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2018-02-01 10:50穆瑞丽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片区美丽建设

穆瑞丽

一、背景

石家庄市鹿泉区原名获鹿县,1994年撤县设市改为鹿泉市,2014年撤市设区,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镇3乡和3个省级园区、20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4万,实际居住人口55万,定位为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独具特色的新城区和生态休闲地,地形地貌多样,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从2012年开始,鹿泉区累计投入5.7亿元资金,由表及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208个村美丽乡村全覆盖。

二、做法

(一)分段实施,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鹿泉区确定了分三步建设美丽乡村,以此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步:夯基础。鹿泉区财政自2012年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平均每个村约10万元,支持各村开展“四清四化”,建立日常保洁长效机制。

第二步:抓重点。2013年,对沿高速、沿高铁、沿国道及与石家庄主城区连接道路两侧81个村进行了改造提升;2014年,重点对环石家庄、环县城、环景区,沿铁路、沿高速、沿国道的69个村进行了改造提升,两年共创建美丽乡村32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8个、区级20个。2015年,重点抓好剩余58个村,实现了208个村改造提升全覆盖。

第三步:出精品。按照全省“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要求,鹿泉结合实际,编制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鹿泉区2016-2018年三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6年完成抱犊寨片区及10个省市重点村建设、2017年完成北部片区建设、2018年完成南部片区建设。特别是,2016年鹿泉抱犊寨片区(共29个村)成功纳入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片区,迎来了重大机遇,鹿泉区按照“片区建精品、村庄出品位、环境变优美、村民得实惠”的思路,努力打造“绕着山转、跟着水走,寻得到美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集群,重点打造6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同时,依托中国楹联之乡等优势,围绕休闲观光游、农业体验游、美丽乡村游和现代工业游“四张名片”,打造电商村、石头民居村、休闲驿站村、楹联村、宜居村、燕赵新村6类特色新村。

(二)实施“六个三”,把握好美丽乡村建设各个环节

1.做实规划、方案、图纸三层设计。顶层设计是龙头、是引领,必须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始终坚持高标准。一是规划具体到“1+29+N”,即1个片区总体规划、29个村庄规划、N个专项规划。抱犊寨片区的总体规划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已经形成了初稿,省里研究通过后即可实施。29个村的村庄规划,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另外,根据建设需要,制定旅游、产业、重要节点等若干个专项规划,更好地指导工作;二是方案具體到“1+12+N”,即1个片区实施方案、12个专项行动具体方案、“N”个专件。片区实施方案已经印发,12个专项行动均明确了牵头领导和部门,将抓紧出台具体方案。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专件,如简易招投标、资金拨付等;三是图纸具体到工程和项目。规划和方案只是上层设计,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转化成具体工程和项目。各乡镇及相关单位负责刚性执行规划,坚决避免遇到难题改规划、降标准,出现规划、施工“两张皮”的问题。

2.彰显山水资源、休闲旅游、历史人文三大优势。现在各地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出亮点,就必须把自身优势放大。鹿泉的优势是什么?一是山水资源。鹿泉是石家庄唯一有真山真水的城区,太行山三面环绕,龙泉湖依山而建,太平河穿城而过,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鹿泉坚持“绕着山转、跟着水走”的思路,把山水优势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二是休闲旅游。近年来,鹿泉一直致力于打造休闲新区,聚集了一批旅游项目和休闲产业,如抱犊寨、植物园、动物园、西山森林公园、长城影视、西部长青、龙泉寺、灵岩寺等景区,像珍珠一样镶嵌在片区内。打造抱犊寨片区,就是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把整个片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把片区内的每个村都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三是历史人文。鹿泉有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背水一战古战场、“三省通衢”土门关,“白鹿泉”、长寿山“封山令”等,文物和遗迹很多。鹿泉将在挖掘中加以保护,把历史人文与山水资源、休闲旅游、工程项目融合起来,赋予新的生命力,做到神形兼备,努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集群。

3.攻坚基础设施、民居改造、产业培育三个难点。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需要把29个村统筹起来,找准难点实施攻坚,统一发力,整体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今年下决心打通环抱犊寨的两条旅游路,继续实施太平河综合治理,真正把白鹿泉沟、石井沟“拉进”城区,打造大抱犊寨景区,片区内29个村年内都完成污水管网改造任务;二是民居改造体现鹿泉特色。借鉴省里制定的燕赵新民居图册,进一步转变思路,按照“修旧为主、建新为辅,保留乡村风情、改造提升品位”的要求,围绕屋顶、檐口、立面、门窗、房角线、院墙、门楼、楹联等八种元素,因村制宜实施特色化民居改造,使民居风格既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同时,积极发展农宅合作社,打造一批乡村主题酒店、民俗住宅,增加旅游接待和休闲养老功能;三是产业培育突出“六次产业化”。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实行特色农产品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产业,打造“休闲驿站”。

