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潇骁
(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节日庆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社区或群体为了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而逐渐形成、实践和表达的,并被代代相传并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1]中国传统岁时节日往往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发展出一套相关的风俗活动内容,并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2]传统节日及其有关的社会实践、仪式礼仪和庆祝活动包含了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也是民众伦理关系、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们对于自然时间的感知和将其不断与人文时间协调的一种反映。
海外华人虽移居海外,但仍在居住国按照农历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保留和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物质文化、伦理关系和精神信仰传统,并根据华人社区的历史记忆和居住国的环境加以创造,其民俗文化应是中华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他们在居住国对祖籍国节日的庆祝,有其更为复杂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一些在海外被保留下的传统也许在中国已发生改变,一些传统也在海外随着其所处的环境而发生变化,或许加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庆典所表达的涵义也更为丰富,其表达的场域和途径也因其所处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因而,对海外华人节日庆典的变迁的考察和内涵的挖掘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国传统节日所象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现状、传播效果、传承策略和面临的困境等。如今,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美澳各区域的表现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越来越“红火”的趋势。[4]华人“仪式化传播”的本土化继承策略,将节日文化仪式嵌入日常生活,而仪式满足了华人的民族想象,并从中产生了民族归属感。[5]随着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居留国当地的其他族裔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居留国政府和领导人也参与其中。[6]中国传统节日已成为华人乃至居留国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
一部分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入手,梳理了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随环境的改变而发展,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也经历了曲折变化。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华人在海外庆祝传统节日的语境、背景和意义及其在海外发展出的与当地情境相结合的新意义。[8]通过对节日实践的历史变迁的追溯,也是诠释社会集体意识的一个途径。[9]中国节日文化在代际间的传承与变迁,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中国文化与风俗传承与遗失的主要因素。[10]
以上两种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变迁历史和现今在海外华人社会及居留国的传播情况,但因其以节日为研究对象,对节日的实践者——海外华人等缺乏关注与讨论,或难以看到华人个体或家庭在节日中的具体行动,因而也不能进一步理解华人不同的节日庆祝实践策略背后所展现出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与动机。华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也反映了宗教、国家和全球化等情境下的复杂族群认同。本文借鉴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以在泰国清迈的长期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当地潮州、客家、海南、广府和福建华裔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当地华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实践的变迁如何反映其身份认同的变化。
