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课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策略

2018-02-03 20:16袁丽君
考试周刊 2017年94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建议课前预习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作为文科,在课前进行预习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建议,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教学建议

历史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所以课前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前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课前预习本身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无论是语数外还是政史地,所有的学科都倡导提前预习,提前预习实际上也是记忆的初级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学中依然提倡课前预习,说明课前预习还是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被时代所淘汰。《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发展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果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历史课堂教学实效,就必须重视“预习”,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讲,好多孩子都不会自主地学习,也不愿意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历史课前预习的好处,积极督促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的预习,如何预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对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要搞清楚该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对重点部分要做好笔记,对于难点部分要认真听讲,教师讲后还没有弄清楚,及时向教师请教。其次预习对历史课堂学习有一定的调节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在十五分钟左右,对于一节课四十分钟来说,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注意力高度集中听教师讲课,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就导致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迷失自我。只有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运转,很难发挥自己课堂主人的作用。如果学生课前预习了,就能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自己熟悉的部分,可以少放一些注意力,对于自己不懂的和难点部分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学生思维一张一弛,在重点问题上能保证思维的高度活跃,通过学生提前预习,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 教师结合历史课的特点,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1. 在现行人教版的初中历史书中,每一课开头部分都有一段引言。通过引言我们就能够看出本节内容主要讲的什么问题,哪些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哪些内容是本节课的了解内容。弄清楚了引言,我们的预习就有了头绪。知道了哪些部分需要精读,哪些部分可以略读。这样就可以对预习的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当我们学完课本内容以后,再回过头来将引言部分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尝试着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文献的分析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添加了一些适合中学生实际的资料。对于这样的内容,虽然不是本内容的重点部分,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却不能忽略。而是要科学的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献的分析能力。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历史中考和高考大量引入了文献资料,而且分值较大。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对文献资料的理解能力。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在未来的中考和高考中才能游刃有余。

三、 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科学指导和点拨,并使之不断优化

1.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科学的预习时间,什么时候预习最科学、最合理。一般就是第二天早上要学习的内容,第一天晚上进行预习,这样的记忆最深。但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预习要有科学性,因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每一门课都要提前预习,而且预习的内容较多,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的时间对下周上课的内容进行大致的预习,这样可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2. 学生要明确在预习中要做什么。首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要巩固复习旧的知识,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其次要了解課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把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尝试地做一做。

四、 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学生的预习行为

包括三个环节:课前督促检查、课堂及时反馈和课后教师评价作业。(1)教师利用在早读时间督促预习,浏览或抽查学生的课本或预习本,或在课前请组长检查等。(2)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对于活动化的预习作业,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对学生理解不到位或不深刻的地方,教师适时加以纠正和点拨。(3)课后,要求学生自答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巩固强化,自我完善,及时反馈,使学生在存疑的地方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由于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上又知道了结果,转嫁到课后的作业也就控制了,减少了。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本身也从繁杂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杨瑞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8).

[2]曹传国.新课标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J].知识经济,2010(10).

[3]王雪.搞好数学预习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4]陶红玉.浅谈新课程下语文的有效预习[J].文学教育(上),2009(08).

[5]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08).

作者简介:袁丽君,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建议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