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非常规VN型复合词句法生成机制综述

2018-02-01 05:15翟瑞敏
北方文学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句法汉语

翟瑞敏

摘要:对于“写毛笔”,“吃食堂”“睡小床”等此类非常规VN型复合词受到汉语语法研究者的长期关注,主要是因为V与N之间的语义关系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即动词后的成分除了有直接语义关系的宾语之外还有其他类型成分。常规的VN中,N是V的直接论元,有直接语义关系。但汉语中还存在大量非常规的VN复合词,即N指涉V事件的原因、处所、事件和工具等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此类非常规VN型复合词的生成机制进行简单综述。

关键词:汉语;非常规VN型复合词;句法;生成机制

一、引言

现代汉语动词的宾语具有多样化和任意性的特点。孟琮(1999)认为,汉语动词后可出现14类名词性宾语。其中包括工具类、方式类、处所类、目的类、原因类等。本文主要关注以上这些类别作为非核心成分(或旁格成分或代体成分)充当直接宾语的现象。非核心成分指与该动词没有论旨选择关系的语义成分,通常要借助特殊格标记等其他手段而引入。例如在“吃食堂”“写毛笔”这类结构中,“食堂”“毛笔”作为动词的非核心论元在句子结构中占直接宾语位置,动词与其好像不存在任何直接选择关系,且动词真正的核心宾语成分却在结构中隐现。现在为了方便,我们把这种非常规宾语表现形式称为非常规VN型复合词(周光磊2018)。

二、句法生成机制分析

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句法语义对此类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其中包括句法学家、语义学家以及类型学家。随着大家对这一句式不断深入的了解,探究的过程步骤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隐含成分分析;轻动词分析以及施用结构分析。

(一)隐含成分分析

持这个观点的学者主要包括郭继懋(1999)和杨永忠(2007)。郭继憋(1999)把“飞上海”之类的结构概括为(1b),其中的非宾论元通过一个没有语音形式却有语义内容的成分与动词相联系,该成分可以解释为一个动词或介词,如“往”、“因为”、“在…时”等。这个“谓”词的作用是说明动词同名词之间的原因或结果等事理关系,如“忙搬家”是“忙+(因为+搬家)”。

1a.飞上海 忙搬家   1b.Verb+(PREDICATE+Argument)

杨永忠(2007)和郭继懋(1999)的基本思想一致,即都认为这类结构中包含一个没有语音形式的谓词或介词,负责非核心成分占据核心成分位置的允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汉语中的大多数介词都位于动词之前,如“在小床上睡”,而不是“睡在小床”。其次,在具体语言使用中,有些结构似乎没有相应的虚介词,如“挤公交”“哭长城”等,我们并不能转化为“在公交上挤”或“在长城上哭”。最后,例如“拜年”一词,应该是由“在过年的时候拜”转化而来,那么“在...时候”这一类副词也看做介词吗?也可以使用虚介词假设解决吗?作者没有对此类进行解释。

程杰(2009)综合了以往研究的优势,同时运用虚介词假设和增元结构(即施用结构)。我们暂把此方案归类到隐含成分分析法。作者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不及物动词后非核心论元,如“睡地板”。作者认为不及物动词后的名词是非核心论元。只有在及物动词后担任PROTO-PATIENT论旨角色的名词短语才算得上动词宾语。非核心论元N可以通过一个虚介词P与动词建立联系,进而提出虛介词假设和增元结构(applicative construction)。“虚介词假设”指的是“IVO(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中的非宾论元通过一个虚介词P与动词相联系;P选择非宾论元作补语,投射PP;动词选择PP作补语,投射VP。”(程杰,2009)增元结构指的是名词短语最终移位到Spec-APPLP位置——一个动词论元的位置。

根据作者阐释,PP-Comp位置的DP经过Spec-VP移到Spec-APPLP。虚化介词P和动词V结合,然后移向APPL,再移到v位置。即动词短语[vp[vV[pp[pP DP]]]]中的介词P由于汉语音NSR模糊规则的作用,使PF部分进行“文体操作”,即[vp[vV[pp[pP DP]]]]向APPL结构的转化。但IVO结构的最终形成还受语义的制约。

程杰(2009)从句法、音韵和语义三个方面阐释了不及物动词后跟非核心论元的句法属性。相对郭继懋(1999)和杨永忠(2007)来说做出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为非核心成分充当直接宾语成分提供了允准机制和句法操作方法。但本质依旧和前两位作者一脉相承,即假设了一个隐含成分——虚介词。同样的,程杰(2009)也面临着上文相似的挑战。其次,作者阐释的增元结构相对复杂,动词要经历多次移位变化,并不符合Chomsky一贯强调的精简和经济原则。