旅游业,特别是跨国旅游业的兴起,资本主义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泰国华人认同成为了有价值的社会标签,这使得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在泰国得以复兴和传承。有关泰国节日民俗实践的研究中,大多以某一节日或其中的一个仪式为例进行探讨:泰国南部华人所庆祝的传统节日九皇斋节将华人与其祖籍地相连接,也因此成为了泰国华人展演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场域;[11]泰国华人对长辈高度的顺从和尊敬使清明节烧纸钱这一仪式实践得以延续,这一仪式也为理解泰国华人的消费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研究途径。[12]本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节日或仪式,而是以华人个体和家庭的具体实践为例,将清迈华裔所庆祝的中国传统节日内容按照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层面进行分类,并对节日民俗的实践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华人如何在不同场域,通过不同途径构建和展演泰国华人身份。
自宋代起,中国便有移民因逃避战争前往泰国居住。[13]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移居泰国的华侨日多,华人入境趋势在整个19世纪不断上升。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景气时期(1918-1931年),华人以空前的比率成群地移居暹罗,这一高潮在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2-1945年) 逐渐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1955年)大量移民流入的高潮结束。[14]
本文所涉及的华裔便大部分是1917年至1955年间从中国东南沿海移居泰国的移民后代。1917-1937年间,从曼谷通往泰国北部的陆路交通迅速发展,大批华人自曼谷向北部移居,并最终定居清迈——泰国的第二大城市。他们主要为商人,散居在清迈的城市里,从小生意起家,扩大自己的经营,购置土地,通过建立四十余所华人社团互帮互助,彼此联结,并将这种传统延续至今。他们除了内部密切来往外,还与从云南经陆路向南迁徙至清迈的国民党部队后裔和马帮后裔、当地泰族和泰北其他少数族群来往。如今,第一代移民大多已去世,第二代移民约60岁至80岁间,目前仍活跃在家庭和华人会馆的各类活动中,也是主要的决策者;第三代移民约30岁至50岁,处于事业上升期,其中不少人已参与家庭企业的决策,也是家庭企业工作的主要担当者;第四代移民几岁至十几岁不等,大多在清迈的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就读。当第一代华人移居泰国时,他们仍遵循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习惯、人生礼仪和节日风俗。随着华人对所在地的适应和融入以及代际的变化,很多生活习惯也许已逐渐改变,但节日庆典仍然不断被华人家庭实践,并在新的环境和机遇中被不断创新。
自1975年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中泰两国的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一方面,泰国政府逐步放松了对泰国华人的管制;另一方面,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与清迈华人和华人社团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此外,清迈是全球流行的旅游和移民目的地之一。2000年后,特别是近五年来,前往泰国旅行的中国游客急剧增加。在此背景下,各华人社团也在节日庆典中加入了更多吸引游客的元素,如元宵中华小吃街;泰国地方政府也将华人传统节日作为地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如在春节时举办花车游行等。当然,华人社团也谨记其作为泰国社团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和主要功能——公益慈善,在华人社团在节日庆典中常常可以看到向当地学校和穷人捐款或分发物资的捐助仪式。
一方面,华人根据祖辈传下的历史记忆不断实践和传承节日庆典和仪式中的物质、社会和精神内容;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所在国的环境中,根据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不断创造新的传统。下面,我们便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层面来分析节日的传统如何被传承与再造。
