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状况分析及控制途径

2018-02-03 07:15王芸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城镇水体污水

王芸伶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可靠支持。小城镇区别于大中城市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规模小于大中城市,但它具备城市特性和基本功能,人口密度较高,并且以非农业生产为主。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增长点。小城镇的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但是,小城镇水环境污染问题较大中城市更为严峻,环境污染范围更广、污染治理难度更大,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城镇自身的未来发展和生存。

1 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意义

水污染问题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小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影响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1]。水资源对于小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资源。水污染的日趋严重,导致小城镇水资源严重匮乏,这将直接导致小城镇的发展面临巨大危机[2]。水资源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然而,受到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小城镇中超过90%的地表水遭受各种污染,而半数以上的地下水也受到严重的污染侵害[3]。在工业水平较高的小城镇,水污染问题更为严峻,大量工业废水、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地区水资源,水资源污染治理越来越迫切。

加强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高饮用水源水质,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和农业,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将极大地保证农业用水需求,切实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缓解灌溉用水的缺乏[4]。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活动同样依赖于水资源,加强水污染治理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业生产的开展,进而为小城镇提供可靠的税收保障。

2 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状况

2.1 地表水污染现状

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也持续扩大,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使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转移到小城镇。城乡工业给小城镇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与日俱增,污染源不断增加,污染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小城镇无论是在污染监管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来自工业生产的污染物被源源不断地倾注到周边河道或渗入地下,造成严重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铅、砷、汞、镉、铬等,这些污染物不仅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也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

除了工业污染之外,来自居民和农业的污染源对地表水的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大中型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形成较为稳定和健全的体系,居民生活垃圾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然而,小城镇地区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地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尚未形成。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居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进周围的河道中,造成严重的地表水污染问题。在对小城镇环境污染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非常随意,污染物向周边水体扩散。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用到地表水灌溉之外,大量化学肥料、残留杀虫剂等随着雨水流入河流中,进一步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2016年,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水环境监控数据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1 617个国考断面中,Ⅰ类34个,占2.1%;Ⅱ类676个,占41.8%;Ⅲ类441个,占27.3%;Ⅳ类217个,占13.4%;Ⅴ类102个,占6.3%;劣Ⅴ类147个,占9.1%[5]。污染主要集中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污染严重的水体甚至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在湖泊污染调查中,多数湖泊呈现出富营养化的情况,仅有不到10%的湖泊为贫营养化。

2.2 地下水污染现状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水量较为稳定、水质较好,是居民生活、农业灌溉以及工矿用水的重要来源。地下水总量比较有限,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是,当前小城镇地下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大量地下水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这无疑影响了小城镇的用水质量。

近年来,小城镇居住人口持续增加,用水量猛增。为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小城镇地区普遍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然而,由于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以及不规范的取水和用水,小城镇地区地下水短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地下水短缺的同时,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也给地下水资源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地表水污染的加剧,导致工业生产对于地下水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在使用地下水的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造成大量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进入地下水体中,结果污染了地下水源,导致近年来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当前,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地下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小城镇地下水污染比重高达90%,并且呈现出由点到面扩散的趋势。地下水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危及地区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3 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恶化原因

3.1 生活污染

生活污染是指生活污水与垃圾排放所导致的水体环境污染。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由家庭污水和商业污水汇合而成。生活污水最典型的特点是污染物多样、多种有机物混合,同时还带有大量病原菌,也是水体中油脂和微生物的主要来源。生活污水既包括洗衣、做饭等污水,也包括粪尿等成分,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高。大中型城市由于具备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并通过技术处理后排放到周边水体中,有效地降低了生活污水的污染。然而,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相对简陋,有的小城镇污水收集工作滞后,大量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周边河流中,其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可想而知。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水体内部金属超标的重要原因。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如塑料袋、泡沫、废弃家用电器等,这些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外界水体中,就会导致水体中各类元素严重超标。另外,大量生活垃圾的不规范填埋和肆意堆放,导致周边土壤受到侵蚀,大量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并且污染具有不可逆性。特别是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小城镇,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3.2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生产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工业污染对水资源的污染更为严重。大量工业废弃物被无节制排放,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油类以及其他元素严重超标,造成水体无法使用。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小城镇中的工业型企业激增。但是,由于环境监管较为宽松、处理技术较为落后,加上布局凌乱等,大部分工业废弃物无法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而被倾倒入河流和湖泊中,加剧了小城镇的水污染。

工业污染的行业性较强,其中,化工、机械、冶金、食品行业为主要污染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并且难降解,同时对水环境的污染性更强。例如,在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清理、生产残留物质中含有大量油脂和微量元素,如果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排放到河流中,就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造成水体丧失工业利用价值。与此同时,工业企业排放的大量废气,会造成雨水中污染物超标,致使污染范围扩大,水体的酸碱度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针对工业污染问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用于约束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然而,在小城镇落实环保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的监管较为宽松,最终造成大量废弃物难以得到有效监控,污染物成分严重超标,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3.3 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以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农业污染分布范围广,具体可划分为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两个方面。