(二)轻动词分析

Tzong-Hong Lin(2001)首次运用轻动词理论解释汉语中的该现象,他把这些非核心成分作宾语现象概括为非选择性宾语。文章指出,这些成分不是由主动词选择的,而是由轻动词选择的。此后,冯胜利(2000)也用轻动词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冯胜利(2000)从“写毛笔”开始谈起此句型,根据Lefebver(1994)的分析提出:该句型是由一个相当于“拿”或“用”的空轻动词和一个由特殊语境决定的空代词宾语(即非核心宾语成分)所构成。其中空轻动词是该句的主要动词,而后面的成分是它的补述语。根据Baker(1988)与Li(1990)的“核心移位说”,“写毛笔”可以分析为是由补述成分中的动词(“写”)并入主要动词(“用”)的结果,而这种运作之所以产生,则是韵律触发的结果。

作者认为,“用毛笔写---写毛笔”,[用---V---]的格式结构来分析。其中,“用”是主动词(matrix verb),VP是它的补述语(complement)。根据“核心语移位”的句法运作,让“写”移到动词[Φ]即“用”的位置,生成“写毛笔”这样的句型。“句子的普通重音都落在最后一个动词短语的成分中”(冯胜利,2002),所以“用毛笔写”中的“毛笔”必然要轻。而“该NP所处的上下文中的焦点性质又要求它必须重”,所以两个读音要求产生矛盾。故采用“促发动词移位”即V移到NP之前,来解决这个问题。高云莉、方琰(2001)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批评,认为重音不一定必须通过移位才能得到,通过重读也可以实现。其次,作者认为,在这类复合词中,存在一个没有语音形式的主动词(轻动词)“拿/用”。这表明,作者的分析只限于工具类非核心成分代替核心宾语结构的句法推导。事实上,该分析是建立在邢福义(1991)对代体宾语的分析的基础之上,而刑福义所指的代体宾语绝不限于工具类,可以指处所、目标等等。例如“吃食堂”深层结构中并没有“拿/用”这一虚轻动词,冯胜利的分析就不适用了。

(三)施用结构分析

孙天琦(2009)以类型学视角,受以班图语为代表的使用结构的启发,把汉语的非核心成分占据直接宾语位置的结构(作者称作旁格宾语结构)归入施用范畴。Pylkkanen(2002)抽象出一个句法范畴施用短语(applicative phrase),负责非核心成分的允准,即间接或旁格成分被提升为核心成分,称作施用论元(applied argument),处于施用短语的标示语位置。例如“吃食堂”等结构属于Pylkkanen(2002)定义的高阶施用结构,表达的是一个外围成分与一个事件的关系。下层实义动词V先并入使用核心,再并入轻动词v,形成旁格成分直接出现在实义动词V后的动宾结构。

在典型的施用结构中,例如班图语,非核心成分占据论元位置,伴随着显性的形态标记同时出现。如果汉语中非核心成分作直接宾语的现象和班图语等语言中的施用结构一样,那么的确也可以用相似的句法范畴。但班图语等语言是由明显形态变化的语言,而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其次典型的施用结构中受事宾语虽然不再是受事宾语,但依旧可以出现在句子中,而汉语的相关结构中直接受事宾语则不能再和非核心成分同时出现在宾语位置。如“*今天吃食堂饭”。

尽管孙天琦(2009)和程杰(2009)都用到了施用结构,但是本质不同,后者是基于虚介词假设,而前者则是抽象出了一个允准非核心论元的句法范畴---施用短语。孙天琦(2009)用大量篇幅证明了在这类非常规VN型复合词中引用施用结构的合理性,事实证明,该结构的确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和支持。

周光磊和程工(2018)在分布式形态学的理论框架下,用句法推导的方式,讨论此类复合词的生成机制问题,着重探究非核心成分的论元实现方式。文章同时提出受事/客体成分由动词词根确定并实现为内部论元,非受事成分由功能语(高阶施用成分或高位增生成分)选择进入句法结构,实现为论元的设想。理论背景包括两部分:单引擎假说和论元的句法实现。单引擎假说(Single Engine Hypothesis),指的是句法是语言中构建层级节后的唯一机制,词和短语由相同的机制生成,句法推导的起点是词根语素或功能语素。在该框架下,词根在进入句法运算时没有语类特征,需要在与指派语类特征的语素合并之后才能获得语类特征。其次作者认为论元结构的形成主要由句法结构及相关的功能语类决定,而不是由词汇语义决定的。