目前,泰国采用佛历纪年,以佛祖涅槃的那一年(公元前543年)作为元年。泰国是阴阳历并行的国家。阴历是佛教仪式和吉祥礼仪的时间参照,阳历则与公历相对应。这一纪年与历法方法与我国传统节日所对应的历法并不相同,因而华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首先应跳脱出泰国国家的时间体系。笔者在清迈田野调查期间,常常可以在这些华人的家庭和店铺见到一本厚厚的红色封皮的日历。日历的一页便代表一天,上面用泰、中、英三语标注着公历日期,用泰文标注着佛历纪年、泰国阴历日期和节日、再用中文标注着中国农历日期、中国传统节日和吉凶宜忌,这便是华人庆祝传统节日的历法依据。与这本日历挂在一起的,也许还有泰国皇室的画像,和一张值得骄傲的家人在华人社团的任职照片——这便是泰国华人复杂的身份认同展演的一个缩影。每年,清迈华人主要庆祝的传统节日按照农历,从岁首至年终,包括春节(含腊月小年、除夕与正月初一)、元宵节、春分、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斋节、中秋节和秋分。
清迈华人在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展现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包括节日食品、节日风物和节日服装。[15]他们模仿记忆中先辈的做法、按照记忆中先辈的教导认真地实践着传统,并且理所应当地认定这是来自中国和家乡的传统。我在田野调查中参加仪式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便是:“这和你们在中国一样吗?”当我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各类食物、祭品和服装等,却难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也许是因为华人根据当地的环境和自己的习惯加入泰国的色彩,也许是因为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也许是因为他们所坚持的传统在中国已发生了改变,但这就是清迈华人所实践的代表中国传统节日的物质文化。
节日食物,是以汉族的民间信仰为深层基础,通过色彩、形状以及名称的谐音等表象形式,储蓄下汉族文化的象征意义和节日习俗的深厚内涵,它们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表象符号。[16]春节、清明、端午和中元节,清迈华人都要在家或去墓地祭拜先祖和神灵,祭拜的食物分类与国内大致相同,一般包括三牲、水果、潮州菜、点心、米饭、茶和酒等。但具体的食物种类却体现出地方性的特色,例如,在泰国,拜观音的禁忌是不能食用牛肉,信徒——大部分泰国华人和部分泰族都不食用牛肉。因而,牛肉极少出现在祭品里。水果除了国内常见的品种外,还有一些热带水果如火龙果、红毛丹、椰子和番石榴等。有一些食物是“中国传统”的象征,如祭拜祖先的饭菜和除夕的年夜饭往往有家中的老人亲自下厨指挥佣人做的几道中国菜。有些“中国传统”的象征性食物却在中国鲜有所见,如一种用芭蕉叶做成的小篮子装的正方形糯米点心,名叫粘糕(泰文 ,注音k anong k eng),谐音年高。这与中国潮汕地区的年糕外形并不相似,但却是泰国每一位华人都熟知的糕点,也是春节祭拜时最不可缺的一种糕点。当然,清迈华人也在食物中充分展现出泰国食物的特点,即使是年夜饭也少不了酸酸辣辣的泰国菜,就连老一辈华人也常说:“我们在泰国生活,不吃点辣还是不习惯的。”华人社团或寺庙也会在传统节日敬拜神灵或祖先,如潮阳会馆的公祠便会在春分和秋分时举行公祭祭拜祖先,海南会馆在每月中国农历十五日祭拜水卫圣娘和庙里的其他神灵。祭品的种类当然更丰富也更为阔气,常常会以整头幼年的羊、猪或牛作为祭品展示,祭拜后再在会馆烹饪后由参与祭拜的人分食。但这其实并不符合一些小乘佛教教徒的华裔“不杀生”的信仰,而被认为是“祖先传下来的一些不得不遵守的风俗”。节日庆典活动中,为了保持“中国特色”,会馆也一般会从曼谷邀请特定的宴会团队制作或在大酒店定制中国宴席。
节日风物,是在特定的节日里所使用的特定物品,包括日历、春节时的红包、各式祭品(如纸钱和香烛等)、装饰品(如灯笼、新鲜植物和对联等),往往蕴含着人们的祈福、盼望和对神灵的尊敬,也反映了地方社会的价值观,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味。清迈华人商人的节日风物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神灵或好运的盼望,以及对于生意和金钱的重视,如有的家庭春节挂的灯笼并不是简单从市场上买来的,而是从某个华人寺庙竞拍而来,象征着神灵降世和好兆头的明灯。丰富的祭品里种类最多的便是由金、红两色的“钱纸”叠成的象征元宝、金山的祭品。在这些国人熟悉的节日风物里,相似的外形之下却有不少泰国元素。如印有泰国国王形象的春节红包,由泰国冥界银行“发行”的泰铢纸币。春联并不是中国常见的诗句对联,而是四个字的成语对联,如挂在徐丽卿店铺里贴在门楣神龛两侧的春联上联是“出入平安”,下联是“招财进宝”,但并没有位置贴横批。而在另一处门楣处又贴有一个横批“金玉满堂”,没有上下联。在房间一根方柱上贴有一个竖着的“生意兴隆”。春联并不一定是成套出现的,也不是每年更换的,而是一种持久的具有美好寓意的装饰品。寺庙和社团里在过年过节时的风物则更为丰富。相对家庭,有更多经济类的风物,如通常500泰铢一张的宴会餐券、捐款收据、抽奖奖品等。此外,寺庙里还有许多宗教类风物则被赋予了“好兆头”。灵媒所画的符、曾供在神前的祭品、挂在寺庙里的灯笼、象征神灵下凡的天灯、神像、预示防火的装有炭火的福袋等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力量而被华人所喜爱。有的寺庙还会在节日庆典中举行公开的祭品拍卖会拍卖风物,意义越是重要或是兆头越好,就会被拍出更好价格。如在2016年清迈本头公古庙元宵暨本头公诞辰的庆典中,象征神灵下凡的天灯便拍出了199,999泰铢的价格。
