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人,最有魅力的人

2018-02-02 03:26编译张慧娟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编译:张慧娟

迄今为止,2017年是村上隆异常繁忙的一年。他在斯堪的那维亚的个展“Murakami by Murakami”在奥斯陆的Astrup Fearnley Museet由2月持续到5月,紧随其后的是“The Octopus Eats Its Own Leg”,一场他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到9月24日的画展。仅仅5天之后,在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对这位艺术家的首次大规模调查也顺利进行。村上对此如此评价:“对于我的展出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时登台,我十分感激”,他说“在这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让我的头脑应接不暇,尽管当考虑到宁静的,没有繁忙活动的未来时我也会觉得焦虑。”

村上的确为艺术而活。他生活在他那位于三好市,距离东京1小时车程的工厂般大小的工作室。他睡在那里的一个放在屋角的大硬纸板箱中。他也在那里进餐,餐点经常是他自己烹饪的简单食物。当然他也在那里工作。 工作室全年24小时无休,夜里,夜班工作接替白班,忙碌的工作持续运转。

该工作室极其整洁,高度有序。巨大的卡纸标识着值班人员、生产安排、截止日期和艺术作品的改动。一个添加到一幅画上的黑点表示着该画作已被摄影。随后,摄影将被印出,标记时间,添加到生产板上一边村上阅览该作品的前期版本。他不断的做出改动,

并不会为截止日期将近而草草了事。“展览截止日期一般就是我的截止日期”,他说“今天,如果我对某幅特定的作品不满意,我会要求在展览之后将其退还到工作室以便我完善它。但如果我保留某作品的时间超过2年,画廊和客户会非常沮丧,因此当他们的愤怒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会把作品交给他们”。

工作室里代替窗户的是上百个荧光管,这使屋内的人无法通过天色判断时间。工作室内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工作人员要么在电脑前,要么在画作前辛勤工作。村上坐在他的桌前,画草稿或在叠加在打印出的画作上的透明塑料上做修改。他间或带着他的后pom巡视一番,以了解工作室内的情况并对助手进行安排。“我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这是引发和释放脑内神经化学物质以提高感觉能力,达到机敏状态的方式”,村上如此评价他严格的工作方式。

保鲜膜涂鸦 | 来自莫斯科的艺术家Evgeny Ches磨炼出了一门涂鸦手艺,跟传统的涂鸦略有不同。他利用这个手艺创作了作品Cellografベti,创作过程主要在户外进行,相比于传统的在墙上涂鸦,他是在保鲜膜上进行涂鸦。涂鸦形象出现在半透明的保鲜膜上,仿佛是真的一样,随着观者所站的角度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视角。

触摸对话 | 2017多伦多设计、创新与技术博览会(EDIT 2017))是Design Exchange主办的为期十天的设计盛会。今年Living 建筑系统集团(LAS)与多位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以及工程师展开合作,共同创造出名为Astrocyte (星状细胞)的同感声学空间,这一空间能够触摸参观者并与参观者对话。该项目由Philip Beesley领导,是针对living 建筑系统关于可复原可适应结构研究的证明。项目向传统建筑发起挑战,利用数字制造技术,模糊了结构与运动两大对立元素之间的界限。

绝美水下音乐表演 | 在水下表演听起来就非常高难,然而对世界首个水下乐队先锋派合奏组合Between Music而言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由五位丹麦音乐家组成的乐队,开创了充满雄心的项目Aquasonic——潜在装满水的大玻璃缸中同时演奏音乐。该乐队花费多年研究水下音乐,并在深海潜水员、科学家和手工艺者的帮助下成功开发出自己独有的定制乐器。在过去的10年中,包括歌手在内的乐队成员一直坚持不用供氧设备直接演出。

睡眠巴士 | Snoozeliner经过四个月的研究与开发,由来自于萨里的Andersson-wood Architects公司负责设计此次公共交通项目。每个夜间巴士都将配备12间充满未来主义的空间床铺设计,还有管理员负责乘客们到达目的地之前叫醒他们。先进的迷你仓还采用了声音绝缘处理,遮光眼罩与镶嵌式的黄色光照治疗系统——众所周知这是最有益于睡眠的灯光色。这里还有经过芳香疗法专家认证过的催眠与醒酒香薰提供。而储存空间则是用来装那些对睡眠无益的东西的。

雨伞 | 来自新加坡的设计咨询公司Colours: Collectively Ours搭建了一座临时亭帐Dande-lier,从远处看起来像是蒲公英。这座精致的遮蔽场所是由透明雨伞搭建而成的,给人以一种轻盈失重之感。这座亭子将我们日常生活物品作为建筑组件,同时采用了一系列PVC管作为圆顶的结构框架,夜晚的时候还会亮起不同的彩色灯光。

光之博物馆 | Culuturespaces是一家私人运营的艺术机构,日前它宣布了2018年春季“光之博物馆(atelier des lumieres)”的开幕,这次的“光之博物馆”包含一系列展览,一共使用了120台投影设备、1套空间音响系统,被投影的作品来自于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Gustav Klimt)。本次的“光之博物馆”位于Bastille和Nation之间、巴黎第11区之前的一座工业厂房内,展览期间将为人们奉上规模宏大的沉浸式展览,总投影面积达3300平方米。

多元化个展 | 近期,Constance Guisset工作室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举办的个人展中,展出了工作室成立10年来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的展览在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中展开。作品类别包括设计、展览布景、舞台设计、室内建筑设计以及视频等。

