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思考

2018-02-01 23:20杨丰泽刁一峰
时代农机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机校企

杨丰泽,曾 琳,刁一峰

(1.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6;2.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湖南 长沙 41014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劳动力最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当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非常之少,就读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极少,农机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差距大,农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制约了行业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而现代学徒制是解决现阶段中职农业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1 现代学徒制基本理念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相互结合的产物,是以社会、企业等用工单位需求与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为形式,以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实践,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另外,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学徒制度也非常有特色,对我国开展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都有着借鉴和启迪作用。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2 中职农机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1)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办农机专业的情况。据资料统计全国地市级以上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843所,其中开设农机类专业的有28所,占3,32%,这28所学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南地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1076所,仅有12所学校开设农机相关专业,占1.12%。根据教育部网点公布的名单,全国共有2246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只有37所学校开设农机类专业,占1.65%。2018年湖南省在招职业中专学校共385所,其中开设农机专业仅2所。以上数据表明,中职农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严重失调,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导致农机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

(2)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农机专业招生难。目前中职学校的农业机械专业招生十分困难,尽管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主办学校采取了许多办法和措施,如“定向班”、“免费对口培养”、“订单班”、“校企合作班”等形式,但中职学校农业机械专业面临的招生困难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业机械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设备不断更新,农业机械技术不断进步,这些都使得农业机械行业的工作对农机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农业机械实际操作的经验,这些也导致中职学校农机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到工作。所以,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招得进、下得去、留得住是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现阶段面临地挑战。

(3)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目前开设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中职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为毕业生掌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时取得中级农业机械维修证、农业机械操作驾驶证、汽车拖拉机驾驶证、中级农机维修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对农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但农机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却就业无门,农机行业的高需求与农机专业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

(4)农机专业教学硬件条件有待改观。中职学校农机专业办学规模制约着办学水平的提升,许多学校由于专业人数少、办学投入少、农机实训器材及设备严重不足,这导致很多实验实训项目难以开展。特别是与实际农机使用与维护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缺乏,或者设备、机型和农具已淘汰过时,如用于拖拉机拆装、农机具拆装、诊断分析的训练设备缺少,严重影响农机实践教学。即使有些学校和校外企业建立了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的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很多中职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单位时通常选择一些规模较小不正规的私营企业,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

(5)农机专业教学知识体系比较落后。优质职业教育的教学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持续更新,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不脱节。目前中职农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全国比较成熟农机专业教材很少,虽然中职院校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教材编写、出版等还需一定的周期,使得教材的更新永远跟不上专业技术的发展。中职农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行业的发展差距较大,由于中职教育与行业结合不紧密,教师不能经常接触到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职教师中从事过农机作业和生产管理的不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普遍较低,“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知识体系也比较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农机专业的实施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中再次明确“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质量人才培养的主体,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充分说明了现代学徒制的时代性和优势所在,现代学徒制也是解决中职农机专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依然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础是校企合作,其核心是工学结合,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学校招生录取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明确双重身份,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和权益保障。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在岗成才。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招得进、下得去、留得住的问题。

(2)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健全学徒培养管理机制,完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践行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让学生切实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3)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完善双导师标准及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健全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

(5)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机制。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企业、行业和中介机构对实习学生所实习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要求实习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初级工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定学徒管理办法,确保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农机校企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