不同的节日服装体现了不同节日的含义,不同场合的着装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这一场合的态度。清迈华人平日里便十分注重仪表,他们也善于通过节日里着不同的民族服装、服装色彩和珠宝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的身份。春节华人喜欢用服装和颜色来烘托节日气氛,再根据场合的重要性和穿着的衣服配以成套的珠宝,既传递出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重视,又显示其社会地位。例如华人喜欢用红色表达春节的欢喜——“泰皇去世后,即便最近春节快到了我们都只敢穿黑色。前两天泰皇百日过了,今天总领馆的春节招待宴我们终于可以穿点红色了。”在一起赴宴前,李明兰在家中一边为红色唐装式样的丝质上衣挑选珠宝,一边对我说。到了宴会厅,我才发现华人女士们均如此。这不仅是遵守春节的传统,隆重的中式着装也是对中国总领事馆的尊敬和在这一节日、这一场合表达自己华人的身份。社团也善于利用节日仪式中的服装来营造隆重而庄严的氛围,这些服装也表达了他们作为华人子孙的身份。在本头公古庙中元节举行盂兰盛会向穷人分发物资时,古庙基金会的人则会统一着基金会的粉色文化衫和黑色裤子,显得整齐和朴素。这不仅使基金会的公益慈善更为显眼和有序,也拉近了每位参与人员与穷人的距离。如潮阳会馆举行春分公祭活动时,理事会成员会着红黑色唐装代表潮阳子孙祭拜祖先;海南会馆举行祭神活动时,理事会成员会戴有辫子的黑色帽子和红色上衣,黑色长袍。这都体现了清迈华人对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一种想象。
这些与中国相似或不相似,保留或又加入了新元素的食品、节日风物和服装,在固定的节日和固定的场合出现,也常常被赋予了与祖籍国与故乡有关的文化含义与文化联想——“妈妈说粘糕这种点心在中国春节祭祀时用和吃的,我们这边也这么做。”美娥姐和我说。虽然华人后裔甚至他们的父母都并不一定回到故乡参加过节日庆典或在故乡吃过某食物,但他们因社区的记忆或长辈的口传自然地将这些物品和华人传统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人对母文化的认同感往往是附随着具体物象的,[17]他们也将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变为一种符号,作为一种抓手来教育晚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如女儿或儿媳首要学习的便是为节日祭祖准备物资,用于烘托节日气氛和表达不同的情绪,也用于在节日中表达美好期盼和展示华人身份。
节日生活包含了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情怀。传统节日的家庭生活是对华人家庭意识的培养和对家庭家族人伦的强调。而社会生活则是对华人社会人情伦理的一种实践和学习。不同的节日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侧重不同,而有的节日从社会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家庭是中心,如春节。[18]
华人的家庭生活方式与伦理是清迈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方面,节日中对家庭伦理的教育与实践也是过节的重要内容。节日里家庭活动的全家参与是华人对家庭责任的一种重视和强调。与泰国大部分家庭不同,不少华人家庭仍是各种形式的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居住,家庭团聚在平日里也并不是难事。但除夕的夜晚李明兰外嫁的女儿在婆婆家吃完年夜饭后也会带着孩子赶来妈妈家与家人吃饭聊天;徐丽卿的三个女儿虽都嫁给了泰国男性,但这也并不妨碍除夕之夜女儿、女婿和外孙全部齐聚一堂庆祝春节。而春节和端午的祭祖和清明的上坟也常常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参与。家族伦理中的宗教性和礼教性集中体现在祖先崇拜上。[19]每年清明,陈贵珠的泰族儿媳、弟媳都会请假与婆婆一起飞往曼谷,再与在曼谷的丈夫、女儿和家里的其他人一起到曼谷临近的府上坟。上坟的过程中,陈贵珠还会一遍又一遍教导儿媳和弟媳祭拜了哪些先辈、墓地的具体位置和祭品如何准备等。祖先祭祀唤起了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也使整个就变得更加亲近和团结。而这种意识的行程,正是通过祭拜祖先以及其后的各项活动完成的。[20]2017年清明节,陈贵珠与家人到曼谷的墓地祭祀后,便继续前往附近的海边,购买海鲜,然后坐在沙滩上一起野餐、聊天和玩耍,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另一核心的家庭伦理便是孝,晚辈们应当参与老人组织的节日家庭活动,听从长辈的教导,并自觉在节日活动中遵守长幼秩序和尊敬老人,这些通过家庭聚会的座次、拜神的先后顺序、晚辈拜年和“大家长”给红包和对老人的特殊关照等可以得以体现。当陈贵珠与晚辈一起扫墓时,年轻人会自觉担任扛起祭品、打扫和装饰墓地等体力劳动,在海边野餐时,陈贵珠的儿媳也不停地为家里的几位长辈剥好虾和蟹,老人们也丝毫没有客气和推辞便理所应当地接受儿媳的服侍。
