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内狄更斯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不仅论文数量聚增,而且呈现出新的批评视角。朱虹对狄更斯的多部代表作品进行来赏析,改变了先前社会政治层面分析的主导地位,丰富了狄更斯研究的批评方法,引导人们既要看到狄更斯作品对社会现实反映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其作品中弥漫着多种审美因素,包括思想性、现实性、宗教性、艺术性等诸多方面。那么,朱虹从什么视角分析审视狄更斯本人及其作品?此研究视角又是如何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纪的狄更斯批评研究呢?这将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朱虹;狄更斯研究;影响
一、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内狄更斯研究从文革时期的停滞逐步走向繁荣。“如果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卷为例,1981年收录狄更斯研究方面的文章和文章目录共12篇,1982年16篇,1983年17篇,1984年13篇,1985年13篇”。[1]除了数量的聚增之外,80年代的狄更斯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批评视角,“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朱虹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系列论文,其中泛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的张力更加明显……朱虹的十多篇文章对狄更斯的多部代表作进行了赏析,艺术形式上的细读与剖析远远大于政治或思想上的评论……是80 年代狄更斯在中国研究与接受的重要成果。”[2]这系列论文经过修改补充结集成《狄更斯小说欣赏》,赵炎秋对此书评价颇高,且不失公允,“形式活泼,论述灵活,见解虽不系统,但常见精彩之处”。[3]朱虹的另一篇文章分析了狄更斯作为通俗小说家的一面,认为“狄更斯是文学史上不多见的把高度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娱乐性结合起来的作家。”[4]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为狄更斯批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先前社会政治层面分析的主导地位,引导人们既要看到狄更斯作品对社会现实反映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其作品中弥漫着多种审美因素,包括思想性、现实性、宗教性、艺术性等诸多方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朱虹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评价。
二、市场上的作家狄更斯
朱虹指出作为通俗小说家的狄更斯稳占市场,迎合了广大中产阶级读者的文艺趣味,不仅是因为其作品以廉价的方式出版,而且根本的原因在于狄更斯对故事的设计和情节的安排。狄氏代表性作品中的故事大都按照个人奋斗——成功——幸福的模式编排,顾全了中产阶级的体面。此外,狄更斯巧妙地把各种刺激性成份如感伤、恐惧、悬念之类的情节剧调配得恰到好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是个大杂烩。“从文学种类上说,它既包括有流浪汉体小说、民间故事、闹剧、悲喜剧、情节剧以及真实的素描等成分。从全书流露的感情来说,也在一个很大的幅度内包括来从恐惧、怜悯、感伤直到讽刺、嘲讽、揶揄等不同色彩的感情……无可否认,《尼古拉斯》一书剪裁得不干净不利落,枝叶四处蔓延,缺乏形式上的整一……尽管如此它仍有一种艺术上的统一性,使我们可以一口气读完并得到很大的满足与喜悦。这统一性来自全书戏剧性的主调。”[5](P52)《老古玩店》中小耐尔之死赚足来读者的眼泪,当年大西洋两岸简直淹没在一片感伤的汪洋泪水之中。今天看来这样无节制的感伤与当时人们的趣味标准分不开。“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小说始终贯穿着感伤主义情绪……根据《牛津大字典》,‘感伤一词在十八世纪指温柔高雅的情感,是褒义的。”[6]P64《老古玩店》中的感伤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而且小耐尔之死有一定的嘲讽意义。朱虹呼吁我们要“正视作品中那些追求情节性、娱乐性、刺激性的成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艺批评的标准,使我们不至于无所谓地在他的某些情节剧式的编造中去挖掘社会意义……承认来这个狄更斯,有利于我们提高鉴赏力,看穿他的那些廉价的效果和人工化的套式而更自觉地通过语言和形象去发现那个狄更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相通、描写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表现了荒谬感和危机感,总之表现了所谓‘现代意识的狄更斯。”[7]
朱虹不仅看到了狄氏作品的商品性,也意识到作品反映现实的一面。在分析《董贝父子》時指出作品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资产者形象董贝,他完全失去了人的本质,变成资本的化身。而且狄更斯在作品中第一次采用了“铁路——火车、铁轨”的意象贯穿全书。资产者董贝的形象塑造、铁路的象征意义透露了狄更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展现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和怀疑。《艰难时世》作为一部反映劳资关系作品,朱虹认为该作品的意义不在于为劳资矛盾指出出路。“它的艺术形象的真正力量还在于通过葛雷更‘事实哲学的‘播种、收割和入仓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性质、吃人性质。”[8](P147)
朱虹的观点虽有将狄更斯小说中通俗、市场的一面夸大之嫌,但是他的研究开阔了国内狄更斯研究的视野、开辟了新的研究角度。20世纪80年代以前将狄更斯定位为“英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也有不少批评家挑剔狄更斯虽然怒斥了社会罪恶,但没有提出集体的改革措施,他只是一个改革者。朱虹打破了以往在固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下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解读,对作品中多种审美因素包括幽默、哥特成份、伤感、情节剧等进行考察。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身份提出质疑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三、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吗?