4.贯穿智慧、创新、绿色三大理念。农村越是存在短板,就越需要突出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一是拓展“互联网+”平台。继续拓展“好乡亲365'平台功能,做到既“买天下”,又“卖天下”,让田仙红石榴、谷家峪香椿、华洋核桃露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去”,进一步拓宽本地产品销路;二是推广新技术。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又可以把建设成本降下来。比如下聂庄村新民居采用太阳能技术供暖,农户一次性出资5000元,不仅可以享受四季热水、冬季供热等便利,并且每年每户可减少使用标煤4吨左右;三是加大生态治理力度。继续推进植树绿化,房前屋后、路渠坑塘,能绿化的地方全都种上树,打造绿色景观长廊。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沟域经济、花卉基地等,推进增绿与致富、添彩有机结合,提升综合生态效益。如石井沟种植的千亩油菜花,让整个片区富有色彩变化,聚集更多的人气。endprint

(三)普惠式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鹿泉区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1.美丽乡村上演了“凤还巢”。乡村的美丽就是家园的吸引力,鹿泉区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突出村居特色、突出生活舒适,通过“以点带线铺面建院”打造靓丽宜居的生活环境。“点”的改造突出项目带动,“线”的整治突出增绿添彩,“面”的打造突出区域特色,“院”的创建突出精益求精。逐步由外部包装向内在提升转移,动员群众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共建成高标准“美丽庭院”1989户,打造五星级“精品家庭”45户。

2.美丽乡村变成了竞争力。乡村的美丽就是发展的竞争力,鹿泉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打造好美丽乡村升级版,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围绕使农村共享项目建设成果,制定了《关于加快收益性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新改建项目投产后每年给予占地村5%的税收奖励,或一次性匹配10%的土地指标,有效增加了村级财富积累、拓展了发展空间。目前,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已经成为鹿泉招商的最大砝码,依托环境优势,2015年共引进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23个,总投资1345亿元;新投产项目吸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1.3万人,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3.美丽乡村孕育了新产业。乡村的美丽就是产业的原动力,鹿泉坚持创建“美丽”和经营“美丽”相结合,成立了美丽乡村经营办公室,按照“六次产业化”理念,大力培育“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使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转变、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转变,推进三产融合发展。鹿泉先后建成了联民圣农庄园、森泰农业科技园等13个现代农业园区,总投资11亿元,流转土地面积3万亩,当地农民每年不仅可以获得1200元/亩左右的土地流转收入,而且可以优先到园区就业,每天获得50-1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变为了像工人一样挣工资的“农人”。壮大了谷家香椿、田仙红石榴、邓庄中华鳖等特色产业,打造了东辛庄书画村、北薛庄乡村酒店等特色村落,在160个村建成了“好乡亲365”电商平台。2015年,有68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2016年前三季度,鹿泉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0元,增长11.4%,高于GDP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收入2.8个百分点。

点评:

鹿泉不断把关丽乡村建设向广度和深入推进的实践和成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一是让全域变样、把乡愁留住是基本路径。美丽乡村建设要抓“样板”但不能止步于此,必须坚持抓示范村“盆景”和全域建设“风景”。以城市文明和乡土风情相结合,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以城市基础设施延伸补齐农村短板,实现与城市互补的就地城镇化,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思维是破题之举。美丽乡村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但最大的难题是不敢正视难题、不善攻克难题。要始终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创新,带动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用事实说话、发动群众参与是重要方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磨破嘴皮子不如干出好样子。只要把好事办好、实事辦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就能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望和热情,就能充分调动群众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就能形成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四是从小事抓起、从习惯改起是关键举措。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造“面子”、更要夯实“里子”,必须对千百年来农村传统落后的习俗、不合时宜的习惯进行一次彻底革命。只要循序渐进、持续用力,就一定能引起群众共鸣,取得扎实成效。

五是让环境变美、使发展提速是根本目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绝不能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必须坚持环境带动、产业支撑、协调推进,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形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美丽与富裕、强村与富民的共赢。

(责编/吴耀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片区美丽建设
寒露
创新又贴心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