相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聚性,作为华人身份表达的重要时刻,清迈华人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时的礼尚往来是华人社会情和礼的一种体现。从小年起,华人便会相互串门并带去一些小礼物。社团的节日庆典活动,是华人社会的重要公共活动,为华人建立或巩固华人关系网络提供了平台,也是他们对华人身份的表达和展演。不少华人社团在春节前或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晚宴,邀请本社团和其他华人社团的会员参加,受邀的人需要捐钱或购买餐券,邀请谁需要细细盘算各人的关系,是否参加或参加了应捐多少钱便要考虑和邀请人关系和考虑他人的“面子”。对于这些人情世故,清迈华人社会的华人们心里都有一套不成文的标准,这些标准便是华人社会的社会伦理。这些社会伦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被不断实践,使得华人的归属感被不断强化,也借此将华人连接起来,并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关系网络。
节日也是华人对当地其他族群和当地社会表达友好的重要时刻。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如春节,不少华人商人也会借机送礼给主要客户或发红包或福利给企业员工。小年那天,我在美娥姐的店铺里,她便正忙着让工人按照名单将一份份果篮送到客户手上。到了除夕,她也会给自己店铺的伙计发红包,并在大年初一停业放假一天。华人社团也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如中元节举办盂兰盛会为孤魂野鬼超度,分发生活用品和食品给穷人,斋节向穷人分发素食等。华人通过中国传统节日里的慈善活动向当地社会其他族群传递了友好的信息——作为华人,但同时也是泰国人,他们也承担了地方社会的社会责任。
清迈华人在庆祝每个中国传统节日时都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祭祖和祭神,同时,这些民俗祭祀活动还伴随着人们对于民俗活动的解释。清迈华人认为祭祖和祭神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是他们应向祖先所履行的义务——将纸钱和饭菜供给阴间的祖先享用,也向祖先和世人告示家族香火的延续,同时祈求和表达内心的愿望。东南亚的许多华人,或许已经生活了5-6代,在语言、穿着、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已经完全当地化了,但他们家中唯一仍然保留华人特征的可能就是摆在客厅的祖宗神位和信仰的其他神。[21]所拜的神不同和对祖先崇拜的重视,也是华人与泰族区别的重要方面。
祖先崇拜根植于家庭、婚姻和社会结构,是凝聚家族和社群的重要途径,家族祭祀群体的界限也是族群划分的一种方式。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华人家庭便会祭拜祖先。特别是清明节,清迈小街小巷的一些商铺门口,在清明节时突然多出了祭台,摆上了祭品,插上了香烛——清明节的祖先崇拜使这些平时看不出是不是华人的家庭与泰族区分开来。华人的祖先祭拜已经相对老传统简化了很多,许秀清说:“原来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现在都是遇到节日才拜一拜了。”但清明节的扫墓也仍然十分隆重。每到清明,袁碧娟一家人也会专程赶到南邦祭拜,年轻人也不可以缺席。一次我问起她那位平时很忙的侄儿清明是否也和他们一起去扫墓。她说:“他奶奶在世的时候,最疼的就是他。他很孝敬他奶奶,每年都一定要去的。”以阳界的亲子关系组成的家,通过对阴界祖先之祭祀,把个人的行为与活动汇集起来,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向往结合起来,把家族的力量集中起来,从而促进家族之稳固。[22]潮阳会馆的春分公祭是以会馆为单位组织的祭祖形式,祭品丰富和讲究,仪式复杂。但当我问起为什么拿这些做祭品,为什么要这么摆设祭品,他们说以前的人就是这么摆的,我们就照着之前的照片做。我又问起这些仪式的每个步骤是什么意思,理事长说:“我们总不能随便拜了就结束了。潮阳子孙来参加公祭,就是希望看到我们尊重祖先,仪式复杂一些就会显得好看一些。”随着华人愈来愈彰显自己的身份,新的节日传统也在不断被造。