事实上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现实主义作家的狄更斯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埃德加·约翰逊曾指出“贯穿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条线索就是对19世纪英国社会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深度和广度是没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够超越的”。[9]但是如果因此而将狄更斯界定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则实为不妥,这一说法只注意到狄更斯作品的现实性,歪曲了狄更斯艺术世界的多元价值。伊格尔顿指出,“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每一文本名副其实的弥漫着哥特小说,罗曼史,道德寓言,社会问题小说,通俗戏剧,短篇小说,新闻,即兴娱乐,从而‘使得现实主义没有特权地位。”[10](P125-130)我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狄更斯及其创作的多元价值。
就专著而言,薛鸿时在《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中阐明了一个独特的观点:“狄更斯天生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瑰丽的想象时时形成强大的張力,总想突破对客观事物的忠实临摹。”[11](P285)狄更斯的小说一方面忠实于现实,另一方面又超越现实,运用现实的材料来表达他的道德理想。薛鸿时将狄更斯小说的这种特色称为“浪漫的现实主义”,并得出结论:“狄更斯的艺术不能简单地归入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范畴,无论早期、中期或后期,他始终和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称他是一位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家也许更准确些。”[12](P160)童真在《狄更斯与中国》一书中指出狄更斯既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也是一位大众小说家。我国在研究狄更斯时夸大了其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忽视了他作为流行作家媚俗的一面。赖干坚在《狄更斯评传》中将狄更斯的创作个性归纳为浪漫与写实两者的融合,在创作上倡导对现实的想象性模仿,进而对这种想象性模仿的四种形态做了分析说明。最后不得不提的一部专著是赵炎秋的《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书中指出“对狄更斯这样具有高度创作性的作家,我们应该从其创作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创作特点,多侧面的剖析其创作时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样,我们才能对狄更斯的创作方法有一个比较可观科学的理解与把握……狄更斯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感受型的现实主义。”[13](P292)感受型现实主义即“侧重于通过对生活的选择、夸张等表现自己的感受,但不热衷于改变生活的本来面貌。”[14](P293)这一定位准确的展现了狄更斯作品中文本想象与历史的张力,抓住了其创作风格的精髓。
学术论文方面以蔡熙的“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吗?”为主要代表。作者提出“只有超越意识形态视角,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才能透视狄氏艺术世界的本质,并给他一个准确、令人信服的定位”。[15]狄更斯的作品,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弥漫着多种审美因素,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熬成了一碗“百味鸡汤”。这种“百味鸡汤”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口味的读者,因而保持他在文学市场中的定位。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狄更斯作为职业小说家迎合大众趣味的一面。作者同时表明他不是要否认狄更斯作品再现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而是说迎合大众趣味的一面在狄更斯那里比“批判现实”更为重要。
四、结语
维多利亚时代是小说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乡村田园生活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中。小说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依托报刊迅速流行开来。对于小说家来说,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商品。借用约翰逊对德莱登戏剧理论的评价——“评价一个作家必须回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必须研究当时人们的要求,看出该作家通过何种方式来满足这些要求。”[16](P172)——“市场上的作家”、“大众小说家”、“浪漫的现实主义”、“感受型的现实主义”、“对现实的想象性模仿”等无疑是对狄更斯及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赵炎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狄更斯学术史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 (5):137-144.
[2]张和龙.“狄更斯研究在中国 1904-2014”[J].上海大学学报,2015,5:P82-96.
[3]赵炎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狄更斯学术史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 (5):137-144.
[4]朱虹.“市场上的作家——另一个狄更斯”[J].外国文学评论,1989 (4):89-96.
[5]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6]同上.
[7]朱虹.“市场上的作家——另一个狄更斯”[J].外国文学评论,1989 (4):89-96.
[8]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9]埃德加·约翰逊,原序//狄更斯-他的悲剧与胜利[M].林筠因,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0]Terry Eagleton.“Charles Dickens”,Criticism and Ideology: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London and Atlantic Highlands N.J.,1977:125-130.
[11]薛鸿时.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2]同上.
[13]赵炎秋,刘白,蔡熙.狄更斯学术史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14]同上.
[15]蔡熙.“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吗?”[J].社会纵横,2012 (4):107-111.
[16]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