种植业污染以化肥、杀虫剂为主要污染物。国内种植业对于化肥和杀虫剂的需求量非常高。为保证农产品产量、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种植户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化肥和杀虫剂。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中各类农药、化肥的施用不科学,浪费现象严重。许多化肥、杀虫剂会随灌溉水和雨水流入周边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水体中有毒物质超标。同时,我国多数小城镇农业灌溉技术落后,造成农业用水较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养殖业污染主要以禽畜粪尿、废弃物为污染物。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小城镇禽畜养殖企业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禽畜粪尿、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大量禽畜粪尿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导致水体中有机物超标,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的微生物、病菌污染隐患。养殖场禽畜污染物的处理通常以水冲为主,除了需要大量水资源之外,冲洗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污水,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被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中。除此之外,禽畜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饲料废弃物等,也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因素,这无疑对水资源构成较大威胁。

4 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控制途径

4.1 增强居民环境污染保护意识

要想做好小城镇水污染治理工作,首先应增强居民环境污染保护意识,改变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知,为水污染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策,居民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但是与大中型城市相比,小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对小城镇居民环境保护相关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多数居民对环境保护有所认知,并且认为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必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环保观念没有成为全体居民的自觉理念。对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城镇居民的环保教育。

4.2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治理

政府在进行小城镇的建设规划时,要重点对城镇排水系统进行规划研究,尽量按照分类排放的原则,将城镇排水系统设计为工业污水与生产污水分流排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现有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修力度,确保其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此外,在市政建设规划中,要将建设污水处理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建好配套管网,确保城镇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或回收利用。小城镇土地资源丰富,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可以采用一些相对简单易行的污水处理方案,如建造氧化沟、氧化塘以及土地处理系统等,直接将经过处理的水作为农用水,节省基建及运营费用。

4.3 加大新型生态农业推广力度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生物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概念,并将其视为一类新型农业模式予以推广。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也逐步推广这些技术。实际上,上述农业概念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本指导,以自然生态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具体地说,生态农业就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原理及方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技相结合,进而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整合为一体,形成既具有生态合理性,又能做到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并不单单指能量、物质的简单循环,而是一种社会、自然、经济的有机复合体。当前形势下,我国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大力推广自然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该农业模式需要通过人工或半人工方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形成立体化的种植、养殖格局,充分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大大提供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对物质、能量进行多层次转化,确保自然物质能够不断循环再生,再配合生物综合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防止重金属或其他有害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态体系。其次,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积极构建节水、节土、无污染、可循环的白色农业,在充分挖掘微生物资源宝库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4 加快生态城镇建设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在城镇化建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建设模式的选择。城镇建设模式有花园城镇、生态城镇、传统城镇等,从控制城镇水污染的角度出发,生态城镇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生态城镇建设以发挥城镇的生态学功能为目标,能够一定程度上让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生态城镇的建设不能盲目地以绿地面积为指标,而要注重发挥不同生物组分的环境调控功能,站在调控生态环境质量的高度来指导城镇绿地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它可以参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推广“海绵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工作。具体到小城镇建设上,就是以构建生态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以及工业废弃物处理等项目,从源头防止污染扩散。与此同时,以建设乡镇工业小区为依托,积极开展污染集中管理、集中处置活动,对于发展前景不理想的重污染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整治,逐渐实现乡镇企业的清洁化生产。例如,一些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污染重、效益差,应限制其发展;一些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治理难度大或治理无望,应当果断予以关停。

4.5 加强相关方面立法与监管

现阶段,行政、经济、法律是政府开展城镇环境管理活动的主要手段,其中,行政手段是以往运用最多的一种手段,然而,行政命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够常态化、约束力有限等。因此,应不断改进和优化当前的行政管理手段,例如,应进一步明确、细化行政法规条文,提高行政法令的规范性;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大行政法规执行力度,树立行政法规的权威性等。

经济手段也是治理小城镇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收费、补贴、排污权交易等。在收费和补贴方面,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同样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以浓度作为主要收费标准,对于污染物排放量不能予以有效控制。同时,收费率设置过低,较之高昂的环境治理费用,多数企业宁可缴纳排污费用也不愿进行污染治理。

笔者建议,今后要大力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是指污染排放量低于政府规定上限的企业可以将其未排满的差额部分卖给其他企业。这种制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促使企业自觉协调好生产与污染之间的关系,在控制社会经济活动总体排污量的同时,将社会总污染治理成本降至最低;二是可以利用增发、收购排污权来调控排污权价格,有效降低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借助立法、司法活动来进行环境整治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小城镇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尚未建立与小城镇经济活动特点及环保治理需求相契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加之小城镇环保部门设置普遍不规范、不健全,监督执法力度有限,导致小城镇环境污染久治不愈。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小城镇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监督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确保小城镇环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5 结语

水污染治理是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小城镇水污染的实际情况,人们要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截污治污、推广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加快生态城镇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小城镇水污染治理的实效性,促进小城镇又快又好发展。

1 韩苗苗.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21.

2 张彩红.关于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模式及控制途径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6(10):92-93.

3 陈桂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243-244.

4 董学华,耿 静.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J].赤子(上中旬),2014,(22):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7.

猜你喜欢
小城镇水体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