清迈的十几所华人寺庙和上千座泰国佛教寺庙相比,显得与众不同。这些华人寺庙不仅是华人拜神祈福之地,还是华人聚会、举办文化活动、举行丧事和施行慈善事业的主要场所。在中国传统节日时,这些寺庙就更为热闹。2015年除夕夜,我在清迈香火最旺的华人寺庙之一——本头公看到许多华人偕老带幼前来拜神,络绎不绝。用守会堂的人的话来说,便是“除夕和大年初一两天,你在这里便几乎可以看到清迈所有的华人。”2016年正月初一,我一大早便到李明兰家,和她一起带着三个小孙子、一位佣人到海南会馆的水尾圣娘庙上香。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本头公上香,她说:“我是海南人,海南人就来海南人的庙。”我又问她小孩子们怎么没去上学,她说:“今天是大年初一,就给他们请了一天假过年,而且我也想带他们来上香,看看华人的传统是什么。”宗教不仅区分华人与泰人,有时也区分华人内的不同方言群。通过宗教和伴随宗教的文化和慈善事业表达自己的身份,也是容易被当地人所接受的方法。清迈本头公古庙和其他寺庙在盂兰盆节会向当地穷人分发粮食、日常用品和钱,在斋节时分发斋菜,以宗教慈善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方式为华人提供了展演华人身份的平台,也彰显了华人作为泰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华人与当地族群间的友好关系。华人宗教有时也充当联合泰族人和华人以及不同方言群的华人的角色,如每逢中秋节,本头公举办本头妈寿辰及拜月仪式,一些泰人也前来祭拜。晚宴时,清迈地方官员、总领事馆官员和不同方言群的华人都齐聚于此,共庆中秋。
我们可以看到,华人在中国传统节日庆典随历史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节日庆典中的身份展演方式也相对过去更加公开化和多元化。随着华人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和中秋节,从“内向型”的小型聚会转变为公共庆典,也由华人自发组织转变为移民国政府、中国驻外使馆、华人群体共同参与的联欢。[23]华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聚会,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华人社团公共的节日庆典来表达。不仅仅是华人社会,泰国政府和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和清迈孔子学院都参与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中来。
我们从前文可以看出,无论是节日庆典中的社会生活或精神生活,既包含了华人家庭内部私人的聚会或祭祀,如大年三十的家庭祭祖、除夕夜的家庭聚会和清明节全家齐聚的扫墓等,也包含了在社团和领馆的宴会中的社交与祭拜。华人也有意识地借中国传统节日组织更多的公共活动。如元宵节时,本头公庙庆祝元宵节及本头公诞辰,不仅白天举行大型祭祀活动,还连续三至七天在夜晚举办唱戏、拍卖和中国美食街。前来参加活动和祭拜的不仅有华人,还有许多泰族人和各地游客。不仅本头公庙,清迈几乎每个华人社团都会在中国传统节日举行公共活动,邀请社团成员和其他社团的成员参加,从岁首到年终清迈华人社会一直很热闹。就如许秀清说:“你来我们这里,每个月都得跟着这群老妈子参加各种活动,我们人老了还不消停。”华人也将自己的子孙带到华人社会的公共活动中去。一方面,希望子孙能进入清迈华人社会,对华人身份和文化有更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部分华人领袖也希望他们在华人社会所积累的信用、声望和社会关系可以被后人所继承。
华人社团举行节日庆典活动,常常会邀请泰国政府和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的官员作为官方代表出席,或发表讲话。泰国政府和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也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庆祝活动,并邀请清迈华人参加。各个华人会馆在传统节日举办活动都会邀请总领事馆的官员参加,在春节时活动最为集中。一次和总领事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聊天,他便说起每年春节前是总领事最忙的时间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会馆活动需要参加和发表讲话。清迈华人社团希望能与祖籍国建立联系,也希望其社团、华人身份和社团领袖地位能得到祖籍国的认可。这是华人争取资源的一个途径,也是其表达华人身份的一种方式。但华人所争取的不仅仅是来自祖籍国的认可,同时,他们也邀请清迈地方官员参与其活动。特别是当他们举办公益慈善活动时,如本头公庙的盂兰胜会,常常都会请清迈地方官员出席和发表讲话,他们希望华人社团对地方的贡献也能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2015年本头公庙的中秋晚会便给初来乍到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场晚会邀请了时任清迈府府尹和中国驻清迈总领馆的总领事参加。晚会前,各位官员与本头公庙基金会理事一起祭拜了庙里的主要神像。晚会有中泰双语主持,有本头公所资助的当地小学学生表演中国传统乐器和华人献唱中国歌曲等节目,中间穿插着华人的捐赠仪式。活动最后,全场起立,奏泰国《颂圣歌》。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都精妙地展演和调和了他们作为泰国公民和华人的身份认同。
清迈府政府每年也会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如春节时在清迈华人市场开设中华小吃街并举办文娱活动,在清迈古城举办花车游行等,华人是地方政府不可忽视的族群,他们更是吸引中国游客的合作伙伴。除了泰国政府外,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也会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通过举办活动、走访华人商铺和访问清迈各华人社团等方式与华人互动,表达祖籍国对海外华人的重视,争取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好感和支持。
