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8-02-03 18:10吴瑞林王建中
成才之路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心理学人才培养

吴瑞林+王建中

摘 要:创新思维训练、创新人格培养和创新环境营造,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密切。因此,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3-0001-0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高等学校承载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建立了各种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和实验班。然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和推动其产生更多创新成果,需要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成果给予解答。本文以近年来心理学中关于创新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从思维训练、人格培养和环境营造三个方面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新与创新的影响因素

什么是创新,创新思维如何产生,哪些因素影响创造力和创新过程等问题,都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1950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德在其主席演讲中使用创新作为标题。此后,创新成为心理研究中的标志性话题,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方面的研究更是出现几何级数的增加。

创新是指人们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旧有思维定式,旧的常规戒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创新行为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原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创新活动,无论是新发明、新思想还是新作品,都被认为是一种原创性行为。但原创性仅仅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灵活性是创新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一般可以灵活地使用新技术,应对新进展、新机会、新变化。流畅性指创新思维是一个连续过程,相关的创新思想可以一连串地产生。

心理学对创新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智商和人格两個问题上,随后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认知、神经、教育、组织行为等不同角度,近年来,环境因素对创新的影响被大量关注。最新的成果倾向于将创新的相关因素从宏观到微观划分为多个层次,形成整个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的体系。

如右上图所示,处于最微观层面的是个人神经机制和智力水平,它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受先天因素影响最大的部分。随着层面的不断扩大,后天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起作用逐渐增加,环境因素也逐步宏观。处于最外层是整个宏观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比如,宏观经济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集体主义文化对创新的影响等,就属于这个层面。

上图将创新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六个层面,但并非所有层面都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其中,思维与认知加工机制、人格培养和组织环境三个方面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较为密切,是可以着力改进的部分。因此,本文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探讨改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二、加强引导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与创新性成果和大学生创造力直接相连的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虽然创新与智力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这不意味着智商高的人就一定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其中关键就在于是否存在创新思维的技能。发散性思维在创新思维技能中起到核心作用,它要求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思考,探求获得多种答案的路径,是创新思维中灵活性的直接体现。因此,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不能仅停留在态度层面,还应该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创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技能。实验表明,当大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技能之后,他们很快可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且,启发式训练有助于发散性思维和认知技能的提高。也就是说,在课堂或课外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这种创新思维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们了解到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要让他们善于使用批判性思维改进常规方法,教给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例如,合理使用“头脑风暴”技术,并且要求活动参与者认真讨论彼此的想法,可以有效提高参与者的发散性思维技能。

“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显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鼓励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重视知识发现和知识探究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当然,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角度出发,创新必然建立在人类已有知识体系之上,重视探究过程并不等于摒弃知识的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把探究过程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掌握知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另外,考试也是影响创新思维能力的因素之一。目前的很多考试都强调汇聚式思维,而非发散式思维,特别是选择题这样的客观化试题,它们明显不利于产生创新性的解答。大学阶段的考试形式可以更为多样,考题也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开放式问题,避免出现那些具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题目。大学教师可以在课程考核方面做出改进,帮助大学生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师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传统知识学习和一般能力提高上,因为此类教学的效果容易较快地直接体现在教学评价中。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一般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效的。大学教育管理者应该逐步改变原有评价体系,适度将评价指标和方法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倾斜,避免单纯以学生的课程成绩来评价教师。

三、注意渗透培养,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发展

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可以理解为人的个性。在相关研究中,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最早被关注,到目前为止也被研究得最为透彻。一些稳定的核心人格特征被证明与创造力和创新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包括兴趣广泛、有好奇心、能独立判断、自信、自主、精力充沛、对其他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能够接纳冲突的观点等,这些人格特质都与创造力有着正相关。endprint

对这些人格特质进行综合,可以发现它们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开放的态度,它体现为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敢于探究的精神,另外对不同于已有经验的新事物具有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二是独立的精神,也就是能够独立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独立精神是不可能走出新路的。

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首先要求大学教师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创新人格特征与优秀道德品质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对新事物保持开放性,离不开对老师、同学和他人的尊重,离不开谦虚谨慎的态度,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作为。独立精神来源于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来源于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更需要具有敢于挑战旧有思想、陈规俗套的勇气,同时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没有什么创新性的成果不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历练。此外,诚信也是创新成果的重要保障,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原创性,依靠抄袭、剽窃、欺骗、舞弊等所谓“捷径”,必然无法实现创新。

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更要注意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作用。榜样的力量往往大于说教,任课教师、导师对科学和创新事物的态度对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开放的学术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不急于对学生的成果做出或好或坏的定性评价。而且,教师自身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时,也要注意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式示范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目标。

四、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大学良好创新环境

环境是创新成果产生的土壤,而且现代社会的创新更多以团队创新为表现形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将关注点放在了环境对创新的作用上,这种环境包括小到团队、班级,大到学校、公司,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

良好的创新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自由、开放、多元、平等、愉悦、职责明确、有充足的资源(特别是充足的时间)、鼓励原创、不会因为创新失败而遭到惩罚。与之相对的,如果环境缺少对原创性的关注、有很多约束和“红线”、缺少自主的氛围、没有恰当的激励和反馈、对成果有不现实的预期或者不恰当的规范,都有可能阻碍创新成果产生和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环境最终通过情绪和动机影响创新行为的发生。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创新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活跃的正向情绪(如快乐和兴奋),而在活跃正向情绪的作用下,创造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创新性成果也更多地产生。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愉悦的环境,尽可能避免学生出现悲伤和愤怒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动机可以提高其创造力水平,教师如果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奖赏(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学生创新的内在动机就可以被迅速激发。心理学工作者建议,对学生的创新活动要尽可能给予积极反馈,而且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对其评价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只是为了提高其创新能力。另外,反饋应该是有建设性的,应该包括对学生发展和提高创新力有价值的信息。还要注意,在反馈时尽量讨论问题本身而不是学生个人,即“对事不对人”。

另外,时间充裕程度是创新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科学技术的创新如此,文学艺术的创新也不例外,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创新成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创新时间,也应该让学生保持恰当的紧迫感。如果没有紧迫感,学生过于放松,很难激发出创造力;而任务过于紧迫,学生则会选择常规的问题解决办法,放弃进行创新思考。

大学教育中,还必须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创新活动正逐渐减少,而团队创新活动快速增加。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理解和接纳,是创新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特质。成员间能否平等、充分地交换意见,保持互信、高效率的合作是创新团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教师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相关技能。

参考文献:

[1]Runco M A.Chology,creativ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01).

[2]Hennessey R A,Amabile T M.Creativ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0(01).

[3]Niu W H,Sternberg R J.Societal and school influences on student creativity:the case of China[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3(40).

[4]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Barron F, Harrington D M.Creativity,intelligence,and personal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1(01).

[6]Baas M,De Dreu C,Nijstad B A A.Meta-Analysis of 25 Years of Mood- creativity research:Hedonic tone,activation,or regulatory focu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心理学人才培养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