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制造业的国际化分工面临新的市场洗牌。传统生产管理体系已经逐渐被淘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机构开始使用具有信息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制造业科学管理。文章从现代ERP集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以ERP集成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在制造业生产体系里的优势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方向。
关键词:ERP集成;制造业;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5-0118-02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a new market reshuffl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eliminated, and more and more manufacturing institutions began to use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o as to achie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with the concept of modern ERP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RP integr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words: ERP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management
引言
經济全球化以来,我国制造业在内部创新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制造业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同时传统制造业生产管理系统对资源配给的滞后性和不科学性,也阻碍了制造业的革新与升级。如何在发展生产技术同时,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我国制造业机构所要思考的问题。于是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新的制造业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即ERP集成。
ERP集成应用在制造业生产管理领域,具体体现在生产资源计划、生产调配和产后分析上。生产后将实际成本和成本模型对比,对于差异情况进行智能化处理分析,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利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生产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整合、分析、处理制造业机构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制造业生产管理未来发展新趋势。
1 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
1.1 ERP集成定义
ERP集成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资源合理优化系统。通过对企业管理、资源管理的干预,达到全面信息集成和资源调配的目的,是一个整合了制造业企业管理理念、生产过程、人力数据、等各方面的企业管理系统。其主要结构如图1。
ERP集成系统主要分为:分销系统、制造系统、财务系统三个系统框架[1]。生产业企业构成包括以厂房、机械设备、生产线为主的硬件条件设置和以企业文化、人力、信誉、资金流、组织形式为主的软件设施。二者都是构成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ERP集成系统下属各模块可以分门别类,进驻于各个环节从而达到高针对性的理想效果。具体流程如图2。
通过ERP集成方案和生产技术平衡可以得出最优生产模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率最高。
1.2 基于ERP集成生产管理系统特性
整个管理系统以节约资源为第一要务,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从而实现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终极目标。企业管理层通过ERP集成的先进管理理念,可以深入挖掘企业潜力,进行高集成化升级。
在现代制造业企业中,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归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高度集成化特性:其最显著标志就是各方面的协调性和全面性,生产管理整体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涉及到企业生产管理相关活动的所有部门,并将各部门反馈信息加以高度集中整合,同时根据高度同步信息做成的生产数据也更为可靠。
生产调度的实时性和科学性:ERP集成的使用可以确保企业采用多层次递进的生产结构和实时动态调度策略,从而达到以自主生产为主的新型生产方式。数据加工科学合理,且严格按照生产周期,并自觉检查其合格率和合法性,确保按时交货,完成客户需求。
客户实时监控:这种特性可以让客户更直观的观察整体生产过程。系统中的资料管理、物料消耗数据反馈可以让客户随时掌握生产进程,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控制,从而让客户在放心的同时合理安排后续计划。
2 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在应用中的不足
几年前,管理领域提出的《ERP生产管理趋势研究思考》中指出,现代制造业企业工业化生产环境和生产管理特点导致制造业工厂更注重交货期限的把握和生产进度的检查,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合同所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后,在顾客满意的时间内交货。相比较这些,对于生产成本把控、生产现场掌握、人力资源调配、后勤供给等方面关注较少。对于生产制造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国家来说,成本控制、统筹规划、激励机制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endprint
当代制造业所使用的ERP集成以成本节约为出发点,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制定出高针对性科学的管理计划。然而,企业利用ERP集成可以取得优势的同时,经过研究出现,以ERP集成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本身及应用上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2.1 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数据细化度不够
在现代大型制造业企业中,标准的ERP集成生产管理系统是一般都是采取样板模型化标准生产管理体系,需要合理统筹企业内部数据和经营管理数据得出数据流從而进行下一步分析确认。但是在我国生产企业管理中,粗放的企业管理和数据收集的迟滞性满足不了ERP集成系统需求,导致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分析计划的错误性和无效性,不能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供给,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2.2 生产管理系统运行不全面
以ERP集成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虽然有许多子系统,但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化、既有化、科学化的运营系统而存在的。在实施中不少企业往往忽视整体性和目标量化,各环节不能协作是不少企业在管理系统运行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在制造业企业中,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一个难度高规模大的过程,需要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科学化整合。对各环节进行统一协调运行,而不是单纯思考如何获得低成本高利益。过多的调整企业内部生产结构和部门职能,风险大还会造成系统运行问题。
3 基于ERP集成的生产管理系统完善建议
整个生产系统不仅要以节约成本为核心,在完成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管理。主要完善措施如下:
3.1 建立科学生产成本管理机制
生产企业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等等。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必须将上述成本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重组。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节约资金,还能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对当前市场和企业现状以及所有整合资源的合理分析可以达到企业全面控制效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3.2 细化数据整理
ERP的工作原理归根到底还是基于企业生产数据的反馈。生产时的参数数据、网络信息数据、市场需求数据、企业资源数据的细化程度直接影响ERP集成的模块分析,从而影响整个生产管理系统。生产企业可以在整个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架设专门的数据收集反馈机制,保证数据更新,提高产业链优化。
3.3 加强各部门主观能动性
ERP集成生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目标成本的量化考量和各部门核心利益来提升整体利益。各个系统之间团结协作是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政策,将生产利益和企业每一个生产部门和每一个生产员工挂钩。在各部门高效率协同工作下,随着ERP制造管理系统的深化,资源节约将成为必然。
4 结束语
在现代制造业生产企业中,越来越的管理者选择以ERP集成为基础的生产管理系统。这种基于科学信息和数据分析以合理统筹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目的的管理机制,符合当代企业的市场需求,也是未来生产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运行ERP集成管理系统可以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主能动性,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平.基于ERP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旬刊,
2016,7(10X):24.
[2]郑艳伟.机械制造业及其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84.
[3]刘美莲.浅谈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158-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