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2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快时尚的解药:降低生态影响的二手商店和服装交换在上海南京路和北京太古里等熙熙攘攘的中国零售商业区,到处都是国际时装店。但在这些光鲜的表象下,业内人士正越来越关注一种更可持续的生态友好型时尚观。
中国成人服装市场规模在2016年高达1.14万亿元,并有望在2019年达到1.3万亿元。与曾受到制约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如今中国消费者能从众多品牌中选择其心仪服饰,但与过多选项相伴而至的是沉重的环境代价。一些机构估计,中国正在生产全世界一半的服装,而该行业正对环境造成严重冲击,例如产生大量废水等。许多人认为大型制造商应为此承担更多责任,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少买或再利用等降低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在中国大城市,服装交换正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并流行开来,一些公益组织正举办在朋友和其他人之间进行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的此类活动。例如北京的“简生活”项目每季度都举办旨在降低过度消费的交换活动。该项目接收从玩具到家用器具在内的任何物品,但协调人娜塔莉·班尼特表示他们收到的大部分物品为衣物。尽管参加该项目的“常客”越来越多,不过班尼特表示,仍有人对二手服装心存戒备。中国人通常认为这种服装质量低劣甚至不吉利。
尽管“简生活”等项目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二手服装,但以服装为主的“只二”或“闲鱼”等在线二手平台通常更关注经济收益:通过购买接近全新的二手货省钱或从已经不穿的衣物中“挣钱”。中国的二手服装市场还正在零售实体商店的层面上扩张。在上海,“荡铺”正率先开展二手服饰回收寄卖业务。其创意总监、时尚行业资深人士费志远认为,尽管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的超便宜时装正在阻碍中国的快时尚发生变化,但他对中国二手服装市场的潜力感到乐观,因为中国的“90后”一代越来越注重个性且普遍拥有能为创意提供更多空间的更苗条身材。▲
(作者罗碧妮·廷道尔,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