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如何进行课例研究

2018-02-01 06:16刘训才��
考试周刊 2017年90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课例信息技术

刘训才��

摘要:课例研究是一个外来词,是包含着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就是“研究课”。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来讲,是对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现象的研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老师要参与课例研究,就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即课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反思精神和研究习惯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课例研究

如今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随之而来的是课堂出现的问题、现象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象,众多教育者提出了问题探究教学方法。针对每个问题、现象,我们提倡课例研究。这种课例研究就是研究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现象,也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复的研究,找准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切入点,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课例”就是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的例子、案例等,是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问题的描述,是教学过程的故事及教学实录,这种研究就形成课例研究。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是要渗透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教学的整个环节,它是同学科组全员参与的研究。“课例研究”就是要找出教學过程中的全程式片段作为案例,专题进行剖析,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是对教学实践中特定问题、现象的深刻反思等。课例研究适用于每一门学科教学,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就包含了分析与解决的过程。

因此,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如何进行课例研究,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如下五点。

一、 标准的课例内容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标准很多,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多不同标准,内容各不相同。但就整体而言,学科均以模块化安排章节内容,教学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均以三维目标为准绳。那么,要开展一项信息技术课例研究,教师就要选择和组织合适的教学材料,选择一个点、一个面的教学中的问题或事例作为课例进行研究。同学科组的教师对同一课例内容在不同班级执教时,要认真思考一个特定的点、面内容,对关键问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既要考虑课例内容,又要考虑学生情况,要让研究的课例内容能发展学生长远目标。信息技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的课例同样如此。所以,课例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形成独到见解和思维方式,享受学科学习的乐趣”,最终以达成学生信息素养为最高目标的教学实例。

二、 规范的教学方法

现在提倡问题导学,那么存在问题就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地、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问题,就可以作为一个课例去加以研究,形成了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就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把一个教学过程中的事例、现象、问题研究透彻。课例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样的课例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执教方法,特别是对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来说同样如此。

信息技术学科分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因此它的教学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课例研究形成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是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翻转课堂法、微课法等等。同样的道理,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更合适。

三、 和谐的研究队伍

课例研究离不开教师,特别是一支有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通过共同的活动确实可以培养起教师队伍团队合作精神;同学科教师经历共同的活动交流、探讨教学过程中的现象、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研究。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评课,也可以进行交叉上课(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在同一班级上课;同一教师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上课)。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让参与的教师每人都开研究示范课,和参与校外举行的学科研讨,并且要将参与的结果、内容整理汇报给未参与的学科组成员。这样的经验和相互间的交流有利于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主要是专业的成长,专业的成长首先要从模仿开始,没有模仿就没有超越。当人人都成长起来了,整个队伍也就同样成长起来。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更体现在专业素质上。在工作中,就要不断地参与交流、学习,与同行交流,与同学科组交流。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组的教师更要注重集体的智慧,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每一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都要笃信自身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融洽的、和谐的、积极进取的学科队伍。

四、 良好的反思精神

一项研究最终的好与坏不能过早地下定结论。作为课例在不同情况下也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便对一个课例在今年教授中使用一种方法,明年再教授就不一定能适时宜。因而,教师一定要具有反思精神,在工作上、学习上和教学研究中要有不断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用一种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来作为一个人的修养被推崇和强化,要以一种敢于解剖自我不足的心态来对待研究。

信息技术更新之快,学科教师面对同一内容不断更新的技术就得有不断反思来跟进时代步伐的精神。对于新知识新技术,不同教师接受和掌握的程度各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对于自身不足和缺点要能接受同行指教和批评,并能反思自己,这是教师个人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这样的批评也应是有建设性的,不单单局限于个人,它应当是为分担共同课例研究责任的本身做法。

五、 持续的研究习惯

教育是一种持续渐进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课例研究的结果不是唯一不变的,也不是最终的教学归纳。它是一定时期的条件下,教师群体共同确定研究的专题,一起经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实践经验与理性成果,具有时间性或者说时效性。

同一课例不同时期研究所具有的推动力,是推动教师有意识地去发现课堂教学中潜在问题的助推器;同一课例研究过程中的研讨后还会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施教,这种施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过程。这种反复性的研究,就是实践改进的过程。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做课例研究就得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那样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形成持续的研究习惯。课例研究是永无终点,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的。因此,课例研究就是常态课,是精益求精的课。

参考文献:

[1]胡庆芳,汤立宏,赵勤,等.校本教研实践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训才,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课例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课例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