鞋匠盒 | 大型装置作品Non-orientable Nkansa,是艺术家Ibrahim Mahama利用城市材料制作出来的建筑作品,名为“鞋匠盒”, 这些盒子被堆积成一个巨大的墙体,同时里面也塞满了其它改造过的物品,例如高跟鞋、锤子和针,所有这些材料都表现了Mahama对于用料、以及它们动态潜能的持续探索。作品本身位于迈阿密一个已经关闭的国企工厂,它的到来增加了这种沉重的气氛,因为这里本就处于政治危机中,虽然作品的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空间不一样,但氛围是可以通过一种材料传递到另一种材料的,这也是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

猫爬架

经过从上到下的重新考虑与重新设计,Neko 猫爬架看上去仿佛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型雕塑,其售价更高达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7921元)。这款产品由猫用品公司RINN与日本建筑师小宫山洋(Yoh Komiyama)合作设计完成。

赏花

Nimio是一家专门从事日常家具和手工制作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实验室,近日这家工作室推出了名为“Hanami”的全新系列,包含多款咖啡桌。Hanami(意为“赏花”)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欣赏美丽花朵的习俗。当春天到来,樱花盛开,日本人喜欢聚在一起,在花期短暂的樱花树下享受野餐。

新型病号服

Care and Wear 与帕森斯设计学院学生共同开发出一款病号服,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和服。这款病号服能从前方解开,背后还设有防护褶,仅用一款便可替代五种不同类型的病号服。

搁架

Hyukjoon Choi 在他的家具设计项目中开发出一款搁架。通过对标准化进行重新考虑,设计者想要表达出人类被存放在社会与系统之中的概念。

多士炉

英国产品设计师Leon Brown设计免费多士炉,能够为你提供免费的面包,只要你接受面包两侧的广告信息。

米兰设计师Antonio Facco 推出了一系列名为“Mondo”的精致灯具,灯具形态让人想到地球仪。Mondo系列共包含四个可移动金属灯罩,灯罩成对安装,相互交叠,人们可以与灯进行互动。

超简约支架

为了让工业生产过程最佳化,法国工作室SATËL 创造了一款支架,仅需两种技术流程便可生产。这款产品采用3毫米厚的钢板经过简单的切割和弯曲制作而成。设计者利用产品的8个折痕创造出3脚的结构,从而提供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阿姆斯特丹 | 灯光节

今年阿姆斯特丹灯光节以“Existential”(存在主义)为主题。游客们可沿着灯光节的两处博览会场地采用步行、骑车或乘船的方式进行参观。21款工艺灯饰作品点亮该城市充满历史意义的运河,还有15展灯光作品照亮了阿姆斯特丹Marineterrein的陆地。

长崎 | 树形小教堂

来自日本的建筑师Yu Momoeda打造了一座小教堂,其室内由一组以树枝分形几何为基础的结构系统组成。这座小教堂位于长崎,日本九州岛西北海岸的一座城市,为广阔的国家公园所包围,这里的设计是为了呼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师说道:“我们努力将这座教堂的活动与天然的环境实现无缝衔接。

马德里 | 星球

建筑与设计公司Brut Deluxe近日在马德里完成了一个长210米的临时照明装置。这一名为“星球”( Stellar)的作品是一项特定场地设计,沿Calle Alcala 街道布置,位于新古典主义纪念碑阿尔卡拉门和西贝莱斯广场之间。装置包含在街道上方曲折延伸的蓝色线条,创造出设计团队称之为“人造天空”的独特效果。

挪威 | 世外桃源

Tyin Tegnestue与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合作在挪威北部打造了一间独特的工作室。该工作室由挪威的建筑公司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设计,为了获得这片土地的全景风貌,建筑师们实施了一种三维立体的设计方案,为了不破坏这座岛屿的自然美感,设计团队决定在地面高处建造较小体积的建筑。一系列小体积建筑一直向大海的方向延伸。

根 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

2018.0 1.14 - 2018.03.0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始终保持开放的活力,在汲取西方营养的同时,不断融合形成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新的艺术形态。根植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十年多年来表现出自主性精神和主体性意识。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观念到语言,多样的艺术实践都有力地诠释和证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自主性”——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对艺术表现的自信、对艺术个性的伸张等等。

《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深思中国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在面对如此急速变革与发展的现代社会,总结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独特发展路径和表征,回应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次展览以艺术家个案研究的方式切入对这个时代文化活力及成果的研究,通过甄选并确定了八位参展艺术家:隋建国、王鲁炎、胡介鸣、姜杰、倪海峰、徐震-没顶公司、蒋志和高伟刚。他们代表了不同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艺术风貌,同时,参展作品涵盖了多种媒介,包括雕塑,摄影,录像,装置和绘画等。

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

2018.01.20 —05.13

展览将同时呈现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1921-1986)与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 1932-2006)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并深入探讨两位先锋艺术家在20世纪艺术浪潮中的合作与密切关系。约瑟夫·博伊斯是20世纪下半叶最激进、最具影响力的行为艺术家、政治活动家,也是国际艺术领域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对艺术、政治以及社会构建具有远奥的想象力,对后继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南准是全球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亦是新媒体录像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和奠基者,他的创作涵盖了艺术、音乐、媒介、科技以及流行文化等领域,对21世纪新媒体艺术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展览名“见者的书信(Lettres du Voyant)”源自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的著作“Lettres du Voyant”。在兰波的诗歌中,“见者”是指着眼现在又能预知未来的能士,他们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未知世界,也培育了比别人更为丰富的灵魂。约瑟夫·博伊斯代表着西方当代艺术最前卫、最具探索性的艺术取向,白南准则是东方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自足于当时的语境与个人的经历,却也同时达到了未知潮流的引领与超前预言的探索。“书信”象征着两位艺术家作品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在“激浪派”艺术浪潮中积攒的深情厚谊。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艺术家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