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丽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LDR产房是指产前护理、产时分娩与产后康复三合一的产房管理模式,其主要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在LDR产房产妇临床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学习LDR产房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保在未来工作中能够独立工作。由于产房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产科的临床带教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带教方式随意性大、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带教效率。因此,需要不断改进LDR产房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带教效率。
传统带教方法缺乏具体目标,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大,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教学评价不完善。目标管理主要是通过确定目标来刺激组员,引导其行为,从而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师生双方在带教过程中都具有任务感和使命感,在结束时均能通过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LDR产房的理论性较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变化速度快,专业操作较多;且导乐模式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刚参加实习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初期能够了解导乐分娩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要求,并且在评估过程中能够发现各种问题,根据过往学习知识以及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查阅,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LDR产房的理解与认知[2]。实践环节是助产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的关键时期。在此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在带教过程中,需要强调以孕妇为中心,并且通过规范的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理过程中的相关技能,学生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产前心理护理,同时宣扬自然分娩的优点,鼓励产妇运动锻炼,为分娩做好准备。通过微课、实践指导等方式,学习导乐分娩的服务内容,同时学习心理护理方法,指导产妇学习拉玛泽呼吸法,从而在分娩过程中能够正确用力并保持良好的呼吸频率,从而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带教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胎心音的监控方法,缩宫素的适用范围以及护理[5]。带教老师可以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导乐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此外,还需要学习产后康复相关知识,主要是对产妇产后康复以及保健知识进行学习,包括产后康复仪、穴位按摩等措施,能够尽快让产妇恢复正常的身心状况。
在临床路径实施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学习查房、跟班以及病理分析等方式分析不同产妇分娩中的护理方法、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学习病历档案的填写方法,强调书写中的逻辑性、客观性、完整性与真实性。临床路径最初是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
随着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中应用范围的扩大,发现其在临床带教中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带教老师应用其开展带教学习,并发现其能够提高临床带教的治疗。有文献通过观察发现,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助产士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保障临床带教的效率。
学生在进入产科之后需要安排好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要全面评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并进行带教路径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都要达到良好。根据带教老师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以及LDR产房的特点,以一个月为期限,学习LDR产房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3]。
在临床路径教学法实施的初期,主要是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熟悉LDR产房环境、设备等方面,同时介绍科室的工作人员,同时详细介绍导乐分娩模式的流程与步骤。产妇在进入LDR产房之后可由2~3名家属陪同,同时有专属的医生、护士、导乐师与助产士,产妇从住院到分娩均在一张产房中完成的。家属的陪同能够基于产妇精神支持,从而改善产妇的疼痛症状[4]。分娩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服务,并告知产妇科学的育儿知识,同时提供产后保健服务,满足产妇的各方面需求。带教老师需要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学习LDR产房基础知识与专业操作,例如会阴护理以及胎心监测仪的使用。
在学习了LDR产妇初步的实施方法之后,需要学习产房护
基于目标管理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在LDR产房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障临床带教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加深学生对于LDR产房的认知水平、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从而为产科提供优质的后备资源,减轻产妇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路径实施的管理。