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是中华民族的真精神,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研究将着重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激励广大青年继续弘扬这种伟大精神,注重“内外兼修”,为振兴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
翻阅历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走过夏商周秦汉,走过唐宋元明清,走过悠悠的丝绸之路,走过蜿蜒的万里长城,有青花瓷的雅致,有丝绸的柔美,有琴瑟的奇韵,有羌笛的悠扬……这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背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前一句意为: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发愤图强、刚毅坚卓、永不停息。后一句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只有积累道德,方能容载万物、承担事业。这就告诉人们要效法天地,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也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承载万物。
“自強不息,厚德载物”既是中华民族的真精神,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支撑起民族的繁盛,推动着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让华夏儿女在灾难与侵略面前众志成城守护着国家与民族的根基,让中华民族的根基深深地扎在了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给学子们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引用了《周易》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学子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精神。此后,这八个字演变为清华校训。秉承这个校训,一代代的清华人一方面为教育独立、学术独立而奋斗不息,另一方面,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襟怀,广纳一切文化之精华,将清华大学办成了国内一流大学。
自强不息是生命历经磨难后的崛起。人生是一个努力前行、奋发向上的过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坚持写完《史记》;勾践卧薪尝胆成就越国复兴、雄霸一方;唐玄奘一心向佛,历时十七年取得经书;郑和七下西洋,漂洋过海传递华夏文明之光。先贤们怀着自强不息的情怀,在苦难与挫折中玉汝于成,在历史的书卷上,镌写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对美德的向往和追求。
厚德载物激励人们不断地提升个人修养,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孔子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孟子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无不劝诫人们从善,积“小善”为“厚德”。比干强谏,以死尽忠;子路百里负米,孝敬父母;商鞅立木取信,顺利推行新法;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韩信黄金千两,报答漂母旧恩;文帝仁孝,成就“文景之治”;季布“一诺千金”,免遭祸殃;赵孝愿代弟死,以德感化强盗;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匡复汉室;杨时“程门立雪”,成为尊师典范;历史遗迹“六尺巷”,尽显谦和礼让佳话。正是一代代炎黄子孙传承着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尽沧桑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健全人格的标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塑造中华民族健全人格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自强不息要求人们不断进取发展,从而变得强大;厚德载物要求人们提高自身修养,造就有利环境,从而更能长久、永恒;厚德载物是自强不息的坚实基础,没有厚德载物作为根基,自强不息的精神难以持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著名的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坚强的意志、宽容的态度在塑造中国人健康人格层面起主导作用。他本人追求真理,刚正不阿,同时,他继承与发扬清华国学院“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终生勤勉,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堪称一代学者楷模。
今天,中国共产党历经96年的艰苦奋斗,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历经沧桑,众志成城,终于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从北京的奥运会到上海的世博会;从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到嫦娥三号的绕月飞行;从长征七号一飞冲天,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才使得当今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由于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疑虑甚至敌视,以致既有“中国威胁论”的出台,也有经济上的挤兑打压,甚至还有军事上的挑衅。面对这种局势,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应继续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奋发图强、努力进取,成为学有所成、术有专攻的有用之才;另一方面,应加强道德修养,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勇于奉献,注重“内外兼修”,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为伟大的祖国更强大、更繁荣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张岱年,刘仲林.铸造新精神建设新文化:千年之交新文化瞻望[J].天津师大学报,2000,(1).
作者简介:
葛金平,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