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灵玥
摘 要:“一带一路”涉猎范畴宽阔,覆盖行业多种多样,相应的语言沟通形式也十分的多样化,其中“小语种”的辐射范围更加宽广,因此我们急需大量的精通小语种的相关人才。但是现在,我国对于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不够全面,流入社会层面的小语种学生数量远远不足所需数量,很难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需求的标准。为了解决当下小语种人才缺失的现状,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帮助我国突破小语种人才局限这一难关,为实现“走出去”战略培养更多精英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战略需求
在我国,人们的思维习惯往往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都称之为小语种,这样的语种区分不够严谨,其实小语种的专业名称叫做“非通用语种”。我国“一带一路”涉猎区域中大部分都是小语种或小小语种语言区。由于小语种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了相应语种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小小语种的人才更是“稀少”,很难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找到快速有效的处理方式。
一、“一带一路”格局空前
从我国暂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图中可以看到初步设定的区域范围十分广阔,涵盖了全球近60个国家,串联了国外100多座关键城市,相关总人数达到了44亿,是全球人口数量的60%以上,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总量的30%。其实,我国对于“一带一路”的设定范畴是可以变动的,依据发展情况也有逐步扩大的可能。“一带一路”是我国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突破性规划,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展现国际领导地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含义。我们从当下的战略图中可以看到“一带一路”的涉及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语言区。而全球有9大语系,37大语族,上千种语言。在如此庞大的语言基数下,我们仅学习英语是不足以完成“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
二、我国小语种人才匮乏
我国各大高校关于小语种的招收范围基本一致,例如,匈牙利语、柬埔寨语、老挝语、菲律宾语、泰国语等。在所有招收范围内的小语种里,我们还可以将其进行进一步细化,从中区分出“小小语种”,这些“小小语种”不像日语、德语那样的小语种有着较高的受众人群,但是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
举例来说,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印度尼西亚拥有着2.5亿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据人口排名第四位,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普及率很高,而我们对于印度尼西亚语言却了解不多,这样在两国交往时,我们的处境就相对被动。印度使用印地语,巴基斯坦使用乌尔都语,我国与巴基斯坦、印度之间有非常多的来往,譬如,中巴友谊关系维护,中巴经济扶持推进、建设瓜达尔港等等都需要大量精通中、印、巴三国语言且了解三国国情的人才。现如今印度的经济体系不断强大起来,送往我国学习的留学生每年都呈现大幅度递增的趋势,相反,我国学生将留学方向定位在印度的人少之又少,不均衡的小语种人才现状越发凸显。
三、小语种人才培养的困境
当下,我国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和培养量严重不对等,在“一带一路”的大批量需要小语种人才的环境下,我国的小语种人才培育过程十分漫长,且数量较低,质量普遍不高。现在制约小语种人才培育发展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呢?
(一)师资短缺。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限制小语种人才发展培育最大的困难之一,我国仅有个别高校拥有一定数量的小语种教师,其他大部分的学校在这方面都十分的紧缺,更别说小小语种的相关师资力量了,那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高校在一门小语种课程中只委派一门教师,但是更多的学校小语种课程没有相应教师。
(二)缺乏基础。在中国外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随大流”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热門的语种,往往忽视了基础阶段的小语种。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热门语种太热门,冷门语种太冷门。大部分小语种学习者都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学习接触的,相对来说接触时间较晚,对于各方面的学习都有一些不利影响。
(三)国际动荡。相比热门语言,小语种与国际接轨更加密切,从业方向也与国际情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很多小语种地区的国情局势不稳定,各类战争频发,国家领导人不断交替变更,对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关系维持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但凡小语种学生所学语种正处于动荡区域,尤其是长期战争地带,相应的就业前景就有较大局限。
四、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来华留学生的作用。相对战乱区域,中国多年来一直处于和平年代,政局稳定,良好的经济、政治、军事背景吸引了一批批优秀的留学生前来学习、生活,这些留学生中不乏对于教学有一定的经验的人才。我们可以把握住留学生的优势,发挥其作用,采用不同的形式教授小语种,有利于加快我国小语种人才培养的进程。留学生的优势所在就是其语言环境,我们通常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听”无疑是最为难以克服的一点,同时“听”也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点,只有“听”会了语言的学习才会更加顺畅,我们普遍教育的外语知识都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哑巴英语”所学的知识只会写而不会运用到日常中。将一部分有教学经验的留学生收纳进学校讲课,一方面能够减轻师资紧缺的压力、教学质量不足的缺陷,还能够带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听”“说”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文化、语言谁也离不开谁,语言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如果让留学生进行小语种课程教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文化方面的问题也能够轻松应答,没有亲身经历或是生活过的人是很难将文化方面的问题解释到位的。最后,一对一教学模式下有明显优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位母语伙伴是最佳的练习方式,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学习,不仅练习了自己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交流中还了解到了相关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等一些书本中不常出现的内容,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二)出国交流。现如今很多政府之间或是校际、校企之间也慢慢的开始发展与国外学生交流互换等项目,教育部门也在竭尽全力为学习小语种的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国门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从娃娃抓起。在我国,普遍开始学习小语种的年龄偏大,学习基础不牢,不能够在“走出去”这一战略需求中起到相应作用。所以,在小语种培育方面,我们应当将目光投向年龄偏小的“娃娃”身上。在我们周边能够接触到的与幼儿有关的语言教学机构,例如双语幼儿园、儿童英语班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内容,政府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发展小语种课程,让孩子在未来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家长方面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多去接触小语种,帮助孩子全方位发展。
(四)学好小语种,不丢大语种。不仅要学好“小的”还要兼顾“大的”,这一说法看起来自相矛盾,但这却是我国国情和国际情形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在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时候也都应当持有的心态。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需要过多赘述,很多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也可以通过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有英语做基础,也有小语种做支撑,这样两者兼顾的形式对交流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小语种人才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视此类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多种途径,强化此类人才的培养,将我们的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云升.“一带一路”建设与外语人才培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9).
[2]教育部国际合作司.来华留学简明统计[R].2016:7-12.
[3]塞钮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张立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