烟水等完成6万亩。2017年,湖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任务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湘资沅澧“四水”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四项纳入国务院和省政府重点考核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其中,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投资完成率100%;全省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57万亩,目标超额完成达到102%。2018年湖南省水利部门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夯实“三农”工作水利基础。具体包括:深入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搞好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河塘清淤整治。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完成10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例如,2017年湘潭市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面积1.801万亩,其中喷灌0.35万亩,管灌1.27万亩,微灌0.163万亩,完成项目总投资4235万元。同时,湘潭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试点,鼓励和引导村组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区高效精准灌溉设施建设,全市16个试点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700多万元。

3 湖南省地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1 农民没有节水意识

湖南省地处中西部地区,属经济欠发达省份,主要以农业为主,当地农民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知识水平与思想意识水平较低,对节水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农户们仍然沿用传统农业技术,如当地农民通常会在开春时进行灌溉,其实这造成了水资源极大浪费。因为经过寒冬,土地极为缺水,此时进行灌溉,水的流速较低,容易出现满溢现象,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然而,这种情况却普遍存在,农户们往往对相关部门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视而不见,认为该技术耗时长,也不可能实现对农田有效灌溉的目的。

3.2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益,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二是农民普遍对水利基础设施认识不足,不了解使用方法与功能,而相关部门又没有进行及时正确引导,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没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三是相关部门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忽视了农业基础设施更新。

3.3 节水建设管理规划不合理

一是各地相关部门在做节水建设规划时,往往一味借鉴其它地区的管理方式,忽略了本地实际,尽管投入了较多精力,却始终没有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盲目,直接导致节水建设环节出现诸多的纰漏,成效较差。二是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或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初就偷工减料,质量无法保证,导致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损坏现象,阻碍了当地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管理的措施

4.1 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农民是农业生产主体,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当地农民节水意识的提高,这对做好节水建设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可以开展水资源短缺方面的讲座,或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使农民全面了解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进行讲解,着重提高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熟悉度。

4.2 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湖南省受降水时空分配不均、骨干水利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影响,旱、涝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精细农业基地建设首先要保障旱能灌、涝能排、灌排自如,即需加强基地水源工程建设和灌排渠(沟)系配套,提高农业供水灌溉保证率和达到作物排水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避免串灌串排,水稻灌区应实行格田化,并尽量做到灌排分离,排渠要在排涝的同时满足作物排渍要求。

4.3 对节水建设进行科学管理规划

新时期,节水建设的特点有所改变,进行节水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地区实际进行创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创新。科学合理的节水建设管理规划能有效保障节水建设进度的顺利推进,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也能够强化节水建设管理,提高节水建设的工作效率。

4.4 实行节水灌溉制度,提升科学用水管理

传统的作物灌溉方式是采取充分灌溉,即在作物全生育期均给予根层土壤充分的水分,充分满足作物需水。控制灌溉技术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仅在其关键需水期,才必须充足或较为充足地供应水分,在非关键期则不必。合理调节土壤水分供应,有效减少作物蒸腾、蒸发量,有利于增产和品质提高。特别是在稻作区改变大水漫灌、淹灌方式,大范围推广“薄、浅、湿、晒”控制灌溉模式,保证作物关键期需水,能实现有效节水、增产。

5 结语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包括湖南省在内的许多省份都加强了高效节水建设力度。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当地农民节水意识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对节水建设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但只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水建设规划,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着重提高当地农民的节水意识,就能够强化当地高效节水建设管理工作,有利推动节水建设工作的进行。

猜你喜欢
湖南省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10期)2021-10-22 01:13:10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9期)2021-09-24 11:57:0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8期)2021-09-06 11:36:44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3期)2021-04-24 02:30:54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宝藏(2020年3期)2020-10-14 09:41:40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5期)2018-08-01 06: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