周光磊(2018)和程杰(2009)一样,都是选定施用成分作为引入并允准非受事成分的功能语。施用结构指的是该结构中动词带有一个特定的语素,称作施用标记(applicative maker),以允准一个斜格或非核心成分实现为论元,它们原本都不属于动词的论元。高阶施用核心以VP为补语,以被引入的非核心成分为标志语,并且吸引下层实义动词移位并入其中:低阶施用核心位于VP内部,选择动词的直接宾语为补足语。高阶施用结构适用于引入并允准非受事/客体论元。

以“养伤”为例,非常规VN型复合词的生成步骤如下:

a.动词词根与指派语类的(零)语素合并

b.名词词根与指派语类的(零)语素合并

c.功能语高阶施用核心选择动词为补足语,生成高阶施用结构

d.名词词根合并至高阶施用核心的标志语位,进入句法结构

e.高阶施用结构与选择外部论元的轻动词合并

f.动词经过连续并入操作,最终占据轻动词位,然后插入词汇项

从以上两个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两个人都是用了高阶施用结构,但也存在不少不同。孙天琦(2009)主要探讨了高阶施用结构允准机制的合理性,而周光磊(2018)探究了其理论背景,将该结构阐释的更合理、完整。

个人认为,高阶施用结构可以能够较好的解释非常规VN型复合词的各项句法语义特征。但这一切的基础是作者认为功能语类在层级结构的构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到底是词汇语义还是功能语类的决定性更多,至今还没有统一定论。

(四)格标效应分析

格标效应是由胡建华(2007)提出的。作者认为“语言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NP是否需要通过赋格来允准:语言可分为格标语言与非格标语言。”显然,作者认为汉语是非格标语言,即NP可以在没有赋格的情况先获得允准,可以不通过占据题元位置的情况下得到题元,且所占据的句位不是题元位置。现代汉语主宾语选择的自由性正是来源于此格标效应。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如果现代汉语中的NP不通过赋格来获得允准,那又是通过什么来获得允准呢?指示它的出现的机制又是什么呢?虽然汉语中主宾语选择相对自由,但又不是完全自由。

三、结语

上述各位大家的分析对非常规VN型复合词结构的生成和理解都能进行一定的解释。其得到的共同点是动词宾语位置上的成分与动词没有选择关系,这些成分在语义上对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进行修饰,不属于常规的受事/客体宾语。动词后面的宾语基本上为非受事宾语,这也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当然,除了这些方面,还有许多学者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也给出很多值得我们参考的观点,限于篇幅,不再追加。

参考文献:

[1]Baker Mark C.1988.Incorpor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owers,J.1993.The syntax of predication[J].Linguistic Inquiry 24:591-656.

[3]Dowty,D.1991.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J].Language 67:547-619.

[4]Feng,S.2003.Prosodically constrainedpostverbal PPs in Mandarin Chinese[J].Linguistics 41:1085-1122.

[5]Lin,Tzong-Hong.2001.Light Verb Syntax and the Theory of Phrase Structure[D].Ph.D.dissertation.Irvine:UC-Irvine.

[6]Pylkkanen,Liina.2008.Introducing Arguments[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7]Travis Lisa.2000.Event structure in syntax.In Carol Tenny and James Pustejovsky,eds[J].Events as Grammatical Objects.Stanford:CLSI.Pp.145-85

[8]程杰.虛介词假设与增元结构---论不及物动词后非核心论元的句法属性[J].现代外语,2009 (1):23-32.

[9]冯胜利.“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1):25-31.

[10]高云莉,方琰.浅谈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6):62-65.

[11]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1999 (5):337-346.

[12]胡建华.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格标相应与语言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 (3):683-168.

[13]孙天琦.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J].汉语学习,2009 (3):70-77.

[14]邢福义.汉语里宾语带入现象之观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1 (2):76-84.

[15]杨永忠.Vi+NP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J].汉语学报,2007 (1):58-65.

[16]杨永忠.Vi+NP中NP的句法地位[J].语言研究,2007 (6):59-64.

[17]周光磊,程工.汉语VN型复合词的句法生成机制[J].当代语言学,2018 (1):61-84.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句法汉语
学汉语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