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群
教師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原于于美国社会心理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引入社会心理学,并立了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统的教师所表现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传统角色:作为知识传授着比喻为“蜡烛、春蚕、一桶水”,作为组织者、管理者比喻为“工程师、园丁、家长、警察、法官”。当今社会教师角色是: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作为一名担当多样角色的教育者,就更要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努力寻求更适时的教育方法。英语是一门语言,而且是世界语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世界,那学习英语就义不容辞了。中国是一个多方言的国家,这给中国人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考验英语老师了。《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为体现新课标中“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可以把生活和教学联系起来,融为一体,构建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既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知识,得到发展。PEP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贴近生活,来源生活。在这些课题内容中包括了介绍家庭成员或自己以及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颜色和数字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把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如”My name is …” “I am thirteen . “I am from China .” “ I like red” “I like watching TV”等。我们还可以进行一定拓展让学生带着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如“This is my brother.She is a doctor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这些都是学生熟悉,急于了解的内容,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
二、激情引趣,指导学法
兴趣是每个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会感到很新奇有趣,爱英语可能会超过其他学科。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面引导,不能使孩子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是展示学生的机会,英语学习中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句型练习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游戏毕竟是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要选择好时机,选择得当,要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比如,在教学pen pencil ruler book bag等文具的单词是,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把文具装入盒内,并把眼睛蒙上,教师拿出其中的一种文具问:whats this?学生答:It's a .如猜对,全体同学会说yes,如不对,全体同学说no,这样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小学生的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如果课中把游戏穿插于其中,不仅能分散难点,降低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有关人体头部各器官时,首先把学生分组,每组的几个同学到前面,教师喊口令:wash your mose your head….等,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做错者出局,比一比最后哪一组能获胜,这样既能使学生记住了各器官的名称,又使课堂学习显得生动活泼,通过探索,尝试,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自由学习,收获很大。另外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三、作业要多元化,在生活中再扩展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交流性的:课外,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每节课前,我让学生轮流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2、习得性的:让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选出“英语小博士”。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操作性的: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我们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如:WTO,CCTV,VCD,kg,E-mail,Windows,“Merry Christmas”,“You are Welcome”等等。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
4、创造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或教师帮助学生配对,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对话或排演短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要教师有心点拨,同学们互相合作,学生会表演出一个比一个更好的剧本。另外,还经常让学生编辑一些英语小报,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精心策划、各显神通,培养了创新思维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坚持,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我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中使用越多才能越说越好,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语言环境,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景,更要在课外为他们创设交际情景。如我校的疯狂英语活动,归程英语,走廊英语,英语角,英文歌曲比赛等都为学生创设较好语言环境,使学生喜欢英语,热爱英语,善用英语。总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拘一格,有的放矢,使学生都能自觉自愿的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从而学好英语这门世界语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