中国传统节日是清迈华人根据其族群历史记忆,实践和教育华人家庭与社会人情伦理,传承和创造华人传统文化,举行地方公益慈善,构建和展演华人认同,并争取民间和中泰官方社会资源的机会。不仅如此,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泰国地方政府和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争取和利用华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时刻。可以说,这些传统节日庆典为华人的家庭伦理教育与社会交往、民间活动与官方往来提供了平台。华人也通过家庭与社会、民间与官方各层次和各领域的配合,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创造海外庆祝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 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unes d oc.unesco.o r g/i m a ges/0013/001325/132540c.p df,2003-10-17.
[2]李惠芳.岁时节日民俗[A].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31.
[3]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0-56.
[4]景俊美.中国春节的海外传播研究[J].节日研究,2012,(1):252-271.
[5](马来西亚)王钶媃.文化继承:从“仪式传播”到“仪式化传播”——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闽南中元普渡”仪式为例[J].世界民族,2016,(3):94-103.
[6]王霄冰,禤颖.中国春节在欧洲(上)[J].节日研究,2013,(2):156-171.
[7]沈立新.海外华人民俗文化研究[J].八桂侨刊,2008,(1):16-20.
[8]李天锡.新加坡华族传统节日活动窥探[J].八桂侨刊,1992,(2):43-46.
[9](马来西亚)王琛发.由孝现忠:马来西亚华人怎样过“不明显”的重阳节?[J].民俗研究,2015,(2):65-73.
[10]J ul a K ia tth a n a p aib oon.中国文化在泰国华人华侨三代传承研究:以曼谷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0.
[11] Ha m i lton A. P e rf o r m i ng I d ent i t i es: T wo C h i nese R i tes i n S outhe r n T h ai l a n d[J].I nte r n a t i on a l J ou r n a l o f A s ia n S tu di es,2008,5(2):161-185.
[12]S V ee rava n i t k ul.“B u r n i ng Mone y”:E x plo ri ng the A nnu a l Q i ng M i ng C ele bra t i on a mong the T h ai-C h i nese a n d T he ir C onsumpt i on Me a n i ngs[D].N ott i ngh a m:U n iv e r s i t y o f N ott i ngh a m,2006.
[13]邹启宇.中泰关系史简述[J].东南亚南亚研究,1985,(2):2-12.
[14](美)施坚雅.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82.
[15]潘文焰,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J].文化遗产,2014,(1):24-33.
[16]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71-79.
[17]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71-79.
[18]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J].文明,2010,(2):14-14.
[19]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95.
[20]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34-40.
[21]郑一省.华侨华入与当代闽粤侨乡的民俗活动[J].东南亚研究,2003,(6):66-71.
[22]麻国庆.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J].社会科学战线,1993,(4):135-141.
[23]张青仁.中国春节在欧洲(下)[J].节日研究,2013,(2):17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