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帕提古丽·阿不利米提,何玉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红皮病型银屑病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于四肢、躯干以及面部,患者以大面积红斑为特征。由于目前对于该病暂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加上该病容易复发,已成为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大面积的红斑而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使其自信心大大下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日常社交。因此,在实施相应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自信心。我院为了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度探析,进行了以下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红皮病型银屑病),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至2017年10月15日,把患者分为两组各21例(随机抽签),患者均被确诊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与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
观察组:总数21例,男女之比为15:6,年龄从20岁至63岁,平均(40.6±3.87)岁。小学文化2例,初中文化5例,高中文化8例,大专文化3例,本科文化3例。
对照组:总数21例,男女之比为16:5,年龄从21岁至64岁,平均(41.1±3.64)岁。小学文化1例,初中文化6例,高中文化7例,大专文化3例,本科文化4例。
两组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上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
由于红皮型银屑病容易反复发作,加上症状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来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给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患者一起分析可能引发该病的一些因素,耐心的与患者交谈,解答其提出的各种疾病相关问题,也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并且,对于自信心较低,存在自卑或病耻感的患者,可以组建一个红皮型银屑病交流QQ群或微信群,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大胆交流,相互讨论病情,提高患者社交能力与自信心。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充分取得患者信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与其聊天、交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情,利于疾病康复[1]。
用SAS与SD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在护理后让患者对本次护理进行评价。
把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观察组21例,干预前SAS评分为(57.18±6.24)分,SDS评分为(52.46±5.39)分;干预后SAS评分为(40.15±4.39)分,SDS评分为(40.68±3.57)分。
对照组21例,干预前SAS评分为(56.93±6.15)分,SDS评分为(52.27±4.97)分;干预后SAS评分为(47.82±5.11)分,SDS评分为(45.41±4.22)分。
两组干预前SAS评分对比T值为0.1563,P值为0.8763;两组干预前SDS评分对比T值为0.1419,P值为0.8876;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对比T值为6.2360,P值为0.0001;两组干预后SDS评分对比T值为4.6870,P值为0.0001。
观察组21例,非常满意10例(47.62%),比较满意6例(28.57%),满意4例(19.05%),不满意1例(4.76%),满意度为95.24%(20/21)。
对照组21例,非常满意3例(14.29%),比较满意4例(19.05%),满意8例(38.10%),不满意6例(28.57%),满意度为71.43%(15/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卡方为4.2857,P值为0.0384。
心理护理是护理干预中的一种类型,其不只局限于对疾病的干预,而是通过交流、沟通,来对患者心理展开护理。本次研究对红皮病型银屑病实施了心理护理,对自卑、不够自信的患者进行一定鼓励,能够有效改善其社交能力,提升自信心,并通过QQ群、微信群交流的方式,让乐观的患者来带动自卑的患者,并且,患者相互之间还可以讨论一些日常治疗的小技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根据结果得知,两组干预前SAS与SDS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干预后SAS与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这也与尹玄在《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得出的结论相仿[3]。
综上所述,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